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草原文化为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第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综述
2012-12-27王其格
□王其格
弘扬草原文化为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第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综述
□王其格
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会展经济科学发展研究会、内蒙古博物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于2012年6月26—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宗旨是弘扬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进一步整合草原文化研究的科研力量,深化草原文化各领域的研究,推动草原文化研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以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和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开幕式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组长乌兰作了重要讲话。乌兰部长指出:随着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的深入实施,“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已成为“平台固定、机制开放、议题多元、形式灵活”的草原文化研究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品牌论坛。草原文化是内蒙古从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文化源泉,今后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紧紧围绕弘扬草原文化这个核心,通过建立完善草原文化传承、开发、保护体系和草原文化产业化的政策、法规体系,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要积极发挥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把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当中,融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中;要注重对草原文化的整合性、系统性研究,解决草原文化学科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加强草原文化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快草原文化现代转型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打造草原文化的创新优势。
本届论坛以“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主题论坛和“草原文化资源与草原考古研究”“内蒙古会展节庆文化与现代文明——以草原文化为视角”两个分论坛为依托,围绕草原文化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内涵,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产业化、草原文化与考古研究、当代会展节庆文化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维度的学术研讨。
一、草原文化基本内涵及人文价值的再度探讨
近几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草原文化的本质特征、基本内涵、人文价值等核心要素进行深入探讨,不断丰富和完善草原文化学科的理论体系,使之成为一个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学术新领域或学科新领域。但是在草原文化内涵、构成的界定和综合特征的把握上,仍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和不确定因素。本届论坛上,学者们再度围绕“什么才是草原文化”的话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吴团英研究员《关于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在总结出以往草原文化研究中形成的“把草原文化作为整体来研究”“把草原文化放在中华文化大框架下研究”“把草原文化与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结合起来研究”三个特点的基础上,从草原文化的学科分类、基本属性、区域分布、构成划分、发展高峰期五个方面,对草原文化的内涵、构成和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归纳,概括性地解答了“什么才是草原文化和草原文化学科”的核心理论问题。他指出,地域文化有三个基本标准:一是要有相对稳定的地理范围;二是要有地域生产生活特点;三是要有原发区域和历史上的古国、古地理依据。关于草原文化的属性,他认为,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游牧文化与其它文化的统一,是一种综合性复合文化。其中,地域文化是根本属性,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游牧文化则是基本属性。
叶舒宪教授在《文化传播:从草原文化到华夏文明》的学术报告中,依据红山文化、巴蜀文化等史前考古实料,分别以“草原文化与玉石之路”“草原文化与黄金之路”“草原文化与熊鹿崇拜”等三个话题对草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关系,草原文化对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的贡献进行深入阐述。他认为,红山文化的玉器是北方玉文化的杰出代表,对中原玉文化的形成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此外,北方草原民族对黄金的特殊喜好和以黄金为主的殉葬习俗,与中原地区的青铜礼器的等级制度有着明显差异。对古代草原民族而言黄金不仅是财富的象征,而且也是君权和神权的象征。出土于西拉沐沦河流域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黄金饰品,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比中原地区使用黄金作礼器和饰品整整早了1200余年。红山文化玉雕龙的“C”字型躯干和鹿角、熊爪都是中华龙的母体元素,它们能够促使研究者从更为久远的历史时空、更为广阔的视角,灵活地探索草原文化与华夏文明之间的渊源联系,从而得出更贴近历史真相的判断和结论。
王其格的《再论“草原文化”的内涵及构成》,对草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进行更加深入地探讨和系统阐述。认为“草原文化”是一个不同于一般学科的综合性人文学概念。首先,草原文化是个文化地理概念,即“草原”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包括原生性、次生性、共生性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其次,“草原文化”是个历史地理概念,即在“草原”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而来的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形态的文化,而不是单一民族或单一形态文化。第三,“草原文化”是个民族文化概念,即从史前时代的北方先民到后世的阿尔泰语系诸族和当今各民族共同造就和发展的文化,这也是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其它地域文化有所不同的重要区别之一。第四,“草原文化”是个多元文化概念,即包括原生性“本土文化”和再生性“异质文化”及后来的共生文化。草原文化是不断从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进化,从原始文明向现代文明发展过来的系统文化,即从旧石器时代直至当今社会的一系列相互传承、相互影响和演化过来的不同类型文化的总合,是一种多源而多元的复合型文化体系。
多位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多层面作了深刻论述。《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先进与落后”“防御与进攻”之辩——以战国秦汉时期为视角》一文,对历史上形成的视农耕为先进游牧为落后、农耕民族处处防御、游牧民族节节进攻,从而农耕生产方式取代游牧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进步的传统观念进行重新思考,客观辩证地分析了两种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各自的特征和规律。认为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这两种最基本的物质因素。游牧生产是一种顺应于草原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移动性生产方式。游牧生产方式使人类突破环境的限制,开拓了新的生存地域,发明了新的生产方式,创造了新型的人类文明。农耕生产方式与游牧生产方式之间的“先进”与“落后”并不是绝对的。超越了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其“先进性”和“落后性”就会发生转换。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的“进攻”与“防御”也是相对的。
《反思与构建:全球史观视野下的草原文化》一文,在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新视角、审视全球背景下的草原文化价值取向,反思和分析中外史学上流传多年的有关草原民族的“华夷之辩”“蛮族之说”等偏见的同时,运用“全球史观”的理论观点重新评价和肯定了草原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历史地位和积极作用。
《边缘地带文化互动的记忆——以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为例》一文,认为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始终保持互动关系,近现代,随着社会科技、工业的发展,两种区域文化进入了合作、依存、共同发展的新历史时期。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积极互动,虽然导致了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但草原民族并没有因而失去自己的文化本色特征,而是作为草原的主人掌握着互动中的主动权,主动应对和适应“互动”所带来的各种变化。
《草原文化信义观初探》一文认为,“信义”是草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在特定的生产生活传统和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法规形式。信义观与社会制度相互交叉、互动,从最初的个体信义向社会信义转化,最终以制度和法规形式得到稳定和延续,发展成游牧民族社会意识的思想基础。在价值取向多样化、传统文化边缘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义不断面临挑战的当今社会转型时期,草原文化的“信义”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二、草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型及当代价值体系的构建
学者们围绕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草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草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及当代价值体系的构建等进行深入探讨。《论草原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着重分析了草原传统文化的当代处境和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转型途径和方法。认为草原传统文化要想实现现代转型,首先要解决好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理论与实践两种对应文化范畴的协调关系,让草原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现代社会和主流文化形成互动关系,从而让草原传统文化走进现代都市生活,渗透到现代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让主流文化深深植根于草原传统文化,汲取民族的、地域的、原生态的文化营养、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思维的转化,将草原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重新开发。
《草原传统文化在三网融合时代的现代转型》认为,在三网融合时代,要想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实现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首先要对草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用传统文化的更新和对传统文明结构的调整,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其次要塑造草原文化的绿色品牌形象,借助三网融合、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升其竞争力、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第三要借助三网融合建立网络文化传播通道,积极挖掘、开发草原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运用现代技术和全球化平台、扩大其传播途径,逐渐将草原文化资源在传播领域中的“弱势”变为“强势”。
《让世界共享草原文化盛宴——如何加快草原文化的全球化步伐》一文,从全球化角度再度审视草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潜能,提出在草原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中,首先要处理好“创新”与“模仿”、“共性”与“个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借助草原文化典型要素的力量,打造出草原文化的产业化优势,为草原文化的“走出去”和全球化发展打开更大的空间。
论文《草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蒙古族草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草原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结合点着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和价值取向,对草原文化的思想传统、精神实质的内涵外延,现实价值和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多层次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弘扬草原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初探》《以创意产业的视角思考草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等论文,则从生态学、生态文化学角度,对草原生态文明的人文特征、发展演化过程,草原民族的生态思想、生态伦理体系及当代草原生态的现状,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传承、新时期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对策与措施等进行宏观上的系统考察和微观上的深入分析;本着“保护为主,抢修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从创意产业的视角思考草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对立统一关系,在保护基础上的开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发。要想更有效地开发、利用草原文化资源,必须依赖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文化产业为平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真正实现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
三、草原文学艺术的内在精神及当代价值
在本届论坛上,学者们围绕草原文学、艺术、美术、体育等代表性载体的基本特点,发展演进过程,当代价值及草原艺术学理的构建等进行探讨。《草原艺术学理建构的观念、方法及意义》一文认为,鲜明的地域特性和民族特色是草原艺术的生成土壤和核心要素,在“草原艺术”学理建构的思路、方法与理论构架上应强调在生态意识中确立草原艺术学理建构的理论基点;兼容并蓄,多方面吸纳与整合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资源,并引入到学术研究中来;切实的现象考察、个案解析与形而上的理论诠释相结合,以形成立体成果构架。关于“草原艺术”学理构建的意义,文章认为:首先,可以彰显地域性与民族性有机结合的艺术特质,以丰富多元文化建设。其次,“草原艺术”的提出,既可以是一种美学导向,又可谓是一个定位明确的平台,有益于召唤和汇集更多的同道提升这方面的艺术自觉,特别是张扬创新精神,以使其创作实践形成更大的影响力。三是可以引导大众进一步明晰并增强对凸显地域特色的草原艺术的审美自觉和自信。
《论草原艺术的一体化特征》一文,站在草原文化整体构成上,宏观审视了草原艺术的一体化特征和草原艺术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系统地阐述了草原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演绎传承过程和独到的人文内涵。认为草原艺术亦和草原文化一样也是多元的。在文化的深刻性上,草原艺术有其一致性,至少在文化的意义上可以确定草原艺术也是一个系统性的存在,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生命感受和方向,其创作实践与创作动念高度统一的艺术体系。
《蒙古族盘长图案考及其演进规律解析》《汉藏艺术交流的草原之路》《视草原如亲友、像心肝一样爱惜——蒙古族民间童话的生态教育取向》《蒙古族体育类非遗资源及其保护、利用研究》等论文,从文学、美术、体育等不同学科视角,通过对草原文化典型符号的专项研究,着重探究了草原文化代表形态的特定内涵、保护开发价值及当代语境下的实际功能和作用。
四、草原文化与当代会展节庆文化
本届论坛上,与会学者针对我区会展节庆文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和草原文化与当代会展节庆文化的内在联系,特色化会展节庆文化体系的建构等问题进行了论证研讨。
《发展文化会展,传承草原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心培育发展内蒙古会展节庆品牌》《基于草原文化的内蒙古特色节事活动创新策划》《关于打造呼包鄂会展节庆,旅游经济一体化的构想和具体推进建议》《论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那达慕”,对区域社会功能的推动作用》等论文,从不同视角对会展节庆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发展措施进行了审视和阐述。结合我国和我区文化会展业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阐述了内蒙古文化会展的当代走向、草原文化与文化会展的互动关系,提出文化会展活动与旅游、民族体育相结合,打造出会展品牌与旅游品牌、体育品牌互动的综合优势的发展策略和思路。针对会展节庆这一新兴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和社会文化功能,在系统地分析打造会展节庆品牌的实际意义和内蒙古会展节庆品牌发展现状的同时,提出了培育发展内蒙古会展节庆品牌的具体措施。认为开发草原特色节事活动必须是因地制宜,从自治区的地域特色、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出发,走综合开发、配套发展的路子。
五、草原文化资源与草原考古研究
本届论坛的“史前草原文化的多样性”分论坛,采取讲座的形式,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副主任赵志军研究员、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吉平研究员、内蒙古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少兵副研究员三位学者,分别作了题为《欧亚草原是史前东西文化交流主干道——考古出土小麦遗存研究》《科尔沁地区哈民史前聚落遗址》《用现代技术诠释草原文化遗产》的专题讲座。这些讲座根据新发现的考古实物证据,介绍了小麦从起源地传入中国的时间及其传播途径,阐述了小麦传播的方式可能与绵羊和青铜冶炼技术捆绑在一起,如同一个文化包裹,通过散布在欧亚草原上的早期青铜文化的接力作用,由西向东逐渐传播,逐步成为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用丰富的文物考古资料,介绍科尔沁地区史前聚落遗址的发掘过程,详细描述了遗址的基本情况,所出土的陶器、石器、玉器等的保存状况、形制特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的实物图片揭开了史前聚落遗址的神秘面纱;以吐尔基辽墓为例,介绍了三维数据采集的标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等。认为珍贵文物的三维数据在馆藏文物的管理、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传播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是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三维数据等现代技术的运用,对我区博物馆业的发展和草原文化的对外传播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届论坛无论在学术视野的拓展,还是在学术新亮点、新观点的推出方面,都有了明显的突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理论视野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呈现出多学科综合研究态势。二是在原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向应用研究延伸,对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给予了更多关注。三是草原文化典型载体,代表符号的专项研究,形成系统化趋势。□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燕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