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2012-12-29谭妮
摘 要:生物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21世纪的今天是生物学的世纪,人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生物学,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可见高中学习过程中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因此,上好高中生物课,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科、重视生物学科就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性;生活
课堂探究作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仍然以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作为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一些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喜爱学习生物课程。
一、强调生物学在生活、生产等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他们的青春期心理特点极其明显,求知欲特别旺盛,独立性增强,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在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中,他们强烈期盼表达自己的见解,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而为学生举例介绍生物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实际应用实例就是吸引他们眼球的最好方法。例如,如何运用生物科学中的DNA指纹技术帮助刑侦破案,在军事上如何利用仿生学迷惑敌人、隐藏自己等等。从情趣出发,引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再难、再艰涩的学科都可以被学生所接受。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是组织探究性活动的前提,也是诱发学生学习的重要情境。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在预设问题情境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入手,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经验出发,将问题提得巧妙,将探究活动设计得巧,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在植物激素的教学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上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让学生运用生物学的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这一生物知识点。学生在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同时,很轻松地了解了生物的常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我一直觉得生物课程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特色性,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投入,热情才会更加高涨。因此,在生物课程的趣味性开发实施过程中,我参与并组织了一些特色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都深受学生喜欢。特别是在“叶脉书签的制作”中,学生将做好的创意叶脉书签拿到我校举办的义卖节去义卖,既锻炼了自己又帮助了别人,真是一举两得。此外,我们举办了一个生物社团,此社团主要是以制作模型为主,材料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获取的材料,这样就使我们的活动更加接近生活,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生活细节,养成善于发现、善于取材、善于创新的好习惯。在社团活动时,学生利用收集的各种材料:吸管,硬纸片、油性笔、缝衣服用的细线、细铁丝、橡皮泥、剪刀、乒乓球等等,一节课的时间,一个个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就出来了。另外,在社团活动时,学生还制作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型、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型、DNA结构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模型、突触平面图模型等等,这些作品现在还摆放在我们实验室后面的玻璃柜里。每次上实验课,都有不少学生驻足观看,感叹制作人的别具匠心、心灵手巧。
总之,新课改下,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从而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抓好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钻研生物课程标准,把课改落实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生物课。
(作者单位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