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关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破口

2012-12-22瞿晓琳

党政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突破口大众化民生

瞿晓琳

民生关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破口

瞿晓琳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始终关注民生,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以关注民生为突破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为积极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中国共产党需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情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立场;始终贴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中国共产党;民生关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的过程”〔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深入考察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关注民生为突破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总结其基本经验,对于当前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以民生为突破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关注民生乃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因而,中国共产党以民生为突破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深谙,不能反映人们民生诉求的理论是无法真正实现大众化的。因此,90年来,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剧烈变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始终关注民生,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进而统一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步伐而立于不败之地。

关注民生,以此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破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遵循的方针。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要使他们从这些实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2〕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解放民生(尤其是解决广大农民梦寐以求的土地问题)的实践。正是由于党以民生为突破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劳苦大众才从参加革命可以分到土地等切身实际生活的改善中深深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使共产党得到了劳动人民的衷心拥护,最终夺取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建国初期,中国社会进入全面的社会转型:经济凋蔽、人民生活异常困难、社会形态的演进、社会制度的革新、阶级结构的变动、社会关系的调整、社会风气的变化,旧的思想观念未被清除,新的思想观念尚未建立,社会处于由混乱向规范转换阶段。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大力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重构新的意识形态,加速社会文化结构变革的完成。在这样复杂的状况下,如何进行意识形态的重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当务之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其一贯的传统,依然十分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福利,用事实说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展土地革命、发展社会事业,给广大人民以生存的依据,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物质思想基础;镇压反革命,维护社会稳定,优化人民生活的软环境,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开展整党、整风运动,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创造良好的人文条件等。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性教育并把马克思主义内化到自己建设新中国的实践中去。然而,由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未能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遭受到严重曲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启迪了人们的心智,人们打破“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的束缚,思维渐趋活跃;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一方面面临着打破禁锢、解放思想的重任,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把对西方的学习变成对西方的崇拜和对中国传统体制弊端批评变成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仍然强调要以关注民生为突破口。1980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3〕后来他又强调:“不能光喊社会主义的空洞口号,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4〕为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发展民生的具体实践。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敢实现了有利民生改善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启动改革开放,从体制上的改革寻求民生改善的有效途径;强调要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力以夯实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还原按劳分配的本来面目,坚决反对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从分配环节确保人民群众的民生福利落到实处;还通过制定和实施“三步走” 等战略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来具体谋划民生的改善。有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仅十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样就用民生改善的活生生的事实有力地驳斥了贫穷社会主义论,也有力地反驳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各种杂音,从而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统一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伐。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充满了担忧和困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产生了动摇,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信仰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无疑,在这种背景下重拾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困难重重。面临严峻挑战的中国共产党,吸取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教训,认识到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必须要以民生为突破口。江泽民指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理论掌握了群众,就能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就能推动我们的事业顺利发展。”〔5〕而理论与群众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桥梁则是民生关怀。因此,要使理论武装工作富有成效,“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正确回答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自己的威力和真正掌握群众。”〔6〕为此,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提升民生质量的具体实践。首先,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建立并初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改善民生的活力;最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制定了“新三步走”战略,具体谋划十几亿人口的“普惠式”的民生福利。正是由于坚持以提升民生质量为突破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抵抗住了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压力,不仅做到了中国风景这边独好,而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时让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东方大放光芒。后来,江泽民在总结中国历史的基础上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人民经过几代人的流血牺牲得出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在中国已深入人心。虽然这几年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但中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就是鲜明的例证。”〔7〕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思想理论领域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噪音杂音时有出现。改变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状态,帮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不断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免疫力,是中国共产党的不二选择。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多年来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地认识到:一切思想问题的背后都是利益问题;新世纪新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需以民生为突破口。胡锦涛强调:“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同党带领人民进行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同党员、干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8〕为此,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转化为新世纪新阶段构建和谐民生的实践。首先,解放思想,摒弃意识形态的束缚,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式举起“改善民生”的旗帜;其次,针对过去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情况,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再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积极促成党的执政理念由GDP崇拜到民生至上的转变;第四,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具体谋划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民生福利。这样,就使老百姓从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层面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关键是在普通百姓的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解答群众思想困惑,反映群众切身利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

二、中国共产党以民生为突破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民生为突破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基本的有如下几点:

(一)必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情怀

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以民生为突破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前提。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9〕江泽民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0〕胡锦涛也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1〕正是由于深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情怀,中国共产党以民生为突破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才得以顺利推进。

(二)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立场

列宁讲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大众化不仅是表达方式问题,更是根本立场、根本方法问题。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更要关注大众的需要和诉求,解答大众的思想疑问和困惑,把立足点放在服务人民大众上。

这就要求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能准确表达人民群众在不同时期的民生诉求。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展不顺利,其原因之一就有不能准确表达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如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遭受挫折,重要原因就在于没能准确表达人民的民生诉求:一是误认为人民的利益在于阶级斗争,只要解决了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问题,就是人民最大的民生福利;二是错误地认为人民的利益在于坚持某种固定的社会主义模式,只要坚持“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的公式,就能给人民带来幸福。这种不准确的回答,不仅没能改善民生,反而把人民群众折腾得越来越穷,并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严重受挫。可以说,准确表达人民的民生诉求,并切实落实到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三)必须始终贴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普通群众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完全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他们更关心的是在生活中遇到的民生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所以,理论的宣传不仅要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必须契合群众的需要,这样才能使群众去接近马克思主义理论,试着去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不能用强制的手段硬性地在人民群众中灌输马克思主义,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影响力,通过民间的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2〕例如,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并不是马上向群众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而是在废除农业税、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宽覆盖等基础上去宣传的,用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人民得到了实惠,从而从内心慢慢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总之,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保持生命力,就要在关注民心、体察民情、解决民生等现实问题上下工夫。当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定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包容性增长。如此,便可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程度,使其在自身民生诉求得到实现的过程中自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度、认同度,从而自觉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进而在这种互动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 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149.

〔2〕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

〔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4〕〔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3.

〔5〕〔7〕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337.

〔6〕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7.

〔8〕 认真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N〕.人民日报,2008-09-30.

〔10〕 在内蒙古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2-03.

〔11〕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12〕李燕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1).

〔责任编辑:李绍华〕

B27

A

1008-9187-(2012)03-0064-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地区民生建设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研究”(10YJC710045);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2010b091)

瞿晓琳,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湖北 武汉 430074。

猜你喜欢

突破口大众化民生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日本人如何寻找“一带一路”突破口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