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方略
2012-12-23吴永
吴永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西安71006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方略
吴永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西安71006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采用的基本方略是:在学习主体上,坚持把干部的学习教育放在第一位;在学习内容上,坚持把马列主义作为学习的核心;在学习方针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学习主题上,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些基本方略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为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政治基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学习运动;学习型政党;基本方略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求得自身生存和长期发展,在全党范围内发起了一场历时八年之久的规模浩大的学习运动。尽管当时党没有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这一概念,但综观党内的各种文献,“学习”已成为当时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词。这一运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为延安整风运动的成功推进创造了条件,堪称推进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奠基之举。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本方略,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引领中华民族复兴,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在学习主体上,坚持把干部的学习教育放在第一位
注重对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所致,也是延安时期党强化自身建设所采取的首要方略。毛泽东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最好的干部”,[1]“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2]而当时党内的真实情况是:“干部们的背景差异很大,他们在反日民族主义和建立自由强大的中国这两点上可以找到共同语言,但各自的思想信仰则千差万别。除了最上层的干部之外,绝大部分干部都没有读过有关马列主义的著作,甚至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3]这种状况,同中国革命正处于由低潮向高潮转变的关键时期、坚持正确政治路线和适应政治形势变化的需要很不适应。因此,抓紧教育干部,培养坚强的、得力的干部,成了党在当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4]174-175为此,1938年12月13日,毛泽东在中央组织部召开的延安党政军民团体检查工作的干部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加紧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运动及中国历史,从中央委员会各级干部研究较高深的理论起,一直到各机关事务人员学习文化为止。”[5]1938年12月25日,延安《新中华报》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发表《一刻也不要放松了学习》的社论,指出:今天我们是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历史转变的关键。要在这个空前的历史战争中,求得自己的生存,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在中央的大力推动下,一场影响深远的学习运动在全党蓬勃兴起。
党在延安时期的干部学习教育,采取干部在职学习教育和干部培训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为了加强党对干部学习教育的领导,1939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干部教育部,由张闻天、李维汉担任正副部长,领导全党的学习教育工作。由于党面临的任务十分紧张繁忙,加之干部人数众多,不可能都脱离工作去各类学校接受系统的学习教育,因而“一面工作、一面学习”就成为干部学习教育的一种基本方式。1942年,中央发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目前条件下,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是第一位的。而在职干部的教育工作,在全部干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又应该是第一位的。”[6]为了促进在职干部学习教育的开展,党中央从1939年—1942年发出了一系列指示和决定,制定了每日两小时学习制度、学习小组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等,并把每年的五月五日(马克思的生日)定为“学习节”,用以总结经验并表彰学习先进,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在做好在职干部学习教育日常化工作的同时,党中央竭力推进干部学校正规化工作。陕甘宁边区成立后,党中央在已有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和鲁迅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又陆续在边区兴办了陕北公学、马列学院、鲁迅艺术学院、青年训练班、女子大学、工人学校、农业学校、组织干部训练班、民族学院、边区师范学校、行政学院等27所干部学校。为了加强对各类党政军干部学校的领导,党的一些重要领导人如毛泽东、林彪、王明等还亲自担任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女子大学的校长,绝大多数的中央领导或在学校担任领导职务,或经常到这些学校演讲、作报告。毛泽东不仅担任抗大校务委员会主席,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而且在多所学校作了很多报告。这就为延安时期大规模培训教育干部、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组织保证。
二、在学习内容上,坚持把马列主义作为学习的核心
坚持马列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延安时期,为了培养大批熟知并能熟练运用马列主义理论的党员、干部,党把马列主义作为党员、干部必学的核心内容,以适应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
没有革命理论,就不可能指导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并取得胜利。在六届六中全会上谈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重要性时,毛泽东指出:“学习理论是胜利的条件。在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中国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的同志,那将是等于打倒一个日本帝国主义。”[4]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鲜明地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不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如果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他要在一切革命斗争中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体现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这也是不可能的。”[7]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上述论述,为干部的学习运动指明了方向。
在延安时期的学习运动中,从中央领导到普通党员、干部无不把学习马列理论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一时间全党上下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蔚然成风。为了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指导中国革命继续前进,也为了从理论上清理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毛泽东本人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发愤攻读和研究马列经典著作,撰写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稿,其中仅收录到《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1991年版,共159篇)的就有112篇,占总数的70%以上。这些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中写成的理论文章,不仅科学回答了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而且在许多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和周恩来的《论统一战线》等理论著述也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即使是在敌后和国统区,党的一些领导人也把学习马列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秦邦宪和周恩来于1939年4月在重庆机房街70号和红岩嘴13号举办了党员训练班,把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作为集训党员干部的主干课程。与此同时,南方局还要求各省特委分别在各地举办党员训练班。[8]这些培训班的开办,为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国统区党的工作水平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马列理论,提高党内高级干部的理论水平与政治水平,中央专门成立了高级学习组和学习总委员会。延安及各地高级学习组统归中央学习组(以中央委员为范围,毛泽东为组长,王稼祥为副组长)管理指导,按时指定材料,总结经验,解答问题。[9]205-2061942年6月,党的高级领导机关成立了学习总委员会,中央总学习委员会由毛泽东和康生负责,领导延安的学习运动,并规定每周或每两周召集一次延安高级干部的学习会。[9]395此外,1941年7月,中央将马列学院改为马列主义研究院,同年9月又改为中央研究院,强调研究院主要以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
延安时期的马列学习并非盲目地笼统地进行,而是“有的放矢”的。从当时中央下发的学习文件来看,学习内容都有专门的规定。1941年9月,毛泽东和王稼祥给中央研究组及高级组的同志下发通知,要求看圈定的六大以来的七十篇文章,理论方面首先看《“左派”幼稚病》、艾(思奇)译《新哲学大纲》第八章、李(达)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第六章和河上肇的《经济学大纲》的“序说”。[10]同年11月,中央学习组下发了《关于各地高级学习组学习内容的通知》,要求各地高级研究组第一步均以列宁主义的政治理论与我党六大以来的政治实践为范围,规定本年内先把季米特洛夫在国际七大的报告和列宁《“左派”幼稚病》二书以及《六大以来》的八十三个文件通读一遍。[9]211整风运动发起后,中央规定22个文件作为必学内容,其中多数与中国革命关系密切。1944年2月,为配合审查干部的需要,中央宣传部对延安各机关及一些学校的马列学习内容做了严格的规定,要求把马恩的《无产者与共产党人(共产党宣言第二章)》、列宁的《论国家》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14篇(部)文章作为干部学习的材料。[11]175-177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特别提出要读五本马列著作:《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两个策略》《“左派”幼稚病》和《联共党史》。[12]
三、在学习方针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的方法论,也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一项根本方针。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左”倾和右倾两种错误的干扰。这两种错误倾向从思想根源来看,都是由于理论与实际相脱节造成的,从而导致中国革命遭受惨重损失。因此,在延安时期,党在系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中央领导集体对理论联系实际作了大量阐释。毛泽东1937年七、八月间先后发表《实践论》《矛盾论》,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哲学基础。1941年5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他对“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命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改造,提出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的放矢”,“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13]8011942年2月,在《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毛泽东对理论联系实际作出了科学的界说:“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1945年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列为党的三大作风之首。
为了保证干部的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中央通过制定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1938年10月,张闻天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提纲中即对党校的教育方针提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特别着重于马列主义的革命精神与方法的教育,着重于拿实际问题来说明马列主义的原则。”[4]710此后,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方针而得以确立。1941年12月,中央在《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同时亦适用于各地)》中专门就在职干部学习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五项基本原则”。[9]243同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同时亦适用于各抗日根据地)》中批判了延安干部学校存在的“理论与实际、所学与所用”脱节的弊端,要求在马列主义的学习方面“必须使学生区别马列主义的字句与马列主义的实质”,“必须使学生学会善于应用这种实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而抛开一切形式的空洞的学习”,“使学生既学得理论,又学得实践,并把二者生动的联系起来”;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担任学校教育工作的同志坚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试验式教学方法以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9]257-258、260而检验教学的标准则是:“学生是否真正领会(理解、认识、懂得),以学生是否善于应用为标准。”[9]260
加强社会实践、注重社会调查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1941年3月,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文中指出:“实际工作者须随时去了解变化着的情况,这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也不能依靠别人预备的。所以,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的,我却至今不悔;不但不悔,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13]7908月1日,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除提出中央要设立调查研究局外,要求各地均应设立调查研究室,以调查研究国内外一切重大事务。[9]177延安整风运动发起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成为重点整治的对象,各级机关和各类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社会实践的比重,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也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改造的一项主要内容。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张闻天甚至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深入陕、晋两省数县进行调查,并撰写了数份调研报告。在《出发归来记》的总报告中,张闻天以自身感受表示:“‘不再空谈理论与实际联系’,首先要自己联系起来试试看;不再空谈‘以马列主义的立场与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实际’,首先要自己做一点这类‘研究’的小榜样试试看。”在他看来,调查研究要比一切这类辞句的空谈要大得多。因而得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的结论。[14]
四、在学习的主题上,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中国共产党人接受和信奉,主要是因为它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并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真正发挥它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这是延安时期最宝贵的历史经验总结。
延安时期,党之所以把推进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学习主题,根本目的是要清除教条主义在党内的危害,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历史上,由于我们党多次吃过教条主义的苦头,因而对教条主义尤为痛恶。毛泽东就把那些将马列主义当宗教教条看待的人斥之为“蒙昧无知”的人。在毛泽东看来,如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看作是死的教条,而不是当作行动的指南,那就会阻碍理论的发展,其结果必然是“害了自己,也害了同志”。因此,毛泽东指出:“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不正确的,应该抛弃的。”对于好谈空洞理论的人,毛泽东建议:“应该伸出一个指头向他刮脸皮。”[13]817
为了反对教条主义,同时也为了取得理论上的突破,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政治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4]在毛泽东的倡导下,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在这次全会上都赞同或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张闻天在10月15日的报告中提出组织工作“中国化”的问题,他强调:“我们要使组织工作中国化,否则我们就不是中国的共产党员。将外国党的决定搬到中国来用,是一定要碰钉子的。”[15]1942年2月,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再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做了阐述。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有些同志却在那里‘无的放矢’,乱放一通,这样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坏。”“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这个问题不讲明白,我们党的理论水平永远不会提高,中国革命也永远不会胜利。”[13]819-820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11]40-41经过数次如此反复的解释与强调,推进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成为全党的共识。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是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首次有了自己的完整的革命理论。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走向成熟,而且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列宁主义之后所得到的又一次质的飞跃。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的命运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结语
在迄今为止的中外政党建设史上,把学习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这也是我们党为什么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基本方略的实施,不仅统一了全党的思想,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党在延安时期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实践,不仅是党的发展的辉煌篇章,而且也成为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它带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不断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从而获得人民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7.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3][美]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83-184.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5]延安整风运动编写组编.延安整风运动纪事[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10.
[6]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N].解放日报:1942-03-02.
[7]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15.
[8]吴葆朴.博古文选、年谱[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464.
[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89.
[1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12]龚育之.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28.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18-322.
[15]张闻天文集(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453-454.
D2
A
1002-7408(2012)06-0048-03
陕西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的历史经验研究”(11B020);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话语研究(201104916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吴永(1974-),男,安徽蚌埠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副教授,政治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政党政治研究。
[责任编辑: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