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机构职能研究*——基于黄石市群众公共文化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2012-12-21杨泽喜吴盛卿
杨泽喜 吴盛卿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黄石 435003)
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机构职能研究*
——基于黄石市群众公共文化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杨泽喜 吴盛卿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黄石 435003)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为群众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但还是无法满足群众公共文化生活需要。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应该顺应时代变化,把握群众公共文化需求的变化,转变自身文化职能,以实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角色的人本复归。
公共文化;机构职能;人民群众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提供足量、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理应承担的责任。研究表明,黄石市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总体存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高现象,公共文化机构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
2011年10月,“黄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组选派200名调研员深入黄石城乡,发放调查问卷2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1份。该问卷设计49道选择题和1道问答题。课题组在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利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成员实地调研,基本掌握了黄石市群众文化需求现状。此次调查显示,黄石市群众参与公共文化的意愿虽然比较强烈,但参与度总体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黄石群众公共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性、休闲性、知识性发展态势,而公共文化机构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远不能满足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
一、黄石群众公共文化参与度、满意度的调查情况
(一)黄石市群众公共文化生活参与度总体不高
让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初衷,也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体现,而公众参与度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性的主要指标。近年来,虽然黄石市各级政府及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提供了大量可供居民选择的公共文化生活方式,但是,居民参与公共文化的热情总体不高,如表1所示。
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主要是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购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如表1所示,黄石市各级政府以及公共文化机构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载体较多,可供群众选择的公共文化生活方式较丰富,但是,群众参与热情并没有预想的高。调查显示,在所有13项公共文化载体中,群众参与黄石地区公园活动的热情最高,其他公共文化载体群众参与度较低,在351份有效问卷中,经常去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人数都只有个位数,而从不参加这些机构的公共文化活动人数均在百人以上,有些甚至超过200人。
群众公共文化参与度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意愿相关。在“您是否愿意参加本地公共文化活动”的调查中,351人中,回答“愿意”的111人,回答“比较愿意”的132人,两项合计占有效回答的69.2%,回答“一般”的100人,回答“不愿意”的只有8人。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群众是愿意或比较愿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真正不愿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属于极少数。
表1 黄石群众公共文化参与度调查
(二)黄石市群众公共文化生活满意度比较低
在课题组进行的黄石群众公共文化满意度调查中发现,黄石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热情总体不高,既有主体的原因,也有客体的原因。正如内因是决定矛盾的主要原因一样,求解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热情总体不高还是应该从政府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自身查找。
如表2所示,在公共文化机构提供的13项服务中,除公园和广场文化活动外,对公共文化服务表达“一般”感受的均超过有效问卷的半数,其中,感到“满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公园、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和体育馆,所占人数比例分别为11.8%、9%、8%;“比较满意”的前三位分别是公园、广场文化活动、体育馆,所占人数比例分别为37.1% 、35.4% 、31.4% 。从对公共文化的满意度来看,群众对公园、广场文化活动、体育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较多,一方面反映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对上述公共文化载体的建设成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黄石居民公共文化需求呈休闲性发展趋势。对公共文化载体提供的服务认为“满意”的排名最后三位是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比例分别为2.9% 、3.4% 、3.4%;表示最不满意的是村(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乡镇(街道)文化站服务、图书馆服务,比例分别是25.4% 、20.6% 、20.5% 。总体看来,居民对公共文化机构提供的服务满意度普遍偏低。
由此可见,黄石市群众公共文化生活参与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公共文化需要。
表2 黄石群众公共文化满意度调查
二、黄石市群众公共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现状的分析
应该说,这些年来黄石市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加,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那么群众公共文化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公共文化客体需求发生显著变化;二是公共文化主体提供服务的类型和质量有待改进。黄石市群众公共文化需求朝着多样性、休闲性、知识性方向发展,而公共文化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群众需求之间有一定距离,这是群众公共文化参与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以下几项调查反映了黄石市各级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群众公共文化需求相背离的现实状况。
(一)居民生活周边公共文化设施无法满足群众多样性公共文化需要
在“您对周边公共文化场所是否满意”的调查中,348个有效回答中,认为“满意”的只占总人数的3.2%,“比较满意”的也只有23.9%,感觉“一般”的高达46.3%,而认为“不满意”的占26.7%。居民对生活周边公共文化设施总体不太满意,原因在于公共文化娱乐设施数量少以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缺乏针对性。首先,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少,体现在:一是相对数量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呈多样性趋势发展,原先的公共文化设施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要,这种现象在黄石城乡都很明显,因为,群众生活日渐富裕,空闲时间也日渐增多,学习、休闲的愿望与可能也在增强和增多;二是绝对数量少,这主要是公共文化设施配置不公平,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相较于城市为少,无法满足农村群众对公共文化设施的需求。其次,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缺乏针对性,主要是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忽视了客体发生的变化。课题组在大冶市大林山村、新屋下村、平原村、泉塘村等地调研时发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因为农村地区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守者老人居多,他们对电影并不感兴趣,而喜欢看的戏剧却难得一见。这一现象在劳动力输出大县——阳新更为突出。
(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无法满足群众休闲性公共文化需要
在351个“您认为制约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因素有哪些?”的有效回答中,60.1%的人认为是服务质量。客观地说,黄石市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基本实现了全免费开放,但是,这些公共文化机构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并不高。课题组调研东莞、深圳的图书馆、博物馆时发现,即便非节假日,东莞、深圳的图书馆仍座无虚席,博物馆观者众多。据当地的管理人员、读者及观众介绍,这应该归功于人性化管理。以东莞市图书馆为例,无论是图书的摆放、座位的设置,还是空间、色彩的布置无不体现人性化特征。而课题组成员在调研黄石市、县两级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时则很难看到读者如众、观者如织现象。黄石地区群众普遍喜欢游览公园和参加广场文化活动,充分表明群众对休闲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公共文化机构应该提供更多的休闲性公共文化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民众,满足群众休闲性公共文化需求。
(三)公共文化人才队伍无法满足群众知识性公共文化需要
在“您是否经常接触文化系统工作人员”的调查中,被调查的348人,竟然有47.7%的人说“从来没有”接触过文化系统工作人员,46.8%的人认为自己“有时”接触文化系统工作人员,只有5.5%的人认为自己“经常”接触文化系统工作人员。我们认为,导致这一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共文化人员配备不充足,特别是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人员数量难以满足群众需要。课题组调研发现,全市农家书屋基本建成,但是农家书屋管理不善问题严重,农家书屋管理者基本上由村干部兼职,村干部因要自谋生计,农家书屋只好长期“铁将军”把门。二是公共文化活动开展得少,以致群众难见公共文化人员真面目。课题组调研发现,文化站实行“以钱养事”以来,文化站工作人员身份发生变化,待遇普遍降低,大大影响了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黄石市公共文化人才质量不高,特别是科技类公共文化人才缺乏,无法满足黄石居民对知识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强烈需求。在“您最需要哪类文化人才?”的调查中,排名前几位的分别为:科技人才、职业技能培训人才、文化人才、社会服务人才。
综上可知,黄石市各级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在设施布局、服务质量、人才队伍等方面与群众的期望值有一定距离,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公共文化的需要。
三、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在公共文化构建中的职能建议
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以及现行政治体制决定了政府必须充当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导角色。这是因为:其一,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公益性,不可能主要通过市场得到有效提供。市场行为主要追求效益,强调的是投入与产出之比,这也决定了无法主要由市场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其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平性,享受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政治和法理意义;其三,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需要政府整合资源,而整合公共文化资源难度极大,相较于其他组织而言,政府更具有优势;其四,替代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组织还不成熟,我国现今还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政府必须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因此,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有关政策、制度的力度
要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地区,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骤实施,着力改善基层和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黄石市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二)完善财税政策以解决公共文化投入总体不足与不平衡问题
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决定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主导地位,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依靠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实际上行不通。政府应该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公共文化建设。
政府在完善财税政策,逐步建立多渠道公共文化投入机制时,要发挥如下作用:第一,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文化投入力度。目前条件下,各级政府投入是公共文化建设资金的最主要来源,只有确保市、县(市)区、乡镇财政公共文化投入稳定增长,黄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才能更顺利推进。第二,优化财政公共文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强重点公共文化设施经费保障。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一批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已经建成,还有一些重点公共文化设施正在建设或规划当中,各级政府应该重点保障已建、在建、筹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经费。第三,转变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政府应该强化公共文化投资绩效考核和管理机制,以公共财政为主要投入渠道,综合运用多种投融资工具,多方面扩大公共文化投入。同时,建立财税优惠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第四,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和运行方式。政府主导公共文化投入,并不意味着政府插手公共文化建设的所有方面,在市场机制更容易发挥效率的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完全可以采取委托生产、特许经营、项目外包等多种形式,提高公共财政的投资效益。第五,完善相关法规,逐步扩大公共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范围。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公共文化领域,除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搞公共文化很难赚取利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公共文化领域门槛太高、限制太多。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规以降低门槛,扩大准入范围,以利于社会资本广泛进入公共文化领域。
财税政策直接关系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可行性、稳定性,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存在命运与存在效果。完善财税政策是解决目前公共文化财政供给不足和不平衡的求解之道,也是政府在整个公共文化制度设计中的关键所在。
(三)实现社会公正以缩小城乡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差距
公共文化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社会公正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价值取向。现代社会公正,至少应该包括机会均等、过程公平、按贡献分配、确保基本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等,其中机会均等是核心,确保基本生存与发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1]4。由于长期以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操作过程中公平原则实际无法兼顾。黄石市公共文化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差距过大,其负面作用已经日渐显现。
均等化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公平性的基本路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领域的基本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公共文化均等化绝不是一个抽象概念,更不是简单的平均主义,而是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动态过程。一般认为,应该从制度、投入、参与和配置4个方面来界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1)制度架构上确保全体公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平等;2)财政投入上确保全体公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平等;3)决策参与上确保全体公民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上机会公平;4)资源配置上确保全体公民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结果公平[2]74。
(四)公共文化机构必须努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
如前所述,黄石居民享受公共文化呈多样化、休闲化、知识化趋势发展,公共文化机构必须努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以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
具体来说,中心城区应该配置自助图书馆,方便市民借阅;加速市、县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以促进图书流通及弥补县(市)图书馆藏书数量的不足;图书馆书架、座位的摆设、空间布局、色彩的布置应尽可能人性化;农家书屋藏书应适应农村居民对农业科技类书籍的需求;增加专家讲座,将专家讲座扩展至社区;博物馆不能坐等居民来参观,而应将展览、讲座深入到居民生活当中,以此吸引观众;黄石及大冶、阳新城区广场文化活动开展要有特色,乡镇文化站应借鉴城区广场文化活动的经验,将广场文化活动在乡镇积极推广开来。
(五)建立多层级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主体体系
建立公共文化考评体系也是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的重要职责,健全的考评体系有利于黄石市公共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现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的民主化程度比较低,原因在于:政府及公共文化服务部门评估主体的单一性;公众在评估中的作用无法发挥;评估专家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主体体系以凸显评估民主,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首先,要重视政府及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内部评估。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决定了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政府最清楚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忽视政府在评估中的重要作用既不现实,也不明智;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对本部门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也最了解,无视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内部评估也不科学。因此,政府自上而下的评估及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自我评估,在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3]。其次,正确对待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中的作用。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接受者,群众最有资格对公共文化服务作出客观评价,群众对公共文化进行评估也有利于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形成激励机制,以更好建立服务型政府。再次,提高公共文化专家在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中的地位。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性工作,应该充分发挥公共文化专家在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中的应有作用。
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各级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各级政府及公共文化机构应该顺应时代变化,把握群众文化需求,转变自身文化职能,创新服务机制,以实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角色的人本复归。
[1] 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 曹爱军.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杨泽喜.建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契合的公共文化评估体系[J].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5.
Research on the People's Demands for Public Culture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Public Cultural Institutions——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People's Demands for Public Culture in Huangshi City
YANG ZexiWU Shengqing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3)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s.The government and public cultural institutions have provided various kinds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but it's still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cultural institutions should adapt to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grasp the changes of people's public cultural demands,and change their own cultural func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ole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public culture;the functions of institutions;the masses
G249.27
A
1671-7422(2012)04-0019-06
10.3969/j.ISSN.1671 -7422.2012.04.005
2012-05-03
黄石市创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课题,项目编号:黄政办[2011]67号。
杨泽喜(1969— ),男,湖北浠水人,博士。
(责任编辑 陈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