APP下载

对初中生道德信念培养的方法尝试

2012-12-29喻凤

新课程·上旬 2012年12期

在21世纪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关注的焦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隐身退居。面对着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经济浪潮,这些传统的道德教育是否真的该“隐退”、该“过时”了呢?看看当代社会道德日益沦丧的人们的思想素质,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因为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学校的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奠基石。

在通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往往只着眼于传授学生一些道德知识,灌输一些道德概念,以形成一种道德观念。但是学生不一定能自觉地把这些知识、观念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并不能形成一种道德行为。因此,在这里,我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我国的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教科书都指出: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相结合的产物,是知、情、意三者的“合金”。因此,道德信念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道德概念是学生所掌握的道德知识以及规范自己言行的行为准则,道德观念就是系统的道德知识和道德概念。与一般意义的道德概念相比较,道德信念是一种与学生的道德需要紧密相连的,并伴随着强烈的道德情感体验,受道德意志的支配,学生能坚信不疑地产生道德动机作用的道德概念。

评价一个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关键是要看他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在道德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的,道德行为应是道德动机和道德效果的统一。单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不一定能成为学生的道德动机,只有道德信念才是最可行、最稳定、最强大的道德动机。它能把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意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坚定而又正确的道德信念呢?

一、要协调来自学生周围的道德影响,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道德信念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道德概念。构成道德概念的是价值判断,是对善与恶的判断。由于人们在价值取向、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所以人们在道德评价上,观点也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同一件事,人们作出的道德判断、评价往往是大相径庭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教育时,必须重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如,教师教导学生要大公无私、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可在家里,家长告诉孩子“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很难认同教师教给他的那些道德准则和概念。所以,学校教育要努力协调家庭、社会的影响,为学生营造一个形成正确道德信念的氛围。

二、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

在素质教育中,科学素质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道德素质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果教师自身没有良好的人品,不能以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就很难学会做人,很难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良好的人品不仅表现在言论上,更主要体现在行动上。如果教师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那么他们教给学生的道德知识准则,学生就不仅能掌握、相信、认可,并能付诸行动,形成道德行为,从而转化为道德信念。如一个工作兢兢业业,从不迟到、早退的教师和一个缺乏敬业精神,经常迟到、早退的教师都批评一个上课迟到的学生,学生对前者的批评是心服口服,但对后者的批评则拒绝接受,因为后者迟到的次数比他还要多。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教给学生的道德概念之所以没被学生认可、信服,没有上升为道德信念,在某种意义上说,与教师口头教导和自身行为上的示范相互矛盾不无关系。一个没有良好人品,只言教不身教的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

20世纪60年代,最具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都强调不应让学生盲目地接受和无条件服从,而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主张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论思考作出判断和决策。新课标下的教育理论也同样强调:要尊重学生个性思想,突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再一次明确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崭新要求。

实践证明,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有情感、有素质差异的人,也是发展的人,其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同时,还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体来说,教师不要对学生宣布一些不容置疑的道德戒律,而应提出一些允许思考和发展的道德要求;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学校和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的道德裁决,而要进行富有启发价值的道德评价。至于对一些新的道德现象,不要不懂装懂或回避,而应该认认真真和学生一起商讨,共同探索新的道德取向与规范,真正实现道德教育中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形成坚定而正确的道德信念。

总之,崭新的时代仍呼唤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道德信念的培养呼唤着以新思想、新观念武装起来的学校和教师,呼唤着民主、创新的学校与教师,呼唤着与时俱进的学校与教师。

(作者单位 重庆市长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