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社会防范火灾能力的作用

2012-12-29王铁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2期
关键词:消防工作宣传教育消防

王铁石

(辽阳市消防局,辽宁 辽阳 111000)

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简称“四个能力”)建设,是增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打牢消防安全群防群治的社会基础,遏制火灾事故发生的有效举措。笔者结合消防监督工作的实际,分析“四个能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四个能力”建设的方法和建议:

1 “四个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单位消防安全检查不到位,消除火灾隐患迟缓

《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第十七条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从掌握的情况看,一些单位消防巡查不到位,火灾隐患整改措施针对性差。仅在消防监督部门督促下才对火灾隐患予以整改。缺乏对火灾隐患整改的主动性,在消防管理工作中造成漏洞。

1.2 单位自防自救能力弱

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社会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提高单位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从实际中看,不少社会单位自防自救的能力与法律法规要求的相去甚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的“弱”。

1.2.1 应急和灭火队伍弱化。一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削弱了专职或兼职消防安保力量。

1.2.2 应急自救队伍素质弱化。不少社会单位的员工流动性大,新员工到岗后,没有接受消防应知应会知识技能的岗前培训,对本级本岗的情况知之甚少。还有的单位员工对消防应急自救知识一问三不知,甚至不会报警、不会使用灭火器材。

1.2.3 灭火应急和疏散预案制订和演练流于形式。一些社会单位被动地制订灭火应急和疏散预案,预案制订后,也不组织演练。

1.3 单位组织人员疏散技能缺乏

一些社会单位由于忽视组织人员疏散的培训和演练,因而导致火情发生后,惊慌失措、极易酿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如近年来发生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亡人火灾中,单位或场所员工没有有效引导顾客疏散是造成人员伤亡多的重要原因。综合分析,社会单位组织人员疏散技能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3.1 疏散设施不能保证完好。一些人员密集的营业性场所,为了片面强调治安防盗和内部管理,人为地封闭安全出口,在人员疏散逃生的门窗上加装铁栅栏。有的设在多产权、多使用权建筑内的场所,在疏散设施维护上各自为政,由于营业时间不同,造成共有的疏散楼梯、出口不畅、锁闭。

1.3.2 未组织相关演练导致员工不会疏散引导。一些社会单位没有组织相关的应急疏散引导,一旦发生险情,员工引导不知所措。

1.3.3 员工缺乏基本的疏散知识。一些单位员工对疏散中如何引导顾客采取何种姿势疏散以及如何引导顾客识别疏散指示标志和“三提示”标识不了解、不掌握。

1.4 单位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工作存在误区

一些社会单位对单位员工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存在以下三个方面误区。

1.4.1 错误地认为消防教育培训与己无关。不少单位没有履行对员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职责,员工上岗前、特殊岗位员工获得相关操作证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岗位前培训。还有的单位对消防部门组织的相关会议、培训有抵触情绪,不愿派员参加,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火灾很遥远。

1.4.2 错误地认为单位内部设置消防安全标识或图示不是硬性要求。在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中,一些人员密集场所对消防部门提出的安全标识和图示设置存有疑义,认为不属于现行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可以不设或少设,忽视标识、图示的宣传和教育功能。

1.4.3 错误地认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是走过场的形式。一些社会单位被动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在消防部门的督促下,仅仅在“119”消防宣传日等重点时期,通过一些横幅、标语应付一下,没有深入地结合本单位的火灾危险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的消防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工作。

2 进一步加强“四个能力”建设的思路

2.1 进一步加强政府层面组织领导,健全“四个能力”建设的督促机制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四个能力”建设的组织领导,完善消防安全委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各尽其职,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完善消防工作社会联动机制。推进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进程。

2.2 进一步规范监督检查工作,提高“四个能力”建设规范化程度

消防监督工作的目标是消除火灾隐患,提高社会单位火灾防控能力,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因此在消防监督过程中,要把这个目标贯彻始终,作为做好消防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3 进一步提高单位主体责任意识,抓好“四个能力”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和长效机制建设

工作要求是否能够落实及落实质量的好坏,是由相关责任主体、责任人员是否尽责来决定的。开展“四个能力”建设,要强调建设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建立“四个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避免工作冷一阵、热一阵。要解决社会单位消防管理不落实、不到位、不规范、不持久和管理能力、自防自救能力低下的问题。要广泛开展宣传,督促单位完善消防安全领导机构,建立长效机制,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强化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要通过加大行政监管力度、行政执法力度、对火灾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追究力度,督促其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单位“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初期火灾自救,消防安全责任自负”机制,切实增强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

2.4 进一步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做强做大“四个能力”建设的主力军

“四个能力”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会做工作,还要善于总结,善于推广。

2.4.1 结合社会单位消防管理工作实际,注意发现、培养落实“四个能力”建设的典型示范单位,以此深入推进“四个能力”建设活动。

2.4.2 推广典型示范单位行之有效的消防工作方法,全面提高社会单位整体素质,为“四个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奠定基础。

2.4.3 通过调查研究,帮助社会单位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科学指导单位开展消防工作。由于社会单位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对消防工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一,我们在工作中自然会碰到很多问题。对此,要注意工作方法。可以通过典型的培育,推广把“四个能力”建设活动做好做实。

2.5 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四个能力”的社会接受度

要把“四个能力”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广泛性、实效性和社会性有机结合,使社会单位明确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努力提高单位员工的消防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要树立精品意识,把宣传消防法规、消防知识和宣传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活动结合起来,打造适合更广人群、特色鲜明、富有生命力、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法、形式、内容,调动群众参与、支持消防工作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单位消防宣传机构,层层落实责任。要把准宣传重点,针对实地情况,广泛宣传防火灭火技能、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方法及消防法律,以点带面,增强宣传效果,让人民群众切实了解“四个能力”、关心“四个能力”、支持“四个能力”、掌握“四个能力”。

[1]李兴军.防火安全消防梯道[J].中国专利,2011-04-20.

[2]新修订《消防法》—明确消防工作社会主体责任.新安全东方消防.

猜你喜欢

消防工作宣传教育消防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消防界》征稿启事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重视消防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来我省检查消防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教育 先行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