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本经验

2012-12-23吴大兵

理论导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民生改革开放建设

吴大兵

(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40002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本经验

吴大兵

(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40002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集中体现为,社会建设和管理以稳定和谐为基础,以民生发展为根本,以创新体制为重点,以手段创新为助推。这些经验,是我国继续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改革开放;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经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我国继续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一、社会建设和管理以稳定和谐为基础

1.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管理,从本质上讲就是以维系社会秩序为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稳定的社会秩序是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基础性的需要。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进入结构转换、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加之国内外反对势力的存在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地攻击和破坏,因此,维护社会的稳定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一项重要任务。在实践中,各级党委和政府,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对于这些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矛盾,敏于洞察、敢于正视、勤于分析、善于化解,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主动、有针对性地确定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二是把稳定与发展、与改革统一起来,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社会稳定问题,在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近年均两位数百分点的比例增长,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条件,有力维护了我国的安定和团结。三是坚持系统性观点,把稳定问题与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各种因素综合起来思量,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客观把握构成稳定或影响稳定的客观基础。四是从全局出发,把稳定工作作为各单位部门重要的工作任务。在全力维护法律的尊严、突出政法机关作用的同时,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格局,从而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安定有序的环境。

2.促进社会和谐。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使我国进入了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生活较为富裕的崭新历史时期。但社会转型期的急剧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交织、摩擦,新旧体制胶着,利益分化显露,价值取向各异,文化碰撞加剧,使整个社会系统正在经历着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物质匮乏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相对减少,而其他因素引起的社会矛盾相对增多,社会和谐方面表现出的问题更趋复杂化。特别是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社会就业问题的压力、社会保障的不完善、社会腐败现象的滋生、人际关系的紧张等。因此,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从制度设计上进行协调。如对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政策进行调整,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等。二是消除既有制度体制方面的缺失,尤其是新旧体制并存、体制缺位和错位、法律规制力度不够等现象。三是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比如在民众收入福利方面,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福利补贴制度。在增强社会管理能力上,推进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发展社会中间组织。同时,在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努力营造人民良好的价值观念,努力根除“均贫富”、“劫富济贫”等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根除唯物质论的贪欲主义,摒弃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大力倡导以公平、正义、自由、和谐等为核心理念的共同价值观,引领社会积极向前发展。

3.谋求社会永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发展的许多深层次矛盾也逐渐凸显。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我国政府总是从根本上思考,即立足现实、着眼长远,运用战略思维,确保国家长治久安,谋求社会的永续。一是切实化解社会矛盾。通过政策制定、制度安排、财政支付和法律保障等措施,大力促进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的解决,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改善劳资关系。比如近年推出的公租房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困难群体救助制度等。二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突破了传统的政府包办一切的管理理念,充分吸纳国外先进经验,立足中国实际情况,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即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三是推进法制建设。从思想观念上培育和弘扬公民的法制意识,通过自1985年开始的普法活动,使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法律素质普遍提升。从实践上推进依法治国,特别是大力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一方面,通过紧紧抓住影响公正廉洁执法的关键环节,下大力气解决制约公正廉洁执法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紧密联系各地实际,认真查找执法理念、执法制度、执法监督、执法查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对执法工作的领导,强化执法为民意识。无疑,这些举措为社会的永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社会建设和管理以民生发展为根本

1.树立民生理念。我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民生问题既是老百姓个人及家庭的生计问题,又是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国家发展进步与政权兴亡的根本问题。人民对自己生活目标的追求总是持续向上、持续向好的,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在解决了原有的民生问题后,必定会出现新的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视民生法制为自己的执政根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是核心。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就越是会扩展,其成因就越复杂,而解决起来也就越是需要政治智慧。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审视民生、关注民生和发展民生。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民生问题是在共同贫穷的社会背景下,因发展严重不足而带来的衣食之忧,即政府的发展民生理念是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这个基本问题,那么现阶段我国政府的民生理念则是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优化这些基本问题,即让广大民众能有良好的教育、稳定的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安全的社会保障网、健康的生活环境、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乃至民主的政治、文明的法制、个人的尊严与体面,将日益成为城乡人民的普遍追求,进而成为发展进程中必须考虑的重大民生问题。“十二五”规划明确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执法办案、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就是发展民生改善民生的规划。

2.促进民生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实践的主题。促进民生发展和改善是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快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切实发展民生,邓小平开拓性地提出了先富与共富的思想,在战略性层面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继之,江泽民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继起的实践推进中,兴办了经济特区,推出了实验开发区,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崛起、东北老工业振兴计划等。近年来,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和重点区域的区域规划,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规划,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配套改革实验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这些规划从宏观上构架起了我国促进民生发展的战略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民生发展。特别是在民生领域发展中,采取了系列举措。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重视教育公平,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二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努力健全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三是把保障性住房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想方设法有效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和各类棚户区家庭的住房困难。四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险的各项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五是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民生发展有力保障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3.优化民生服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一度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有了更好的条件来保障改善民生,由此发育了政府主导、社会统筹、个人分担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其间政府对社会的保障力度逐年加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一五”末,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我国优化民生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年来,为维护教育公平,提高国民素质,保障老年人有尊严的晚年生活,我国承担了大国政府的基本责任,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正在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就是促进民生发展、优化民生服务的过程。

三、社会建设和管理以创新体制为重点

1.推动观念解放。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社会建设和管理还存在着诸多定势的思维,在这样的思维定势下,一方面,视社会管理为政府的“包办”行为,于是在制度设计、体制构建上,都是政府大一统的模式,完全视民众为管理的对象或受众;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原因局限,漠视或淡化社会建设,没有把社会建设置于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当的地位加以重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首先在思想上,逐步深化了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认识。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概言之,改革开放极大推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使人们对社会建设的认识得以不断深化。在思想认识上,人们克服了在发展中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管理“一手软”的问题,实现了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抛弃了“强制型管理”、“高压式管理”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格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

2.促进理论创新。如果说思想的解放为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开启了航向,那么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入急切呼唤着理论的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进一步总结国内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切实开展了许多深入、系统的研究,进行理论创新。从理论基础角度,明晰了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导向、核心内容、动力支撑、途径选择、方式举措、重点领域等,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理论基础;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了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当然,也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如在“什么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怎样进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上,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缺乏共识,对诸如社会管理体制的共性和差异性问题、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问题、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发展的问题、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问题等等,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创新。总之,面向未来的发展,更需要我们努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使之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破解体制障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流动性显著加快,社会活力明显增强。适应社会的新变化,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改进社会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最紧要的问题就是要破除体制障碍。因此,在实践中顺应我国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需要,我国政府及时摒弃了陈旧的不合时宜的社会管理理念,确立社会管理的新思路,从思想观念、管理主体、管理方式、管理环节、管理手段等方面,实行一系列重大转变。从破除体制的内涵来看,包含着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和完善维护群众的权益机制、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和完善“两新”组织管理、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等。从管理主体拓展来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从而建构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格局。从破解体制的管理方式来看,逐步实现由专制型管理方法向民主型管理方法转变、由管制型管理方法向服务型管理方法转变、由单向型管理方法向互动型管理方法转变、由单一型管理方法向综合型管理方法转变、由强制型管理方法向引导型管理方法转变。显然,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尤其是体制的破解,已开启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新的航程,而新的体制的构架与机制的创造更需要新的实践和创造。

四、社会建设和管理以手段创新为助推

1.注重公民素质提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注重公民素质提升是其重要一环。为此,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一是从发展教育的角度努力提升国民素质。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作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先后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使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年以上,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8%以下。全国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7000万人。二是强化公民意识教育。把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三是努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内容,有效应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四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始终坚持把国家利益建构和集体主义精神培育作为实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2.推进基层群众自治。改革开放的实践,推进了社会管理的巨大变化,实现从“国家本位”到“社会本位”,由防范型管理向平等型、服务型、无偿型管理转变,因此推进基层群众自治成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实行了村民自治。通过坚持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鼓励村民委员会通过民主议事、民主恳谈等形式,创新农村基层社会体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做好村民之间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等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在城市,建立了居民自治。在管理方式上正逐步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以政府部门派驻社区力量为依托、以物业管理机构和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以社区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为载体、驻社区单位和社区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管理体系。从而使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把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消化在社区。当然,面向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基层群众自治,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如何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有序有效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社区在管理“社会人”方面如何发挥好作用,努力使“社会人”变成“社区人”;如何建立健全社区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使社区管理服务达到全方位、无缝隙、全覆盖;如何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人员的身份、地位、待遇,稳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如何破解城乡社区特别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面临的难题,确保其有能力解决好面向基层广大群众的日常服务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社区管理服务就会上一个大台阶。[2]

3.注重实践创新。置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注重方法创新,突出成效。一是从管理方式上,实现了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转变。在实践中逐步改变了计划经济年代主要靠行政手段通过管、控、压、罚实施社会管理的方式,更多地学会了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二是在管理手段上,实现了从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等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逐步改变了社会管理手段单一的问题,在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能更多地运用法律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三是在管理技术上,善于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社会管理改革迫切需要更有力的科技手段支持。以网络为代表的技术手段,已经展示了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价值。随着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交往方式、组织方式的改变,社会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具体化。因此,善于运用科技创新来完善管理和服务成为社会管理新的亮点。

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管理的实践表明,社会建设和管理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核心价值为引领,以体制改革为突破,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和调动全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我国社会和谐永续发展。

[1]蔡志强.新中国60年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N].学习时报,2009-09-30.

[2]周永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J].求是,2011,(9).

D61

A

1002-7408(2012)-06-0015-03

吴大兵(1969-),男,重庆人,重庆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政治学理论与党建。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民生改革开放建设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