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创新驿站及其分布式治理研究动态

2012-12-21何科方张建华

中国科技论坛 2012年4期
关键词:驿站站点分布式

何科方,张建华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国外创新驿站及其分布式治理研究动态

何科方,张建华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创新驿站是一种新的技术转移范式。最近几年国外创新驿站的研究动态表明,在运作方式上,创新驿站已从“科层制”向“分布式治理”嬗变;在组织形态上,创新驿站正向创新驿站网络升级。可以预测,创新驿站的网络化与分布式治理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技术转移;创新驿站;动态

创新驿站(IRC,Innovation Relay Center)是集成利用科技资源,形成跨区域、网络化的技术转移系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型中介服务组织。自1995年世界上第一家创新驿站在欧盟创立以来,国外创新驿站的发展极其迅速,成为全球最为先进、最有影响力的技术转移组织模式之一。我国于2006年开始创新驿站的试点,目前对创新驿站的研究才刚起步,与国外研究还存在一定差距。

分布式治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受西方公共管理思潮影响及信息技术发展推动的新型治理模式。2008年,欧盟提出打造高效民主政府的分布式治理模式,倡导传统的“科层制”公共行政向“分布式治理”模式转型。与此同时,创新驿站与欧洲信息中心合并,成立覆盖全球的欧洲企业网络(EEN),标志着“创新驿站”正式发展成为“创新驿站网络”。

1 创新驿站的成因与多视角透视

1961年,美国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形成技术转移的原因在于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技术发展不平和,存在技术差距[1]。随后,克鲁格曼将技术差距理论的研究深入,提出技术转移均衡论,给出了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商品周期贸易模式[2]。波斯纳和克鲁格曼的观点表明,技术差距的存在使跨地区技术转移成为必然趋势,也是创新驿站产生的动因所在。

1995年,欧盟委员会《欧洲创新绿皮书》宣布成立创新驿站,并明确提出创新驿站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与大企业、研究所、大学、技术中心与创新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建立促进技术转移与创新服务的跨欧洲平台,完成“支持创新、加强合作、促进欧洲各国的技术转移”的使命。IRC的创办主体多为商会、经济发展局、大学技术中心等,并涵盖250个合作机构。

创新驿站诞生以后引起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观国外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创新驿站的案例分析、运行模式、评价方法、标杆管理、经纪人队伍建设等多方面。

欧盟委员会(1995)在报告中指出,创新驿站使中小企业在技术扩散中得到学习与提升的机会,因此要制定规范化的工作行为制度;技术转移并非技术经纪人的事,而是一种集体性的事业;当技术转移出现可能时,创新驿站的工作决不能有丝毫松懈[3]。

Tominen(2001)较早致力于创新驿站的评价研究,通过在中部、东部、北部、南部访谈20多个IRC分支机构执行官(见表1),同时基于100万家相关企业、机构的资料,对创新驿站成立6年来的工作绩效进行战略分析,得出IRC战略分析报告。这份评价报告的定性评价指标包括:与合作伙伴的紧密程度,中小企业对IRC的认知度,地方政府的工作基础及对技术转移的支持程度等;定量指标有:IRC数量,平均每个IRC的合作伙伴数,地区失业率,每个IRC的工作人员,上年度达成技术转移意向数,上年度签订技术合同数,IRC顾客数等[4]。

Stuttgart(2002)提出,创新驿站运行过程应引入标杆管理[5]。他将创新驿站的技术转移过程分为促进阶段、评估阶段、商业化阶段和售后阶段,每个阶段的行为都设有标杆、评价指标、预期值(见表2)。

表1 欧盟创新驿站的地理分布(2001)[5]

Quatraro(2003)首次从传播学角度对创新驿站运行机理进行研究。他以意大利南部创新驿站为例,建立IRC知识转移模型,确立发件人、收件人、信息、背景、编码、联络6个角色,将创新驿站的工作流程从动机、意向、POETIC、参照物、工具、对接六方面进行解析,认为该模型可以解释IRC行为。其结论是:IRC是一个知识流动的过程,其功能主要是使知识在不同社群中流动起来,故交流的范围越窄,技术交易成功率越低;在创新驿站网络中,各个成员之间需要反复交流以增进相互信任,减少“搭便车”的可能[6]。

Potter(2006)从芬兰创新路线图、芬兰科技促进机构入手,对芬兰创新驿站的目标、服务平台进行了具体研究,对欧盟MAREDFlow项目与芬兰创新驿站的联结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应有机结合起来[7]。也有学者研究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创新驿站运行相关的公共政策。相关公共政策主要有:提高中小企业对技术转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提供具体的技术咨询,对技术转移不同阶段的具体支持,等等[8]。对创新驿站的技术经纪人的绩效评价r 研究表明,拉动型比推动型经纪人更有效率,与顾客保持长久且紧密合作关系更有效率[9]。

表2 创新驿站运行过程的标杆管理[5]

Sven Schade(2010)在国际技术转移论坛上强调,技术转移首先要搞清客户最关心的问题。对大型企业市场来说,法律保障、价格、技术品质及组合、同行企业惯例及专业素质是他们关心的重点,而对中小企业市场来说,信誉、中介专业能力及绩效、技术难题解决方案、项目落实是企业关心的[10]。

2 创新驿站的分布式治理及其特点

1994年,凯文· 凯利在《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一书中,对蜂群、电脑网络、大脑神经元网络、动物的食物链以及代理群集进行研究,提出分布式管理的思想。

Hippel(1998)从创新源的角度研究了分布式创新,指出引起创新源变化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潜在创新者对利润的期望,通过改变期望利润的分布可能改变创新源[11]。依据知识互补性特点和不同的整合模式,可以把分布式创新分为模块式分布式创新(并行式)、序列式分布式创新(串行式)以及复杂式分布式创新。

200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并论述“分布式公共治理”观点。随后,Flinders(2004)指出,在欧盟政治生态中,分布式公共治理使权力分散化,是对传统公共权威的解构,从而萌生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12]。Coen和Thatcher(2008)认为,从传统公共行政向分布式公共治理嬗变带来一种集体(民主)决策方式,使公共行政增添自主性、多元化,甚至更依赖源于私人部门与公民社会组成的咨询委员会,这比传统行政组织更富有弹性[13]。Kohler(2006)也提到,若将欧盟视为生态系统,传统组织如同建筑架构,分布式公共治理就显得更有流动性、更加灵活,似乎已从整个科层组织中分离出来[14]。

2008年,《欧盟高效民主治理》一书正式提出分布式治理。由于欧洲公共部门寻求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在公私伙伴关系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非科层关系”,从而使分布式公共治理演变为分布式治理。实际上,不论欧盟还是其成员国,分布式治理意味着公私伙伴关系的流动性政治生态,这与新公共管理(NPM)的理念相互吻合[15]。在欧盟提出分布式治理的同时,以欧洲企业网络(EEN)成立为标志的创新驿站网络正在形成。

综合上述观点,对分布式治理界定为一种适用于政府及各种社会组织的非层级式、网络化、有弹性的新型治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的科层制管理,创新驿站分布式治理的特点表现为以下方面:

(1)自治。创新驿站的每个站点可以对自身的操作行为作出规划,可以对意外事件作出反应,并且其行为可控。每个站点都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单元,在财务上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在管理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站点之间通过联席会议、论坛等方式发表观点。

(2)合作。创新驿站的任一站点可以请求其他站点执行某种操作行为,也可以对其他站点提出的操作申请提供服务。站点之间通过发送“协同服务意向”相互合作,共享技术信息资源,如果某一站点将技术需求发送到网络,其他站点可以提供技术供给,共同促成供需双方配对。同时,站点通过考察交流学习培训等方式,分享工作经验,致力于打造学习型组织。

(3)多元。每一个站点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和特色。在建设主体上,除政府部门外,鼓励中介机构、大学、科技园区、企业参与建设创新驿站;在服务产业上,既有综合性的创新驿站,也鼓励建设生物技术、光电子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医疗设备等各种专业型的创新驿站;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既有专职的站点工作人员,也有兼职的技术经纪人,还有各种临时性的合作伙伴。

(4)非层级。分布式治理是一种分散耦合的组织结构,各个参与者不论其规模、实力大小,都是完全平等、独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组织结构中的垂直等级关系,没有确定的契约和组织结构,没有支配与依附,所有行为主体都有平等的身份与地位,各个参与者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合作实现在战略、利益、资源能力上的互补。因此,分布式治理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和等级的协议,而是相对松散的、非正式的、隐含的、可分解和重组的相互关系系统。

(5)柔性。在组织形态上,创新驿站的站点不强求“大而全”,相反重视“小而美”,对于快速变化的市场、变化的企业需求有很强的适应性;在服务功能上,既有创新驿站直接提供的服务,也与其他中介机构合作提供间接服务;在运作经营上,提倡多元化的经费渠道,积极争取政策性的经费支持,也主动开拓市场,通过有偿服务弥补收入差额。

(6)网络化。分布式治理是一种基于共同知识基础的活动结点行为。在网络环境下,创新驿站可以收集的信息大大增加,其对信息收集、加工、输出的速度也全面提高,因而网络内所含有的信息量大大增加,组织间的联系也变得更紧密。创新驿站的网络化体现为三个层次:站点利用网络技术收集、储存、处理信息;站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日益频繁,逐渐形成一种网络化的工作体系;创新驿站融入到区域创新网络中,与大学、研究所等技术供方和孵化器、评估机构等科技中介组织联系紧密,并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各主体之间的互动。

总之,创新驿站分布式治理将用户资源需求与配置状况进行系统整合优化,采用需求应对式设计和模块化配置,并通过主站点设置策略或规则,对变化的网络站点做出性能与安全性方面的响应,形成分布广、功能全、反应快的网络化体系。

3 创新驿站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在创新驿站网络兴起之前,国外学者已关注技术转移网络。Bessant(1995)、Jose(2003)等学者认为,被动型的技术转移网络仅限于经验交流和“橱窗式”的技术信息发布,其技术转移的成功率通常较低[16-17]。在实践层面,欧盟对创新驿站及其网络化也极为重视,由此也推动了欧洲中小企业的发展。根据2008年的数据,欧洲有2300万家中小企业,占欧盟生产总值的58%,创造就业岗位7500个。在欧洲,创新驿站网络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规划期(1984—1995)。早在1984—1987年的欧盟第一框架计划(FP),欧洲就提出创新计划。在第三框架计划(1990—1994)实施期间,欧盟建立欧洲信息中心网络,大力推广价值工程,进行技术信息的收集、技术扩散的相关工作。1992年,欧盟Maastricht协议明确欧洲公民的定义,提出技术转移是欧洲公民应该享受的服务之一,欧盟有义务帮助小企业开展技术研发等服务,建立区域性的企业发展政策,促进技术传播与扩散,等等。欧盟第五框架计划指出,基于中小企业缺乏技术研发能力,必须建立一种中介服务网络,应更加重视其顾客——中小企业的需求,提高企业对技术转移机构的认知程度,提供一般性的技术转移服务,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服务。1995年,《欧洲创新绿皮书》指出,欧盟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研发能力不足、专业训练缺乏、融资困难、法律环境不优、创新政策滞后等问题,并提出13条具体对策,其中包括加强创新驿站及其网络的建设,这标志着创新驿站在欧洲正式启动。总体上,创新驿站的产生一方面源于欧盟认识到自身研发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担忧美国、日本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超过欧洲。不过,在这一时期,创新驿站网络仅是欧盟的一个宏伟蓝图。

(2)形成期(1996—2007)。在欧盟的大力支持下,创新驿站得以迅速发展,其间创新驿站的主办者有区域性经济发展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大学、商会等,IRC站点增至71个,分布在33个国家(包括欧盟成员27国及智利、冰岛、以色列、瑞士、土耳其等6国),参与者有240家单位,IRC网络工作人员1380名,为24.3万家企业提供服务(其中2007年新增4.3万家)。仅2004—2007年间,举办技术交易会240场,吸引20560家单位参与,3420家企业找到合作伙伴。随着站点增多,创新驿站网络逐步形成。

在运作上,创新驿站网络形成一个目标,即强化中小企业的技术与创新基础,提高欧洲企业竞争力;两项任务,即促进跨国技术转移、促进跨国技术扩散;三大优势,即扎根于地区了解企业需求、成员网络化信息灵通、与欧洲其他创新网络联系紧具备良好合作条件。

创新驿站网络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经验,如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五步工作法,即市场接触、供需对接、寻找伙伴、提供支持、签订协议;总结寻找合作伙伴的三种途径,即通过BBS系统建立可查找的技术信息库,通过技术交易会、投资洽谈会、中小企业贸易交流会等活动促成供需对接,通过专业性的IRC服务集群为特定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还归纳IRC网络提供的五类服务,即技术支持、国际合作、投资引擎、创业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根据企业价值链,在跨国技术转移过程中IRC顾客可以达成五类合作协议:技术合作、投资合作、生产制造合作、专利授权合作、商业化合作。

(3)发展期(2008至今)。2008年,受“分布式治理”思想的影响,欧盟在竞争力与创新项目(CIP)中发布一项建议案,将运行13年的IRC与运行21年的EIC(欧洲信息中心)合并,成立欧洲企业网络(EEN),标志着创新驿站网络向高级形态发展。EEN的准入机制灵活——不限身份,除企业外,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商业协会、大学和研究所、创新机构均可加入;也不限地域,除欧盟成员国外,其他国家的相关机构在2013年前均可申请加入。EEN的成立既便于中小企业更好地使用资源,也利于减少行政成本[18]。至2010年,EEN已在全球50个国家设立600个联系站点,包括欧盟27个国家和中国、俄罗斯等23国,为之服务的员工达5000余人。

EEN提供的服务包括三类:信息、反馈与国际合作服务,创新、技术与知识转移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参与欧盟第七框架协议的项目(见表3)。EEN的成效明显,以其在土耳其的站点机构——ISTBUSINNOVA为例。2009年,该站点成功举办134场技术转移活动,756家企业参与,其中468人接受咨询服务,向欧盟提供反馈意见794条,23项建议与欧盟项目对接,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49例、融资与法律服务100例,举办77场有特色的培训会。因此,欧盟委员会副主席Günter Verheugen(2008)指出,相对于IRC而言,EEN体现出三个优点:提出“一站式、无门户”理念,中小企业可获取网络内的所有服务;降低准入门槛,网络成员的区域化、接近性更强;政府—企业的双向式沟通有助于欧盟委员会获取反馈意见,制定更多惠及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19]。

归纳欧洲创新驿网络的三个发展阶段,均以创新为主题,以促进合作为重点,以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为目标。不过,早期的创新驿站网络侧重于站点建设,多为操作层面的经验积累,且技术转移主要在欧洲各国进行;2008年以后,创新驿站网络——EEN以中小企业为中心,突出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强调政府—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反馈与互动,使网络规模日益扩大。今后,随着分布式治理模式的广泛应用,创新驿站网络建设成为未来各国在该领域发展的重点。

4 小结

经过多年发展,创新驿站从当初的构想变成了现实,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成熟的、最有影响力的技术转移模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除了研究创新驿站的站点建设、内部管理与运营案例,还关注创新驿站组织形态的变化,即从“科层制”向“分布式治理”转型,从“创新驿站”向“创新驿站网络”升级,体现出自治、合作、多元、非层级、柔性、网络化等特点。需要指出,创新驿站网络是分布式治理的有效载体和必然结果,而分布式治理也包含网络化特征,因此创新驿站网络与创新驿站分布式治理互为表里,相互融合。

研究创新驿站及其分布式治理有利于更好地借鉴国外经验,构建“自下而上”的创新驿站组织形态,探索多主体合作、多中心供给的技术转移路径,形成我国创新驿站的建设与运营模式,对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如从“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两个维度描述创新驿站网络的结构与互动,研究创新驿站的分布与站点设置,等等。

表3 欧洲企业网络(EEN)的服务内容[19]

[1] Posner M.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M].Oxford Economic Paper,1961.13. 323-341

[2] Krugman P. A model of innovation,technology transfer and world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The Journal of Economy,1979,(87):253-266.

[3] European Commission. Good Practice in Technology Transfer Networks Management[R].Brussels: Coopers & Lybrand.

[4]Tuominen, K.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of SMEs Perspective of a service provider[D]. MBA Thesis,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0.

[5]Stuttgart. The Benchmarking Process within the IRC Network[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enchmarking,2002.

[6] Quatraro,F, An Ethno-linguistic Approach to the Role of Services in Knowledge transfer: The Evidence of the Innovation Relay Centre of Southern Italy [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Knowledge,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New Challenges to Innovation Studies”, organized by ASEAT and I of IR at the Victoria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2003.

[7]Potter, B. IRC-Flanders and MAREDFlow[R]. Seminar: Flanders, a maritime region of knowledge (MAREDFlow), 24 March 2006, Flanders Marine Institute(VLIZ), Oostende, Belgium. VLIZ Special Publication, 2006, 29: 4-14

[8] Georgen Artelsmair, Heidrun Krestel, Lubos Knoth. The future of PATLIB centres in a globalized patent world[J]. World Patent Information, 2009, 31(3): 184 -189.

[9]Porto. Efficiency and evaluation analysis of a network of Technology Transfer brokers[EB/OL].http://www.jrc.ec.europa. eu,2011-11-20.

[10] Sven Schade, Peter Reid, Ian Cresswell. The Network of Innovative Service facilitate Technology Transfer[C] . International Conferrence on Technology Transfer, Shanghai,China.

[11]Hippel, E.V.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2]Flinders, M. Distributed public governa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J].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 2004,11(3): 520-544.

[13]Coen, D., Thatcher, M. Network governance and multi-level delegation: European networks of regulatory agencies[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2008,28(1): 49-71.

[14]Kohler-Koch, B., Rittberger, B. The ‘governance turn’ in EU studies[J] .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Annual Review , 2006,(44) : 27-49.

[15]Alberta M. Sbragia. Distributed governance: the evolving ecology of the european Union[A]. Efficiency and Democratic Governa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 CONNEX Report Series[C]. 2008, Nr.09:339-364.

[16] BESSANT, J.. Networking as a mechanism for enabling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s[A]. Europe's next step: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employment[C]. USA:Frank Cass Publishers, 1995.253-270.

[17] Jose ,A.,LBORS, E.. Transl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networks for SMES: a review of the state-of-the art and an analysis of the European IRC network[J]. Production Planning & Control, 2003,16(4):413-423.

[18] Raimund Broechler.. Enterprise European network best practice for global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J]. TECHMONITOR,2010,(9110):39-42.

[19]Günter Verheugen. Europe's commitment to small businesses[A]. Responsible for Enterprise and Industry policy[C]. 2008.3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Relay Centre and Its Distributed Governance

He Kefang,Zhang Jianhua
(School of Economic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 China)

Innovation relay centre is one of new technology transfer model in the world. The trend of the research of it indicates that the function mode of IRC has transformed bureaucracy into distributed governance, and the organization form of IRC has transformed into distribute administration. Therefor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IRC network and distributed governance should be focus in the future.

Technology transfer; Innovation relay centre; Review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049068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创新驿站分布式治理研究”(11YJC630057)。

2011-09-05

何科方(1978-),男,湖北荆州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

F062.2

A

(责任编辑 迟凤玲)

猜你喜欢

驿站站点分布式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怕被人认出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