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 还是“老”的香
2012-12-29刘鹏
中国收藏 2012年7期
明清时期,北京一些老字号化妆品店用青花瓷罐作为产品包装,为了给自己做广告,将字号名称和经营地址烧制在青花瓷罐上。经过近百年时间的变迁,目前留存完整的老字号青花瓷罐非常稀少,它们为研究老字号的兴衰提供了实物依据。
一只直径5厘米、高6厘米的青花瓷罐出自老字号“云香阁”,罐壁上写有云香阁白玉粉沤,盖上写着京都前门外大栅栏路北字迹,罐内装有粉红色的结晶状物质,可能就是粉沤。粉沤相似于现在胭脂的粉状物,是当时女性使用非常流行的化妆品。云香阁香蜡店什么时间开设已无从考证,据史料记载,云香阁香蜡店主要经营寺庙用的香蜡用品及女性化妆品,其生产的大蜡有三尺多长。该店于1937年改为冰棍房,就此销声匿迹。
另一件直径5厘米、高5.5厘米的青花瓷罐壁上写有花汉冲香货店,盖上写着京都珠宝市字迹。这只青花瓷罐记录了清末京都珠市口地区“花汉冲”老字号的产品。花汉冲是位于北京前门外珠宝市大街的一家专门出售化妆品的老字号商店。相传创建于明朝,原为一家杂货店,因店中主妇花汉冲制作的香粉在京城远近闻名,人们都以其名称呼其店,后该店便以“花汉冲”为店名。由于经营得当,生意兴隆,后有官府里的人牵线,求得当时的宰相严嵩为该店题写了牌匾,一时名声大震。据说,明代奸相严嵩一生只给三家店铺题过匾,一是位于北京菜市口的西鹤年堂国药店;另一家是位于北京西单的六必居酱菜铺;再就是花汉冲香货店。可见,花汉冲在当时的名声是相当大的。
明清时的店铺都是前店后坊,花汉冲也是如此,据说其门面不大,但陈设非常朴雅,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常“现代”,有文化气息。这在当时是十分惹人眼目的事。明代花汉冲的主要产品是脂粉、香货、胰子、头油等,其中胭脂和汉中香最为有名。据说汉冲香是从朝鲜引进的配方,在当时很受欢迎。到了清代,花汉冲的产品已发展到三四十种,仅脂粉就有阳高粉、养容粉、锭儿粉等十几种,胰子的种类就更多了,有馔油胰、引见宫胰、定中元胰、猪油胰等。花汉冲还生产锻制荷包的香园、襟头装饰的香珠、身上佩带的香面、用于化妆和绘画的棉制胭脂等。花汉冲还生产一种黑色肥皂,据说能驱病去风。当时花汉冲还生产供死人使用的檀香木首饰,有凤冠、朝珠、发梳等,传说埋在坟里,尸首不腐烂,就连宫里也经常订制这些产品。
花汉冲也代销各地的产品,其中四川的蜡烛最有名,颜色鲜艳,经三伏天也不化,市民们婚丧嫁娶时专用这种蜡烛。清代乾隆年间,女子盛行画浓妆,当时宫女们纷纷托人到离故宫只有几步之遥的花汉冲购买脂粉,时间一长,花汉冲宫粉成了宫中必用的物品。为了保证朝廷的使用,清朝曾在北京崇文门设关收税,专供宫中花汉冲宫粉之费。花汉冲的生意也因此发展到最兴盛的时期。当时,花汉冲门前车水马龙,各地来的商客都有,不少人专门贩运花汉冲的商品。“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化妆品大量流入市场,在商业竞争的压力下,花汉冲不得不放弃部分自己的产品,代售各国的花露水、雪花膏等外国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