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蒙解惑声声慢,授业传薪步步高:记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张涛

2012-12-25侯静王彬

天津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南开区张涛童谣

本刊特约记者 侯静 本刊实习记者 王彬

有人说:“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张涛就是一名用心做教育,用温暖的师爱帮助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童谣助学法”衔接幼小教育

“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是张涛心中重复最多的语言。多年教小学中低年级,所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张涛编了许多童谣辅助教育教学。如,一年级学生不会用尺子连线,张涛就告诉他们:“手压尺中间,线不压两端。”而对学生写汉字占格不准的问题,她教给他们“找准第一笔,看好压线笔,牢记最长最短笔,写好汉字没问题”的诀窍。

汉语拼音教学在学期中是重点,更是难点,学起来较为枯燥。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张涛为他们编了三首童谣。六个单韵母:小姑娘圆脸巴,一个小辫右边扎,她的名字就是ɑ;大公鸡喔喔叫,拢圆嘴巴ooo;大白鹅水中游,它的倒影就是e;竖点i,撅嘴u,u上两点就是ü。区分易混声母:左手b(左手握拳竖起拇指),右手 d(右手握拳竖起拇指);正“9”q来反“9”p;拐棍 f,伞把 t;单门n来双门m;小棍赶猪lll,大头g,椅子h,一挺机枪kkk。区分平、翘舌音:zhchshr四兄弟,读时舌头翘上去;zcs则不同,读时舌头要伸平。

诸如此类的童谣,张涛还广泛应用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实践证明,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谣形式代替传统的“坐好了”、“看老师”、“好好写”等简单重复的命令式语言,会让课堂更为自然、和谐、轻松、高效。“童谣助学法”已成为她的教学特色,这些童谣曾多次在学校和区教研会上推广。

“赏识教育”激励学生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母亲和父亲带来快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的自豪感。这就是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儿童的乐观精神、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这是一条把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的牢固的绳索,是一块吸引父母亲心向学校的磁石。一旦儿童对世界的乐观主义的感受遭到破坏,那么学校和家庭之间就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小其是张涛班里的一个学生,他在班里年龄最大,可是对新知的理解和接受却很慢。第一次做连线题,仅仅用尺子就学了半个多小时。刚升入新的年级,按说知识很简单,但教师读题他却找不到。所以,每天放学后,张涛都要通知他的家长到教室来等,为他重新一对一地讲解,并不断地鼓励着他。期末临近,他的妈妈打来电话说:“张老师,期末别让孩子考了,省得给班里拉分。”张涛却说:“孩子辛苦了几个月,您也付出了这么多,让孩子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成绩出人意料:语文、数学、英语都较好。家长欣喜万分,孩子倍受鼓舞。寒假过后刚刚开学,家长便送来了一面写有“严格要求,认真负责;不辞辛苦,不厌其烦”的锦旗。张涛相信: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信任和赞赏,让他们建立自信,学生定会成功。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涛在班里建立了一系列的奖励机制,每学期都要给学生购置一些奖品,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全面发展和某一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学生,她会不定期地为他们颁发证书或奖品,看到学生们学习上那当仁不让的劲头儿,看到他们对一个小小奖品无比珍视时,张涛都会被学生的天真、幼稚、容易满足所打动。课下,有个男孩半开玩笑地说:“您要是我妈妈就好了。”后来转到班里的一个很内向的学生也说:“妈妈说您的素质和文学素养都很高,我也这么认为。”每每此时,张涛的心底总能涌起一股暖流。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内心对生命的感悟,是一种心灵的体验。

由于学生家长工作繁忙,张涛在学生出现问题、犯了错误时,很少采用“请家长”的方式。她把在学生作业本上写评语当作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手段,认真给每个学生写出评语:“张老师喜欢你的聪明,更欣赏你课上那响亮的发言。”“听讲专心,争取不涂改。”“学会倾听,合理安排时间,准确率定会提高!加油!”“孩子,认真看例子,仔细听要求,明白后方可下笔。”“你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很强!但书写的每一笔都应该做得更好!”“你总能让自己居于首位,无论学习还是做事!”……虽然增加了工作强度,但看到家长在孩子作业本上那负责任的签字时,张涛感到很欣慰,“用真诚换真诚”,对待学生怎能搪塞和敷衍?就在这心与心的交流中,家长们感受到张老师对孩子的那份爱,于是他们心存感激,用大力的支持和配合来表达内心的感动。多年来,张涛没有说过一句伤害学生的话,“你真笨”是她的忌语,因为她深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她的眼中没有“笨小孩”。每当看到学生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而又自信的笑容时,她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无尽的喜悦。“做一名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的好教师。”这句话激励张涛走过了从教的十几个春秋。

“细微之爱”紧系师生情

作为班主任,张涛对学生“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她更加注重教会学生做人,诚实守信、学会感恩、勇于担当。回首过去,张涛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对得起良心”、“尽职尽责”,但收获的却是温暖和感动。

有一个学生曾说:“自己敬佩过许多人,但是最敬佩的是曾经教过我的张涛老师。”他在作文中也写道:“我们最爱倾听张老师的声音。记得一个燥热的下午,张老师正在指导我们写生字。炎热的天气让我们变得无精打采。张老师灵机一动,便打开语文书读文章给我们听,她似播音员一般动听的声音,如同清凉的泉水洗去了我们的倦意,让我们神清气爽,真是一种享受。我们最爱吃张老师为我们热好的饭。有时,由于学习紧张,我们只顾低头写练习,一抬头却发现饭不见了。正当我们纳闷时,张老师端着重新热好的饭菜走进教室,并连声催促我们吃完饭再学习。原来,她在我们身后默默地关注着我们,让我们心中热乎乎的。”

张涛就是这样一个细心的、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着母爱的老师。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很多地方还需要教师的照顾和帮助。冬天,大多数学生脱下防寒服就随便搭在椅子上,张涛要求大家把衣服都正着放在椅背上,原来这样就不容易弄脏了;学生的餐具挂在教室后面小挂钩的哪个位置,每天什么时候擦黑板以及擦黑板的方法等,她都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教给学生,让他们既懂得了生活常识又提高了生活能力。

小晨是张涛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上课不听讲、不写字,要么趴在桌子上,要么低头在书箱里摆弄这摆弄那,考试不及格,家长也束手无策。一次语文课上,他又低头摆弄什么,张涛轻轻走过去,他全然不知,格外投入,脚下一堆小纸片。张涛把他叫起来,正要批评,却意外发现他的手里捏着几个小小的纸人,显然这是他直接用手撕成的。她被惊呆了,情不自禁地说:“这是交警吗?你撕的?真厉害!”一时间,全班同学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总是低头的小晨,竟然不好意思地抬起了头,嘴角流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课后,他为张涛送来了用橡皮泥捏成的骆驼,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张涛又一次在班上将他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心灵手巧”——同学们对小晨有了全新的认识。渐渐地,语文课上他看黑板了,懂得用眼神与教师交流了。终于有一天,课堂上他怯生生地举起了小手。他和奶奶说:“张老师和我最好了。”这样的心理暗示确实收到了效果,那一次期末考试他第一次得了个“良”。多年后的一天中午,张涛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原来是小晨奶奶打来的,她说:“我打听好久才找到您的电话。孩子非常想念您,让我联系张老师……”一个电话,牵起一段真情。

“勤勉一生”铸师魂

1998年,张涛毕业于天津市第二幼儿师范学校,并在毕业前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同年还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从此,这个光荣的称号一直激励着她“做真人,做真事”。工作中她对自己坚持一个“忠”字,忠于自己的良知;对别人坚持一个“恕”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就能宽容。思想上要求进步,使她一次次站在人生新的起点对未来充满信心。时光荏苒,入党已十余年,她却始终铭记党旗下的誓言。由学生到教师,面对角色的转变,张涛没有丝毫的懈怠,而是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

张涛立足本岗,甘于奉献,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于学校语文教师紧缺,她曾多次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面对超负荷的工作量,张涛加班加点,每天整个人就像时钟般不停地运转。即使身体不适、家中有事也舍不得休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成绩的提高,家长的赞誉,是对她付出的最好回报。

二班是张涛工作以来带的最为特殊,也是花费心思最多的一个班。学生都很聪明,但是,学生的个性差异、两极分化极其严重。有的学生性格孤僻,曾经写下《反对母爱》的习作;有的男生则是天不怕、地不怕,家长着急,但无计可施。学生衣服掉在地上用脚踩、水壶掉在地上当球踢。四年级学生拿笔大把攥,红领巾、鞋带不会系……作为班主任,张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面对有些学生的放荡不羁,为所欲为,曾有一段时间张涛藏起了所有的笑容,学生也收敛了许多。可是课下不再有学生围在她的左右,他们只是远远地避开。见此情景,张涛的心里不是滋味。“难道这就是我想要的吗?”张涛扪心自问。愤怒总是以愚蠢开始,以悔恨告终。为什么不静下心来,以静制动、以四两拨千斤呢?教师的教育艺术加上她向有的韧劲,面对困难张涛相信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对于班集体的未来,张涛静下心来不断地思考着,甚至坐车的途中思绪也不曾停止。夯实基础,从头做起。于是,她每天利用20分钟的时间教学生如何科学利用书箱、如何将脱下的衣服收拾整齐、如何放置水壶及餐具,讲解起立、读书、端坐拿书的姿势,甚至进出教室如何开关门等。就像面对一年级的小孩子一样,示范着、练习着、监督着、管理着。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渐渐地,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外界监督到自我管理。一天中,能做到地面干净无纸屑、教室整洁无死角。虽然,学生依然存在不足,张涛相信,给他们时间、给他们指导,他们会日渐懂事、日渐成熟。那一年,家长说的最多的是:“孩子喜欢上学,不愿意过六、日,就盼着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

作为教研组组长、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张涛多次在区里做语文教学研究课和教材分析,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用耐心和真心帮助身边的年轻教师,让他们在工作中尽快地成长和成熟。如,针对学生情绪浮躁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张涛与青年教师共同分析情况,出谋划策,并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励!“以热情和责任感勤恳工作,以真诚和关爱宽以待人”,这是张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承诺。“小心地、仔细地、有分寸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更是南开区中心小学多年倡导的主题。

在十余年的工作历程中,张涛分别担任过一、二、三、四年级的语文课,一、二、三年级思想品德课,二、三、五年级信息技术课及少先队工作。面对每一次新的挑战,只要组织需要,有再大的困难她都欣然接受。每一次新的尝试中,她在从教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不干则矣,要干就要干好。对教育她怀着满腔的热情,对学生有着难以割舍的牵挂,对党的教育事业更有着不懈的追求。因学生的快乐而快乐,因学生的烦恼而烦恼,魂牵梦系,不知疲倦。

“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计较;多一些平和,少一些怒斥。”这是张涛的做人原则。她始终怀揣一颗对党的教育事业执著追求的心,善待学生,善待家长,从事着神圣的教师工作。执著和热情、真诚和坦然将伴随她永不停歇的脚步向更高标准迈进!

张涛老师激励性评语摘录:

●在学习上你是高手!老师欣赏!希望你在纪律上同样一流!

●小伙子,书写很工整!只是用笔力量太大了,努力!

●你会写的字可真多!

●你是个积极向上的男孩子!

●细心点儿,问题可以避免!

●孩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在学习上你始终努力,老师爱你!

●小姑娘,为什么不书写得更工整些?你能做到的!

●争取让你的联系册成为别人的模仿对象!

链接:张涛,毕业于天津市第二幼儿师范学校,后在天津师范大学取得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现任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语文教师;曾获得天津市优秀教师、南开区巾帼文明标兵、南开区“学生心中的好教师”、南开区优秀共产党员、南开区优秀教师、南开区“十佳”教工团员、南开区优秀大队辅导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南开区张涛童谣
张涛书法作品
冰城“方舱”开建!
小兔子遇险记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
《怪诞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