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及其启示

2012-12-23胡剑

理论导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斗争资本主义时期

胡剑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成都610031;重庆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重庆400054)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及其启示

胡剑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成都610031;重庆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重庆400054)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有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因素。文章分析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及其产生原因,并指出其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启示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所谓意识形态,是指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1]129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认知体系,包括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社会学说及观点。其中政治学说和观点是意识形态体系的核心,也被简称为政治意识形态。本文所述文化建设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即指文化建设过程中所体现的政治观念体系和政治价值观。

一、意识形态因素在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反映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贯穿于他领导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但不能认为意识形态因素在毛泽东文化思想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事实上,毛泽东文化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和侧重。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五四”运动之后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革命学说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毛泽东认为,“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共产主义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2]697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即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它是社会主义学说的哲学根基,社会革命论更是具有明确的政治价值指向。其二,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运动的任务即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打倒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毛泽东十分强调文化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服务功能,十分重视在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毛泽东明确指出,“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亲热的两兄弟,它们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这类反动文化是替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是应该被打倒的东西。”“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2]695其三,新民主主义时期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就是政治立场问题。毛泽东认为,文艺工作者应“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3]848其四,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最重要。毛泽东认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两个标准不是一样重要,“但是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3]869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文艺界开展政治批判之风。建国后不久,毛泽东即提出,应当重视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认为武训“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是一种“丑恶的行为”,并反问道:“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这难道不是事实吗?”[4]47随后,又展开了对梁漱溟、胡适、俞平伯的批判活动,文化领域的政治批判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二,意识形态因素被推向极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1966年4月19日,“伟大的社会主义文化革命”——后来正名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经过精心策划后,通过《人民日报》正式宣布开始。[5]此后的十年中,“文化大革命”席卷的全国各地,对中国社会各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意识形态因素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高潮。“文化大革命”的产生原因十分复杂,但重要原因之一是毛泽东欲通过文化领域、思想层次的革命,纯化人民群众的思想,保证无产阶级和工农大众的思想不受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思想的侵蚀,阻止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通过文化领域的渗透进行现实政治领域的复辟。

二、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意识形态因素产生的原因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产生、发展有深刻的原因,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首先,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碰撞是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意识形态因素产生的时代背景。毛泽东一生中的主要革命生涯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生涯都是在十月革命之后,所以他的文化建设思想受到此种世界背景的深刻影响。十月革命后,世界上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从理论变为现实。从此,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冲突就一直存在,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抗也忽缓忽烈。总的来讲,十月革命之后至毛泽东逝世之前的这段时期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激烈斗争的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仇视和反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不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制与封锁。这种世界范围内的激烈斗争和碰撞正是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意识形态产生的时代背景。

其次,中国近现代以来所受到的资本主义世界强加给中华民族的苦痛是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意识形态因素形成的历史根源。1840年到1842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使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此,资本主义世界加紧对中国进行剥削和侵略,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正所谓“四万万人同落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国将不国的境地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痛心疾首,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在1915年,毛泽东就写到:“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6]对帝国主义的仇恨溢于言表。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美国支持蒋介石反动政权,干涉中国内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封锁,进行各种阴谋颠覆活动。这些既造成了中华民族的苦痛,也使得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这些资本主义的倒行劣施深恶痛绝。这些由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深刻在每个中国人心间的苦痛经历必定在文化领域有所反映,这种亲身经历的苦痛必然会造成中国共产党人对资本主义压迫的反抗和抵制,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抵制即是这种反抗的重要内容之一。

再次,毛泽东一生为之奋斗的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重视意识形态安全一直是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方面。毛泽东一生为之奋斗的政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这种政权从一开始就受到国内反动派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毛泽东认为,新生政权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当然包括军事斗争,但是肯定不局限于军事斗争,这个斗争在文化上必然有所反映。“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3]847这个时期既然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激烈斗争的时期,那么进行文化战线的斗争,以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质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合法性信仰,即在根本上体现为人们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内在价值主张的高度认同和自愿践行。[7]在毛泽东生活的时代,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即体现在减小、消除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毛泽东十分重视在文化领域中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他认为,“‘五四’以来,这支文化军队就在中国形成,帮助了中国革命,使中国的封建文化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买办文化的地盘逐渐缩小,其力量逐渐削弱。”[3]847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时期高度重视这支军队的作用,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这一思想又有所发展,将意识形态安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超越社会现实的高度。

最后,毛泽东一生所富有的斗争精神和忧患意识对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意识形态因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毛泽东一生重视革命斗争。他认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相互排除的斗争是绝对的。[8]333毛泽东的斗争精神是与毛泽东所处的时代特征和革命、建设特点相适应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级对抗尖锐,民族矛盾突出,社会处于质变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放弃甚至轻视斗争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导致革命事业的失败和倒退,甚至会扼杀革命的力量。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所处国际环境的恶劣,毛泽东同样强调斗争性。毛泽东认为当时国际的情势是两大阵营的激烈斗争,“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在毛泽东看来,这种斗争反映在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等方面,文化战线的斗争是必不可少的。

毛泽东的忧患意识对其文化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也有影响。毛泽东的“忧患意识”源于对党情、国情的认识与反映。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运动学习材料,谆谆告诫全党,要抵制封建腐朽堕落思想的侵袭,要吸取李自成声色犬马而急走北京的教训。即使是在晚年,毛泽东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是源于其浓厚的忧患意识。毛泽东晚年思想里有一种浓烈的“落后挨打”和“急于求成”的意识,[9]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其忧患意识的反映。

三、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对当今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启示

由上述可知,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一直是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重要特征,只不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体现、不同侧重。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对当今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1.意识形态安全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10]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方面。在毛泽东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针锋相对,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之争是十分剧烈的。这也是毛泽东重视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意识形态之争虽然已经不如冷战时代激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西方国家自诩他们的政体是理想的政体,是符合“自由和民主”的政体,是建立在“正统”政治价值观之上的政体。这些资本主义大国,特别是西方大国往往以其综合国力为后盾从西方意识形态中的民主和人权等价值观出发,除进行传统的赤裸裸的意识形态攻势之外,还以传媒、影视、企业文化等为媒介发动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文化攻势。如美国的卡特政府即大力在全球推行其“人权理念”,克林顿政府也曾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民主制度和民主价值”。[11]这些对我国的文化安全任务提出了挑战。所以,在当今,保证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安全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

2.超标的意识形态因素将会给文化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文化领域中应该有一定地位,但关键是比重应该适当。不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等于自动放弃文化领域的阵地,结果会使国家性质改变、政权垮台。苏东剧变即是前车之鉴。但是,超标的意识形态因素也是危险的,其后果也可能是灾难性的。总的来说,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文化思想中的意识形态因素是适量的,是符合实际的,在革命斗争中既防范、抵制了反动文化的进攻,又促进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繁荣。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非主流文化的危害性产生了错误的估计,对非社会主义性质文化的危害作用有所夸大,领导了以强硬政治手段消灭非社会主义文化的运动。这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实践证明,意识形态因素绝不能没有,但是也不能过量。正确的态度是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在文化领域内通过适当的引导,弘扬主流文化,用文化领域的办法解决文化安全问题,而不能通过政治手段粗暴地解决文化安全问题。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今中国既确保文化繁荣又保证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在各国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也是风云激荡。任何一个社会,在其意识形态领域中都必然存在多种社会思潮;任何一个社会,都必然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以此引领社会思潮。这个主流意识形态,就是核心价值体系。[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它包含了当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应遵循的政治价值和道德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系统的价值观念和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确保着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着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确保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中国既确保文化繁荣又保证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M].俞金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597.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0.

[7]冯宏良.意识形态安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探索,2010,(4).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王绪成.毛泽东的“忧患意识”的再思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18/c_111105580.htm).

[11]李优坤.论毛泽东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编写组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70-71.

A84

A

1002-7408(2012)06-0054-03

胡剑(1979-),男,安徽郎溪人,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生,重庆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斗争资本主义时期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清代时期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