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012-12-29刘杰彭创新王友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1期
摘要:文章以甘肃省为例,在分析其产业结构和固定投资结构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对甘肃省国民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灰色关联分析;优化
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增长模式,产业结构合不合理,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而合理的产业结构需要合理的投资结构来撑托,可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结构塑造了其特有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合理与否,对整个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形成良性循环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国内很多学者对产业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他们的研究大都是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从理论层面上进行描述的比较多。针对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小,投资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定量地探究固定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内在联系,以期对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转变作一些有益的补充。
一、甘肃固定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投资结构现状
经历了十年西部大开发,甘肃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的441.3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479.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17.67%,其中: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9.92%,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23.03%,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13.66%。图1反映了2000-2009年甘肃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变化趋势:第一产业投资比重比较平稳,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显著上升,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则成逐年下降的趋势,到了2008年的时候,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已超过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二)产业结构现状
由于产业投资结构决定产业结构,2000年以来,对第二产业的投资倾斜对全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从产出的绝对值来看,甘肃省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052.88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387.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10.88%,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率为5.78%;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1.90%;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1.76%,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最快。图2反映了2000-2009年甘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2004年开始,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显著上升,在2007年达到最大,之后缓慢下降。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显著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经历了缓慢下降和缓慢上升的过程。总体来看,甘肃省产业结构逐渐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
二、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及实证分析
(一)基本原理
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对一个发展变化着的系统,进行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就是对各时间序列几何关系的比较。几何曲线形状越接近,相关序列之间的关联度越大,反之就越小。
根据空间理论这一数学基础,按照规范性、偶对称性、整体性和接近性这四条原则,灰色系统理论确立了参考数列x0与若干比较数列xi之间在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
ζ0i(k)=■
其中:ρ为分辨系数,其作用在于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ρ∈(0,1)通常取0.5。
因为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即曲线上各点)的关联程度值,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进行整体性比较,为此有必要把这一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再做平均处理,便得到比较数列xi对参考数列x0的关联度:
r0i=■■ζ0i(k)
关联度越大,说明两个序列的几何曲线形状相似性越大,也就是说一个因素对另外一个因素的影响越显著。
在复杂的系统中,如果比较数列是多个,参考数列也是多个,各个比较数列可先分别对某一参考数列进行关联分析,得出关联度,从而建立关联度矩阵,对系统进行因素分析。
(二)实证分析
本文数据选自2001-2010年甘肃省统计年鉴,以2000-2009年甘肃省GDP、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作为参考数列,以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比较数列,算出关联度矩阵并整理成表,如表1所示。
关联度系数表中的各行表明了甘肃省某个产业投资对各个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行和表示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综合关联度,其数值越大,表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显著。第三产业投资对各产业增加值的综合关联度为2.7686,数值最大,说明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可以通过扩大第三产业投资的规模来实现经济的更快发展。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各产业增加值的综合关联度最低,为2.2348,表明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显著,也反映了第二产业的投资效率不高。
关联度系数表中的各列表明了甘肃省某个产业增加值对各个产业投资的关联度。各列的列和表明某个产业增加值对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综合关联度,其数值越小,说明用越少的投资就能得到满意的产值,该产业就越有发展潜力。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各产业投资的综合关联度为2.4245,数值最小,说明甘肃省第一产业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需要稳步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各产业投资的综合关联度为2.4949,数值最大,说明甘肃省第二产业的发展对投资的依赖性最大。
(三)结果分析
下文对每一个产业进行详细的分析,试图找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各产业增加值的综合关联度为2.7686,数值最大,表明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效果。而且第三产业投资对第一、二产业增加值的综合关联度也都大于第一、二产业投资对其他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二产业有很好的带动作用。所以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扩大第三产业的投资规模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更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相对第一产业来说,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投资依赖性较大,这也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一些问题。从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看,第三产业的投资偏重于低技术方向、技术密集度不高的传统服务业。以2008年为例,甘肃省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占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为13.6%,批发零售业及传统的住宿餐饮业总投资的比重达到6.3%;而那些具有竞争力的、高技术密集的部门则未达到应有的投资比例和发展水平,如2008年对金融业的投资所占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仅为0.1%,教育、文化体育及娱乐业总投资比重也只达到5.4%,可见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还不够合理。因此,在稳步扩大第三产业投资规模的同时,要积极引导第三产业的投资方向,使资金向着具有竞争力、高技术密集的部门转移,以促进第三产业的优质发展。
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各产业增加值的综合关联度为2.2348,数值最小,可见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反映出第二产业的投资效率还不够高。另外,第二产业增加值对投资的综合关联度为2.4949,数值最大,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投资的依赖性最大。长期以来,甘肃始终着重的是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工业,这样一种工业模式对投资的依赖性较大。而且第二产业的最终产品大都为粗放型的初级产品,深加工的广度和深度差,产业链条短,这是第二产业投资效率不高、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减少,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工业道路必将越走越窄。因此,在控制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要积极引导投资朝着新兴工业方向流动、改善投资质量,同时要延长和加深产业链条,提高工业品的附加值,提高投资效益。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河西走廊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作为第一产业的主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和保障作用,必须保证其稳定发展。但是甘肃省对第一产业的绝对投资总量还是偏小的,其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很小,这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甘肃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的综合关联度为2.3993,大于第二产业投资对产出的综合关联度,即发展第一产业对甘肃经济的发展有较显著的影响。而且,第一产业增加值对投资的关联度为2.4245,数值最小,反映出第一产业的发展对投资的依赖性最小,第一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因此,稳步提高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对甘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论
通过对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总产出的关联度较大,而且考虑到甘肃省农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我们认为第一产业要稳健发展,应稳步扩大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第二产业虽然发展显著,但是这是以大量的投资消耗为代价的,甘肃第二产业投资对其他产业增加值的影响最小,也表明了第二产业发展相对独立,第二产业未能发挥应有的“辐射效应”,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未起到应有的拉动作用。而且甘肃重工业偏重,使得能源消耗比较高,污染物排放过大,甘肃省的环境面临很大的压力,所以要控制对第二产业的投资规模,积极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的投资结构,还要对第二产业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第二产业的投资效益。
第三产业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显著,而且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所以应扩大第三产业的投资规模。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第三产业对投资的依赖性还较大,第三产业内部对“高、精、尖”部门的投资比重非常小,因此,要引导第三产业的投资从传统服务业向着具有竞争力、高技术密集的部门转移。
参考文献:
1.邓聚龙.灰色系统教程[M].华中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