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中西比较研究
2012-12-29李彬
摘 要:中学数学教学有很多方法,其中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针对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中西比较进行了研究,以资借鉴,为己所用。
关键词:数学;程序法;解题
一、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举例
中学教育对象是青少年,他们的身体还在生长发育中,心理还在发展中,可塑性比较大,认识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学学习上,如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会造成负担过重达不到目的;如果要求过低,就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给培养人才带来损失。基于这种特点,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存在可比性,我发现它们有如下相似之处:
1.发现法
教师根据学生求知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独立去发现问题、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刻而牢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程序法
程序设计者先编制程序教材并附有答案。学生通过边看程序教材边作解答,边对照答案。遇到困难或错误时,由教师个别辅导或者是机器发出警告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别化教学,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启发式法
启发式是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最根本的要求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积极思考,活跃思维,触类旁通,从而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优点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尝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甜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中西方数学教学方法不同之处
1.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同
在中国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忽视启迪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精神,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国外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是起点拨作用,引导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充分享受学习中的自由。
2.对能力个性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同
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应付考试,把学生赶入“题海”之中,弄得学生疲惫不堪,忽视了个性差别,影响学生的自身发展。而在发达国家强调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注重因材施教,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
3.国内外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沟通程度不一
在国外的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了解和沟通。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兴趣及个人的思维风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个体差异,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而我国教师过分注重智力因素,教师和学生缺乏交流,对学生的心理、情感、动机、兴趣难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4.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应用数学教育思想的差异
国外的教学一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强调应用数学教育,注重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而我国的教学忽视素质教育,把重点放在了应付考试上,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把学生训练成为解题的机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我们都不能完全照搬,要进行批判的吸收。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为指导,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用自己的创造和体验去学习数学。
(作者单位 山西省汾阳市西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