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环境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
2012-12-29周璇孙慧王文寅
中国经贸导刊 2012年23期
摘要:运用EKC对三类环境污染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山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究其原因,在于山西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主要是重污染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但对环境破坏作用也不可忽视。
关键词:EKC 产业区位商 产业贡献率
山西省人口、面积、GDP排名处于全国中等偏后,经济增长方式相对单一,引导山西经济快速增长的依然是煤、焦、电、冶金以及与之高度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给山西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三废”排放量很大且逐年递增。
一、山西省环境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
(一) EKC模型设定
1991年,Grossman和Krueger发现环境污染与人均收入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后来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 EKC为倒U型曲线,表明经济体的环境质量最初随着经济增长恶化,直到越过拐点后,环境质量才会改善。
本文拟用山西省1989—2010年的“三废”排放指标(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产生量)来表征环境质量,用人均实际GDP(1952年价)来表征经济增长水平,利用Eviews 6.0软件,来计算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为使时间序列平稳,本文采用二、三次多项式对数函数形式,对山西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lnEt=β0+β1lnYt+β2ln2Yt+β3ln3Yt+ut 其中: lnEt为各项环境污染指标的对数,lnYt为人均实际GDP的对数,βt为系数,ut 为随机扰动项。如果拟合结果显示三次项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