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三大产业纵向变化特征分析和优化对策研究

2012-12-22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安徽

方 亮

(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安徽省三大产业纵向变化特征分析和优化对策研究

方 亮

(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安徽省三大产业总量稳步提升,但不同产业发展存在差异,通过对近10年的数据分析,安徽三大产业的纵向变化呈现出二产主导、二三一格局以及利好与缺陷并存的特征。优化对策与建议:发挥资源优势、提升一产产值、借鉴成功地区经验、缩短三产水平差距、找准发展关键点、缓解发展中的矛盾。

安徽省;三大产业;纵向变化

一、引 言

通常的三大产业是按照国内通行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为农业,通常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等,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矿石、钢铁、石油、化工、电器等;第三产业为服务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房地产、教育、旅游等。对三大产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中首先提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将比农业占有更重要的位置,而商业又将比工业占有更重要的位置;[1]1935年,费雷指出资源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转移的产业转移过程;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提出产业划分的理论,[2]阐明三大产业的具体内容;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提出克拉克定理,进一步阐述了三大产业的划分,并把服务业划分为第三产业;[3]20世纪80年代西蒙·库兹涅茨提出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替过程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4]钱纳里根据以往产业发展的统计数据构造了世界发展模型,提出了标准产业结构模型,认为产业间的比例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的标准,产业及比例平衡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5]基于以上理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安徽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葛世严分析了安徽产业结构50年的演变历程及特征;[6]孔小红对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劣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提升安徽产业结构需要转变思路,工业化与现代化并举;[7]张雅枚分析了安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等;[8]方国斌分析安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揭示了三次产业的特点;[9]秦柳通过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三大产业生产总值的效应,提出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为安徽带来了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财政收入,还促进了安徽产业结构的升级。[10]

二、安徽省三大产业总体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总量稳步上升,三产总值不断提升,2008年达8874.2亿元,大约是1978年的78倍。产业结构日趋合理,2009年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为1495.45:4905.22:3662.15,安徽的三大产业分别按照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呈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基本稳定,总体上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化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是安徽省三大产业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安徽省三大产业纵向变化

(一)产出总体增加,二产发挥主导

从纵向的时间变化上来看,2000年到2009年10年间安徽省经济结构指数变化呈现总体的上升趋势,生产总值指数线呈现2004年之前平稳微增、2004年以后增幅有所增大的变化趋势;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指数线上看,农业增长幅度最小,服务业增长幅度最大,从第二产业指数线上看,增幅变化由2003年之前的微增变化到2003年之后的强增变化,2007年超过第三产业,如图1所示。

从图2中看出各产业总值的变化在2004年之前为 “二三产业基本相当、第一产业产出稍低”,2004年之后的第二产业总值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三产中产值最大的产业,并且从增长趋势上看,第二产业的增长趋势超过第三产业,因此有理由预测安徽省产业结构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格局。

(二)“二、三、一”格局的形成

三大产业总量随着时间的变化都呈现递增的趋势,三大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如图3所示,安徽第一、二产业的总量偏小,呈现比重递减的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呈递增趋势,在2005年之前三产略高于二产,基本呈现为“三产大于二产大于一产”的产业结构;2005年以后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全省主导产业,一产和三产趋势递减,也即二产在全省发挥主导作用将在几年内继续保持;从三产和一产的趋势对比上看,三产趋于轻微下降而一产趋于明显下降,从而形成“二产大于三产大于一产”的产业结构。

(三)三大产业发展利好与缺陷共存

1.第一产业温和增长,提升空间较大

由图1和图2可知,第一产业的指数增加和总值的增加带动农业进入温和式增长的阶段,这不仅反应了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资源、地域、科研和市场优势,更反应了安徽省不断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农业科技支撑力进一步增强,安徽省的“加大发展现代农业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因为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是导致指数平稳上升的重要因素。

但是,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粮食生产大省,2006年国务院提出要把安徽建设成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2008年国家发改委制定粮食增产规划对安徽省的粮食生产提出更高目标。因此,作为粮食大省,安徽省被赋予了农业发展的重要责任,安徽省发展第一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第三产业较快增长,地区差距明显

由图1和图2可知,第三产业指数变化和总量都经历了“由一退二”的变化,在指数上以2007年为变化的分界岭,在总值上以2005年为分界岭。第三产业的变化较第一产业增加幅度较大,较第二产业指数变化由大变小,总值变化增加的差距随时间变化而增大,从趋势上看这一过程仍将持续一定时间,反应安徽省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并且在2009年外需相对低迷的时期,安徽服务业增势显著,虽然没有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增长势头最好的产业,但是发挥了较大的经济带动作用,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这可能与近几年以来安徽省文化产业、房地产业、物流业和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的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以第一次产业为主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继而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转变”,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才能有望逐渐替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目前安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二产业的发展水平。

但是,安徽省第三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相对较低。根据2009年数据统计结果,与中部六省相比,安徽第三产业总量只有湖南的79.2%、湖北的73%;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人均服务业增加值5417元,仅相当于全国的60%左右;与发达省市相比,只有江苏的27.2%,浙江的37.2%,差距更大。因此,从宏观角度来看,安徽省第三产业迫切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来缩小差距,实现赶超和跨越。

3.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带动作用不强,矛盾突出

由图1和图2可知,第二产业无论在总值还是指数都大于第一产业,在总值上自2005年开始赶超第三产业,并且赶超幅度有增大趋势,指数上也在2007年以后超过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工业增长迅速,发挥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并且从增长的趋势上看工业增势强劲,有望实现工业效益的继续提高、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和对安徽省经济的显著带动作用。

二产应该是安徽省实现强省战略的有效途径,但是,实现二产强省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第二产业发展中的地方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产业规模效应弱,增长很大一部分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的,并且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因此,二产的快速发展和对资源的高度依赖将会是安徽省未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四、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资源优势,提升一产产值

安徽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发展农业提升产值责无旁贷。首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据2009年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全省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尚不足全国平均数的一半,加大农村水源工程的投入,落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中之重。整治水库的蓄水和供水能力,保证有效作物灌溉;同时,整治农村道路建设、电力建设等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其次,治理水土流失,保障农作物的基本用水问题,可以采取“重高产、抓中产、治低产”的原则,实行高产、中产和低产田地的分开管理,既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同时降低了管理资源的浪费。然后,挖掘地方优势资源,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安徽省不乏地方优势资源,例如宣城的山核桃及森林食品等、黄山的茶叶和桑蚕等、六安的茶叶和畜牧养殖等、宿州的果蔬和棉花等,挖掘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业资源,积极推进农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效应,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经济产出。最后,走科技兴农之路。科技兴农是增产保收和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改变原有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可以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不仅使工业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又能为农业发展提供物资、技术和科技装备,能有效带动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产业化。

(二)借鉴成功地区经验,缩短三产水平差距

服务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借鉴成功经验,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和升级,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异。首先,做大服务企业的规模。根据发达省市的经验,例如广东、上海,服务业产出水平在全国领先地方的共同特征就是服务业企业规模较大,具有较多规模大、资金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因此打造几个规模较大的领头企业是发展安徽服务业的备选途径之一。其次,规划建设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服务集聚区,合理布局、高效管理,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集聚度较高、产业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促进基地和服务集群形成,例如物流园、信息园、金融服务园等,培育服务骨干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然后,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大型服务企业。大力吸引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大集团、大公司入驻安徽,形成地区有规模的服务产业,同时学习成功服务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经验和技术。还有,加强与周边发达省市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安徽省融入长三角步伐,加强市场的对接,积极推进制造业、旅游、农业、煤电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最后,依托地方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服务产业。安徽不同地区有地区优势资源,例如黄山的旅游和徽文化产业,要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形成整体效应,发展壮大形成地方支柱产业。

(三)找准发展关键点,缓解发展中的矛盾

做强第二产业是强省的重要途径。2006年,“工业强省”第一次作为发展战略写入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与此有重要联系。第二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产和三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首先,做强地方先导产业。先导产业是地方经济的主导力量,安徽省的汽车、钢铁、有色、家电、建材、水泥等产业都在地方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带头作用,扩大先导产业的生产规模,提高规模效益,进一步做大做强,以此为示范,利用先导产业的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广到其他行业,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其次,积极建设产业集群。安徽毗邻长三角,势必受到“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积极融入到长三角的产业集群建设中来;并且安徽省要根据区位特点、产业现状和地方产业优势,完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兴建产业园区,强化产业关联,实现合理布局,进一步培育竞争优势。然后,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掌握专、精、特、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和与龙头企业关系密切的配套型、科技型、服务型中小企业考虑优先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合作与联盟,建立资源、技术和信息共享以及互惠和协作的关系,实现“大带小”的发展格局。还有,构建安徽工业的空间格局。安徽省会合肥人才资源丰富、工业产业门类齐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马鞍山、芜湖、铜陵等沿江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区位条件优越,淮南、淮北为主的皖北地区农产品丰富、煤炭工业较发达,因此,可以构建“以合肥为中心、以沿江城市为纽带、以两淮为依托”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最后,严控生产污染和资源浪费。禁止建设污染严重、浪费资源、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对于高能耗和物耗并对环境造成污染、对资源破坏严重、违反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企业,通过产业政策、技术政策,采取经济、法律等手段坚决进行限制并逐步淘汰。

[1]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马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何德旭,夏杰长.服务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吴鸣.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4]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6]葛世严,夏兴萍.安徽产业结构五十年的演变历程及特征[J].江淮论坛,1999(6).

[7]孔小红.调整和提升安徽产业结构的思考[J].财贸研究,2004(5).

[8]张雅枚,江三良.安徽产业结构演进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J].华东经济管理,2005(9).

[9]方国斌,马慧敏.安徽产业结构现状与生产要素的变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5).

[10]秦柳.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5).

Study on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Anhui's Three Major Industries and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Fang Li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of Anhui province are being developed steadily,but with some differences.An analysis of data regarding their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the recent 10 years or so show the second industry is the leading industry;there exists a pattern of the second-third-first industry;advantages and defects coexist.Then such countermeasures as taking advantage of resources,promoting the first industry,learning from successful experience,shortening the gap among the three industries,developing key points and moderating contradi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are proposed.

Anhui Province;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longitudinal change

F121.3

A

1672-447X(2012)02-0070-004

2011-06-27

方 亮(1980-),安徽寿县人,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市场营销。

高 焕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安徽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