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言热”中的怪相

2012-12-21江曾培

检察风云 2012年21期
关键词:势利诺奖莫言

文/江曾培

文化

“莫言热”中的怪相

文/江曾培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了“莫言热”,这是喜事,也是好事。只是这种“热”应当集中在文学领域,用以点燃日益边缘化的严肃文学,推动作家更好创作,带动读者亲近文学,促进中国当代文学更有力地走向世界,走向人民大众的心中。

然而,“莫言热”中也掺杂了一些邪火邪热,不宜任其发展。借“莫言热”搞过度开发,想将莫言住过的地方、莫言的作品、莫言的爱好、莫言的用具等,都变成商业资源,形成娱乐和旅游的狂欢,社会舆论对此已有不少批评,这里不再赘述。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人借“莫言热”与莫言套近乎,给自己脸上贴金。某大学曾请莫言讲课,据当时听讲者回忆,场面冷冷清清。莫言获奖后,校内网站上立刻翻出莫言那次讲座的资料,以示当时主办方“有眼光”。这种“有眼光”的自我标榜,也表现在一些报刊出版单位,纷纷说起与莫言的来往。这其中,有人确是有识之士,有伯乐之功。然而,有些单位与莫言的关系,也不过与一般作者一样,是“来稿照登”的关系,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如今作为功劳簿摊出来,在“莫言热”中,徒增无益且无聊的喧闹。一些套近乎者则想借“莫言热”让自己也“热”一“热”,能“爆”出点引人注目的光。有句古谚说得好:不要借别人的高贵来自豪。这值得一切正直的人深思。

这几天,有关莫言的作品是否要马上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问题,也有些争议。语文教材有独特要求,过去选目遗漏,应当增选进去,但如果不考虑教学要求,仅仅因为作者得了诺奖,就匆匆补入,就如有人所说,有点“势利”了。势利,是一种以权势分别待人处事的恶劣作风,与作为精神文明的文学是格格不入的 。对文学作品的评判,是不容有势利眼的。我想,对莫言的作品,也不可用“势利眼”,不要因得奖前后的变化,而故意作出不同的评判。

莫言的作品有个性,有特色,有内涵,有锋芒,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已达到的高度。不过,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一好百好。莫言获奖,显示的是他创作的整体水平,并不意味着他的作品篇篇都十分高超,都没有缺憾。在我看来,他的作品质量并不平衡,有些作品对暴力和情欲渲染过度,略失分寸,这些作品就不适宜作语文教材选用。莫言对此是清醒的,他在《檀香刑》中写道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当前,他希望“莫言热”早点过去,他要在宁静中继续前行,这样的态度是明智的。

实事求是,是我们认识和处理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莫言因文学的杰出成就获诺奖,人们爱之敬之而一时形成“莫言热”,是热得好的;然而,如果有人想借此“高抬自己”,或以势利眼说一些不实事求是的话,那就是“莫言热”中的邪热了。至于借此搞过度的商业开发,那更是“莫言热”中的邪火了。

猜你喜欢

势利诺奖莫言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聚焦诺奖
吉光片语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势利人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势利(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