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2-12-29李桂花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2年3期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在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出学习疑难问题的意识。学生积极提问,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盲点。因此在当今教育形势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构建和谐课堂、创造人文情境,搭建提问平台
  新课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有了尊重,才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才有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用亲切和蔼的态度赞扬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创造人文情境能改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课堂内外关系,让学生在充满和谐、积极、浓郁历史氛围的情境下迅速进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用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故事、电影或相关的视频资料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兴趣度,从而为提问创造条件。
  二、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提问
  新课改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学案来预习,因此学案的命制尤为重要。学案能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设疑、提问、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学案的制订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实用为本。学习目标要合理、明确、具体、简约,并且囊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使学生在预习中就能抓住这一课应识记的知识点,掌握学习方法,做到心中有数。除此之外,预习题目要多样化。在选题上,一要预设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选择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的问题。探究题的设置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同时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二要预设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困惑和疑点,这些困惑和疑点往往是学习的核心内容。
  三、巧用激励,激发学生提问
  初中生自尊心强、爱面子,非常重视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渴望被人关注。鉴于这一点,教师可利用激励法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大胆提问。激励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激励可推动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首先,在教学的最初阶段开展提问大赛。可把一课的学习任务分成几部分,要求分小组完成任务并提出问题。看哪一组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质量高。获胜组每一成员均可在平时的成绩上记上“优秀”,同时评出每一组的“最佳发言人”。通过这种树榜样、立典型的激励,有效避免了无人举手提问的现象,使学生有“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思想认识。其次,教师要“抓两头、促中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应要求他们达到“三高”,即完成学案效率高、提的问题质量高、举手发言频率高;对学困生,教师要做到“三优先”,即优先辅导、优先表扬、优先交流展示,让他们从自身进步中体验到成功,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这样,课堂研讨的气氛浓厚了,预习的深度和广度也加大了。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发展,他们会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
  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提问。教学情境可以是一段文字、一段视频、一幅图等。如学习“探险者的梦想”内容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可以这样创设情境:“通过学习本课,我们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本课还让我们在情感上认识到我国科技对世界航海事业的重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这一段文字情境的创设,爱动脑筋的学生就会问:“既然我国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那么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没有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文字情境的创设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课文中的经典语句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课本上对华盛顿贡献的描述是:“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在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针对这句话来设疑:“华盛顿在领导美国人民进行独立战争时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说华盛顿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学生经过思考找到答案,深入理解了华盛顿的贡献,减轻了记忆的负担,也让学生从中学到了提问的方法。
  引导学生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多动脑、多留心,就会让提问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敢于提问,是学生独立思考的标志,是学生深入课本预习的表现。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