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膜后恶性间质瘤的CT诊断

2012-12-23任蓬程肖香佐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5期
关键词:轻中度低密度腹膜

郑 岗 任蓬程 肖香佐

1.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CT室,广东惠州 516001;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西南昌 330006

随着病理技术和影像诊断技术的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多层螺旋CT和MRI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报道逐年增多,但对胃肠外间质瘤(尤其是腹膜后恶性间质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报道还较少。笔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穿刺病理证实的8例腹膜后恶性间质瘤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腹膜后恶性间质瘤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38~71岁。主诉为腹部包块、腹胀、腹痛、体重减轻。8例均行CT平扫加作增强扫描。

1.2 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speed 4排螺旋CT,检查前1 d禁食水,并清洁灌肠,扫描前30 min口服水800~1 000 mL,使胃肠充盈,扫描前5~10 min肌注654-2 10 mg,解除胃肠道痉挛。从膈顶至耻骨联合平面进行平扫。扫描参数:层厚、层距5~10 mm,螺距1.0。增强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推注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90~100 mL,静脉推注速率为3 mL/s,分别于静脉推注后26、60 s扫描,并进行多层面重组(MPR)和曲面重建(CPR)。

2 结果

8例腹膜后恶性间质瘤,病灶位5例肿瘤位于做肾前间隙,3例位于左肾前间肠,肿块最大直径平均12.5 cm,直径>10 cm者6例。病灶均呈单发软组织样肿块影,形态不一。2例病灶边界清,呈类圆形,与周围血管、肠管分界清晰,平扫密度欠均匀,周边大部分呈软组织密度(如图1a),其内可见点片状钙化影,周边软组织部分增强后动脉期呈轻中度不均匀性强化,静脉期继续强化;6例病灶与周围肠管粘连,分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平扫呈混杂密度影,周围为软组织密度影,中央为不同程度低密度影(坏死或囊变),周边软组织部分增强后动脉期呈轻中度不均匀性强化,静脉期继续强化,病灶中央低密度(囊变或坏死)未见明显强化(图1b、1c)。3例腹膜转移,1例腹膜转移伴有少量腹水,2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病理提示恶性6例,潜在恶性1例。

3 讨论

GIST是由Mazur等于1983年首次提出。大多数GIST发生在胃与小肠,只有不到5%的间质瘤发生在网膜、肠系膜或腹膜后,称之为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1-3]。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以50~65岁为其好发高峰,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图1 CT平扫

3.1 CT诊断的优点及其表现

呈单发软组织样肿块影,形态不一,平扫呈混杂密度影,周围为软组织密度影,中央为不同程度低密度影(坏死或囊变),少许病例病灶内可见点片状钙化影;增强后软组织密度影呈轻中度不均匀性强化,病灶中央低密度(囊变或坏死)无明显强化。CT诊断腹膜后恶性间质瘤的重点在于显示肿瘤的部位、内部结构、增强扫描特征、是否转移等,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及可以全面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确定肿瘤的起源部位,多层螺旋CT的容积重建技术可以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肿瘤血管的形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4]。

3.2 鉴别诊断

CT对于腹膜后恶性间质瘤定性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也是目前较好的诊断方法。腹膜后恶性间质瘤需与腹膜后其他肿瘤鉴别:①腹膜后淋巴瘤,表现为腹膜后某一区域多发类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影,边界清晰,当病变进展时,受累淋巴结明显增大或相互融合分叶状团块,其内可见多发不规则小低密度区。腹膜后恶性间质瘤一般为单发,肿块较大。②腹膜后脂防肉瘤,为分化发育程度不同的脂防组织构成,脂肪肉瘤体积较大,常沿肾周间隙的筋膜呈浸润性生长,并常见坏死、囊变、出血,呈囊实性或囊性,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有脂肪密度掺杂的不均匀实性密度是其特征性表现。大多有包膜,呈分叶、圆形或椭圆形,可侵及邻近组织而形成多结节,恶性间质瘤多无完整包膜,密度不均,其内一般无脂肪,与邻近结构大多分界不清。③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大多好发于脊柱旁、肾前和盆腔骶前区等神经组织丰富的部位,与腰大肌关系密切,呈膨胀性缓慢生长,形态边缘较规则,一般密度均匀。此外腹膜后腹膜种植性转移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鉴别困难时穿刺活检。

综上所述,腹膜后恶性间质瘤表现为较大软组织肿块,较大肿瘤容易出现囊变、坏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CT对腹膜后恶性间质瘤有一定提示作用,最终诊断主要依赖病理。CT是诊断腹膜后恶性间质瘤一个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定位及定性参考诊断,能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周围的关系[4-5]。CT也是目前诊断该病的常用、有效、无创的检查技术。

[1]Mazur MT,Clark HB.Glastric stromal tumors:reappraisal of histogenesis[J].Am J Sur Patuol,1983,7:507-519.

[2]Miettinen M,Lasota J.Gl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definition,clinical,histological,immunohistochemical,and molecular genetic feature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J].Virchuows Arch,2001,438:1-12.

[3]刘红艳,张雪林,陈燕萍,等.腹内胃肠外间质瘤的MSCT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6):825-829.

[4]陈凛,李荣,石怀银,等.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00例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2003,12(10):611-613.

[5]郑伟,罗成华,蒋彦永,等.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52例术后复发多因素分析[J].人民军医,2004,47(5):261-262.

猜你喜欢

轻中度低密度腹膜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丁螺环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轻中度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