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路径探究
2012-12-21魏泳安王学俭
魏泳安,王学俭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00)
新形势下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路径探究
魏泳安,王学俭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00)
媒介通过构建社会话语体系,搭建公共舆论平台,塑造主导文化传播的共享意义等方式,不断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转化为社会个体的认知理念和价值共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本视角,针对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主要问题,系统地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的主体、受众、方式、内容、反馈五个方面探寻提出了优化策略。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路径
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媒介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对普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塑造社会公众的价值理念和认知态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本视角,分析新形势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的主要问题,探究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的策略选择,以期为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与媒介传播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大众化始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的逻辑归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拓展和实践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大众化,使其由主导价值观向主流价值观转变,才能形成核心价值观与民众观念的顺利衔接,使社会公众在不断的社会化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精神建构;才能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获得发展契机与理论拓展空间;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通过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途径实现大众化传播,在这些传播途径中媒介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在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传播的基础上,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也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形成传统媒介和新媒介技术共同搭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
媒介传播一方面通过构建社会话语体系,搭建公共舆论平台,塑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共享意义等方式,不断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转化为社会个体的认知理念和价值共识;另一方面,在新媒介环境下,新的媒介尺度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面临着走出传统媒介传播的思维范式,适应新的传播思维和理念,从而实现传播技术和传播思维同步转型的要求。同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媒介传播在当前社会利益诉求复杂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与社会话语的疏离与分异,引起主导话语体系的传播分化与传播失衡,面临着新的传播挑战。
二、新形势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的问题及原因
(一)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存在的问题
1.主导意识形态传播受到冲击。改革以来快速的社会变迁导致了社会分层的急剧分化,也导致了各个社会群体的不同文化消费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人们的需要由基本的生存需要转向为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公共利益企获,从而形成人们的利益诉求和公共满足之间的落差。在公共传播层面,表现为由社会转型带来的传播时空背景和传授关系发生的质的改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传播分化,甚至导致了传播失衡和传播冲突。
2.传播方式缺乏创新。媒介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的改进提供了技术支持,借助于传统媒介和新媒介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已成为政治生活中的必要环节。但是大众媒介作为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工具,常常缺乏创新,传播内容高度“一律”,话语单调,内容空洞,形式老套,使受众在大量的空话套话中逐渐对传播内容失去了兴趣。在当前新媒介环境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同样存在着信息质量普遍不高、网页文本形式单一和网站开放度不高等情况。
3.媒介传播的“知沟”现象。“知沟”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蒂奇纳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由于经济的快速不均衡发展使我国社会阶层的差距和地区差距不断拉大,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和不同的社会阶层在经济能力、社会信息接受能力、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由于上述文化资本的不同而表现出信息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形成传播的不均衡,从而引发大众传播的“知沟”现象。因此,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媒介传播,社会公众也会因为文化资本的差异而表现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和掌握。
4.新媒介尺度下的传播挑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直接推动了互联网、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等新媒介的普及,形成了新的社会传播环境。在新媒介环境下,传播主体身份与受众身份的平等化、受众反馈机制的增强、社会语境的多元化、社会群体认知的分化等等,使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宣传方式面临着挑战。新媒介技术在快速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难与挑战,从而使民众在形成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导和偏差。因此,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化解新媒介尺度下的挑战,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当务之急。
(二)时代背景下的原因分析
1.多元文化对主导传播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的多样化、社会的开放化以及科技的迅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认知和公共意识形态的作用方式。各种社会信息和思想观念通过媒介传播手段得到迅速传播,将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推向复杂化与多元化,加速了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融合与互渗,从而导致不同社会意识形态边界的模糊。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发展无法涵盖或替代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在这些领域里它们发展出了相对独立的生长空间。由此,构成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由封闭的、单一的状态转变为开放的、多元的状态,社会意识形态的整体结构由国家影响的一元结构转变为各种意识形态共存发展的多元化结构,从而导致主导意识形态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大大降低。
2.传统的观念机制制约传播主体的创新意识。在改革之前相当长的时间内传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宣传方法和传播机制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灌输、思想动员、口号标语宣传等长期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传播方式和思维观念。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入,以及人们关注对人生价值讨论的深化、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和主体意识迅速觉醒而逐渐难以引起传播共鸣。
主体意识作为个体的精神自觉,是人对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伴随社会公众主体意识的增强,人们不再满足于单调宣传、硬性灌输的方式,而是渴望摆脱权威、摆脱约束,并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传播信息,按照自己的认知决定接受内容,按照自身需要自主选择、自我发展。这就要求,一方面传播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就是尊重受众,重视传播受众的需要,传统的单向被动的信息接受模式忽视了传播对象的自我需要,抑制了受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社会变迁引发“知沟”现象。“知沟”现象是由于社会结构次系统之间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的差异,某些次系统能较快的适应变革,而另一些次系统反应较为迟钝,甚至一开始有所抵触,导致在接受变革能力和速度方面产生“鸿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变迁而引起的经济能力、地区差异等的差距拉大,也导致了不同社会群体文化资本的差异。处于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这种差异,在信息接收和社会认知方面的差距也不断拉大,从而形成了社会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断裂,这种社会断裂突出表现为传播失衡和传播断裂,在传播冲突和传播失语的文化情境下形成了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阶层,混合着地区差异带来的经济贫困,最终形成了贫困的“代际效应”。
4.新媒介环境下传播的复杂性。新媒介通过虚拟空间的构造,使世界的时空距离急剧缩短,任何团体和个人通过即时信息的传输,可便捷地寻找价值共同体,建立互助关系,同时造就了信息和舆论的多元化,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社会认知的碎片化和争议性,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有效传播形成挑战。
新的媒介环境下,快速的信息传播和信息存储使社会交流空间无限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由信息膨胀带来的夸张性和片面性以及媒介监管的间接和滞后性,都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形成挑战。“新媒介环境中信息传播的特征将表现出非线性化的趋势,甚至某些时候可以理解为混沌化,传播在新媒介环境中更加难以控制信息流动的方向和速度,对于信息所引发的传播效果也更加难以预料。”[2]
三、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路径
新形势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新媒介技术的普及,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借助新的传播平台得到更好的传播与普及;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上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媒介传播及其话语建构具有时代紧迫性。本文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传播者、受众、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反馈五个视角出发,对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主体的优化
“作为一个可认识和可确定的实体——传播者(传播主体),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掌握着信息呈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影像,或图片),把持着信息的流量、流向、性质和覆盖面。”[3]因此,作为传播的推动者,传播者方式举措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传播过程和受众的认知态度。尤其是新媒介力量的崛起,使得整个传播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播的时空背景和传授关系较之于以前都有了新的改变,采取适时的方法和举措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当前形势下的有效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1.“知沟”的填补。面临当前由于地区和阶层差异引发的“知沟”问题,要保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效传播首先是对传播“知沟”的填补。第一种方式是引导人们融入各种社会团体。在多元化的社区里,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知沟”有扩大的趋势,而在同质性的社会团体中,人们对接受的信息有着共需和互补的特点,由于相似的认知观念和生活背景,人们对接受的信息能够通过讨论和协商而达成共识,“知沟”扩大的可能性较小。因此,积极引导人们融入同质性的社区和团体对增强传播效果、填补“知沟”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种方式是公共传播必须明晰传播活动的多个目标受众,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设计传播的内容,即实现传播形式上的“窄播”。由于个人背景的不同,同一形式下的传播在不同的受众群体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为了达到相同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在传播形式上创新和多元化。
基于以上两种填补“知沟”的方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知沟”问题的填补必须考虑到同质性社区和社会团体的营造和构建。在同质性的社区和团体中,简化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的环境,从而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媒介传播与人际传播有机结合;同时在传播形式上针对不同阶层和社会群体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从而在明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对象的基础上,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窄播”,分不同层次、不同方式,多种途径宣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保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媒介传播效果。
2.“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启示。“沉默的螺旋”假说是由学者诺埃勒-诺依曼提出,该理论基于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了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认为社会公众天生的拒斥孤独感和群体依赖感使其在面对社会舆论时倾向于支持优势意见,从而造成了优势意见的不断增长和劣势意见的不断衰弱,合并形成了社会意见气候的“沉默的螺旋”。该假说强调了社会舆论控制对于社会意见气候形成的重要性,进而对规范社会公众的话语表达和价值趋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大众媒介作为营造社会舆论的方式之一,通过广泛媒介传播营造社会“意见环境”,从而影响社会公众的价值评判和行为表现。“在现代信息社会,由于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产生的‘共鸣效果’,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的‘累积效果’,以及媒介信息抵达范围的广泛性产生的‘遍在效果’,使得大众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4]
媒介化社会中,人们已日渐习惯通过媒介来了解信息、认识世界,媒介议程已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们的态度认知。基于“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启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当前的大众化传播要通过有效利用媒介舆论的方式广泛宣传,使媒介的话语表达和价值载负形成对公众意见的引领作用,达成多数人的意见共识,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论议程、媒介议程和社会公众议程三者之间形成最佳结合点。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稳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宣传阵营,唱响媒介主旋律,发挥媒体的舆论喉舌作用,形成核心价值观念的时代引领作用,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效传播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受众的优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媒介传播以转化为社会公众的价值认知和行为导向为逻辑归宿。因此,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明确社会公众接受传播信息的认知习惯和不同的社会群体划分,才能为下一步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阶段夯实基础。
1.公共传播的个体认知。按照符号社会学的观点,传播信息解码过程中潜在的差异始终存在,同一条信息可能在纷繁复杂的受众群体中产生多重含义,最终引发多种多样的反应。传播学者霍尔认为受众的信息解码通常会产生主导统治式的解码、协商性的解码和对抗式的解码三种认知立场。同时,个体在信息解码过程中会从以往的经验中抽象出对情境的认知和判断,并结合自身的利益形成对信息的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记忆。因此,结合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所面临的新形势,媒介在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受众认知情境的把握和适时引导至关重要,媒介传播意义的构建必须从受众认知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传播的价值认同,即在人们相互理解的信息空间里建构互动信任的价值理念,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好信息互动,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通畅的信息交流中达成共识与普及。
2.传播社群主义观点的启示。传播的社群主义观点由美国传播学者泰拉尼安提出,该理论基于“传播与发展的”的“社群主义”研究路径,强调社群的基本价值。他认为媒介作为社会内在的发展工具,在传播模式上借助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有效结合形成“参与性”的传播,在传播网络方面采用平行的而非垂直的传播途径,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强调媒介技术的双重性以及选择性发展策略。基于传播的社群主义理论背景,当前我国改革推动了迅速的社会变迁,传统的同质性的社会分层由于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文化多元的价值冲击而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与社会团体。“所有社群都渴望能找到他们自己的生活,渴望能发出他们的声音,并在一个更广阔的共享性公共文化中表达自己的意见,而这些都是现代化内涵中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5]因此,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不能是自上而下式的统一灌输,而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过程中合理科学地分析当前不同社会群体的分布与利益诉求,利用新媒介和传统媒介相结合的形式完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窄播”,形成群体个性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的互动与认知效果。
(三)新形势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方式的优化
新的媒介环境下,不同于传统传播模式的媒介尺度要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媒介传播作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媒介意义场的建构和社会嵌入式的传播等方式,保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媒介传播取得预期的效果。
1.新旧媒介融合下的传播方式转变。随着媒介技术的日臻完善和媒介化社会的逐渐成熟,新媒介以及新的媒介价值尺度不断地深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但是新媒介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旧媒介的消亡,相反,旧媒介会做出相应的改变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麦克卢汉曾指出:“一种新的媒介决不会附着于一种旧的媒介,它也决不会让旧媒介安安稳稳。它决不会停止压迫陈旧的媒介,直到它为这些陈旧的媒介找到新的形式和新的位置。”[6]当前媒介环境下,新媒介的出现迫使传统媒介依托新媒介技术平台逐渐完成自身的传播转型。这主要表现为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介凭借网络媒介的文本、声音、图像等传播方式形成有效的整合;手机报纸将传统的纸质媒介与手机短信相融合,通过手机便捷的接收方式,使传统纸质媒介衍化出适合当前快节奏社会发展的形态;网络和印刷技术的结合创造出的电子出版物,集合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众多元素等等。
当前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不断融合就有力地证明了麦克卢汉的观点,这种传播技术上的融合也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和思维,即有效地利用新旧媒介融合所形成的技术平台,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媒介宣传阵地,通过现代媒介传播形式的广泛性,多渠道、多形式地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当前时代情境下的传播;为搭建社会公众价值延习、自我表达、理解和沟通的信息网络,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广泛认知和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即形成以媒介为载体的传播意义场的建构。所谓意义场,是媒介传播所形成“共享意义”的场域,即拥有不同传播资源、处于不同传播背景中的各个社会阶层、社会利益集团在形成文化意义时,达成意义共识的文化场域。
媒介通过信息的载负,完成意义的生产与流通,在共享意义的基础上,形成意见市场,在公共舆论的平台上,形成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与交流,从而不仅使社会核心价值观获得连续而系统的传播与反馈,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2.社会嵌入式的传播方式。当前,随着新媒介技术发展和传统媒介的传播转型,公共信息传播不再是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媒介传播在纵向传播的同时也形成了横向的信息传播,即在传统传播方式的基础上人际间通过媒介技术形成的社会横向信息流动不断得到发展。新旧媒介融合形成的新的传播方式更多的贴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人们逐渐习惯于通过媒介技术平台来获取信息和话语表达。因此,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不能仅仅拘泥于传统的传播方式,要适应新的传播形式,在已有的传播基础上不断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横向传播,借助新媒介的技术平台开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际间传播。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这种嵌入式的传播为载体,不仅更广泛地扩大受众群体,同时也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更好的方式和途径为社会公众所认可和接受。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内容传播的优化
群众性和实践性自始至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善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作为媒介传播内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及时掌握和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立足于国情、民情与社情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和利益诉求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因此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纵向历时层面,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动态地掌握和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群众需求;另一方面,社会结构的复杂化使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的利益诉求趋向多元,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横向大众化的层面,要进一步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见吸纳的社会覆盖面。在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和协调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关键所在。
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媒介传播过程中,要保证作为传播内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整地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和认知,就必须采用媒介传播双方所共同熟知的信息表达方式,即通过媒介传播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采用为人民群众所习惯和熟知的方式才能被正确有效地解码。列宁曾经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7]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过程中,要将政治学术语言转化为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符合群众切身利益、言及群众关心的基本问题的大众化表达方式,做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深入浅出,为人民群众所认同,从而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媒介传播效果。在当前媒介化社会中,有效利用新旧媒介的传播平台,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媒介传播由灌输与双向互动相结合,传播语言采用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化语言,将会不断缩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感,形成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
(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反馈机制的优化
反馈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受众对信息传播的反馈是评估和掌握其对信息认知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优化和改进传播内容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信息的反馈是掌握传播效果、进一步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举措。在当前新的媒介环境下,媒介传播的话语权威逐渐式微,传授双方在媒介交流的平台中处于同一语境。同时,信息的快速发散性传播及受众的即时反馈也成为现实;另一方面,信息和舆论的多元化,也不可避免的加剧了社会公众认知的碎片化和争议性。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的反馈机制。
1.加强受众的参与意识。利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的舆论交流平台,鼓励受众积极参与到媒介交流和讨论当中,在反馈自身的价值评判和表达利益诉求的同时,也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建言献策。
2.保障反馈渠道的畅通和多元化。积极排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过程中反馈渠道所出现的问题与传播噪音,保障受众反馈信息的完整性,从而为反馈信息评估与回应的准确性奠定基础。在注重保障新媒介受众信息反馈渠道畅通的同时,进一步扩展以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宣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媒介的信息反馈渠道,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反馈信息采集渠道多元化。
3.加强和完善反馈信息的回应和评估机制。建立健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的受众反馈情况的回应和科学评估机制,可为不断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供基本素材和智力支持,是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环节。对受众反馈信息的回应举措应分为直接回应和间接回应。直接回应是对受众反馈意见进行科学分类,对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反馈意见实行即时回复制;间接回应是积极吸纳受众意见,使其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成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对受众反馈信息的评估机制应坚持科学性、客观性与动态性的原则,通过分析受众的反馈信息,检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的效果,进而评估媒介传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在媒介内部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评估的同时,引进外部监督和外部评价机制,保证整个反馈机制的评估过程的客观公正;同时,就整个反馈机制的评估过程进行再评估,检验评估方法、指标、程序的合理性,从而对整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媒介传播过程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何辉,刘朋.新媒介环境中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28.
[3]李诺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9:22.
[4]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03,(6).
[5]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8.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222.
[7]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7.
D61
A
1002-7408(2012)05-0047-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10YJA710066)成果。
魏泳安(1986-),男,甘肃会宁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王学俭(1955-),男,太原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