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综述
2012-12-21陈新梅吴达德
陈新梅 吴达德
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综述
陈新梅 吴达德
城市弱势群体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研究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备受学界关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但还没有进行很好的梳理和归纳。相关研究中,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研究、地方政府的弱势群体救助政策研究、弱势群体的个案研究等几个方面研究既有丰硕的成果,亦有诸多不足。总结和梳理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不仅能对未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又能为今天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众救助提供有益借鉴。
建国初期;弱势群体;社会救助
建国初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重大问题,由于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弱势群体救助。因此,建国初期的城市弱势群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者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成果,本文拟对建国初期这一问题进行梳理,以促进城市弱势群体的研究。
一、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对该问题党史、国史或社会学研究著作①有所涉及,以下有关的宏观政策性著作和论文都对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有不同角度地探讨和分析。
(一)社会救助的宏观政策性著作研究
对于救助制度的研究,不同研究者有其差异性认识。孙绍聘〔1〕著作系统地对中国历史上救灾制度进行了总结,对建国初期的救灾涉及了一些。另外康沛竹〔2〕的著作虽然不是专门关于社会救助的史学著作,但是都在若干章节中论及各个时期的社会救助。吴承明、董志凯〔3〕、何光〔4〕在各自主编的书中也有专章论述建国初期的社会救助中的失业救济问题。时正新〔5〕对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发展的方向和救助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其他的主要有洪大用〔6〕、袁志平〔7〕、李延昌〔8〕等关于社会救助的研究。外国著作中,美国的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9〕、日本学者小林弘二〔10〕等著对建国初期中国的社会救助也有所提及。
(二)社会救助的宏观政策性论文研究
熊风水〔11〕将建国后我国社会救助史分为传统社会救助阶段和现代社会救助阶段,详细分析了两阶段呈现的救助理念特性。高冬梅〔12〕则在文中详细探讨了1949-1952年中国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特点、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救助思想等,同时按照贺培育〔13〕提出的分析方法,从目标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管理系统、设施系统等四个方面对社会救助制度的框架体系进行剖析,解读了救助执行者对社会救助的资金收集与分配、自身管理和民众社会动员等运作模式。谢涛〔14〕则从微观角度来探讨建国初期的社会救助理念,具体梳理了1949-1953年中共在广州构建的社会救助体系的动态过程。张仁善〔15〕主要论述了建国初期城市出现的严重社会问题。李占才〔16〕则提出了全面劳动就业观及如何有效地解决失业问题。余翔〔17〕则从另一个侧面论述了建国初期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及优抚安置制度。总之,一般研究者认为建国初期社会救助制度理念的构建还处于初步构建时期,并没有形成较完整的弱势群体救助制度。
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研究
建国初期,弱势群体的救助主体,主要就是政府。高冬梅〔18〕重点对建国初期的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制度层面与实践层面进行了全面剖析,把二者放在同等地位,对弱势群体分类进行了个案研究,清晰地展现了理论指导下政府的救助实践。高冬梅〔19〕另一篇文章则从整体角度出发,侧重论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采取了多元化的救助方针政策、救助理念,并指出建国初期并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等。韩勤英〔20〕详细论述了1949-1952年北京市政府对弱势群体中的贫民的救助政策措施。刘奎〔21〕主要论述了建国初期的失业大军是城市重大的社会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对其救助,取得了巨大成效。颜微〔22〕侧重于对过渡时期党和政府面对失业大军,采取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和措施,对当前的就业危机有一定的启示。李小尉和彭贵珍〔23〕主要侧重论述了建国初期政府对失业者的转业训练救助与推广。此外,李新慧〔24〕也探讨了建国初期党和国家的就业政策。一般研究者都认为政府在弱势群体的救助过程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弱势群体救助的成效与政府的实施有密切联系。同时政府的社会救助经历了由以救为主到以防为主的发展过程。
三、弱势群体区域性研究
关于这一时期的区域研究多以北京、天津、上海、石家庄、南京、武汉、广州、成都、重庆等大城市为考察对象。有关重大城市的研究有待继续深化。
建国初期,上海弱势群体问题极其凸显。陈志霞〔25〕从党史的角度重点考察党和政府对上海弱势群体的救助,阐述了救助机构的演变、救助的方针政策、取得的成效等。刘志宾〔26〕的文章以小见大全面论述了石家庄弱势群体的构成、形成原因、政府救助、民间救助以及带给现今救助制度的启示。阮清华〔27〕则主要考察了上海游民的概况。其实弱势群体的内涵和外延就包括了城市中的大量游民,只是研究的视角不一。总之,不同的视角可以细致地考察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渊源。这些都是区域性的代表之作。地区性的弱势群体研究有待进行进一步比较研究。
四、弱势群体的分类个案研究
近十多年来,建国初期弱势群体分类的个案研究层出不穷,涉及到了城市贫民、难民、灾民、失业群体、娼妓、乞丐和孤老幼残等。
(一)对贫民、难民的研究
李小尉〔28〕着重从微观的角度考察了北京市贫民当时的生活状况,救助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对贫民生活作了细节上的探究和分析,从而也折射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水平。侯艳兴〔29〕则分别对国统区和解放区的难民救济进行了比较研究。民国时期对贫民的研究较为深入,索亮、任云兰和刘海岩的三篇①索亮的《民国时期城市贫民生活述略1912-1949》(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任云兰的《近代城市贫民阶层及其救济分析-以天津为例》(《史林》2006年第2期);刘海岩的《近代华北自然灾害与天津边缘化的贫民阶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民国时期的贫民研究都有益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建国初期城市中大量的贫民的生存状态。
(二)对灾民的研究
建国初期的灾民,主要是由于严重自然性灾害导致的。陈东生〔30〕详细论述了面对河北省严重的灾害以及,政府开展的有效救灾工作,为以后的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许虹〔31〕系统论述了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针对灾民和城市失业人群的救助情况。张富文〔32〕主要论述了政府对山东的自然灾害采取了有效生产救灾措施,生产救灾包括生产自救、国家救济、社会互济、以工代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张富文、陈红宇〔33〕另一文中则对建国初期河北省的灾荒进行了论述。此外,还有上海〔34〕对灾民的赈灾、汉中〔35〕的救灾、苏北〔36〕的救灾、河北省〔37〕救灾的述论。
(三)对失业群体的研究
建国初期,大中型城市普遍存在失业群体,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多。谢涛〔38〕重点分析了当时中共治理南京失业问题,并总结了失业治理的成效和经验。高冬梅〔39〕主要针对北京市失业救助的考察,1949-1952年中国失业救助行政体制的建构有利于社会救助的综合治理,以工代赈、转业训练等救助措施基本是积极可行的,此文很具有代表性。另外,吕晨曦〔40〕主要指出了失业原因以及城市失业问题的治理与劳动就业措施带来的经验启示。总体上看,政府在社会救助中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对今天的社会救助有重要启示。
谭彩霞〔41〕侧重考察了建国初期成都市的失业群体的构成,政府对失业群体进行的失业救助、并对救助工作进行评析。文章生动展现了成都市失业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政府治理状况。蔡玉卿〔42〕重点论述了建国初期主政大西南的邓小平治理重庆失业问题,文章提出了过渡性失业救济体系,这是一种新的视角。
还有文章专门针对各个失业群体进行分析考察,李营〔43〕以中央到地方的失业救济的政策为切入点,侧重论述了天津市的失业群体的社会救济。许福海〔44〕在文中主要论述了武汉市失业工人的概况,文章深入分析了政府的救济行为,包括组设机构、筹备粮款、发放救济金、安置失业工人等主要内容。刘荣臻,王卫红〔45〕将建国初期北京市失业工人治理与今天失业治理成效进行对比,肯定了建国初期北京治理失业工人的成效,同时也指出现实社会对治理失业的不足。
其中,对建国初期失业群体中失业知识分子也给予了极大地关注。韩勤英,苏峰〔46〕对北京市失业知识分子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莫宏伟〔47〕主要论述了建国初期各大中城市存在着大量的失业知识分子,中共对失业知识分子采取了团结、教育、改造、使用和救济的方针政策,基本上解决了知识分子的失业问题。此外,还有其他的论文,如:对上海〔48〕失业知识分子、北京〔49〕失业知识分子的研究。从社会心态的角度来看,建国初期弱势群体研究中少量涉及到心理轨迹的文章。彭博〔50〕的文章中就有一部分专门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群体的心理因素。总之,学者们分别从政府救助、失业群体本体、社会环境各层面分析了失业的弱势群体。
(四)对娼妓和乞丐的研究
建国初期,各大城市到处都充斥着妓女,极大地损害了妇女的人格和健康。现今研究者,一般认为建国初期的妓女改造主要有三种方式:北京模式、天津模式、上海模式。
于海洋〔51〕系统地对建国初期的娼妓业改造进行述论,通过分析三种模式并总结出实践中形成耐心教育和严肃纪律相结合的教育方法。通过治病救人、耐心教育、劳动改造、安置就业等措施,基本解决了这一社会顽疾。廖胜平〔52〕则重点考察了建国初期北京模式的娼妓改造。另一文〔53〕中主要是对建国初期北京解决娼妓问题的述论。冯武〔54〕指出1950年的武汉的娼妓改造是有别于北京、天津、上海的三种模式,有着自己的“三个特殊性”即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领导力量、特殊的改造方式。冯武认为建国初期娼妓业的改造是开创了独有的社会控制模式。陈育〔55〕主要是对建国初期广州市取缔与改造娼妓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对娼妓的教育改造采取安定情绪、教育改造、转业安置,创造了一条依靠各种手段综合调控的多元改造途径。邓世艳〔56〕重点论述了成都市的娼妓概况,成都改造收容妓女的方式,并且与其他城市妓女改造作了模式比较。此外有对建国初期云南〔57〕、天津〔58〕、上海〔59〕等娼妓业的取缔与改造的论述。
对民国时期的乞丐研究较多,对于建国初期的乞丐研究只有少量的文章。李小尉〔60〕着重论述了北京市的乞丐救济与治理,肯定了政府采取多种救助政策与措施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王光霞〔61〕主要论述了建国初期乞丐现象的由来和特点以及政府对乞丐现象根治的措施及对当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此外,还有关于建国初期长沙〔62〕乞丐难民的基本状况的论述。
(五)对孤老幼残的研究
对建国初期老弱病残的研究都散落或夹杂在弱势群体研究的论述中,研究者应予以重点关注。尤其是当今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的阶段,以史为鉴,尤为重要。
五、对建国初期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评析
关于建国初期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呈现出递增之势。建国初期,弱势群体的救助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但也有许多研究的不足之处,这为研究者进一步的深入提供了方向。
(一)建国初期弱势群体研究的成效
研究者对建国初期的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都予以一定肯定。从实施效果来看,一般都认为维护和巩固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适应了建国初期的特殊历史的需要。从中央到地方都全面贯彻和落实了弱势群体救助方针的政策,稳定了大局。从构建宏观制度来看,政府积极构建了社会救助制度的雏形。尤其是针对各类弱势群体分类进行救助,在实践中进一步扩展了社会救助制度。从提高思想素质来看,政府对弱势群体都进行了积极的思想教育,同时也不断加强救助人员的思想素质,这无疑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有积极作用,也可以避免救助过程中出现种种的弊端。建国初期,政府对弱势群体也开展扫盲运动,开展学习,提高弱势群体的素质,让他们摆脱自身的劣势地位,重新找回自己的定位。从采用救助路径而言,值得肯定的是政府把生活性救助和发展性救助结合起来。不仅仅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还积极发动生产自救,帮助弱势群体重新回归社会。这是现代的社会救助思想非常强调的,而传统的社会救济则带有消极的救助。政府依靠城市最基本的居民委员会来展开弱势群体的救助,积极调动了社会救助中的社会成员。这些都是研究弱势群体中可以值得肯定的地方。
(二)进一步深化的领域
对于建国初期弱势群体的宏观研究很多且较深入,同时微观个案研究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两种研究模式可以结合运用,有利于研究的深化。
总体来说,在时间上,国内学术界多侧重于民国时期的研究,在空间上多侧重于单一的重大城市,需要进一步深入到内地的大中小型城市。现有研究中多注重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即政府救助行为的研究,对弱势群体社会行为的研究较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弱势群体的社会行为研究有巨大挖掘价值。建国初期,政府对慈善团体进行调整与改造,但各个地区的情况是不同的,各地方政府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政府救助运作需要进一步扩展,如救助经费筹措和分发等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更应与建国初期国家的重大政治事件相结合来进行考察,而不能抛开大的社会背景,研究中此方面需强化。
从社会救助制度来看,研究者大多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进行解析,加强对组成制度的各个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以求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社会救助制度的运作方式以及存在的优缺点。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是不同的,简单地说是各种救助体系是社会救助制度的总和。时正新书中讨论了救助标准、救助对象、救助管理体制、救助运行机制、救助财力机制等等。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建国初期的救助制度的体系研究。如建国初期全国上下都在兴办劳动生产教养院,各个教养院都有初步救助的管理机制,有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规章制度、请假制度、医疗制度等等。这些也是救助制度深化研究的一部分。
从弱势群体心态来看,社会主体中的弱势群体处于社会阶层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劣势地位,造成了弱势群体的心态扭曲,应该重视弱势群体本身的研究,包括弱势群体的思想变化、生存环境、心理变化轨迹等等。尤其是各类弱势群体的心理变化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作为社会的个体,都有其结合自身实际的心理状态。民国时期则有少量文章研究。对于救助主体人员思想、行为、个人素质的考察,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扩展。我们说救助是双向的。其中救助者与被救助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他们二者的思想变化过程以及行为变化过程都值得进一步研究。现今并没有单独文章涉及到建国初期失业知识分子群体的社会心态以及其他各类弱势群体,这给研究建国初期弱势群体的心态研究留下了空白。
从分类弱势群体来看,要重视个别弱势群体本身,如对贫民的研究就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国家对贫民进行救助时建立了一系列的救助制度,对于全面研究建国初期中央到地方各大城市贫民有极大益处。这种既包括弱势群体救助的环境分析,还有进一步研究空间的就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成文的制度,也可能是不成文的历史背景、习惯文化、传统习俗等。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就要生态性分析各类弱势群体。
〔1〕孙绍聘.中国救灾制度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4.
〔2〕康沛竹.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防灾救灾的思想与实践〔M〕.北京大学,2005.
〔3〕吴承明、董志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一1952年)〔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何光.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时正新.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7〕袁志平.解读上海就业再就业〔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8〕李延昌.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9-1965)〔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0〕〔日〕小林弘二.中国革命都市解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过程〔M〕.有斐阁,1974.
〔11〕熊凤水.传统与现代:建国后我国社会救助理念的嬗变〔J〕.理论观察,2007,(2).
〔12〕高冬梅.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研究〔D〕.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8.
〔13〕贺培育.制度学:走向文明与理性的必然审视〔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14〕谢涛.建国初期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与评析——以1949—1953年的广州市为个案〔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3).
〔15〕张仁善.建国前后党和政府妥善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及经验启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4).
〔16〕李占才.建国初期共产党人的劳动就业观〔J〕.同济大学学报,2002,(5).
〔17〕余翔.建国初期的社会保障制度〔J〕.广西社会科学,2001,(6).
〔18〕高冬梅.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研究〔D〕.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8.
〔19〕高冬梅.新中国建立初期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5,(4).
〔20〕韩勤英.贫民救助与政府责任——以1949年至1952年北京市的贫民救济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7,(5).
〔21〕刘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失业救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1).
〔22〕颜微.过渡时期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23〕李小尉、彭贵珍.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失业救助中的转业训练〔J〕.北京党史,2009,(4).
〔24〕李新慧.建国初期党和国家的就业政策探析〔J〕.党史文苑,2007,(4).
〔25〕陈志霞.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上海弱势群体的救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26〕刘志宾.石家庄市弱势群体救助研究 (1947—1957)〔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7〕阮清华.上海游民改造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
〔28〕李小尉.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贫民的生活救助研究——以1949-1956年北京市为例的考察〔J〕.教学与研究,2009,(8).
〔29〕侯艳兴.河北难民问题及难民救济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30〕陈东生.建国初期河北省救灾工作述评〔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
〔31〕许虹.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救济灾荒、失业问题简述〔J〕.党的文献,2000,(4).
〔32〕张富文.建国初期山东省的生产救灾初探〔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0,(2).
〔33〕张富文,陈红宇.建国初期河北省的灾荒及其应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5).
〔34〕承载.建国初上海贩灾研究〔J〕.史林,1999,(3).
〔35〕温艳.建国初期汉中的自然灾害和救灾〔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4).
〔36〕蒋志强.建国前后苏北水灾及救灾工作述论〔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6,(2).
〔37〕郭贵儒,陈东生.建国初期河北省救灾度荒工作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3).
〔38〕谢涛.建国初期中共治理城市失业问题的对策与实践—以1949一1952年的南京市为例〔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1).
〔39〕高冬梅.1949-1952年北京市失业救助论析〔J〕.河北师范大学,2009,(5).
〔40〕吕晨曦.建国初期的城市失业问题治理及其启示〔J〕.天府新论,2005,(1).
〔41〕谭彩霞.建国初期成都的失业救济研究 (1950-1957)〔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10.
〔42〕蔡玉卿.建国初期邓小平治理大西南城市失业的实践—以1949年—1952年的重庆为个案〔J〕.重庆社会科学,2007,(6).
〔43〕李营.建国初期失业群体社会救济研究-对建国初天津市失业群体社会救济工作的解析〔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44〕许福海.论1949-19 53年武汉市员工失业及政府的救济措施〔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45〕刘荣臻,王卫红.建国初期城市失业治理的经验——以北京市失业工人的治理为例〔J〕.理论研究2010,(4).
〔46〕韩勤英,苏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北京的失业知识分子救济政策及其成效〔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第13卷)(3).
〔47〕莫宏伟.建国初期失业知识分子的安置与救济〔J〕.求索,2008,(1).
〔48〕郝先中.建国初期上海对失业知识分子的调查登记和就业安置〔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11).
〔49〕申秀婷,乔凌霄.解放初期北京市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状况及救济工作〔J〕.北京党史,2003,(4).
〔50〕彭博.新中国初期河北省失业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51〕于海洋.新中国成立初期娼妓业改造述评—以京津沪为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0,(4).
〔52〕廖胜平.建国初期北京禁娼及主要经验〔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2).
〔53〕廖胜平.建国初期北京解决娼妓问题述论〔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1).
〔54〕冯武.1950年代武汉娟妓改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55〕陈育.建国初期广州市对娼妓的取缔与改造〔J〕.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56〕邓世艳.建国初期成都妓女改造〔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57〕李金莲,朱和双.新中国建立以来云南省对娼妓现象的取缔与改造〔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5,(1).
〔58〕江沛.天津娼业改造问题述论1949-1957〔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4,(2).
〔59〕陈文联,刘伟.建国初期上海娼妓的治理与启迪〔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60〕李小尉.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乞丐的救济与治理〔J〕.北京社会科学,2007,(5).
〔61〕王光霞.浅析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乞丐问题的根治〔J〕.科教文汇 (下半月),2006,(4).
〔62〕余斌霞.建国初期长沙乞丐难民纪实〔J〕.湖南文史,2003,(1).
【责任编辑:李晓南】
D632.1
A
1008-9187-(2012)05-0112-06
陈新梅,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吴达德,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 成都 6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