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主线、关键环节与根本保障研究

2012-12-21张克俊李晓燕

党政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工业化县域城乡

张克俊 王 娟 李晓燕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主线、关键环节与根本保障研究

张克俊 王 娟 李晓燕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战略主线是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三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化”联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又会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三化”同步实现中农业现代化是重点,发展县域经济是纽带。关键环节是着力破解城乡“二元”制度,需要破解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实施上、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上、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上、城乡社会管理上的二元制度。根本保障是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城乡一体化;“三化”联动;城乡“二元”结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其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合理地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赖,各种时空资源得到高效利用”〔1〕。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战略举措和重要手段。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化的过程,需要按照战略管理的思路和方法确定战略实施框架,以此作为未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路线。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进行了系统研究。浦再明(2009)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在一定范围内城乡“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这个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要遵循“五位一体”的系统发展模式。〔2〕杨继瑞 (2005)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制度安排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保障,农业全程产业化是抓手,都市农业是纽带,原料性农业是举措,新型工业化是引擎,城镇化是平台,农地合理流转是杠杆,农村基层干部的执行力和积极性是动力。〔3〕李全胜 (2007)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是关键,发展县域经济是基础,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措施,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化农村改革是重要途径。〔4〕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探讨。

一、战略主线: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需要完成的任务很多,但必须明确一个主线,才能抓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牛鼻子”。这个主线就是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一)“三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指“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5〕、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及其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广义的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部门的发展,也包括工业化了的农业等一系列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工业化的过程不是孤立地发展工业,不是单纯提高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而是一个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GDP中的比重此消彼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工业化的实现并不仅仅表现为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升,而是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后的下降,第三产业大幅度提升,第一产业大幅度下降的过程。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践表明,工业化实现之时,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是:第一产业占10%以下,第三产业占60-70%,第二产业则由50-60%下降为25-30%;与此同时,农村人口大幅度向城镇转移,城镇化率达到60-80%〔6〕。

从工业化与农业的关系而言,工业化的实质是要将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但并不是要消灭农业,而是要大力发展农业。农业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的重要源泉、提供市场需求和劳动力等,农业对工业化从始至终都处于基础地位。工业化的最终目标是要把90%以上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只有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能够为全国90%以上的人口提供食品、各种农副产品以及工业原料,这个目的才能达到。因此,工业化推进的同时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也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而行,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城市化也是一个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此消彼长的概念,是一个大多数农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农民进城变市民的概念。总之,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工业化、城市化拉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三化”联动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符合三次产业发展规律、具有理论依据的命题。

(二)“三化”联动促进城乡一体化

“三化”联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形成又会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三化”联动符合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目标要求,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又必然要求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发展要改变传统模式,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走一条与城乡居民共创共享发展成果的科学道路,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轨道。通过“三化”联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国内外的城乡关系处理上都能找到典型经验和成功案例,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趋势。从国外来看,现在世界上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加拿大、荷兰和澳大利亚等,既是工业化的国家,城镇化率较高,同时又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从国内来看,在上海、江浙以及成都试验区都探索和采用了以“三化”联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区域和城乡差距较为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多种多样有效的“三化”联动模式,但无论采取何种路径,均需要思考和解决好以下重大问题:一是在劳动力不断转移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如何提高农民素质,为工业化准备优良的后备军。二是在工业化进程加速、人口持续增长、农业资源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三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耕地和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三)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重点

在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其重点是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城镇化进入加速期。201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2%,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城镇居住人口比重已达49.7%,城镇化率近10年来年均提高1. 36个百分点。然而,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发展缓慢而滞后明显,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突出,就业结构转换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转换。2010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10.2%,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到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38%,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第二产业的16%。在“二元经济”体制惯性和市场体制的自发作用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向工业和城市流动,构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繁荣局面,而农业还基本上处于以“一家一户”为主的传统生产阶段,农业基础薄弱、物质装备水平不高、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较低,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农业农村生产要素持续流失、农村劳动力素质不断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在一些地方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凸显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农业现代化的滞后性,农业现代化与整个国民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极其不协调。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重点是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同步发展,应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把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依靠力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把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要方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和集聚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把改革创新农业农村经营体制机制作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纽带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7〕。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就城市发展谈城市发展,就农村发展谈农村发展的传统思维定势,而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产业和土地空间利用规划、统一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配置、统一社会管理,而联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配置的重要纽带是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与农业的交汇点,还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从县域经济的本质看,县域作为城乡结合最紧密的单元,本身就包含了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具有城市与农村的双重特征。县域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广大农村绝大部分都处于县域单元之内,农民的绝大多数居住在县以下的区域中,因而县域相对于农村来说是城乡一体化的龙头,相对于大中城市来说县域又处于末尾。从县域的国土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来看,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因而县域实际上始终发挥着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应当指出的是,县域经济还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广阔、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所决定,在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不能只靠大城市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中小城市和集镇的作用,而县域单元主要承担着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历史任务。此外,县域经济还始终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中处于承上启下、沟通城乡、总揽农村的战略地位,没有县域作为基础和衔接点,国家的任何政策就缺少了根基。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其根本方向和主要路径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政府应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加快建立县乡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投资和土地政策,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关键环节: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制度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源于传统发展战略的失误,我国城市与农村存在制度与待遇的不平等问题,形成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的格局,在产业进入制度、融资制度、户籍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制度变迁中存在着“脱节”与“空挡”,是造成三农问题的重要制度原因〔8〕。尽管中国为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二元结构的制度性框架仍然存在,更重要的是,多年来形成的城乡分治体制的惯性在社会各个领域仍在延续〔9〕。因此,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关键是进一步破除不合理的、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二元”制度。

(一)破除城乡土地利用与规划实施上的“二元”制度

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不同的土地制度。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城市土地市场已基本建立起来并且形成了相应的地价体系,国有土地使用权在市场上可以自由流转,转让的价格主要由市场来决定。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只有集体范围内的农民才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限于不改变集体所有权性质和农业用途,不能自由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土地市场地价体系尚未形成。政府征地是农村土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唯一合法途径,由此也形成了中国土地城乡分割的独特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为工业化和城市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带来土地资源浪费、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目前城乡土地利用和管理存在城乡土地市场在空间和价格上的分割、城乡土地权利不对称、土地利益分配不公平、征地监管缺失、耕地占补平衡中补充的耕地质量低下等突出问题,影响了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破解城乡土地利用上的“二元”制度是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之一,需要通过完善和深化土地综合整治改革、分期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试验更集中交易的土地交易所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准地价体系等路径来实现。

规划是战略实施的载体,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规划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战略实施的成效甚至战略是否能够实现。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制度的作用,城市规划和农村规划的“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分割十分突出,表现为:重视城市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忽视农村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造成农村产业布局、耕地保护、村落集聚、集镇建设、生态保护等空间形态十分凌乱;城市规划与农村规划在管理体制、规划思路上脱节,规划中存在以城统乡的问题,即以城市规划的理念编制农村规划,忽略了农村发展独有的特性,也忽略了农村的发展制约或影响着城市发展的事实。同时,无论城市规划还是农村规划都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没有注意社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力。因此,要重点通过把规划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规划的对接,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合理布局产业发展、耕地保护、村落集聚、集镇建设、生态保护等途径来实现。

(二)破除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上的“二元”制度

在城乡劳动就业方面,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由政府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亦即资源配置是政府指令性的,不受市场影响。在这种体制下,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也是遵照计划进行,也就没有劳动力市场。为了防止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造成城市就业压力增大,政府相应制定了严格的限制农业户口人员迁入市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国民经济各部门劳动力统一招收和调配制度、对全国非农业人口一律实行居民口粮分等定量并发给供应凭证的口粮制度等制度,国家----单位保障制的社会保障制度,由此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割开来,形成了我国劳动就业城乡二元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尽管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农村户籍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各种制度约束正在破除,但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平等现象依然很严重,一些就业政策通常依照“先城镇、后农村”,“先本地、后外地”的原则实施,把农民工就业自觉不自觉地放在从属地位。在市场准入方面,由户籍制度产生的劳动用工制度,使得非正规就业成为农民工最主要的就业形式,农业户口在二三产业的某些领域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和歧视,更重要的是,农民工的许多权益不能得到根本保障。破解城乡劳动就业上的“二元”制度主要应通过促进城乡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和联动发展、建立跨区域就业供需平衡长效机制、建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机制、加快劳动就业区域一体化发展等路径来实现。

在城乡社会保障方面,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居民基本上没有社会保障, “生、老、病、死”主要靠农民家庭自身负担,而城市居民基本上靠国家包揽下来,形成了社会保障上的典型二元结构。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了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特征仍然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不平衡,我国城镇已普遍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涵盖了现代社会保障的所有项目,而对于大部分农村居民来说,却只有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予以保障,少数农村地区在试行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至今也尚未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包括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和法律救助等在内的社会救助制度以及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等较少或基本没有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分离,尚未形成统筹与协调的运行机制;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相差悬殊。消除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割裂状态,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要通过积极推进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层级化、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乡社会保险的转移续接机制等路径来实现。

(三)破除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上的“二元”制度

在改革开放前,为了保证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国家财政大部分资金投入了城市和工业领域,人民公社等集体经济组织除了负责组织社员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外,同时也承担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导致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上的“二元”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底子薄、投入欠账多,目前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深度还不够,公共品供给偏向城市,造成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过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的现象仍十分突出,同时,我国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管理体制不适应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求,一方面在组织架构上根据农村或是城市而人为地将其分割开来,实行条块分割,缺少综合性与全局性,另一方面在管理职能上多部门交叉管理。二是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基层政府在承担庞大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的同时,却没有足够的财权,导致公共产品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三是供给决策机制尚需改善。目前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还没有摆脱“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对于村民实际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村民没有足够的发言权。四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并不彻底。因此,消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城乡二元状态,应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型财政管理体制、搭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平台、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供给机制、健全城乡一体的民主测评监督管理机制等路径来实现。

(四)破除城乡社会管理上的“二元”制度

中国现行社会管理体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的,形成了城乡二元化社会管理的制度,使我国社会出现了两种独立的体系: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和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社会,且农村社会的发展远远不如城市社会的发展,城乡之间存在着极大差异和不和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动迁移,使社会管理又逐步形成了双重二元结构:一是以城乡户籍制度为基础、行政力量为主导的静态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在城市居民和进城农民工之间筑起了“高墙”;二是动态二元结构,这主要是市场力量的产物,这种二元结构在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之间划出了“鸿沟”。在这种双重二元结构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社会分隔形成了双重甚至多重社会,而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相对滞后及缺位,积累了大量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当前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是城市边缘问题、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农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城乡对抗情绪等问题。只有全面破除双重二元结构,使城乡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才能真正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主要应通过构建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城乡社会运行监测体系、建立社会影响评估机制、建立社会工作职业化机制等路径来实现。

三、根本保障: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其形成机理不仅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以城乡要素自由流动转换为条件的、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基础的聚集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自然产物,而且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以建立城乡均衡决策机制为条件的、以规划政策制度为手段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作用的自觉结果〔10〕。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其实质就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下,发挥政府的主要作用,以建立城乡均衡决策机制为条件、以规划政策制度为手段,改变农业、农村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中的不利地位,让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更多地流入农业和农村,惠及农民。

工业与农业、城市和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对基本关系。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我国目前工业化已经进入中期阶段并向后期过渡、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形成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较高集聚水平和较强辐射带动能力,这说明我国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基本条件。但是,要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转化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实行为,没有构建一套规范、全面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是很难达到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和生产要素总是向回报率最高的行业和区域流动。由于第二、三产业具有集聚程度高、要素容量大、技术进步快、需求弹性大等特点,城市具有很强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而农业则具有天然弱质性、高风险性,农村则具有广阔性和分散性,这决定了无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处于什么阶段,农业与农村在与工业、城市竞争资源和要素的过程中必然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仅靠市场机制自发作用,那么工业和城市的资源和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扩散将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传统农业的经营规模小、附加值和商品化率都比较低,如果不能与城市、与工业有机对接则很难有大的发展,反过来,农村市场又是我国城市工业品的主要内需消费市场,农村经济不繁荣,农村市场容量小,则我国的工业发展也会受到巨大制约。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巨大,如果这部分劳动力不转移,则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民增收就会受到制约;另一方面,继续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素质低、老龄化现象十分突出,如果不通过城市和工业先进生产要素的带动而仅靠农业内部的要素积累,那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就十分困难。只有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有效提升农村产品和服务的商品化率、提升农村居民的文明程度,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充分发挥进入工业化中期并向后期过渡的有利条件和反哺能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由于所建立的这种机制是稳定的、长期的、持续的而不是临时的、短期的、间断的,因而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差距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

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关键是调整国民收入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长期以来,为了尽快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国家在投入了偏向了工业和城市,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造成今天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几个1号文件锁定“三农”,均强调了对“三农”增加投入,初步建立了财政投入“三农”的增长机制,但是,由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困难性,必须持续不断地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提高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力度,才能使国民收入不合理的状况得到逐步扭转。今后应更加自觉、更大幅度地调整国民收入结构,切实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把与“三农”有关的项目作为国家新增投资安排的优先领域,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三农”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政府对农业补贴的长效机制、农村公共服务财政保障的长效机制。

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还应建立健全金融对农村供给的长效机制、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突出因素,应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和特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建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积极开拓农业农村发展资金的筹集渠道,引导银行和社会力量投入“三农”领域。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合理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应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土地税费管理,从体制上和法律上建立健全征用农民土地的长效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增值权益。我国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二元”结构已经成为城乡不公平的重要体现,应进一步深化城乡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者就业的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

〔1〕甑峰.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其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1998,(6).

〔2〕浦再明.城乡一体化发展系统论.系统科学学报〔J〕,2009,(4).

〔3〕杨继瑞.城乡一体化:推进路径的战略抉择〔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李全胜.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

〔5〕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70.

〔6〕林凌.林凌文选:改革三十年亲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79.

〔7〕韩振普.县域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J〕.理论学刊,2009,(09).

〔8〕宋宇,任保平.西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的四轮驱动模式〔J〕.开发研究,2011,(1).

〔9〕王新志,樊祥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J〕.中国农村经济,2010,(1).

〔10〕方辉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机理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0,(1).

【责任编辑:陈学明】

D618

A

1008-9187-(2012)05-0101-06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战略研究”(08AJY012)

张克俊,四川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王娟,四川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晓燕,四川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四川 成都 610072。

猜你喜欢

工业化县域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县域经济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