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套期保值风险与控制对策

2012-12-29葛玉鑫郭翔宇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1期

   摘要:大豆现货市场由于市场供求的变化经常发生波动,存在较大的价格风险。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以降低现货市场的交易风险。但是,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手段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文章旨在通过不同的策略有效控制套期保值的风险,保证套期保值的收益。
   关键词: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大豆;风险
   大豆作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主要品种之一,交易活跃,在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中具有代表性。大豆不仅产量大,有着众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并且大豆的产业链较长,涉及榨油、饲料、食品等相关行业,影响诸多环节的经济主体。大豆的套期保值就是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大豆现货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而补偿因大豆现货市场价格不利变动所带来的实际损失。我国大豆期货品种在1993年开始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历史长,交易活跃,在我国期货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有效控制套期保值的风险,充分保证大豆套期保值的收益,对稳定我国大豆市场价格,促进大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豆套期保值必要性分析
   目前,世界大豆贸易主要是通过大豆期货市场来进行定价。作为一种高效率资源配置的价格形式,大豆期货价格已经成为全球大豆贸易定价过程中的权威价格。全球大豆以南北半球分为两个收获期,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大豆的收获期是每年的3-5月,而地处北半球的美国、我国的大豆收获期是9-10月份。因此,每隔6个月,大豆都有集中供应。美国是全球大豆最大的供应国,其生产量的变化对世界大豆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我国是国际大豆市场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大豆的进口量在世界大豆贸易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与国内大豆价格之间相互影响,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将对国内的大豆进口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内大豆供应量,会对国内的大豆的需求产生影响,继而导致国内大豆的价格上涨。同时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上涨,会使人们产生国内的大豆价格有可能会上升的心理预期,也会使期货价格上涨,加剧了国内大豆生产企业的和农民的生产风险。另外,运输成本也对大豆价格产生明显影响。在进口大豆占到国内总消费量的60%以上的情况下,直接影响进口大豆价格变化的国际船运价格将直接影响着国内大豆的价格变化;由于国内地区性的运力紧张,也将拉动运输成本的上升,间接刺激大豆价格的上涨。因此大豆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大豆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而期货市场为国内大豆产业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的手段——套期保值。美国期货专家海尔奈莫斯教授认为,农作物种植业务是最有风险的,因为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在种植到收获过程中,市场行情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对大豆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整个大豆产业的稳定。
   二、大豆套期保值的风险分析
   期货市场的出现立即与现货市场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建立一个“对冲机制”,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能为大豆产业提供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途径,这就是期货市场的避险功能,经营者在市场上两面下注,使一个市场上的损失得以用另一个市场上的赢利来弥补,保证了经营者的正常利润。套期保值方式分为两种,即卖出套期保值和买入套期保值。豆农可以采用卖出套期保值的方式来维持其正常利润。当豆农预计大豆的价格会下降时,就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期货,交易未来的大豆,期货到期日大豆的价格确实下降,就可以低价买入同等数量的大豆期货平仓,将在期货市场上的赢利弥补现货市场上的损失。同样大豆加工企业则可以通过买入套期保值的方式维持其正常利润。当加工企业预计大豆价格会上涨时,就买入期货合约,到期日大豆价格确实上涨,就卖出所持有的大豆期货,获得的利润用来对冲在现货市场上购买涨价大豆原材料所带来的成本增加。综上所述,因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所以现货市场上的损失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得到对冲,用一个市场上的盈利弥补另一个市场上的亏损,从而达到规避风险,赚取稳定利润。
   套期保值的目的是降低价格波动的风险,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盈亏对冲,套期保值后收益为:
   Y=R-n*S
   式中:Y为套期保值后的收益;R为现货价格波动收益;S为期货价格波动收益;n为套期比,期货交易数量与现货交易数量的比率。
   以期货价格波动S为自变量,套期比率n为系数,现货价格波动R为常数,Y的函数如图1所示:
  
   通过函数方程得出,套期保值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大豆价格波动的风险,但是无法避免基差风险,图1中W是套期保值的收益区域,对应式中Y的变化幅度,决定了基差风险的大小,同时选取适当的套期比率n,使被套期保值的资产收益W最大。为了控制大豆套期保值风险,保证套期保值收益,必须要明确大豆套期保值风险的来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虽然套期保值能够使投资者规避现货市场中的价格风险,但是并不能使风险完全转移,套期保值者要承担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变化不一致时的风险,即基差的变动风险,式中Y的变化幅度决定了基差风险的大小。套期保值实际上是转移了较大的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而接受了变动相对较小的基差风险,即Y的变化风险。
   第二,在套期保值期间,在保值期大豆价格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剧烈波动,在极端行情下,如果大豆选择做空,就面临追加保证金的风险。
   第三,金融衍生产品投机的巨额利润往往诱使风险管理经验缺乏、制度不完善的大豆企业和个人由套期保值转向投机,或者不严格执行避险方案,导致名为套期保值、实为投机。进行农产品套期保值时,可能由于没有对头寸进行有效控制,超出其拥有的规模,导致套期保值转为了期货投机,最终导致损失惨重。
   三、控制大豆套期保值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货市场为大豆提供了套期保值的途径,可以有效地规避大豆价格风险。但是套期保值操作的风险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因此,本文针对控制套期保值操作的风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的功能,正确有效地判断市场走势,发现价格趋势,在市场行情明朗的情况下,及时调整仓位,从而实现收益的最大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如当大豆行情处于明显的牛市中,应该增大买入大豆套期保值的比例,停止卖出大豆期货套期保值,从而减少价差风险,确保收益。
   第二,选择有利的套期保值时机,确定合适的套期保值比例。从某些大型粮油企业套期保值巨额亏损案例来看,该企业是在大豆套期保值基差大幅度偏离正常水平的情况下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从而增加了基差风险。因此,套期保值交易必须选择合适的基差时机入场,这样才能降低套期保值风险。此外,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基差风险程度选择合适的套期保值比例,综合运用最佳套期保值比率,向前延展的套期保值,基于久期的套期保值等套期保值策略,确保利益的最大化,风险的最小化。
   第三,建立完善的套期保值基差风险评估和监控制度。根据国内外企业套期保值经验,成功的套期保值风险管理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清楚知道面临的风险是什么及风险的大小;二是确保所有可能的结果事先已被预期到。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套期保值基差风险评估和监控制度。在基差风险评估时,尤其特别关注有可能导致巨大亏损的小概率事件风险,这方面国外已经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理论和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我国企业应该借鉴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以加强对套期保值风险的管理。
   第四,加大对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技术的推广力度。要在我国大中型企业加工单位积极开展期货知识推广,引导企业建立独立的套期保值业务部门,并且积极与国内期货公司展开有效合作,关注国际期货市场的动态,积极应对剧烈的价格波动,增加企业对原材料或者产品价格预见性,更加有效地利用国内与国外的期货市场对抗风险,保障企业生产安全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John C.Hull.期权、期货和其它衍生产品[M].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