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样的
2012-12-29任桂萍
摘 要:自信心、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从小尊重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幼儿正处在成长阶段,是被教育者,需要老师、家长引导,从客观上决定了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机会要比成人多。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尊重和爱护。在幼儿生活学习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那怎样才能让幼儿有勇气去面对它们、战胜它们呢?
关键词:保护;批评;错误
一、幼儿必须有很强的自信心
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是什么原因造成幼儿缺乏自信心呢?家庭中一些不良的环境因素是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
(一)幼儿缺乏自信心的原因
1.家庭的过度保护
自孩子出生后,就成了家中的中心。家里人对孩子的关爱无微不至,所有的事情都被包办代替,要知道孩子学习一种技能如果不给他尝试的机会,学习的过程,孩子的能力怎么会得到发展呢?父母频繁地剥夺他学习的机会,当然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少。
2.家长的过多批评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而且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进行比较,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这样做,势必自讨苦吃,也会毁掉孩子的自信心。
3.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会导致幼儿的自信心不足
每个幼儿由于其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能力、行为、性格、智力等,这样在幼儿之间就存在着个别差异。幼儿由于某些方面的不足而又未及时得到弥补,从而导致自信心的不足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
1.让孩子知道我们是一样的
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我请邹沁良小朋友回答问题时,他抬起头对我说:“老师你可以蹲下来吗?这样回答问题我很难受!”听了他的话我感到很意外,其实,不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应站在同一条线、同一高度上去思考问题,并且应让幼儿知道我们是一样的也有不懂或难以解答的问题,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
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总是采取教师教而幼儿学的教学方式,但在一次音乐欣赏活动中,我却让幼儿先去感受音乐,然后再让幼儿当小老师去教别的小朋友,这样既给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又培养了幼儿的自信。
3.多肯定、鼓励幼儿,用爱去滋润孩子的心灵
没有爱,就没有正确的教育。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信任、肯定、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
4.经常称赞孩子
朱远瑶是一名小班的女孩,性格内向、胆小,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是一名典型的自信心不足的孩子。一天早晨,她像往常一样来到幼儿园,但特别的是今天她穿了一件新裙子,我主动迎上去向她问好并装作惊奇地问:“你今天的裙子可真好看,你穿上他就像仙女一样。”她的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很快其他小朋友也围上来看,她一时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此,成人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的肯定和赞许,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5.帮助幼儿发扬自己的长处,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自信心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有的幼儿画画画得好,有的幼儿唱歌唱得好,有的幼儿动手能力较好,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因此,教师要教给幼儿正确的交往技能,多鼓励这些幼儿多与同伴交往,并教育同伴接纳他,关心和爱护他们。
二、培养幼儿的自尊心
一天上午,我在组织主题活动《爱妈妈》时,孩子们都在热烈地讨论着与妈妈相关的话题,伍树凯却心不在焉地用脚踢着墙壁,我暗示了他好几次,他都无动于衷,我就点名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仅不听反而弄出更大的声音,居然用手指抠起了墙壁,这时所有的孩子都看看他然后又看看我。我非常生气,感觉到教师的尊严受到了轻视和挑战,为了在孩子面前维护我的威信,我决定对他进行惩罚——在接下来的区域活动时,让他坐着反省。他不敢表示什么,但是从他的眼神里,我感觉到他的不满和委屈。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我想,当时我若能采取另一种方式,如将他抱在怀里,淡化他与全班孩子对此事的反映,待活动结束之后再单独地指出他的错误行为,可能会更好,因为这样不仅能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是什么,错在哪,还维护了他的自尊心。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感作为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发展受父母、教师、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幼儿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幼儿自尊心的培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为了使每一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教师应特别重视幼儿自尊心的培养。
1.尊重孩子的感情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尊心。有关研究表明:幼儿3岁左右自尊感便开始萌发。不可把孩子不当人,对孩子要讲信用,说话要算数。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多给孩子一些微笑,时时刻刻要关注孩子的所作所为。
2.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一个人在一生中总会出现一些错误,更何况是孩子呢?教师要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如果犯的不是品质性的错误,教师可以容忍;如果孩子犯了像撒谎、偷窃类似的品质性错误,就应该严厉的批评。因为必要的批评以及慎重的处罚,也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它是一种冷却剂,可以使孩子冷静地检点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错误。
3.平等对待孩子
孩子虽小,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能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讲话,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孩子在平等之中建立自尊。
4.让孩子学会自立
尊重他们的各种需要、兴趣、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允许孩子有不同于教师的见解,多听他们的意见,留给他们自己做决定的权利。
5.准确评价孩子
孩子由于受年龄的限制,评价能力还很差,教师的评价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对孩子取得的任何成绩,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虽然这些对于成人来说微不足道,但他却会影响孩子自信心的树立。
总之,教师要“博爱”,要给每个孩子以关爱,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设法给幼儿表现自己的机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幼儿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其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让所有的孩子都沐浴在素质教育的阳光之下。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