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生产力新形态的文化生产力
2012-12-23何宏兵魏钢
何宏兵,魏钢
(重庆邮电大学思政部,重庆400065)
论作为生产力新形态的文化生产力
何宏兵,魏钢
(重庆邮电大学思政部,重庆400065)
“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是文化生产力问题凸显的最为直接的现实境遇。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力”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论”的承继和超越。文化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新形态的生产力或者社会生产力的新形态。
文化生产力;生产力新形态;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精神生产
从文化工业的萌发到文化产业的繁荣,当今世界已步入了“文化经济”时代。经济-文化的深度融合构成了文化生产力的现实境遇。在承继和超越“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论”的基础上,“文化生产力”逐渐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文化经济:文化生产力的现实境遇
当今世界逐渐步入“文化经济”时代。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社会发展阶段,并以此为基础孕育了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文化经济”。朱光烈在《中华读书报》上撰文指出,当今世界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是将文化资源转变成需要付钱的个人经历和娱乐,而现代社会财富的大量增加使多数人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人们用于物质生活的开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更多的钱向非物质的方向,文化的、休闲的方向消费转移。这一切都表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1]如果说农业经济依靠的是自然力,工业经济依靠的是大机器和资本,知识经济依靠的是科技和知识,那么文化经济则以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源为核心和依托来推动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文化经济的表征形态在于文化经济一体化,即“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而这尤以“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为突出标志。经济文化化是指包括习俗、知识、科技、信息、发展观念、审美、创意、心理等文化要素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显著扩张,文化要素对经济进展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甚至起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具体来说,文化因素作为价值导向、文化背景、发展动力、联结纽带、构成因素等直接或间接地引领和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资源——文化资本。所谓文化经济化,是指在文化发展中不断融入经济因素,文化发展日益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文化因素的经济价值充分凸显出来,文化成为一种现实的生产力或现实的经济形态。其典型表现就是科技信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和大众传媒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显著提高。谢名家研究员把文化经济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精神生产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二是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急剧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三是文化的精神要素和科技要素高度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人类的存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四是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的当代形态,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五是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愈益突出。政治运行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2]
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进而经济——文化的融合和一体化构成了文化生产力的现实境遇,它们共同表达了“文化生产力”在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
二、从文化工业批判到文化产业繁荣:文化生产力的凸显
“文化工业”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醒目的图景,这也构成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最为深刻的历史语境。“文化工业理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生产的一种批判,它的典型语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和美国。离开这两个典型语境,一切批判或将是无的放矢。”[3]具言之,这个图景可以作如下概括:一是指都市文明的繁荣,即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规模化的社会基础的生长;二是指资本主义时代工业技术的发达,即流水线、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文化产品的物质(技术)基础;三是指德国的“集权主义”操纵模式;四是指美国的以电影业和录音业为龙头的“文化工业”的快速发展。
文化工业理论由大众文化理论发展而来。在西方文化理论的语境中,“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并不简单地意谓参与者、受众众多的文化,而是指“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4]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出版了著名的《启蒙辩证法》。在该书的正稿中,他们特地用“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的表述来代替“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在他们看来,所谓“文化工业”,就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工业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是大众传媒广泛流转于大众之中并控制了大众的工业文化;它以市民大众为消费对象,以商品化和市场化为标志,在闲暇里控制、操纵人的思想和情感的文化。阿多诺在《文化工业再思考》中明确指出,文化工业将陈旧熟悉的东西熔铸为一种新的特质,它的所有分支当中,产品都是为大众消费所设计,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此种消费的性质,故此,多多少少都是有计划制造的。各个分支在结构上如出一辙,或者至少是彼此契合无间,井井有条被纳入一个几乎是天衣无缝的系统。当代的技术能力以及经济和管理的集中程度,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文化工业自上而下,有意识将它的消费者整合成一个模式。[3]
诚然,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为代表的文化工业理论的主旨在于批评——在资本的统治下,文化与资本联姻,以工业品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规模、标准化地生产和供给文化消费品——文化工业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特质,但也正是文化工业的发展与繁荣展现了社会生产力的新向度,即客观上凸显出一种“文化力”:其一,在一定高度的物质技术前提支撑下,文化因素的经济效益突出。其二,在工业化进程和城市文明生长过程中“社会大众”文化需求的凸显。其三,在现代传媒技术的支持下,文化消费品社会功能的扩张。其四,现代文化产业的肇始。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理论认识的变化,“文化工业”一词最初产生的语境逐渐被置换,有关这一概念的论述发生了明显的“流变”。“1980年初,欧洲议会所属的文化合作委员会首次召开专门会议,召集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共同探讨‘文化产业’的涵义、政治与经济背景及其对社会与公众的影响等问题,文化产业作为专用名词从此正式与其母体(文化工业)脱离,成为一种广泛意义的‘文化——经济’类型。”欧盟将“文化产业”称为“内容产业”,指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在美国,“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目标”;而在英国,政府将文化产业称为创意产业,指“那些出自个人创造性、技能及其智慧和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5]5显而易见,“文化工业”的文化本体论立场明显地转向了“文化产业”的经济本体论。“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看,文化产业是一个产业概念,而不是一个文化概念。”[6]72与此同时,“文化工业”概念所隐含的社会批判性和消极悲观论调,在“文化产业”概念中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肯定的立场和乐观的态度。
和“文化工业”概念产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背景不同,“文化产业”对应的是以信息、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在此社会背景下,“文化、娱乐——而不是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5]4-5发展文化经济(文化产业为标志)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潮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已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发展速度最快的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例如,在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其影视和音像产品在2000年前后超过航天航空业,成为第一大出口产业;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近两倍于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日本的音像产业、体育产业在国内十大产业中排名分别为第二、第六。与此相应,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中,文化因素的贡献率越来越高。20年代初,文化因素的贡献率只占5%—20%,到50年代提高到50%—60%,进入60年代以来则高达60%—80%。[7]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化产业代表的经济形态的新转变其实是对“文化工业”的继承和超越。文化产业就其“产业属性”讲,属于经济范畴,其中文化产品和服务带有可进入市场的性质,这是经济产业的重要方面;因而就文化产业体现并渗透于经济产业发展的“文化力”讲,它又是生产力的重要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之相关的“文化力”是这种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所以,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8]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初步繁荣比较鲜明地表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一种强劲动力和新的形态。
三、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论:文化生产力的继承与超越
在工业经济时代以前和工业经济萌发期,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和主导形式只能是物质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即为物质生活的需求与满足而进行生产和再生产。人类在变革自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过程中体现自己的物质生产力水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口因素(主要体现为自然力因素)、地理条件、气候环境和自然资源等“自然力”因素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主导性作用。与此同时,人类的精神活动(精神生产)是直接交织和依附于物质生产活动之中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9]72
与此相应,人类的早期生产力也只能被理解为“物质生产力”,即人类为了自己生存和生活需要,在变革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那种现实力量的总和。此时,精神生产和“精神生产力”只能是完全附属于物质生活生产的。由于时代的限制,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力理论的焦点就集中于物质生产方面。
但是,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是人类逐渐实现了脑体分工以后,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就逐渐地从物质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了,即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精神生产”和精神成果。“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9]82在这种情形下,观念、意识的生产,才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特殊的生产形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写道:“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0]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结合社会生产的现实,把一切生产力概括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两大类型,“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11]晚年,马克思在写作《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时又一次提到了“……已经获得的生产力(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等……”。[12]显然,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不是指单一的物质生产力,还包括精神生产力。当然,马克思的“精神生产”主要是指人类的精神活动、观念的生产活动。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神生产是在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条件下产生的,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物质生产同属于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第二,把艺术与宗教、法、道德、科学等归为不同于一般生产的另一类生产,这类生产一方面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但又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生产活动。第三,强调精神生产的“属人方面”,从人的类本质及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把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一道理解为“全面生产”,即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一部分,是不受肉体需要支配也进行的“真正的生产”,是“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的生产。第四,明确提出了与物质生产力相对应的“精神生产力”概念,并认为物质生产力对精神生产力起决定作用,而精神生产力反过来又影响着一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和解体,“所有这些关系的解体只有在物质的(因而还有精神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有可能。”[13]
当今时代精神生产的相对独立性,特别是作为“产业属性”的文化产业的繁荣和作为经济社会新形态的文化经济样式,是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根本无法预见的。精神生产从物质生产活动领域分离出来并形成相对独立的生产形态,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物质生产。“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4]当人们以知识、信息和文化资源为劳动对象,以现代科技手段和传播媒介系统为劳动资料,通过高度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方式来生产观念和价值理性、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不同于传统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力的新形态——文化经济时代的文化生产力的诞生。
在马克思那里,精神生产的实质是一个认识论范畴,精神生产即“关于意识的生产”,是人的主观活动,是认识产生的直接来源。其基本内容包括“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和“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诸种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而文化生产虽然属于精神生产活动,但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物质生产活动,是一种以“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式进行的以满足人的文化精神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化生产活动。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存在着根本区别,精神活动的特点是内在性,即人的主观的内在的东西。但精神的作品不能以纯粹精神的形式存在,而要借助于物质载体。这就产生了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称之为“让度”。但精神生产究竟怎样“让度”、采取何种具体形式“让度”则取决于时代发展状况和人类的需求状况。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物质需求占主导地位,精神文化需求只是极少数人的奢侈品,这种条件决定了精神活动的“让度”或外化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非商品生产方式,不通过交换就可以使精神得到“让度”,如极少数人的自我欣赏,或者以公益的形式等;二是以商品生产经营的方式,通过交换使精神生产得以“让度”,即提供文化产品供人们使用和消费(欣赏和娱乐)。[15]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类从整体上告别物质匮乏,精神文化需求大大提高。为满足这种需求,精神生产的“让度”形式必然发生转化。在当代社会,只有采取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引入市场机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才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文化经济时代,“文化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现实,把马克思的精神生产力理论发展到文化生产力理论,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文化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精神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16]
四、文化生产力:一种新形态的生产力
在对生产力形态的理解中,人们通常基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角度侧重于对“物质生产力”的阐释。与此相应,精神的、文化的要素只能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不能涵盖于“生产力”范畴。但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进程中,特别是自以科技革新为引领的工业化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生产的基础虽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但是在一定高度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基础上,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凸显,精神生活资料生产的重要性越发突出。由此,社会生产力显然不只是“物质生产力”,科技的、观念的和文化的因素日益表现出强劲的“精神力”和“文化力”,它们也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的、文化的因素不仅是物质生产的附着物,更是物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内在的触发因素乃至具有先导性的驱动力,以至于在“文化经济”时代,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高度融合的文化产业中,萌发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是文化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新形态,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客观现实条件下所凸显的一种社会生产力发展新样式。它承继和超越了物质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力为基础,并在相当高度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在精神(文化)生产商品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上出现和壮大的,是在大规模价值理性生产、文化商品生产和文化需求服务中凸显的一种客观现实力量。在文化经济时代,文化生产力既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社会能力,又是创作和制造文化观念及提供价值理性的社会能力。文化生产力生产出来的除了文化产品,还有文化观念;除了提供文化服务满足人的享受需要,还提供价值理性给人以心灵停泊的家园、固置类的安身立命之所。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生产力就是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以及生产文化观念、提供价值理性的能力,是物态与意态的统一体。[16]文化生产力本质上是精神生产力的当代形态。
文化生产力的内在动因在于,人类物质生活需求匮乏状态的基本消除以及在此基础上精神文化需求的相对突出及其持续增长。如果说物质生产力生产的物质产品主要功能是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则文化生产力生产的产品主要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物质需求对于人的生存来说固然具有基础性、根源性,但是在人的需求层次中,物质需求属于相对低层次的需求,而精神文化需求则属于相对高层次的需求。人的精神需求固然离不开物质生产力,但主要是依靠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满足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文化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在文化经济时代,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具有先导性和主导性的生产力形态。
文化生产力的产生,刷新了划分生产力的维度或标准,为人们重新认识生产力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化生产力是文化经济时代的范畴,它既不是马克思的“生产观念”意义上的“精神生产力”,也不是指文化作为渗透性因素对生产力所产生的变革作用,而是指为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而采取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和市场经济机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方式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现实力量、能力和水平。文化生产力概念,主要是从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维度出发来界定的。[17]
[1]朱光烈.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N].中华读书报,2001-01-23.
[2]谢名家.文化经济:时代的坐标——社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3-4.
[3]陆扬.文化工业批判的再批判[J].社会科学,2011,(2).
[4]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90.
[5]蔡尚伟,温洪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陈海宁.文化产业进入壁垒研究初探:基于文化因素影响的理论思考[M]//顾江.文化产业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72.
[7]李青岭.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J].生产力研究,2007,(6).
[8]张涵.关于马克思著作中涉及“文化产业”的思想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3.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682.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7.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9.
[15]李成文.精神的让度:论精神商品及其生产[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16]许士密.文化生产力的价值理性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自觉[J].求实,2007,(2).
[17]李春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视角——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审视文化生产力[J].理论导刊,2008,(10).
G114
A
1002-7408(2012)-06-0061-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产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研究”(08BKS049)阶段性成果。
何宏兵(1977-),男,重庆开县人,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网络文化建设;魏钢(1958-),男,四川营山人,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哲学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文化产业。
[责任编辑: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