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激发政治课课堂活力之教学反思

2012-12-29马忠宏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2年3期

  面对高中政治新课改的挑战,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把政治课学习当做一种负担,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呢?现结合教学实际,就政治课课堂活力的激发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一、开门见山,引人入胜
  新颖别致的导入能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政治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承前启后、设问提问、概述导入等方法,但不论用哪种方法都要富有新意,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比如:讲“运动的绝对性”内容时,一开始上课我就说:“现在我对大家提一个要求,一点儿也不许动,谁能做得到?”有的同学认真得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表示自己达到了老师的要求。这时我说:“不,你没有做到不动。你的心脏在跳动,你的血液在流动,你的肠胃在蠕动,你的思想在开动,甚至你的位置也在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移动。”学生都欣然地笑了。我接着说:“这就叫运动的绝对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让他们切身体验到了运动的绝对性,然后再进一步讲道理,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这样的开头,既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又能留下悬念,从而为上好整节课创造了和谐的气氛。
  二、寓理于文,形象生动
  凭借学生熟悉的事物,用形象化的语言加以分析说明,这样能使学生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我们所说的语言生动形象,就是通过讲解,让学生在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感受中,加深印象,引发思维。如在讲“感性认识”这一概念时,我给学生朗读了鲁迅《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形象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蓝,内中一具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里,头发、脸色、眼神、竹篮、破碗、开裂的长竿,都是凭视觉感官得到的一种认识,都是外表的认识,都是对各个侧面的认识。这种将外表的各个方面的认识集中起来,就会在脑子里形成祥林嫂的整个“乞丐”形象。学生凭借这一实例就可以生动而具体地领会“感性认识”这个概念的内涵了。由此可见,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来说明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就能比较容易地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的目的。
  三、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掌握语言过渡的艺术,关键就在于教师在传授真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过渡的逻辑性,要正确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严密地进行推理。如在讲“规律“这一概念时,我是这样过渡的。我先提问:“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什么?”学生回答后,我说:“物质的运动变化,是否毫无秩序可言呢?”他们的回答是:“事物运动都有自身的规律。”这种严密的推理,使学生牢牢掌握了“物质—运动—规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我出示了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规律。A组:水往低处流。B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组:新社会代替旧社会。D组:新知识不断产生。学生对这道思考题的回答是五花八门,规律究竟是什么呢?接着我这样讲解:“上述思考题各条目的选择都应该打“×”号。为什么呢?因为规律首先是一种联系,作为规律的联系应有什么限定呢?水往低处流是地球上的物体与地球的联系,这种现象背后显然是引力关系,这种引力关系就是规律。种豆得豆,是旧豆粒与新豆粒之间的联系,这是一种遗传和变异的关系,这种遗传和变异的关系就是规律。社会交替,是旧社会与新社会之间的联系,这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这种关系就是规律。新知识产生是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规律。”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出这种关系的三个共同点。在讲授语言过渡上,利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一个知识点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层层过渡,一环扣一环地分析,各个击破,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布悬念,体现新颖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在开头上下工夫。但是仅有好的开头还不够,还需要有好的结尾相呼应。当一堂课快要结束时,一个绝妙精彩的结尾能锦上添花,促人振奋,使课堂教学扣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教学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再设疑的过程,为了立疑启思,引导学生不断思考,结尾时紧扣主体设置一些必要的悬念至关重要。如在讲“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内容后,我问道:“‘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话对不对?”学生回答:“对。”我马上接着说:“不一定,乌鸦也有白色的。科学家曾在湖北省宜昌县雾渡河镇发现一只乌鸦是白色的,它身上的羽毛除胸部有杯口大小一抹灰白外,其余都是白色的,连嘴壳和爪子都是白色的。这表明黑色的乌鸦是普遍的,但也有特殊的白乌鸦,这启发我们观察问题要全面,既要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又要了解它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接着讲。”这样就牵住了学生的心,同时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五、教后反思,突破自己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一个反思者,重视学生的反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调节,有效自我监控,做到教学过程和反思相结合。通过反思,找出自己讲课的优缺点,上课前想一想,这堂课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可能有什么学习障碍,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下课后也要想一想,这堂课让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学到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去学。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有人认为,教育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难道教学真的苦?我认为目前教学中师生的苦和累,主要是教学观念滞后造成的。要改变这种苦教与苦学的局面,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变教为诱、变学为思,让学生动起来。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的理念就是好理念;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堂,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就是好课堂;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师,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学生只有在动中学习,才能在动中进步和创造。因此,我们一定让师生互动起来,苦干加巧干,寻找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的切入点,尊重学生,体现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生命化教育,让激励、唤醒、鼓舞走进课堂,能让学生思考的就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回答的就让学生回答,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多给学生一些体验感悟人生的机会。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战胜自己最大的难题就是要教后反思,突破自己,只有突破才能有更精彩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