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回顾、问题与展望
2012-12-27陈敏哲白解红
陈敏哲,白解红
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回顾、问题与展望
陈敏哲,白解红
通过阅读分析1994年以来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有关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论文,我们认为汉语网络语言的研究经历了从网络语言本体(包括网络语言的性质、词汇、句法、修辞特征等)和网络语言的规范以及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问题,逐步拓展到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网络语言与当代社会文化、网络语言与网民的社会心理特征、网络词语及其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等的过程。在分析当前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汉语网络语言研究今后应该注重汉语网络词汇和句式产生的理据研究,汉语网络语言与其他网络语言的比较研究以及尝试建立汉语网络语言学等三个方面。
汉语网络语言;研究主题;研究方式
一、引 言
根据互联网世界统计(Internet World Stats)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31日,世界上网民总数超过20.95亿[1]。网络技术、网络媒体的发展,网民剧增,催生并迅速普及了网络语言。所谓“网络语言”主要是指由网民创造的、在网上流行的、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方式。由于网络语言发展快、传播广,已经成为一种人们在网络交际中使用的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
网络交际的核心工具和媒介就是网络语言,在主要的网络交际领域中,类似下面的语篇,其意义对非“网民”来说恐怕是一头雾水:
(1)金钱、美女这些都是神马东西?浮云!都是浮云!却巨给力。(“神马”:即什么;“浮云”: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转指不值得一提的事物;“给力”:即有作用,有帮助,给面子)。[2]
(2)大阿姐,我是一只甲壳虫,每天用鸡过江湖生活,和键盘伙伴话密,水平烂,口水多,但我还不算是一个盲者,我知道你是网蝶,真酷毙!你不会是人妖吧?我怕见光死,我们还是在小床上聊吧。(大阿姐:有经验的女网民;甲壳虫:比“爬虫”水平高的网民;鸡:计算机;江湖生活:网上生活;话密:话太多;烂:电脑操作差;口水:质量差的文字;盲者:不懂网络的人;网蝶:女网民;酷毙:十分的酷;人妖:在网上装扮成女网民的男网民;见光死:结果令人失望的网友见面;小床:秘密聊天的小窗口)。[3]
以上两例表明,由于传播模式的变化,汉语网络语言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就语言层面而言,它具有词汇、形态、句法、语义等的特征,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传承的功能。高赛[4]甚至认为“就在后人沉醉于唐诗宋词的韵味,并试图解读其深刻的内涵时,却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些语句在当年的地位不过相当于如今的流行歌曲而已。现在广为盛行的网络语言,将来又会不会成为后人研究我们这个年代的文化瑰宝?”这说明,研究汉语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责任;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地位的提高,世界许多国家都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网络语言也必然会影响其他语言,比如英语。通过分析总结近二十年来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我们认清汉语网络语言研究主题的变迁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研究发展的方向。
二、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我们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运用高级检索方式,检索我国学者研究“网络语言”发表的论文,设定的检索条件如下:(1)查询范围为“文史哲”和“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这两类论文;(2)1994~2010 年发表的论文;(3)论文的篇名或关键词中包含有“网络语言”这个词;(4)匹配方式为精确匹配;(5)检索时间为2011年1月8日。共获得满足上述条件的论文1820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232篇,具体情况见表1。
通读核心期刊上的这232篇论文后,我们发现我国学?者对汉语网络语言的研究状况呈现出如下特点:
表1
1.1994年至2000年:聚焦于对网络语言的态度与规范问题
这一时期,我国学者讨论的重点是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和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也初步讨论了网络语言的一些性质、形式特征和修辞现象。同时学者们的思想观点多具原创性,没有人云亦云,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比例达到了30.43%,这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所能查到的资料显示,我国学者发表的第一篇讨论网络语言的论文“谈谈网络语言的健康问题”[5]就集中讨论了“语言规范化”、“一些语言污染”和“一些网上的语言暴力”问题。2000年,《语文建设》杂志接连刊登了5篇论文,讨论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形式特征和性质,其中,闪雄[6]旗帜鲜明地指出“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认为“网络承担着文化责任”可是“错别字满天飞”,建议大家“不要为后人定下恶约”;劲松、麒坷[7]将网络语言分为“图形符号”、“文符兼用”、“洋泾浜英语”、“英语汉说”、“自由缩略”、“新词新语”和“童言童语”等7种类型,认为网络语言只不过是“一种流行语”;而邝霞、金子[8]则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社会方言”。
我们认为,在这段时间里,网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新事物,而且上网的人以年轻的学生居多,他们新潮时髦,在网络交际中求异创新,张扬个性,加上网络交际的特殊语境限制,使得网络交际文本中“错别字满天飞”,致使学者们疾呼“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呼吁有关部门“防微杜渐,在网络还没有普及到家庭时就事先建立规范”[6];尽管这一时期学者们也对网络语言形式特征、性质以及一些修辞现象进行过讨论,但在研究方法上,清一色地采用分类列举法,缺乏理论上的探索。这些都说明此时我国学者对网络语言的探讨还处于启蒙阶段。
2.2001年到2005年:重点讨论网络语言的性质及形式问题
随着《网络时尚词典》[9]和《中国网络语言词典》[10]的出版,中国学者完成了对网络用语的初步收集和整理工作,接着出版的《网络语言概说》[11]和《网络语言》[12]既是对前些年网络语言研究的总结,也是对网络语言进行系统研究的开始,汉语网络语言研究步入了初步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学者们对网络语言的讨论从词汇拓展到语篇,对网络语言的态度豁达了许多,他们开始从理论上探讨网络语言的性质、网络词语的属性特征及构词方式、网络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等。需要特别提到的是,2001年,英国著名学者戴维·克里斯特尔(David Crystal)出版了新著《语言与英特网》(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主要探讨语言在因特网中的作用以及因特网对语言的影响[13](P.viii);他既承认网络语言的多样化符合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群体的需求,又极为尊重网络中个人的语言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不赞同以规范的方式影响语言的发展。该作对我国的网络语言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国学者一方面继续讨论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和网络语言的形式特征。他们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有所变化,从强硬的否定转为比较客观的认同。他们认为,尽管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传播无法阻挡,那也不能完全听其自然、放任自流,更不能用传统的书面语言形式的规范来约束网络语言的发展,应该充分尊重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采取因势利导的原则(参见凌德祥[14],钟吉娅[15],彭嘉强[16],张建冲[17],秦秀白[3],邓军[18]等),也有学者开始从教学的角度讨论“语文教学如何应对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申芬芳[19],等),还有学者开始讨论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许钟宁[20]等)。
另一方面,学者们对网络语言的性质和构词方式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彭育波[21]认为“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网络上交流时所使用的书面语言”,较之传统的书面语言(这里主要是指报刊、杂志、书籍等中的语言)它具有“创造性”、“形象化”、“简洁性”和“欠规范”等四大特点,其中“创造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秦秀白[3]从语体学角度论述了网络语言的构成、性质及特征。他认为网语是“网络语言”或“网络语”的简称。网语是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网话是“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已经成为特定群体使用的一种语言变体”,“已成为一种独特的语篇类型”,“有其独特的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话语方式(modes of discourse)和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黄国文[22]和李旭平[23]则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将网络语言的研究从词汇层面拓展到语篇层面。黄国文认为网络“电子语篇既有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的一些特征,又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应该把它看作是从两者派生出来,又有自己特点的一种新的语篇体裁形式”;李旭平在详细讨论了网络交际模式下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之后,总结说“网络语言的交际使用也符合语域理论,而且和现实语言相比,网络语言呈现出许多自身的特点”。何自然[24]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认为网络语言的形成是模因作用的结果,汉语网络语言中的特色词语就是“词语变形”仿制这种语言模因作用的结果(如“菌男”指“俊男”),而且每一次的个人创新都将通过仿制方式传递。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网络语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前一时期。
3.2006年至2010年:兴起了对网络语言的意义及社会认知心理研究
从2006年开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每年都发布前一年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上、下编),其中专门有章节介绍前一年流行的网络新词。这表明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新词语(当然包括网络新词)的规范和引导。这一时期,有关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论文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达到1301篇),可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只有133篇,仅占10.22%。其中,许多论文在继续讨论网络语言的性质(施春宏[25])、文体特征(何巍[26])、词汇(构词)特点(惠天罡[27],张云辉[28])、修辞作用(左海霞[29],连晓霞[30])、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傅福英[31],李俊芳[32])以及网络语言的规范(李铁范[33],邹立志[34],杨万能[35])等问题,但是观点大同小异,重复较多,系统的理论研究少,创新成果少,未能超越前一阶段学者们的研究水平。
但这一时期的研究亮点在于:(1)少数论文拓展了网络语言的研究范围,开始讨论网络语言的特点与网民的社会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认为“杂糅着汉字、英文字母、数字、图形符号、拼音的网络语言……折射出网络时代的社会心理诉求”,并把这种心理诉求具体分为“社会角色变换的心理应激”、“‘人格面具’的摘除与重铸”和“尊重需求的升华与堕落”三种类型进行具体讨论(参见梁彩花[36],张会娟[37],刘亚丽[38],等);(2)从前两个时期比较宽泛地讨论网络词汇的构词方式,发展到对某个或某类网络词语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出现了网络词语意义建构机制的论文,如,白解红、陈敏哲[39]运用认知语言理论,以“x 客”为例,详细分析和讨论了该类汉语网络词语的在线意义建构机制;刘冬青、施建平[40]从字形结构、表达的陌生化效果及视觉冲击力和传播者与受众等三个方面,详细解释了“”(yín)、“”(jiǒng)、“”(méi)、“”(nì)、“”(lè)、“”(jiào)、“”(jiào)、“”(sú)等生僻词在网络上大行其道的原因;王彦彦[41]主要从认知隐喻角度来分析“杯具”及其衍生词句产生的机制;刘香君[42]指出“杯具”类新词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受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然而能够突破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以积极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总之,在这一时期,学者们拓宽了网络语言的研究范围,加强了对于网络词语个案的研究,试图从个案的分析中找出网络语言中所蕴含的普遍规律。
三、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问题与建议
综观近二十年来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发展过程,学者们逐步将研究的范围从网络语言本体(包括网络语言的性质、词汇、句法、修辞特征等)和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以及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问题,逐步拓展到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网络语言与当代社会文化、网络语言与网民的心理特征、网络词语及其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等领域,学者们对网络语言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另外,国内已经完成了2篇专门针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的博士论文:“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43],“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44];国内学生完成的相关优秀硕士论文则多达158篇,这表明网络语言研究已经成为语言研究者的热门选题;另一方面,自2006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连续立项了“网络语言监控语料库建设及研究”(06BYY029),“汉语网络词语理据研究”(07BYY021)和“网络语言传播对现实语言生活影响的多视角研究”(08BYY022)等三个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课题,这表明了我国政府对网络语言现象的高度重视。
但是,由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20世纪90年代新生的年青网民逐渐走向成熟,汉语网络语言也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之中。
首先,近几年汉语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由无厘头的“恶搞”或自我表达(如“恐龙”、“青蛙”、“白骨精”等)向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如“躲猫猫”、“被就业”“蒜你狠”)转变。
其次,有的网络词语正在登上“大雅之堂”,如自从《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0日头版头条以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之后,“给力”(gelivable,geilivable,geliable,geiliable)一词热透了中国。朱强转引高赛论文[4]认为,民间语汇补充、进入主流的官方语言,是语言发展的常有现象,由此可见网络已经多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这些灵动、鲜活的词语,为中国传统语言带来了活力,也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的强大力量。推广汉语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或其他语言变体形式,而是应该与它们和谐共生,“多样化让语言更有活力”[45]。
再次,由于网络语言的出现是一种全球性、国际化现象,在基本相同的网络交际环境中,汉语网络语言表现出来的属性特征和变化趋势也应该同样反映在其他网络语言中,汉语网络语言所面临的问题和考验,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是其他所有网络语言所面临的问题和考验。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今后的汉语网络语言研究应该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1)深入研究汉语网络词语或句式产生的理据;
(2)加强汉语网络语言与其他网络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
(3)尝试构建汉语网络语言学。
其中(1)和(2)这两个方面的必要性无需赘述,下面重点谈谈建立汉语网络语言学的必要性。与日常语言相比,网络语言表现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特征[46](92-95):
其一,文本数量特别巨大,通过网络交际产生的海量网络语言电子文本,其数量据说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图书馆所储存的纸质文本数量的总和,而且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地区接入因特网,其数量能在愈来愈短的时间内翻番。
其二,变体众多,在“电子邮件、同步聊天组、非同步聊天组、虚拟世界、万维网、即时通讯、博客”以及“短信”和“社会文化网络论坛”等交际领域中,由于交际的目的、性质、策略和预期目标各不相同,所产生的网络语言文本在语体风格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其三,网络文本的可及性较差,特别是在电子邮件、聊天组、短信等交际领域,由于其中的文本资料都属于使用者的私人信息,受到密码保护,因此对于语言研究者而言,很难获得这些交际领域中的比较全面的文本资料。
最后,网络文本中所包含的新词或新语,就其出现的时间而言,具有史无前例的确定性,例如,语言学家过去习惯说,某个单词是“在16世纪早期”或“在18世纪80年代”进入某种语言的,而现在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查证某个网络词汇是在某年某月某时某分某秒进入网络的,这为语言研究者探求不同新词或新语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由此可见,网络语言为语言研究者呈现了一个既魅力十足又充满挑战的新的研究领域,尝试建立汉语网络语言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由于研究资料有限,我们对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归纳总结难免存在不足,但我们希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深入研究汉语网络语言抛砖引玉。
[1]Internet World Stats.World Internet Users and Population Stats[EB/OL].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2011-08-22.
[2]百度百科.2010十大网络流行语[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812889.htm,2011-02-12.
[3]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外语电话教学,2003,(6):1-6.
[4]高 赛.网络语言能否“转正”[N].光明日报,2010-12-26(5).
[5]立 鑫.谈谈网络语言的健康问题[J].语文建设,1998,(1):46-47.
[6]闪 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J].语文建设,2000,(10):15.
[7]劲 松,麒 珂.网络语言是什么[J].语文建设,2000,(11):13-14.
[8]邝 霞,金 子.网络语言——一种新的社会方言[J].语文建设,2000,(8):21.
[9]易文安.网络时尚词典[Z].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10]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a.
[11]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b.
[12]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3]Crystal,David.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 (1st e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4]凌德祥.正视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J].语文建设,2001,(4):10-11.
[15]钟吉娅.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范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6):126.
[16]彭嘉强.尊重创新,讲究规范——谈谈网络流行语的规范[J].语文建设,2001,(8):16.
[17]张建冲.论网络用语与语文规范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3,(4):34-37.
[18]邓 军.论网络语言与规范问题[J].求索,2004,(8):119-120.
[19]申芬芳.语文教学如何应对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J].语文建设,2004,(5):30.
[20]许钟宁.网络词语变异的语言文化解析[J].修辞学习,2004,(6):58-60.
[21]彭育波.论网络语言的几个特点[J].修辞学习,2001,(4):12-13.
[22]黄国文.电子语篇的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1-5.
[23]李旭平.语域理论模式下的网络交际和网络语言[J].外语电化教学,2005,(5):37-40.
[24]何自然.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200-209.
[25]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3):70-80.
[26]何巍.浅谈网络语体风格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S1):354-356.
[27]惠天罡.网络词语构词探析[J].修辞学习,2006,(2):71-74.
[28]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2007,(6):531-535.
[29]左海霞.修辞视角下的网络语言[J].外语电化教学,2006,(1):27-31.
[30]连晓霞.从修辞手法看网络词语蕴含的价值取向[J].修辞学习,2006,(2):44-47.
[31]傅福英.论网络语言的进化及特色——以模因论为视角[J].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158-161.
[32]李俊芳.模因论视角下网络委婉语的传播[J].社会科学家,2010,(5):155-157.
[33]李铁范.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与规范原则[J].修辞学习,2006,(2):59-63.
[34]邹立志.从语言系统本身看网络语言的规范[J].修辞学习,2007,(3):61-64.
[35]杨万能.和谐社会网络语言规范与人格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3):57-58.
[36]梁彩花.网络语言——网络时代社会心理的折射[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S1):371-373.
[37]张会娟.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对网民心理的体现[J].理论学刊,2006,(11):125-126.
[38]刘亚丽.网民网络语言的心理因素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131-136.
[39]白解红,陈敏哲.汉语网络词语的在线意义建构研究——以“X客”为例[J].外语学刊,2010,(2):25-30.
[40]刘冬青,施建平.试说网络生僻词——以“”为例[J].语文建设,2010,(6):34-35.
[41]王彦彦.网络语“杯具”及其衍生词句的认知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0,(1):75-79.
[42]刘香君.也说“杯具”类网络新词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163-167.
[43]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
[45]姚晓丹.多样化让语言更有活力[N].光明日报.2011-01-12(6).
[46]Crystal,David.The Future of Language[M].Oxon:Routledge,2009.
The Retrospect,Problems and Prospect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Netspeak
CHEN Min-zhe,BAI Jie-hong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apers on netspeak,published since 1994 in the academic periodicals which are the sources for 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study scope of the Chinese netspeak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changes:from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netspeak in itself(including the nature of the netspeak,netspeak words,syntax in netspeak,figures of speech in netspeak,etc.),and the study of the standard of and the attitude towards the netspeak,to the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etspeak and literature teach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speak and present society and cultu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tspeak and the psychology of netizens,and to the study of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netspeak words and syntactic constructions.Then,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future study of the Chinese netspeak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i.e.,(1) to account for the occurrence of Chinese netspeak words and constructions;(2)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Chinese netspeak with the netspeaks in other languages;(3) to attempt to establish Chinese netspeak linguistics.
Chinese netspeak;study focus;study approach
陈敏哲,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1)白解红,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长沙 410081)
湖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汉外语言比较研究”(08jdzb09);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英汉常用网络词语的认知语义研究”(10YJA740003);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英汉网络词语的语义建构研究”(2010WLH32);湖南省人文社科研究“中外文化传播”基地项目“汉外语言比较研究”
(责任编校:文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