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形势下如何在电力企业中做好财务风险控制

2012-12-29乔卫峰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1期

   摘要:随着近年来电力企业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电力企业在面临着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面对当前电力企业从垄断地位逐步走向市场的新形势,如何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将当前所面临的风险及时化解,并发挥资金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根据笔者从事财务管理经验,提出在电力企业中做好财务风险控制的举措。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举措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而一直处于国家垄断地位的电力企业,长期以来依靠国家政策优势,而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应对新的财务风险能力和经验的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压力陡增,而在电力企业中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对于保证我国的能源、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命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因素分析
   第一,政策因素风险。政策因素风险是国家运用利率、汇率和税收等的变动这些财政或者金融手段对电力企业的政策性倾斜,从而达到影响电力企业的资本运营成本和经济活动风险的举措。由于电力企业作为国家支柱性企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该类企业经营发展前景、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与国家密切关系,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能把追求企业最高利润作为最大目标,而应该以满足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为前提,这样电力企业就必然面临政策因素的财务风险。而电力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也是企业,同样要支付大量的资金对电网系统进行建设、改造,还要支付员工的工资,并且企业要发展,这就始终要电力企业把利益摆在首要地位,为此就上调电价来增加利润,国家的政策因素制约,让电力企业面临着财务指标恶化的风险。
   第二,自然因素风险。自然因素风险就是因为大自然中自然力中不可抗力所产生的人类无法消除的自然现象导致经济利益受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危害并进一步影响人们的经济活动的风险。在如今,自然灾害频发,洪灾、火灾、地震、风暴、虫灾、旱灾等各种自然现象都会产生风险。而电力企业相对于别的行业,一直是作为一项高危行业,同时由于社会上人为破坏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如2008年元月中旬到二月初的南方冰灾就给国家电网所属企业的电力设施以沉重的打击,造成输电线路大量倒塔、断线、舞动和覆冰闪络等现象,同时电力设施大范围损毁,所处的电网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地区甚至是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整个电网所属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110多个亿,而其中包含的灾后重建设施、人力资源投入等间接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第三,推向市场化因素风险。自从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脚步日趋深入各行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以前处于垄断地位的电力行业也必然走向市场,而为社会提供电力产品的电力企业在这种趋势下,在电力供需过程中的电力现货价格同样也要受到影响而上下波动,由此形成的电价变动风险从而构成对电力企业的风险,而在市场化过程中广大用户的各种需求、电厂和官网的分离、市场购买力的大小这些同样还造成了客户市场的资源风险。在以后还要面临国外电力企业的竞争,以往政府给予我国电力企业的政策倾斜越来越少并最终和国外电力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同样给我国电力企业造成风险。
   第四,筹资因素风险。筹资因素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的筹资行为,而该企业是以一段时期的收益为保证,可企业在一段时期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由于电力企业属于高投入微利的技术密集性企业,在整个企业运行过程中,基础设施投入规模大,而电力设施更新速度也快,电力企业的自有资金严重匮乏,各项设施的资金投入必须绝大部分依赖银行贷款。而这也使得电力企业普遍资产负债率较高,还贷压力比较大,造成巨额的债务风险。虽然国家对电力企业有一定补贴,可最终债务还是必须由电力企业偿还,国家补贴具有不确定性。
   第五,企业内部控制因素风险。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就是以防范企业风险为目的所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和目标发挥实效使得内部控制机制未产生预期效果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主要为是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企业财务收支活动是否合法,企业的资金和设备设施的功效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取得最大的利益回报效果,电力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的职责权限的划分是否能合理发挥功效,在企业机构内部是否有畅通的沟通渠道,企业内部监督、考核、评价机构是否完善并发挥应有效果,电力企业要发挥内部控制功效,必须做好控制和防范内部控制风险。
   二、对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做好财务风险控制的举措
   电力企业面临着上面各种因素风险的影响,所面临的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而在新形势下,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必须采取以下各项措施,做好财务风险控制,防范电力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第一,积极应对和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电力企业由于其还要承担着社会责任,为此,在国家大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电力企业对于那些政策性因素风险不能左右,但电力企业应做到积极应对,在立足本企业自身发展形势分析的基础上,了解自身发展状况,完善电力企业内部有漏洞的方面和环节,逐步改变自身成本结构,降低企业成本和消耗,尽量争取得到更多的诸如让国家提供更大优惠贷款利率、争取电价补贴、作为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等有利于电力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第二,做好安全预案,未雨绸缪,积极主动应对自然灾害影响。由于电力企业设施分布地域广,受洪灾、火灾、地震、风暴、虫灾、旱灾等各种自然现象的影响比较大,作为国民经济的民生行业,结合近些年电力企业事故,为此要积极做好应对工作。一方面电力企业要做好安全目标,制定严格的责任制,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各级电力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及时做好以往经验的总结,各级单位必须建立预案工作并定期进行实战演练,确保当自然灾害来袭时有举措,并将一些可能发生事故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制定各项合理转移自然风险损失的措施,通过为电力企业投保,而保险公司会为企业提供各项专业性的防灾减灾损失的意见和建议,使得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更加完善和有效,更大程度地减少当自然灾害来临时造成的损失。
   第三,利用市场化手段,积极开拓电力市场,调动内部积极性。一方面电力企业外部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电力企业应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规避风险,利用市场竞价模式为电力商品提供一种新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工具,同时也将为电力企业多方位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环境中,建立各项措施,做好内部市场化运作试点,将各项指标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班组直至个人,每个人的工作量、工作表现直接与收入挂钩,形成了市场化的理念,激发了全员成本效益意识,从而调动全员的积极性。
   第四,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方案,降低融资成本。由于电力企业新建设施和设备的更新改造所投入的资金需求量都比较大,为解决电力企业融资问题,电力企业必须积极走出去拓宽融资渠道,尽量争取到政府和银行的各项融资优惠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方案,在电力企业内部集中下属单位的资金形成规模优势统一调度。还可引进各银行机构间的竞争机制,以获得更优惠的贷款条件,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第五,做好企业内部因素风险控制。为做到对电力企业内部因素风险控制的有章可循,电力企业必须做到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业务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内部因素风险控制得到有效执行。另外要加强人员内部因素风险控制意识的培养,电力企业应当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风险评估机制,同时还要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现代化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对所属人员的素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高的要求,而那些只掌握单一的会计核算技能的员工远远不能满足现今财务管理的要求。如今的财务管理的内部因素风险控制已经突破了原有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而所包含的知识领域不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同时里面还有市场营销、法律问题、规划发展、信息管理、设备采购、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这些相应的知识来支持,对电力企业的内部因素风险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为此,只有培养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之能更好地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履行本职工作,减少内部控制风险。
   总的来说,当今电力企业正处于改制的重要阶段,如何既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又控制好财务风险控制,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员工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上进行改变,积极树立全面风险意识,切实做好每项工作,推动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胜.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