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2-12-28程子
杨 显 明,程子 彪,周 丽 娜
(1.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2.四川文理学院社科系,四川达州 635000)
中国地理学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 显 明1,程子 彪2,周 丽 娜1
(1.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2.四川文理学院社科系,四川达州 635000)
通过统计中国内地各省区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数量与金额总量、地理学专业奖项表彰奖励人次、硕博士点数量,采用特尔斐法定量化测度了各省区地理学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中国内地各省区地理学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明显,表现为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中西部;北京是我国地理学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区,是地理学研究的中心。分析认为,历史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压力、国家政策、人才等因素导致了省区间地理学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增强发展意识、加强人才引进、给予扶持等措施是实现各省区地理学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地理学;发展水平;省际差异;中国
0 引言
现代地理学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寻求解决关键问题的途径,为区域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具有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1]。但是,地理科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引用其他学科的东西过多,学科体系内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较为欠缺,与西方地理学的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区域的视角看,国内地理学的发展也不均衡,与该学科本身的科学地位远不成比例[2],既阻碍了地理科学的发展,又不能满足国家对地理科学的需求[3]。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区间差异,有助于推动现代地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学术界对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学科理论与方法[1,4-9]、发展问题[10-13]、成就与发展方向[3,14-24]等方面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现有的研究来看,针对特定区域的地理学发展进行评价研究的文献很少[25-27]。本文从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地理学专业奖项获奖人次以及硕博士学位点数量等方面揭示中国内地各省区地理学发展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1 中国地理学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分析
1.1 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的省际差异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多少可以衡量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尤其是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更能体现其综合实力的高低。该项指标已成为评价高校办学实力、科研水平的主要因子之一,更是教科人员评职晋级的必备条件。本文从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评选、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筛选出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山地学报、冰川冻土、中国沙漠、干旱区地理、地理科学进展、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1种入选频率较高的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按第一作者单位所在省区分省统计1991-2010年所刊发的论文数量(图1),以反映各省区地理学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受资料可收集性的影响,参与评价研究的省区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3个省级行政区(因统计主体对书评认知的差异,筛选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误差不足以影响分析结论)。
图1 中国各省区1991-2010年在地理学核心期刊刊发文章数量Fig.1 Article quantity published in the geography core journals of different provinces in China between 1991-2010
统计表明各省区高质量的地理学研究论文刊发数量差异较大,北京最多、海南最少。在总量居于前10位的省区中,东部地区占据50%,从侧面说明中国的地理学发展并不均衡。为能直观反映中国内地各省区地理学发展水平的时间演化趋向,引进地理集中指数[28]予以表征。地理集中指数(H)主要用来表征地理事物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和扩散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Xi为第i个省区发表的学术论文统计量;T为统计时点学术论文统计总量;n为省区总数。H取值范围为0~100,其值越大,说明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越大。通过式(1)计算得到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的地理集中指数分别为33.97、32.49、31、86、31.74、31.45,表明高质量地理学术论文的地理集中指数总体不高,具有逐渐变小的趋势;说明从高质量学术论文刊发数量的视角看,地理学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客观存在,但省际差异在逐步缩小。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省际差异
国家基金委资助项目的数量和资助金额很大程度上反映各省区从事现代地理学科研活动的实力,折射出各省区地理学发展的水平差异。一般科研实力越强的单位得到国家基金委资助越多,尤其是面上项目和重大项目往往只资助那些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或实践指导意义的科研项目,这就要求申请单位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科发展水平高的单位,得到的资助项目多、资助金额大。通过在国家基金委官方网站首页“资助申请与资助情况”进入“资助情况”查询系统,通过输入申请代码D01,选取全部14项资助类别,设定查询年份可得到各年度国家基金委资助的地理学类的科研项目信息,最后通过单位进行省区归类得到分省统计数据。尽管代码D01中不完全是地理学科类的资助项目,鉴于地理学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也有一部分地理学研究项目分布在其他学科门类中,本文以D01统计数据代表整个地理学科获得的资助数据。受网站公布信息及时间一致性的要求,本文仅统计了1999—2010年各省获得国家基金委资助的项目数据(表1)。
表1 近10年各省区地理学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Table 1 The statistics of the geography subjects in each provinces that were awarded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n the past 10 years
表1表明,在31个省级空间研究单元中,无论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数量,还是获得资助的金额总量,省际差异都十分显著:总体特征是东部多于中西部,北方多于南方。从局部看,华北地区的北京、河南,华东地区的江苏、上海、浙江,华南地区的广东,西北地区的甘肃、陕西、新疆,东北地区的吉林、辽宁,华中地区的湖北,西南地区的四川获得的资助较多,主导了各自所在区域现代地理学的前沿性科研方向;尤其是北京,是全国获得地理学科研资助力度最大的省区,成为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的研究中心区;江苏则成为地理学发展的副中心区。但就发展趋势而言,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在逐渐走向均衡,省际发展差距将逐步缩小。从地理集中指数角度看,1999年、2005年、2010年3个考察时点的资助项目数量地理集中指数H1分别为40.27、44.04、35.47,资助项目金额地理集中指数H2则分别为41.99、42.18、35.49,它们的变化趋势也体现了地理学科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总体在逐步缩小。
1.3 地理学科专业奖项表彰、奖励人次的省际差异
获得本学科专业类奖项表彰和奖励人次的多少,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地理学科发展的总体水平。通过对各省区获得地理专业类表彰奖励人次总量的统计分析,也可以反映其地理学科发展的总体水平。中国地理学会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地理学会设立的7项专业表彰奖励项目,其中中学地理优秀工作者奖项、地理奥赛奖项以及地球小博士奖项反映的是基础教育和青少年地理素养水平,马塔切纳优秀论文奖项涵盖了整个地学领域,范围过于宽泛。本文选择青年地理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地理科学成就奖3个奖项进行统计分析,以反映各省区地理学发展水平的差异(表2)。
表2 分省区地理学专业奖项获奖人次统计Table 2 The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person been rewarded geography professional awards in each province
从表2可以看出,在地理学科所设立的专业类表彰奖励项目中,表彰奖励级别越高,获奖人次越少,获奖人次的空间分布越集中。在统计的3项专业奖项中,获得过表彰奖励的省份数量只及省际空间单元数量的一半左右,表明地理学发展的省际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借鉴文献统计学中核心作者评选公式[29]:
N=0.749(Nmax)1/2(2)
式中:N为获奖人次,Nmax为统计时段内获奖人次最多省份的获奖人次,只有获奖人次大于N的省区才可以称为核心获奖群。分别将N=20、N=36、N=51代入式(2),可得到3类地理学奖项的核心获奖群。总体而言,核心获奖群为北京、江苏、广东、上海、甘肃5个省区,说明这些省区的地理学发展水平较高,成绩较为突出,引领着中国近现代地理科学的发展。
1.4 硕博士学位点数量的省际差异
研究生学历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对于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这两个学历层次学位点的申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有较为严格的考量。因此,考察各省区地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点数量的差异,也就是对其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刻画和反映。在教育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2012年地理学硕士专业目录查询系统中,通过按招生单位省区、学科类别(0705)进行查询,得到各省区地理学硕士学位点统计数据;对教育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各高校、研究院所网站的博士招生目录(代码0705)查询,统计得到各省区地理学博士学位点的数据资料,其中一级学科学位点按3个计算(表3)。
表3说明地理学学位点数量的省际差异十分显著。就硕士学位点来看,北京、江苏、广东、吉林、山东、甘肃、陕西、湖北、四川、云南的学位点数量较多;博士学位点省际差异更大,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广东、甘肃、新疆、上海、吉林等省区,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华北、华东、华南、东北、西北5大人才培养基地。总体上,地理学学位点空间聚合程度高,中部和西南地区数量偏少,折射出我国现代地理学发展水平省际差异较大。
表3 各省区高校、研究所地理学研究生学位点数Table 3 Number of master units of geography in colleg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in each province
1.5 中国现代地理学总体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
通过上述四项统计指标省际间的对比,初步得出结论:中国地理学发展水平不均衡,省际差异较大。为能更直观反映发展差异,采用特尔斐法对上述统计指标赋予不同权重(表4),进一步测算出总体发展水平得分值。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λi为指标权重,Tij、Ti分别为j省和全国第i指标统计量。
表4 各评价指标权重值Table 4 The weight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根据评价结果分值与均值的数量关系分为5类:高水平区(≥3倍)、中上水平区(1.5~3倍)、中等水平区(1~1.5倍)、中下水平区(0.5~1倍)、低水平区(<0.5倍)。结果表明:北京、甘肃、江苏3省市地理学发展处于高水平;广东、陕西、新疆3省区处于中上水平;上海、吉林、湖北、四川4省市处于中等水平;河南、山东、湖南、辽宁、浙江、云南、福建7省处于中下水平;其余14个省(市)区处于低水平状态。
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现代地理学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相对较低;北方地区地理学发展水平高于南方;西南地区地理学发展总体水平有待提升。现代地理学发展水平总体最高的是北京,成为我国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中心区;江苏、甘肃、广东等省现代地理学发展水平很高,是我国现代地理学发展的3大次中心区。究其原因,北京、江苏是我国近现代地理学的发源地,起步早、基础好;同时省内地理院系和地理专业研究机构多,学科总体发展水平很高。甘肃、陕西、新疆等省区则因布局了众多的地理学专业院校(系)或影响较大的地理专业研究机构,推动了现代地理学的快速发展。以四川、云南为代表的省区因起步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导致学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以天津、宁夏为代表的省区则因从事地理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较少,导致学科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2 地理学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影响因素
2.1 历史基础因素
作为近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是自东向西的空间传播过程。鸦片战争后,近代地理学思想在中国得到大规模的传播,这是一个被动接受和主动吸收并举的过程:早期以被动接受为主,洋务报馆、编译机构和教会学堂成为促进中国近代地理学发展的主要力量;后期则转为主动吸收,通过创办新式学堂、民族报馆、官办翻译机构等传播西方地理学思想和理论的方式,促进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地理学中心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和以京津为中心的华北地区,最西达到中部的湖北、湖南[30]。民国时期,部分先期到欧美、日本留学的人员学成归国,系统地带回了西方先进的地理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开展相关的地理学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民国时期地理学的发展,并成立了地学会,开创了中国地理学发展的新局面。这一时期地理学发展的中心仍然是以南京为中心的华东地区和京津为中心的华北地区。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大批高校、研究机构向战略后方的迁移,为西南边远地区的地理学发展提供了契机;抗战胜利后,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回迁,但也为这些地区奠定了地理学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配合国家经济建设,地理学专业研究机构建设得到重视,并组织了大规模的全国性和区域性资源考察,以及参与国家经济建设的规划指导工作,通过任务带学科的形式大大促进了我国地理学的发展[31]。20世纪80年代,地理学界发起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倡议,并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创办了《人文地理》杂志,介绍国外人文地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结合统计资料发现: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多数是位于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现代地理学面向国际化的重要节点区或布局有专业地理研究机构的省区,浓厚的地理学研究底蕴持续不断地推动着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而地理学发展起步较晚、历史积淀不足的省区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总体上与各个省区地理学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时间、数量有较大关系。
2.2 经济发展因素
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越多,为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对教育、科研的投入力度越大,相应地改善了现代地理学研究的硬件,能进一步促进学科的发展。再者,经济越发达,教科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应越高、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建设服务的实践中获得的收益越多,更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利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外派交流学习的人次多,能很好地把握国际地理学研究的最新动向,走在学科研究的前沿,引领学科的发展。
2.3 环境因素
社会需求是我国现代地理学发展的重要动力[2]。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性显著:北方地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问题、土地退化问题、生态退化问题、水土流失问题等环境问题突出,凸显了人地矛盾,国土整治需要地理学科提供有力的支撑,对地理学的应用需求大,两者互为推动,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南方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压力相对轻一些,对地理学科发展的驱动力小一些。南北方环境胁迫程度不同,导致地理学科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极快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城市化问题、人口问题、产业问题、环境污染等较之于中西部更为引人注目,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快速发展,迅速拉大了东中西三大地区地理学发展水平的差距。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本底,环境类型不同导致地理学发展方向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学研究内容和体系。
2.4 国家政策因素
引领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的两大主力是地理专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地理院系。受体制的影响,这两大机构都属于事业单位,其人事、经费、项目等无不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科研体制也悄然变化,但新的科教体制尚欠规范和完善,地理学科研与教学单位面临着诸如经费不足、竞争加剧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一些地理单位甚至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32]。高校地理院系则受到院系调整、招生考试政策的影响:首先是20世纪中后期院系调整合并浪潮中一些高校地理系被合并、改名,地理系衰弱甚至消亡;其次是高考科目调整,地理学沦为“副科”,社会重视度降低,一部分高校地理专业转行改办旅游、管理等专业;再次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导致地理专业招生人数削减,一度出现人才断层。
2.5 人才因素
人才决定学科发展水平和研究成果。现代地理学研究需要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支撑,在地理学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省区,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引领和主导学科的发展,一些高校地理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学历层次和实际科研能力亟待提高,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理学科教学、科研工作。那些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无一不是高层次人才集聚中心,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科研团队。因此,对于总体水平较低的省份,通过大力引进高层次的专业研究人才,整合研究队伍,带领本单位进行学科研究的创新和发展,是实现省域地理学研究水平上台阶的重要途径。
3 促进各省区地理学发展贡献度提高的建议
3.1 增强自我发展意识
首先要制订长远、科学的规划。各科研院所和高校地理学院系,尤其是中西部的地理院校和地方院校(系),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基础上,重点强化学科发展的远期规划,组建科研团队、明确研究方向、突出研究特色,学会在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次是服务社会,积极参与国土空间治理、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等活动。通过服务国家或地方社会经济建设、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赢得社会对学科的认可和支持,在获取经费支持的同时,锻炼科研团队、在实践中发展地理学理论,寻求学科增长点。再次是积极交流。交流是促进个人和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接触到新的研究方法、研究理论,激发创新灵感等。除了突破工作时间、经费因素制约,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常规的学术会议外,还可以参加专业领域内的学术沙龙、研修培训等;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还可以外派出国,了解国外同行业发展。最后要有意识地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从专业设置、人才引进、科研立项方向等方面争取政府、学校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3.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有别于传统的地理学研究,需要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支撑。在地理学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省区,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引领和主导学科的发展,一些高校地理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学历层次和实际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有的高校连续几年都不能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理学教学、研究的发展步伐。通过大力引进高层次的专业研究人才,尤其是引进具有良好科研素质和专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整合好研究团队,带领本单位进行学科研究的创新和发展,是实现各省区地理学科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3.3 开拓新的发展方向,拓展生存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宽,分支会越来越细。后发地区在地理学的传统研究领域要实现突破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可以依托环境差异和地域特色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发展地域特征明显、应用前景广泛的现代区域地理学。比如西北地区的旱区地理与可持续发展、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山区资源环境、灾害与可持续发展及青藏高原地区的寒区地理与可持续发展、边疆民族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等都有拓展和发展的空间,是提高各省区地理学发展贡献度的有利研究方向。
3.4 政策导向支持后发地区地理学的建设发展
首要的是宏观考虑全国硕博士点的布局,对于总体发展水平较差的中西部省区,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硕博士点审批时适当增加数量,以帮助这类省区培养高层次人才,增强其地理学发展的力量;其次是增加低水平发展省区高校承(协)办地理学术会议机会,刺激学科发展;再次是在各类基金项目:审批过程中适当倾斜,尤其是地方性院校,通过给予基金资助鼓励教科人员开展地理学科研,增强信心,促进学科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在不长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在诸多因素共同影响下,区域间现代地理学发展不平衡,其总体发展水平存在南北之间、东中西之间的差异:北方地区现代地理学发展总体水平高于南方地区,东部地区总体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从省区看,北京、江苏、甘肃、广东、陕西、新疆6省区地理学发展总体水平较高,西南地区和中部省区现代地理学发展总体水平偏低。从时间演化角度看,省区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尤其在地理学研究走向国际化的背景下,中西部省区地理院系和科研机构在逐步采取发展措施、开拓具有区域特色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加强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必将能促进所在地区现代地理学的快速发展。
反映某区域某一学科发展水平的指标包括显性和隐性两大类:显性指标包括各种级别的学术论文刊发量、获奖人次、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数量、资助金额、参与横向课题数量与金额、参编教材人次、出版专著数量、专业队伍规模、高职称人数、硕博士点数量(还可从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细化)、主(承)办各级专业性会议次数、招生规模、专业设置量等;隐性指标还包括用于专业研究实验的设备仪器数量、资产总额、外派交流学习的人次等。本文仅采用了其中易于获取的几项指标数据,评价结果难免产生偏差;尤其是科研论文刊发数量仅来源于北大图书馆评选的核心期刊,一些办刊质量总体水平较高的专业性期刊论文未计入,加之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也存在地域取向,这无疑会对部分省区的评价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各个省区间从事地理学教学科研的单位数量、研究队伍等都存在较大差异,而本文将之置于同一等级进行评价,反映的只是整体发展水平,反映不了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业人员的实际研究水平。再者,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促进各省市区地理学的发展水平、提高其在国内外地理学科发展中的贡献度,才是进行学科发展水平评价的最终目的。
在资料整理和论文修改过程中得到宁夏大学资环学院辛翠兰老师、米文宝教授和安徽师范大学国旅学院焦华富教授的帮助,此致谢忱!
[1] 宋长青,冷疏影.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5,6(6):595-599.
[2] 葛全胜,吴绍洪,朱立平,等.21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地理研究,2003(4):406-415.
[3] 冯仁国.关于中国地理学发展的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00,8(4):470-473.
[4] 蔡建明.对地理学研究核心的思考[[J].地理研究,1991,12(4):89-90.
[5] 许越先.90年代中国地理学发展的几点分析[J].地理研究,1991,12(4):86-89.
[6] 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J].地理科学进展,2001,10(5):599-605.
[7] 吴传均,张家桢.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J].地理学报,1999,9(5):385-390.
[8] 任志远.论地理学发展的形势和前景[J].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6,6(2):108-111.
[9] 柴彦威,赵莹,刘云刚.城市地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4):430-435.
[10] 陆大道.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J].地理学报,2003,1(1):3-8.
[11] 冷疏影,宋长青.中国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J].地理学报,2005,7(4):553-558.
[12] 焦连成,陈才.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困境与对策刍议[J].地理科学,2007,10(5):624-628.
[13] 张小林,石诗源,王亚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1(1):26-33.
[14] 蔡运龙,宋长青,冷疏影.中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与优先领域[J].地理科学,2009,10(5):619-626.
[15] 李润田.中国地理学发展的世纪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2008,2(1):10-14.
[16] 张雷,髙菠阳,刘卫东,等.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4(4):426-432.
[17] 刘志高,刘卫东,贺灿飞.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方向[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4):407-414.
[18] 王守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4(4):442-451.
[19] 张芳怡,濮励志,邢志远,等.中国资源地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10,5(5):543-548.
[20] 金凤君,张文尝,王姣娥,等.中国交通地理学的成长与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1,4(4):417-425.
[21] 方创琳,陈田,刘盛和.走进新时代的中国城市地理学[J].地理科学进展,2011,4(4):397-408.
[22] 方创琳.面向国家未来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向的思考[J].人文地理,2011(4):1-6.
[23] 孙东琪,朱传耿,王振波,等.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11(2):25-30.
[24] 王欢,王岚.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及思想评述[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科、医学版),2006(3):7-12.
[25] 李小建,高更和.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地理学发展与未来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8(4):17-21.
[26] 陈云.近二十年河南省地理学的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11(22):127-129.
[27] 金宝石,闫鸿运.我国地理学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0,6(2):1760-1769.
[28] 魏厚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29] 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0] 郭双林.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1] 陆大道.在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上的讲话[R].北京,2009.
[32] 陆大道,蔡运龙.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J].地球科学进展,2001,8(4):467-472.
Study on the Chinese Geography Development Level Differences for Province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YANG Xian-ming1,CHENG Zi-biao2,ZHOU Li-na1
(1.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3;
2.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Dazhou 635000,China)
Using the Delphi Model,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geography in different provinces of China-mainland was measured quantitatively,by making quantity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high quality academic papers published,the quantity and total amount of programs 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the number of person been rewarded geography professional awards,the number of the training units of masters and doctors in each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a distinctive spatial variabi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in China-mainland.The eastern part exceeded the west,while the nort-hern part exceeded the south and Beijing is the province with the highest development and the center of geography research.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historical foundation,economic level,environment stress,national policy,talent factors,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some other factors conduced the development variability of geography among different provinces.
geography;development level;provincial difference;China
K90
A
1672-0504(2012)06-0068-07
2012-05-29;
2012-08-07
杨显明(1980-),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E-mail:21cnyj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