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EM模型的常熟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2012-12-29潘琦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1期

   摘要:常熟市是著名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其服装城是全球最大的服装交易中心之一。文章主要运用GEM模型研究常熟市服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找出其薄弱环节,同时从供应链的角度对常熟市服装业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其服装产业竞争力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GEM模型;供应链;产业集群
   经过多年的发展,常熟市服装产业的产业链逐渐完整,产业集聚逐渐形成,但其竞争力如何值得研究。本文将运用GEM模型对常熟市服装产业集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这一研究将有助于发现常熟市服装产业的不足,有利于常熟市服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模型的建立
   GEM(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模型是加拿大学者Tim Padmore和Hervey Gibson通过对Porter的钻石模型改造后提出的。GEM模型将影响产业集群的因素分成了3对:一是基础(Groundings),包括“资源”和“设施”;二是企业(Enterprises),包括“供应商与相关辅助行业”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三是市场(Markets),包括“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所以总共有六个因素,分别是资源,设备,供应商和辅助产业,企业结构和竞争,本地市场,外地市场。本文将运用该模型分析常熟市服装产业,通过数学方法使竞争力水平得到量化,这比其他竞争力模型更加直观、方便,使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描述常熟市服装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综合评价常熟市服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二、模型的评判标准及问卷设计
   首先要得到影响竞争力的6个因素的分值,每个因素根据其实际情况的不同分值定位1分-10分。其意义如下:10分——非常优秀,具有世界级的竞争力,在全世界范围来说数一数二;9分——优秀,具有世界级的竞争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排在前5名;8分——良好,具有本国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优势;7分——不错,具有本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6分——及格,具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实力,但没有竞争优势;5分——适当及格,具有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的实力;4分——水平有限,具有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实力;3分——水平很有限,与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2分——水平较差,离全国平均水平较大距离;1分——很差,离全国平均水平较大距离,这种差距将严重阻碍集群的发展。本文设计了常熟市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调查问卷,提出与常熟市服装产业集群相关度较强的24项二级指标。对此,调查组向132家纺织服装及相关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包括实地走访书面形式和网络邮件电子形式,共发放145份问卷,最后收回10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72.4%。调查企业按照规模大小分类,包括9家大型,58家中型,65家小型;按照处于供应链的不同位置,包括3家服装设计公司,25家面料生产企业,9家辅料生产企业,46家服装加工生产企业,24家综合性服装企业(包括服装设计、面料生产、服装加工),25家服装批发销售企业。
   三、常熟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的权重确定
   本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常熟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6项因素分别设为Wi(i=1,2,3,4,5,6)。首先通过邀请10位专家给每个指标选项的比重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其次对评分的结果进行平均,并使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常熟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四、GEM模型的计算
   第一,根据调查问卷的各项指标的平均得分以及上述各因素权重的加权,得出GEM模型赋值情况,结果如表3所示。
   第二,对“因素对”进行计算和转换,计算“因素对”分值。“因素对i”分值=(D2i-1+D2i)/2,i=1,2,3。D2i表示各个因素的得分,而其分数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第三,计算“集群线性分数”和最终结果。集群线性分数值=∏i1~3(因素对分值i)。为了使模型最终的满分分值达到1000。最终的量化表达式为:GEM=2.5[∏i=1~3(D2i-1+D2i)]2/3。
   由此,可以知道3个因素对得分分别是:基础=7.05分,企业=6.5分,市场=6.5分,集群线分数值=∏i1~3=297.8625,GEM=2.5[∏i=1~3(D2i-1+D2i)]2/3=446。
   五、GEM模型计算结果的简单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因素得分图,如图1所示。
   根据GEM模型理论,如果一个集群在6个因素的得分都在5分左右(达到平均水平),那么它的GEM得分为250左右,说明此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基本达到国内平均水平;而当6个因素的得分达到8分左右,那么它的GEM得分将在640左右,说明此企业集群竞争力在本国范围内有很强优势;如果所有因素的得分都接近10分,那么本企业集群竞争力的GEM得分会接近1000,说明此企业集群拥有世界级的竞争力,以此类推。由本文的计算结果可知,常熟服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为446,介于3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没有竞争力)和490(全国范围内有竞争优势)之间,并且各项得分相差不大。该集群的6个一级指标平均得分约为6.683,表明常熟服装产业集群在国内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各因素之间差距不大,但外部市场和供应商及相关企业因素对得分稍低,表明常熟市服装产业集聚的基础较好,但市场与企业有进一步提升必要。
   六、常熟市服装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常熟市服装产业集群问题分析
   1.服装企业创新力不足。首先,常熟市服装集群内大多中小型服装企业并不花太多精力推广自己的服装品牌,一味模仿大型品牌服装设计,利用低层次的价格各自为战,形成集群内部的恶性低价低质量竞争,并不追求高层次的服装设计和质量竞争力,导致创新动力不足。其次,大型服装企业并未以龙头企业身份作为导向,给中小型企业提供知识及技术指导。供应链上企业间技术上和知识上交流的缺乏,使得产业集群发展并未提供的本应发生知识溢出和创新动力。
   2.服装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一方面,虽然常熟市服装产业集群下的同类服装企业的竞争激烈,企业竞相采用新机器和新系统,但是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缺失、企业创新能力有限,实际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并不能够将企业内部的设计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等进行有效整合。另一方面,现阶段常熟市服装产业集群下存在同类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企业之间缺乏信任和合作信念,对于共同建立信息化网络认识不足,而且常熟市服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大,互动难度大。
   3.集群内专业化分工不完善。常熟市服装集群内各企业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并未形成,核心企业的龙头领导力不足,给中小型企业提供的专业化业务知识和技术不足,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在供应链各环节上为核心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配套的也很少。很多中小型服装企业甚至一些大型服装企业的服装设计和面料生产都由群外提供。
   (二)提升常熟市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
   1.提升创新力的建议。分别从企业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角度提升常熟市服装创新力。(1)企业内部供应链创新力提升建议。首先,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常熟市政府可以建立服装设计城。鼓励一些设计公司或者设计团队入住,为常熟市的服装企业设计服装。其次,增加企业内部创新的动力,减少抄袭的现象。建立服装抄袭举报制度,建立服装仲裁委员会,对企业的抄袭现象进行管理。服装企业可以将自己设计的服装样式先提交给仲裁委员会备案。如果有发现其他企业进行抄袭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2)企业外部供应链创新力提升建议。常熟市地方政府应该多举办各种交流会和展会,同时邀请带头核心企业介绍经验来促进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
  
   2.提高信息化程度的建议。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化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升级都有着重要意义。服装企业信息化离不开数字程控、ERP等技术系统,这些技术系统可减少信息传递的失真,大大缩短传递时间,并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库存情况、配货发送、销售状况、终端顾客需求及进行预测,为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合作都提供便利。对于服装行业,其供应链终端直面消费者,而其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快速响应需求,更使得产业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供应链的角度,提高常熟市服装企业信息化程度,需要从企业内部供应链信息化和外部供应链信息化这两方面着手。(1)企业内部供应链信息化程度提升建议。首先,企业应投入资金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如开设专业化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前来上课培训。其次,政府、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政府增加对高校的投资,常熟市本地高校开设专门的物流专业、信息技术专业,并增加与服装有关的供应链、信心管理课程,鼓励学生参加ERP大赛,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参观基地,三方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再次,政府增加对服装企业高新技术的投资,加大开发力度。企业外部供应链信息化程度提升建议:一是建立专门的服装信息服务平台,为常熟市服装供应链大小企业提供信息指导。另外,由于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同以及不同节点企业关注的信息差别,该信息服务平台应设置对应的信息化服务。二是企业应选择有实力的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同时挑选一些具有价格优势的小型供应商作为储备。供应链上各节点核心企业应向两端节点企业提供信息支持,使能够统一供应链的信息传递标准,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完善群内专业化分工的建议。完善群内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我们可以从企业外部供应链角度进行分析,形成以供应链各节点核心企业为中心,中小型企业为高层次配套商、供应商的产业集群,其中核心企业主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引导和推动的作用,中小型企业则作为核心企业的重要支撑。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大力培育核心服装企业,提高主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常熟市政府要为服装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完善工业园设施吸引资金足、信誉好、能力强的服装企业加入。(2)积极扶持中小型服装企业发展,使其能够在集群发展中积极配合核心企业。中小型服装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资金不足,建议常熟市政府为企业申请贷款建立担保机构,或者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社会风险投资者参与。
   参考文献:
   1.常熟服装城在不断发展中提升竞争力[N].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