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树不同品种、发育时期和器官的水溶性多糖含量研究

2012-12-23赵爱玲李登科王永康隋串玲杜学梅任海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10期
关键词:太谷大枣水溶性

赵爱玲,李登科,王永康,隋串玲,杜学梅,任海燕,梁 芊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15)

枣(Ziziphus jujuba Mill)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ill)植物,是一种重要的干果树种。枣果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黄酮类、环磷酸腺苷(cAMP)、活性多糖等[1]。多糖能有效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是抗衰老的主要活性成分[2-4]。进一步的药理研究表明,大枣多糖具有明显的止咳、祛痰、行血、止血、通经活络之功效,还具有明显抗补体活性和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它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近年来,进一步研究证实,大枣多糖具有抗癌、抗艾滋病等生理活性,其药用价值倍受关注[2,5]。但目前尚未见对枣水溶性多糖含量的系统研究。

本研究以我国主栽的24 个枣品种为试材,测定分析了白熟、脆熟和完熟3 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果肉、果皮、叶片及吊梗4 个器官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全面地分析了水溶性多糖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不同器官部位的高低和不同发育时期的变化,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大枣多糖等功能性营养物质提供理论依据,为枣高营养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比较不同品种、发育时期和不同器官部位以及不同年度(2007,2008 年)的多糖含量所用的样品材料采自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枣种质资源圃,供试品种24 个。每品种分白熟、脆熟和完熟3 个时期进行采集,选取的样本树、果实大小等基本一致。比较不同地方的试材为同一品种、同一成熟时期的果实,3 个不同地方的气候环境基本一致,但土壤环境和栽培管理水平差异很大,即太谷王村的样本树栽种在农家院落,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太谷小白村的样本树是田间密植栽培、精细管理;太谷枣资源圃的样本树栽培管理介于前二者之间。

采集的样品置60 ℃的真空干燥箱烘干后粉碎,过0.177 mm 筛后装入封口袋置干燥环境保存备用。

1.2 样品纯化与测定[5-16]

样品提取纯化分4 步,(1)超声波提取。用pH 值为7.0 的缓冲液提取,固液比为1∶50,65 ℃下超声20 min,过滤;(2)醇沉脱脂。取一定量滤液,缓慢加入4 倍体积的无水乙醇,静置6 h后,过滤收集沉淀,蒸馏水复溶;(3)萃取除蛋白。三氯甲烷与正丁醇混合(4∶1)作萃取溶剂,与复溶后的水溶液1∶1 混合,萃取2 次;(4)活性炭脱色。在萃取后的溶液中,加入0.02 g 活性炭粉末(为溶液中枣粉质量的25%),置120 ℃恒温箱中微沸15~20 min,浓缩、冷却后定容,过滤待测。

以葡萄糖为标准对照品,采用苯酚- 硫酸比色法测定。设3 次重复。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AS和Excel 处理系统,用Duncan’s 进行多组样本间显著性试验。样品中多糖的含量均以每克干粉的含量计算(mg/g)。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器官的水溶性多糖含量比较

综合24 个品种不同发育时期材料的多糖含量,比较枣不同器官间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差异,结果极显著。

表1 枣不同部位水溶性多糖含量比较mg/g

表1 显示,枣各器官水溶性多糖含量差别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果肉(124.06 mg/g)、果皮(70.61 mg/g)、叶片(17.47 mg/g)、吊梗(8.63 mg/g)。枣果肉、果皮、叶片和吊梗4 个器官之间水溶性多糖含量差异极显著。

对同一时期不同器官部位的水溶性多糖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各器官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含量从高到低依次均为果肉、果皮、叶片和吊梗(图1)。

2.2 不同发育时期的水溶性多糖含量比较

从表2 可知,不同发育时期的水溶性多糖含量之间差异极显著,且水溶性多糖含量随果实成熟度的推进而增加。白熟期平均含量最低,为48.78 mg/g;完熟期平均含量最高,为66.21 mg/g。

表2 不同时期水溶性多糖含量的比较mg/g

同一器官不同发育时期的水溶性多糖含量的分析结果如图2 所示。由图2 可知,果肉、果皮和叶片3 个器官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均是完熟期最高,白熟期最低;而吊梗的多糖含量以脆熟期最高,完熟期最低。

2.3 不同品种间水溶性多糖含量比较

以24 个品种的果实(含果皮和果肉)的3 个发育时期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3)表明,不同品种间水溶性多糖含量不同,且多数品种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太谷壶瓶枣、太谷胜利枣、夏津大白铃枣和藤州长红枣等品种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灌阳长枣、濮阳核桃纹枣、广东木枣和南京鸭枣等品种水溶性多糖含量较低。太谷壶瓶枣水溶性多糖含量最高,为134.17 mg/g;南京鸭枣水溶性多糖含量最低,为69.53 mg/g。

表3 不同品种的水溶性多糖含量比较

2.4 品种、 部位和成熟度3 因素对枣水溶性多糖含量的影响

对24 个枣品种、不同器官和不同时期的水溶性多糖含量测定结果进行3 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无论是单因素还是2 因素互作显著性检验概率均小于0.001。同时对其中2 因素水平组合进行邓肯多重检验比较,结果表明,完熟期果肉的水溶性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器官和时期。

2.5 不同地方及年度间的水溶性多糖含量比较

试验测定比较了太谷王村、太谷小白村和太谷枣资源圃3 个不同地方采集的壶瓶枣果实水溶性多糖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地方采集的枣果水溶性多糖含量不等,但差异较小。其含量分别是太谷小白村39.10 mg/g,太谷王村36.15 mg/g,太谷枣资源圃37.01 mg/g。

枣果水溶性多糖含量在不同年度间变化较大(表4),其中,南京鸭枣白熟期的差异最大,2008 年是2007 年的2.04 倍。但是不同年份多糖含量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变化规律都是一致的。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年度间气候条件差异所造成的,尤其是降雨量的影响。2008 年总降水量335.3 mm,2007 年总降水量577.6 mm,枣果成熟期的高温干旱易于多糖类干物质的积累。

表4 不同年度间水溶性多糖含量比较 mg/g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枣中水溶性多糖在不同品种间的含量差异、不同采样部位的含量高低以及不同成熟期的含量变化,明确了枣中水溶性多糖的含量范围,找到了多糖含量最高的品种、器官和发育时期,对大枣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枣高营养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提供了参考。

随着成熟度的提高,枣果肉、果皮、叶片等部位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至完熟期达到最高,这一结论与丁卫英等[17]的结论一致。完熟期果肉的水溶性多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成熟期和部位。这一研究结果为大枣多糖提取利用时正确选择采样果实发育时期和器官部位提供了参考依据。但也有极少数品种与上述规律不一致,如孔府酥脆枣果肉的水溶性多糖含量是脆熟期最高,为174.67 mg/g,完熟期略低,为160.05 mg/g;冷白玉枣叶片部位的水溶性多糖含量也是脆熟期高,为18.41 mg/g,完熟期略低,为14.79 mg/g,其原因可能是不同品种在成熟过程中各时期对养分的吸收及利用存在一定差别。吊梗部位水溶性多糖含量的变化与其他3 个部位有所不同,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脆熟期、白熟期和完熟期,但含量差异不大。

同一枣品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度间的水溶性多糖含量有差异,可能由于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等直接影响枣树的生长发育和树体营养物质的积累。

[1]毛跟年,许牡丹.功能食品生理特性与检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8-231,557.

[2]苗明三,孙丽敏.大枣的现代研究[J].河南中医,2003,23(3):59-60.

[3]李雪华,龙盛京.大枣多糖的提取与抗活性氧研究[J].广西科学,2000,7(1):54-56,63.

[4]吴娜,杨洁,许海燕,等.若羌大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2):319-323.

[5]张建梅. 大枣的药用探讨[J]. 新疆中医药,1998,16(3):40-41.

[6]陈国梁,张金文,陈宗礼,等.红枣多糖提取分离工艺的优化[J].食品科学,2006,27(3):149-152.

[7]杨云,李振国,孟江,等.大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的测定[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3(3):53-55.

[8]李志洲,杨海涛,邓百万.大枣多糖的提取工艺[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11):127-129.

[9]李宏燕,樊君.大枣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05(3):265-267.

[10]杨云,谢新年,孟江,等.酶法提取大枣多糖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3(10):93-95.

[11]杨世平,孙润广.陕北红枣中多糖的酶加水法提取工艺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4):373-375.

[12]吕磊,徐抗震,樊君.微波强化提取大枣多糖的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1-63,66.

[13]王琴,邹杰,温其标.超声强化提取银杏多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1):126-128.

[14]杨云,孟江,冯卫生,等.大枣渣多糖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成药,2004,26(10):88-89.

[15]丁钢强,于村,张双风,等.食品多糖含量不同测定方法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0,7(5):325-327.

[16]吕磊.大枣多糖的提取分离与脱色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3.

[17]丁卫英,李云龙,孙秋雁,等.大枣生长期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5):29-31.

猜你喜欢

太谷大枣水溶性
A2B2型水溶性锌卟啉的合成及其潜在的光动力疗法应用
太谷任村乡:小萝卜做成大产业
甘麦大枣汤研究进展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成功举办
太谷:挑起总书记惦念的“金扁担”
水溶性肥料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应用
木菠萝叶中水溶性黄酮苷的分离、鉴定和测定
大枣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十枣汤中大枣的作用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