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述论
2012-12-23谢玉亮杨玉青
谢玉亮,杨玉青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55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述论
谢玉亮,杨玉青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550001)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以建设和弘扬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为己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回顾和总结这一历程,对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一直非常重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培育民族精神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生动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光辉历程。
一、毛泽东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开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降,陷入内外交困之中,出现民族危机,“中国向何处去”作为时代主题凸现在中国人面前。围绕这一主题,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古今中西”之争,即在如何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进行反省,以求得救国救民的真理。“五四”新文化运动把这一争论推向了巅峰,一些杰出人士如李大钊、蔡元培、鲁迅等,对中国文化整合问题进行了许多探讨,提出了中西文化综合论的主张。蔡元培主张广泛吸收各国文明,同时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鲁迅主张发扬民族的主体精神,独立自主地引进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近代以来的古今中西文化之争作了科学的总结,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并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709毛泽东在提出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之时,又指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2]这一充满时代精神的文化观,为中国当时的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指针。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1]663-664毛泽东关于文化、政治、经济相互作用关系的精辟论述,构成解决文化与革命关系的理论基石,也是毛泽东整个文化建设思想体系的一块基石。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毛泽东始终强调文化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他鲜明地提出革命文化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在革命前它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它是革命总路线中的一条重要的路线。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又把发展经济与发展文化两大任务相提并论,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
毛泽东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这是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他庄严宣告: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毛泽东看来,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还是有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存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3]为此,他号召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而在人的培养问题上,毛泽东把提高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他先是提出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之后,又把这一目标进一步推向整个社会,提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并强调在军队中也要实施文化教育,来提高全体指挥员、战斗员的科学文化水平与技术水平。
在文化发展举措方面,毛泽东别出心裁地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创新方法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方针。在文化创新方法上,毛泽东采取了全面的历史的辩证方法,并取名为“古今中外法”,“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4]运用这一方法,我们对古代文化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是“推陈出新”,对其中的封建毒素必须予以剔除;而“全盘西化”的主张同样不可取,对西方文化要批判地吸收,要在中国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的长处,融会中西,实现有机的结合。依据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毛泽东从我国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出发,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百花齐放,是借用自然界百花争艳来鼓励不同艺术和风格的多样性发展;百家争鸣,则是援引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来提倡科学的不同流派间的平等争论。“双百”方针是合乎辩证法的,对于促进文化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正是在这些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理论界、学术界、文化界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总之,毛泽东在吸收“五四”以来文化论争的成果的基础上,深化了辩证综合创新的文化观,创立并发展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初步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虽然经历了“文革”的挫折,但它从总体上解决了中国文化建设的根本出路问题,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邓小平提出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经济振兴和文化复兴并举的战略构想。
早在1977至1978年,邓小平就对我国的文化建设,特别是教育和科学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1977年5月,他在同中央的两位同志的谈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5]401979年10月,他在给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祝词中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208党的十二大把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之一,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精神文明建设作了全面部署。邓小平始终认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重要支柱和重要推动力。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出现的愈演愈烈的丑恶现象,邓小平告诫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他特别强调,在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高素质的人是无法建成的。基于这一考虑,邓小平把文化建设的根本点和着眼点放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从1986年10月到1992年间,他多次强调,一定要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四有”目标。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培养“四有”公民的思想,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5]408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造就“四有”新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邓小平确立了新时期我国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6]“三个面向”充分体现出邓小平的远见卓识,既是对教育发展的总要求,也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总方针,为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三、江泽民提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写在了党的旗帜上,把先进文化同党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江泽民在为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机地统一起来,专门辟出一部分来阐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江泽民在这一部分内容开头就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7]这些论述,把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起来,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阐述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文化建设理论推向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践中,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8]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特别需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之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强调创新,是江泽民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系列论述的显著特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先进文化的灵魂,是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不竭源泉。“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要提高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必须高度重视并全面推进文化建设。”[9]只有不断创新的文化,才能真正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才能成为党在新世纪团结亿万人民群众的一面旗帜。
四、胡锦涛提出不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十六大在文化建设方面所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就是“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们党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认识上的崭新飞跃,反映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战略眼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已经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明确提出,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文化发展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10]“文化生产力”第一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被提出,阐明了文化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商品和产业的经济属性,这是在文化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2009年8月,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次将文化产业提高到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纳入国家产业规划体系。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科学区分开来,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抓壮大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思路。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它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11]“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2]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国与国之间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是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之举。我们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决定》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综上所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围绕文化建设进行了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历经奠定基础、初步形成、正式形成、发展完善四个发展阶段,终于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为基础,以遵循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举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与时俱进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49.
[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
[4]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0.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
[7]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33.
[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8.
[9]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8.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284.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52.
[1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 O 9:26.
[责任编辑:宇辉]
book=4,ebook=4
G 12
A
1002-7408(2012)-06-0065-03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界线研究”(11 S Z K 024)的阶段性成果。
谢玉亮(1972-),男,山东阳谷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杨玉青(1973-),女,山东阳谷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