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绿化建设问题探究

2012-12-29戴学珍樊绯霍冉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1期

   摘要: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的全面启动,逐步富裕起来的广大农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关注,绿化美化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村庄绿化成为一道日渐引人注目的风景线。但是由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新农村绿化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文章将对现行的新农村绿化建设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政策和技术上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公共服务;绿化建设;技术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20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举措不断深化的同时,新农村绿化问题的研究和落实也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绿化环境优美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新农村绿化建设已经被列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新农村绿化环境现状
   自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各级乡镇政府对于新农村绿化建设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规划和实施,并初步形成了“分类绿化、尊重环境、以人为本、注重特色”的绿化思路,但是,我们仍然要发现新农村绿化进程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以总结出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更好地推行绿化建设的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道路。
   现阶段我国的新农村绿化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道路硬化过程未预留绿化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农村的道路设施建设,而在这种道路硬化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预留绿化空间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仍然处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事前规划上的疏忽,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入来讲可以视为村庄建设与绿化建设的不协调。
   第二,树种追求名贵,绿化成本过高。有些地区在绿化建设过程当中过分地追求树种的名贵程度,讲究排场,而忽视了绿化的成本,这使得国家在新农村绿化建设上投入的资金无法最大限度地惠及村镇居民。
   第三,村庄绿化发展不平衡。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在经济条件、规划标准、绿化档次、绿化效果、日常管护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的村建有公共绿地或者小游园,树种搭配合理,景观效果较好;而有的村庄苗木规格小、质量差,绿化覆盖率低。
   第四,专业化程度不够高。现行的农村绿化建设大部分还是有乡镇政府及村委会组织开展的,有些地区可以做到同林业局的专业人员协同开展,但是这种协同合作也存在着时间和规划决策上的配合不默契。只有很少地区能够对专业化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新农村绿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绿化方面的完善,必须首先得到政策上的支持,各级政府及主要负责部门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引导策略:
   第一,做好事前规划,综合全面地考虑绿化建设问题。我们在进行绿化建设时要尽量做到综合各方面因素来进行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村镇地理条件;农村居民的人文因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净化;绿化与清洁工作并行;视觉、嗅觉、感觉的多方位绿化设计。
   第二,因地适宜的绿化方案。针对不同的村镇,采取不同的绿化措施。如北京市的不同乡镇绿化进程的开展;延庆的特点体现在分类施策,他们将全县新农村绿化建设分为拟创市级绿色村、拟创县级绿色村、绿化完善村、见缝插绿村、绿化延后村五种类型,分类施策、分类管理、整体推进;房山的特点体现在整体推进,他们提出打造新农村群落的绿化思路,2011年在全面推进205个新农村绿化美化的基础上,明确重点打造“两个新农村群落、20个示范村”的目标;顺义的特点体现在进村入户。
   第三,以人为本。首先,新农村绿化建设的受众主体是当地村民,所以我们要充分考虑当地村民对于绿化建设的要求及建议,以达到真正的执政为民;其次,在进行绿化规划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绿化建设的经济意义,尽量能够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如绿化建设对旅游业及经济农作物的发展。
   第四,重视绿化的专业化程度。首先,需要重视的是专业的设计团队,绿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绿化规划,因而设计团队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决定了绿化建设的质量,有关部门应该集合林业专家、新型绿化设计公司等先进的技术力量来共同完成绿化项目的设计;其次,绿化建设需要专业化的施工团队,这样才能保证事前的绿化设计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较好的落实;最后,专业的维护体系,绿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它是一个设计、施工及维护的立体化的长期建设过程,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维护体系来支持这个建设过程,它主要包括向当地居民宣传专业的维护理念以及提供长时段的专业维护服务。
   第五,新型的绿化建设商业模式。绿化项目要做到服务于民、造福于民,又要做到高效、专业、实用,这些可以通过创新绿化建设的商业模式来实现。我们可以对绿化建设进行商业招投标,通过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公司来完成绿化工程的整个过程,在商业化的竞争压力下,我们可以保证,我们投入的资金能够为居民带来真正的实惠。我国已经有很多成型的专门或者兼营新农村绿化设计及施工的新型技术公司。
   三、新农村绿化建设的技术建议
   第一,新农村绿化建设从技术上来讲是对农林业和区域规划的综合利用,而在农林业角度上,我们必须综合考虑绿化建设当地的地理环境因素。首先,气候问题是绿化设计规划的关键影响因素,当地的气候往往可以决定适宜EJHw/PJ7Ohp3kMDJvimDVQ==进行绿化建设的树种及材料,要解决绿化方面的技术问题必须先分析气候问题,同时,此方面的技术研究一方面要由专业的林业专家来研讨,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当地的农村居民进行调研,从而得出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其次,地形也是影响绿化设计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绿化设计上要达到立体化绿化设计就要充分考虑和分析当地的地理情况,因地置绿,统筹规划;最后,生物多样性也是当前绿化设计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当代的绿化设计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到新问题、新角度、新环境,既要达到绿化的效果,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在不破坏自然原有的生态秩序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做到环境友好型绿化,实现人文与自然在绿化上的相互促进。
   第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资源是绿化设计的生命线和原动力,合理地规划水资源不仅能够使绿化建设的投入得到更大的效益,而且可以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经济作物的合理种植。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前时期,绿化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地将绿化功效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融合在一起,起到相互促进的效果。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在美化环境的同时,给农村居民带来经济上的收益,这就要求在选取绿化材料时,有选择地选取一些符合当地情况的经济作物。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绿化设计现象:“春天闻香,夏天见绿,秋天得果,冬日长青”。这种设计案例便是经济作物在绿化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代表案例。
   第四,多感官的绿化设计。对于一些乡村的绿化和环境设计,不仅仅要求设计人员在视觉感官上给出设计解决方案,更要从其他多感官提出立体化的解决方案,如利用一些花草的气味来冲淡畜牧业给农村居民带来的气味上的不良感受;利用高大树木对沙尘和交通干道的污染进行防护。
   第五,绿化维持的长期规划。最好做到村民维持、村民受益,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充分地考虑到绿化建设的维持成本和技术要求,要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绿化建设机制,可以在绿化施工后设立2-3年的绿化维持的辅导期,建立乡村政府联系村民同林业及相关科研所之间的长期合作机制。
   第六,乡村特色,人文气息。在做好以上方面的设计要点后,绿化工作也要注意发挥主观的创造性,保持乡村的固有特色,符合当地的人文气息,给农村居民带来更加亲切的设计方案。不断地积累我国在绿化设计方面的非物质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