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建设研究
2012-12-29张庆来张军
摘 要:在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专业课程。首先介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分析课程内容构成,最后探讨课程教学安排。
关键词: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课程建设
一、概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因此,信息技术类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与选修课管理信息系统衔接,另一方面为Web数据库、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等课程奠定基础。因此,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领域的学者对于本课程的内涵存在不同理解,因而导致了教学内容方面的差异,很多课程没有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进行有效区分。本课程建设的主要思路,包括课程内容的扩展与深化两个方面。内容扩展方面主要体现在本课程将详细介绍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深化方面则主要体现在案例教学部分技术文档的详细程度,并涉及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课程内容构成
经文献调研与分析论证,本课程的内容构成如下:
1.理论基础
(1)基本概念
在理论基础部分,需要首先明确本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2)课程内涵与系统开发思路
在本课程中,信息系统可以看作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按照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阶段划分,开发过程主要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五个阶段。在系统开发中,前期的工作量要远远超过后期的工作量,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作为系统开发的核心步骤,占据了约60%~70%的工作量,处于绝对核心的地位。因此,系统分析与设计就成了系统开发的代名词,解决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环节,就完成了系统开发的主体工程。本课程采取广义定义,认为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包括了系统开发的完整流程。
信息系统的开发,主体思路是采用技术手段来解决管理问题。换句话说,是管理思想、方法与流程用信息技术手段表达出来,因此存在一个从管理层面到技术层面的转化过程。开发的主体思路包括管理流程描述、管理流程转化为信息流程、信息流程深化展开三个步骤。管理学的使命,在于提出管理理论和方法,信息技术学科的使命,在于提供实现工具和有效算法,信息管理学科的使命,则是将管理学与信息技术学科连接起来,成为管理理论方法应用的桥梁和信息技术实现的纽带。
(3)组织架构与系统架构
在这一部分,需要对常见的各类型组织的功能结构进行分析,之后探讨如何将组织的架构映射为系统的架构。因此,从企业功能映射为系统功能,可能会做出一定的改变,常见的变动有:①增加不存在对应部门的子系统;②职能部门重组,之后映射为相应子系统;③业务流程重组,之后重新划分子系统。
信息系统的开发并不是简单地将组织的功能映射为系统的功能,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能会增加某些子系统,也有可能会合并或修改某些子系统。
2.面向过程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在这一部分,首先对面向过程的系统开发方法进行概述和比较,之后介绍常见的开发方法如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CASE方法和敏捷开发方法等。其中,对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进行详细展开,分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五个部分进行分别讨论。
3.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部分,首先介绍UML,因为面向对象开发过程中需要应用UML图例。
面向对象开发过程主要包括系统调查与系统需求、事件与实体、需求描述、系统设计、用例实现、实施与支持等阶段,主要的图表有用例图、活动图、顺序图、协作图、类图、状态图、组件图、部署图等。
此外,在面向对象开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均需要讲解与面向过程开发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两类开发方法。
4.教学案例
通过教学案例,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两种开发方法的主要技术文档和相关图表。在本课程中,两种开发方法各提供了两个教学案例。
三、教学安排
1.授课内容
在授课内容部分,需要建设的主要项目包括教案、教材、教学大纲、PPT、作业与习题等。
教案详细描述了课程的内容体系,对授课内容进行深入的论证与说明。教材则是对教案的升华,使课程内容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教学大纲则对授课进度和课堂内容进行规定。PPT作为课堂讲授工具,形式生动活泼,强调动态与交互。另外,通过布置适当的作业与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与练习,实现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同时作业批改也是师生之间的重要交流渠道。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部分通过案例教学实现,包括系统设计方案和系统实现。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让学生模仿并掌握主要技术文档的编写和主要图表的绘制。通过示例系统地运行,学生可以得到直观的理解,此外他们可以进一步阅读程序代码,为独立进行系统开发奠定基础。
3.辅助教学
单纯的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而需要进一步拓宽学习途径。本项目建立了课程网站,提供扩展阅读材料,补充相关知识,并在网站建立讨论社区,提供交流平台,让学生可以就本课程的问题展开讨论。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建设的研究,明确了它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出本课程的内容构成,并对教学安排进行了分析。初步教学实践证明,本课程建设成果应用效果良好,本课程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将在教学实践检验之后做出修改与补充。
注:本项目为兰州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009。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