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批改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2012-12-29刘学珍
作业批改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让作业的批改具有科学性,这是课改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如何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及时订正作业,并充分享受到作业成功的乐趣,笔者想就此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用一些提示符号和提示语代替“×”
一个“√”也许不能向学生传递多少温情和肯定,但一个“×”却可以带给学生不少冷漠和打击。而且数学作业的错误有各种原因,因此,批改错题时打上“×”不仅对学生纠正错误起不到指导作用,还可能造成寻找错误原因而浪费时间,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1.提示符号,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在批改作业时,我与学生约定:理解错误用“?”号,计算错误用“~”号,有遗漏处用“……”号等等,让学生从这些符号中,检查错误,找出错因,独立纠正。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和“……”像循循善诱的老师,学生看到它,就不会因做错题而失去信心。相反,学生会从中领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就会自觉思考,改正错题。
2.温馨提示,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做练习时,常常因为思维定式,而出现一些错误,比如这道题:城关小学有老师160名,今天有5位老师请假没来,求今天城关小学老师的出勤率。很多学生因为前面做过六(4)班有学生50名,今天来了48人,求六(4)班今天的出勤率,算式是48÷50=96%,所以学生做前面那道题时,由于熟题效应,误认为两道题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所以没怎么理解题目意思就列算式:5÷160=3.125%,我用提示语替换“×”,我是这样写的:“这样低的出勤率校长会很难过,学校工作无法正常运转。”学生看到提示后,马上认真审了一遍题目,然后会心一笑,有的在原来的算式下面补了一个算式:100%-3.125%=96.875%。有的另外写了一个算式(160-5)÷160=96.875%,这种带有人情味的温馨提示不但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了师生间的信任度,而且提高了学生订正错题的积极性,老师再也不用为学生不订正错题而烦恼。
二、用评语代替分数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作业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无论学生作业的质量高低与否,教师都应予以肯定的评价。但每位学生都想作业成绩好,都想得优,这对学困生来说都有一定难度,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在实际批改作业中,我大胆尝试,把人文评语与等级批语有机结合。
我在批改作业时,对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都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地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老师真想看到你整洁、漂亮的作业!相信你能做到!”“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等等。
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激励希望,改正缺点。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再细心一些,准行!”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生作业做得又对又好的,加上各种评语展开竞赛。如,“你好棒!”“太厉害了!”“你真了不起!”对字写得好、作业正确率高、解题最有创意的学生,写上“你的方法很独特!”“你的方法很有创意!”这些含有人性化的语言在师生间默默传递着,如甘甜的泉水,涓涓流入学生的心田。在肯定中提出不足,消除其自卑,激发其斗志,树立其自信。让学生感到老师期待的目光,使他们较快地进入一种良性的学习状态,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三、自改和互改代替教师批改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批改作业,让教师批阅过的学生给已做好作业的学生进行批改。做好、改好的学生(包括好、中、差的学生)都可以参加作业批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作业批改中,使学生对自己作业的质量有信心,对他人的作业认真评价,在批阅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参与中意识到“我也行”,这种状况才有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
四、用二次评判代替一次评判
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等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做作业出现错误时,可以在学生的错题中先给学生一条“/”,等学生改对了之后,再在“/”上补上“\”让它变成“√”。这种“二次评判”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方法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实践证明,运用科学的方法批改数学作业,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寻求疑问、改正错误,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创新思维,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数学作业质量。总之,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批改方式,而应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融入新理念,尝试新方法,让作业批改更富科学性,为满园春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再添一片绿。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