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2-12-27边冀
□边冀
元上都遗址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边冀
2012年6月24日——7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内蒙古的元上都遗址以突出的普遍价值得到各国代表的一致认可。大会最后表决同意,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最新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元上都遗址位于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与多伦县交界处,即北方草原游牧区与中原农耕区的地理交界处,是元世祖忽必烈汗的第一座都城和其后元代各帝的夏都。遗产区面积25131.27公顷,包括整体格局清晰、保存完好的上都城、关厢、防洪渠、墓葬群等遗址遗迹;缓冲区面积150721.96公顷,涵盖了敖包群和保留至今的蒙古族“敖包祭祀”等传统人文景观以及湿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和沙地等蒙古高原草原特色景观。
元上都选址于上都河北岸水草丰美的金莲川草原上,北依龙岗,南临滦河,史籍赞其“北控沙漠,南屏燕蓟,山川雄固,回环千里”;“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龙岗蟠其阴,滦水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分布范围约18平方公里。它完整呈现了元代夏都的整体格局与营造特色,是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遗址。
现存遗址由城址(含宫城、皇城、外城)以及城垣外的关厢和城市防洪渠组成。遗存类型有城墙、城门、道路、护城河、防洪渠,以及宫殿、寺庙、商铺、民居、仓库等各类建筑基址。城址平面呈方形,坐北朝南,边长2200米,面积约484公顷,由宫城、皇城和外城3部分环套而成,明显引用了中国古代中原地区都城规划的设计传统。三重城墙外均设有护城河,城外西北面的铁幡竿渠是整座城市的防洪设施,体现出湿地建城的特殊需求。
元宪宗元年,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建立“金莲川幕府”。宪宗六年,忽必烈命汉族幕僚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河北“选地建城郭,三年建成”,初名“开平府”,作为忽必烈藩王驻地所在。中统元年,忽必烈在此称汗,开平成为临时都城。中统四年,“升开平府为上都”。自此,元上都正式成为元朝都城。中统五年,改燕京(今北京)为中都,至元四年建成,称大都。
蒙元帝国实行以大都为首都、上都为夏都的“两都巡幸制”。元朝历代皇帝为避暑热,每年夏天率文武百官、嫔妃侍从到上都避暑游猎和处理政务,并与漠北蒙古贵族聚会于此,按照蒙古习俗举行一系列宴会、狩猎、祭祀活动,以加强朝廷对拥有强大势力的漠北蒙古宗王贵族的联络与控制。
1358~1368年,元上都在元朝末年农民战争中受到破坏。明代初期(1430年之后)废弃,长期处于自然保存状态至今。
元上都作为蒙元帝国百年风云的权力中心之一,多种语言、丰富的文献史料与遗址保存的完整性,使其具有久远和广博的考古研究潜力与魅力,对当代乃至今后的人类文明与文化进程仍具有启示与发现意义。
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从1996年开始启动。
2005年,经过国家文物局确定,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中国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9年,经国家、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推进,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确定了申报年度。
2009——2011年,国家文物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以及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文化遗产司)考古处、文物处、世界遗产处等部门的负责人,多次专程赴内蒙古元上都遗址考察、指导申遗工作,全力支持内蒙古开展元上都申遗工作。
2009年9月,内蒙古成立了以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为首的“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多次亲临元上都遗址考察,指导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并在经费投入、文物保护以及管理等项工作做出重要决策。
2009——2010年,受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申遗领导小组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和《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规划》。
2010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穆清阁宏大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殿址顶部柱础与铺砖地面,确知了穆清阁基础之上的建筑格局与特点,对研究穆清阁整个建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价值。
2010年,自治区政府相继公布了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上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建立了元上都遗址保护的法律和规划体系。
同年,成立了以自治区副主席为总指挥的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总指挥部。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元上都遗址局部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在2009——2011年3年中,共完成55平方公里的测绘,400余万平方米的勘探,并对元上都遗址现存的外城城墙、宫城御天门、穆清阁、护城河桥梁、西关厢和铁幡竿渠等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与局部发掘。
2011年初,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重点基础项目——《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英文本)完成了编写、审定、修改、翻译、印制,最后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审定,并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于2011年2月得到受理。
2011年成立了元上都遗址申遗现场工作指挥部,负责指挥自治区的4个考古队,以及来自全国的10余个文物保护、展示、规划设计团队,在元上都遗址开展考古、保护、展示工作。
2011年,元上都遗址的现场展示、保护、维修工作全面开展。按照《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的描述,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正蓝旗与多伦县文物局开展了确定元上都遗址展示线路、建立语音导览系统、树立展示说明标牌的工作。其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研究院、辽宁有色金属工程公司等文物保护设计、工程部门,开展了保护元上都明德门、御天门、大安阁、穆清阁遗址的工作。
2011年,内蒙古博物院依据元上都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元上都遗址考古发掘所获得的珍贵文物,并参考元代历史文献资料,同时吸收《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的内容,在自治区各文博部门大力支持下,在正蓝旗举办了《走进元上都》大型专题文物展览。
2011年8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委派国际专家到元上都遗址所在地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多伦县,对遗址和周边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认真听取了元上都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和规划设计、保护管理、考古研究、文物展示的专项介绍,并召开了有当地群众参加的利益相关者座谈会。
2011年9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中国元上都遗址提名项目,在进行实地评估考察的基础上,又对元上都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对敖包等文物的全面保护,提出了9项询问建议。
2012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常委会在原则认定元上都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后,又向国家文物局提出6点建议。
2012年5月14日,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ICOMOS受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委托,在世界遗产中心网站公布了元上都遗址突出普遍价值审定报告。对元上都遗址的价值认定和真实性、完整性评语如下:
元上都遗址的位置和环境显示出来自于蒙古族和汉族两者在价值观及生活方式上的共同影响。城市遗址展现了两个民族结合的城市规划模式。通过蒙古族和汉族在思想上和制度上的融合,元朝才得以将它的统治扩展到当时已知世界的极大一部分范围。元上都遗址是一个包含了不同民族团体的融合型城市规划的独特范例。
元上都遗址非凡地见证了元朝的征服者忽必烈汗的最高统治,这种统治包括对被征服者的文化和政体的吸收和改变,也包括征服者在保持和维系原有文化传统的决心和努力。
元上都遗址的位置、环境,以及它的城市模式证实了游牧与农耕文化的并存与融合。汉地结合园林和景观的城市规划对于元朝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在元上都是必要的,也因此产生了一个城市布局的杰出范例,展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元上都城是13世纪“佛道大辩论”的发生场所,这个事件促成了藏传佛教在东北亚地区的传播。
元上都城于公元1430年废弃。这座大型考古遗址现在被草原覆盖,保存了13至14世纪元上都城建造和使用时的整体格局和城址。宫城、皇城、外城的城墙墙体共同展示了中原传统的城市规划布局,并且可以通过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发掘、记录和回填的宫殿和庙宇建筑的土堆,清晰地展示出元上都城的规划布局中对于蒙古部落会议和狩猎需求的考虑。门外的关厢、铁幡竿渠和墓葬群遗存都存在于它们的自然和文化环境范围内。后者保存了关于城市选址至关重要的自然要素,背山面水和4种类型的草原景观,尤其是含有河流湿地的金莲川草原。在景观上,元上都遗址能够被清晰地解读。
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见证了具有蒙汉民族文化结合特征的都城形制、历史格局与建筑材料等的真实性。墓葬群真实保存了蒙汉民族于上都生活的历史信息与物证;除明德门遗址和皇城东城墙进行过少量修缮活动,其他组成部分基本没有出现人工干预。同时,地理环境与草原特色景观保存完好,真实地延续了草原都城的环境特征和空间感受。
至此,中国政府提交的《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声明的列入理由、包括4条价值标准全部获得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ICOMOS的充分认可。
元上都遗址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实现了内蒙古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标志着内蒙古文化遗产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加快推动内蒙古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深入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十分深远和重大的政治意义。□
(作者单位:实践杂志社)
责任编辑:张燕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