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轮春拍 买气与理性并存

2012-12-29张娟

中国收藏 2012年7期


  在流动性收紧的现状下,今年春拍市场行情回调幅度明显。藏家和投资者对于市场普遍持继续观望的态度,竞买更为谨慎、冷静。不过,一些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兼具的拍品依旧备受追捧,品质齐整、估价适中的中档拍品成交也颇为理想。
  5月底6月初,北京翰海、香港佳士得、北京保利、北京匡时等多家拍卖公司2012年度春拍相继落槌。其中,北京保利成交额超30亿元,李可染《万山红遍》以2.93亿元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记录,并暂列今春单品成交价最高的中国艺术品;北京匡时以12.64亿元稳健收槌,总成交率达72.39%,万众瞩目的过云楼藏书不孚众望,以2.162亿元刷新了古籍拍卖的世界记录;北京翰海斩获了9.4亿元,成交率为66%,各专场推出的精品佳作备受追捧;香港佳士得以27.3亿港元的收槌,成交率超过90%,充分彰显出亚洲买家对艺术市场的信心。
  此轮春拍延续了首轮春拍的热度,虽然最终各家拍卖公司的成交额相较去年同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但艺术品市场仍然呈现出旺盛的人气和买气,一些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兼具的拍品备受追捧,藏家更加理性和成熟。
  古代书画重视价值挖掘
  中国书画作为占有最多成交份额的市场主力板块,行情的可持续性与未来的上升空间,一直被藏界所看好。特别是流传有绪、价值重要的名家名品,每一季拍卖都会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市场热点。
  其中,古代书画市场今春表现稳健。如匡时推出的明遗民书画作品、明清书法和古代绘画三个专场253件拍品总成交额近4亿元,并出现了12件成交价过1000万元的重量级拍品,特别是通过学术价值梳理精心筹备的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表现更是喜人,而且还创下了匡时今年春拍的首个白手套佳绩。
  该专场47件拍品全数成交,成交额高达2.17亿元,并有9件拍品过1000万元成交,这样的成绩也再次印证了价值发掘对市场的导向作用。本场重器吴之振《种菜诗唱和诗册》系列作品14种引来藏家热捧,最终以3220万元拍出。明清书法专场130件拍品斩获近亿元,成交率达90.76%。其中,王铎书法依然备受市场青睐,他的草书经典《临徐之帖》以3450万元成交夺得专场头筹。
  保利古书画夜场推出的《宋元名翰册》10开,成交价高达1012万元。《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的元代方从义《云林钟秀》以1725万元成交。明代文人画颇受关注,项圣谟《烟寺钟声图》、文征明《吴中十二景卷》、唐寅《黄叶山家》等作品均拍得1000万元以上价位。
  香港佳士得古代书画拍卖成交额超过2.05亿港元,成为香港佳士得有史以来成交额最高的一场。拔得头筹的是明董其昌的《行书李白诗篇》。此作系《石渠宝笈》著录,经过藏家们的数轮激烈竞投后,因其珍罕的质量及重要的来源,最终以5778万港元的高价成交,超过拍前估价10倍。
  不过,纵观今春拍场,曾经《石渠宝笈》著录的多件作品都遭遇流拍,而经名人上款或名家收藏的作品却备受青睐,这说明买家的审美能力在不断提升,市场投资更加理性,不仅看著录,还要看东西本身。
  近现代书画支撑市场
  今春拍场,近现代书画部分依旧是顶梁柱,除了李可染《万山红遍》拍出2.93亿元的天价外,保利近现代书画夜场成交额达8.1亿元,13件作品成交价超过1000万元。傅抱石金刚坡时期的两件重要作品《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和《幽对鸣泉》分别以9200万元和2530万元成交;徐悲鸿为庆贺张道藩父母70寿辰精心创作的《七喜图》以3220万元成交。首次推出的“二仪有像——百年名家书法”专场聚焦近现代书画史,总成交额达2300余万元,特别是通过11件沈尹默遗墨对这位被市场忽视的近现代书法大家做了系统的回顾,最终长逾20米的沈尹默通临楷书法帖《伊阙佛龛碑》长卷以264.5万元列本场首位。
  匡时推出的四个近现代书画专场、582件拍品共斩获3.16亿元,总成交率高达86.43%。齐白石作品专场51件拍品成交8346.9万元,成交率88.23% 其中,白石老人1922年作山水巨制 《万竹山居图》1000万元起拍,最后以2127.5万元夺得本专场桂冠。
  翰海推出的“庆云大观——近现代书画”夜场中,张大千《南海观音》以400万元起拍,经过多位买家数十回合竞价,最终以1782.5万元成交,超估价两倍。
  香港佳士得近现代画专场有82%的拍品成交价高于拍前最高估价,其中,张大千作于1952年的设色纸本《忆远图》以3426万港元成交,成为全场成交价最高的拍品。值得一说的是,在整场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中,内地买家人数有9成,再次印证了稳健走强的中国书画市场及全球藏家对珍罕精品日益高涨的购藏需求。
  宫廷艺术表现突出
  保利今春古董珍玩部分主打宫廷艺术,“大明·格古”、“耄念八徵——乾隆帝八旬圣寿宝玺与御赏珍玩”、“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三个夜场共成交5.1亿元。备受关注的清乾隆白玉交龙钮“八徵耄念之宝”玺拍得6900万元的高价,是目前内地本年度春拍成交单价最高的古董拍品。同台竞技的清乾隆沉香雕仙山楼阁嵌西洋镜座屏以2070万元的成交价刷新了中国沉香艺术品的拍卖记录。
  匡时瓷杂部分,宫廷艺术拍场表现最佳,如清乾隆寿山石雕九龙钮“诚亲王宝”玺成交价达977.5万元,清田黄素方章成交价为920万元。
  翰海重要书画古董夜场共推出50余件艺术品。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西周窃曲瓦纹簋”。此器为非常难得的流传有绪的青铜礼器,原为日本出光美术馆旧藏,器盖完整,最终以1069.5万元成交。同台竞技的清雍正五彩山水人物笔筒和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贯耳尊(二件)也表现不俗,分别拍得3450万元和1725万元的佳绩。
  香港佳士得三场瓷器拍卖共取得5.1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其中,“文德尔伉俪珍藏掐丝珐琅器”专场表现不俗,一对清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太平有象尊斩获了842万港元的佳绩。拍前重点推出的元代青花莲池鸳鸯纹折沿盘和清乾隆粉青釉刻古铜器纹尊分别拍得2900万港元和2866万港元的高价。
  值得一说的是,近现代和当代制瓷名家作品的市场增长迅速,保利推出的“新月雅集——民国文人瓷绘与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表现不俗,成交额近8400万元。民国何许人粉彩四季山水长条瓷板挂屏(四屏)以2145万元刷新了艺术家作品的成交记录。
  古代及近现代紫砂也备受追捧,如在匡时付拍的顾景舟制谭海泉刻段泥四方烟灰缸以149.5万元成交,成为了史上最贵的紫砂烟灰缸。翰海力推的顾景舟精心设计、反复修改、历经20年才得以完成的紫砂极品“提璧壶”以1288万元拍出。
  经典作品市场强劲
  油画雕塑部分,经典作品均有强劲的表现。如保利推出的“吴冠中重要作品专场”14件作品总成交额达8602万元,平均每件作品成交价达到600万元以上,本场成交价最高的是吴老的油画作品《紫竹院早春》,成交价为1782.5万元。“八八人体大展重要作品专场”主推当年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上影响巨大的“中国美术馆八八人体大展”相关作品,其中,当年美展的封面之作杨飞云《静物前的姑娘》以3450万元创造艺术家作品拍卖的新记录。
  匡时油画雕塑专场重要拍品无一失手。从拍场表现来看,具有学术性和艺术史意义的作品越来越受到藏家的青睐。特别是“新生代”艺术家赵半狄1990年代表作《蝴蝶》,以2760万元成为该场冠军拍品。匡时的优势项目老油画表现持续稳定,现场竞价激烈。其中,方君璧创作于1924年的代表性作品《吹笛女》从350万元起拍,经过十多轮竞价最终以632.5万元成交。
  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在一片看淡的情势中拍出了佳绩,96%的拍品槌下有音,斩获了3.62亿港元。其中,常玉《蓝菊与玻璃瓶》以4770万港元拔得头筹,曾梵志《飞翔》以3986万港元紧随其后。
  针对此轮春拍表现出的一些现象,业内普遍认为,在流动性收紧的现状下,春拍市场行情回调幅度明显,参与收藏及投资的市场人士,对于行情普遍持继续观望的态度,竞买更为谨慎、冷静。但品质齐整、估价适中的中档拍品成交颇为理想,书画、玉器及古董珍玩,估价在十万至数十万区间的拍品成交率在70%以上,超估价多倍成交拍品也较为常见,表明稳定的以收藏为主的藏家群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拍场。前一轮投资行情中,价值未有充分显现的中档拍品及低估板块,在收藏为主的市场中,体现出行情的上升空间与可持续性,有望成为新的市场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