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京的胜利及其对俄罗斯的影响

2012-12-21王秋文

俄罗斯问题研究 2012年0期
关键词:反对派抗议普京

王秋文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

普京的胜利及其对俄罗斯的影响

王秋文

2012年3月4日,俄罗斯第六届总统选举落下帷幕。根据俄中央选举委员会3月7日公布的正式统计结果:统一俄罗斯党候选人普京的得票率为63.60%,俄共主席久加诺夫为17.18%,独立参选人普罗霍罗夫为7.98%,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为6.22%,公正俄罗斯党领袖米罗诺夫为3.85%。俄中央选举委员会确认,2012年俄罗斯第六届总统选举有效,俄现任总理、统一俄罗斯党候选人普京当选为新一任俄罗斯总统,任期6年。这将是普京第三次执掌克里姆林宫。

一、总统大选结果分析

3月4日投票结束当晚,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普京将以60%左右的得票率胜出。十万支持者在莫斯科市中心马涅什广场举行庆祝集会,普京出席,流泪感谢支持者,动情地高喊:我们赢了!我们赢得公正、诚实!感谢你们!光荣属于俄罗斯!“硬汉”普京的激动足以表明此次总统选举结果的来之不易。

下面对普京此次获胜的情况作一分析。

1.支持率水平

从普京三次当选总统的情况来看,2000年的得票率为52.52%,2004年是71.31%,2012年是63.60%,此次的得票率水平居中。而投票率为65.34%,也属中等水平。

2.得票地区分布

在大城市的得票率低,在边远地区的得票率高。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等大城市的得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莫斯科的得票率仅为46.95%,未超过半数。相反在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得票率最高,在车臣、达吉斯坦和印古什等地得票率都超过90%以上。

3.选民成分

核心选民是中小城市的居民以及同现政权利益相关的人,也包括那些不喜欢其他候选人的选民,当然也有部分废票。俄政治学家表示,废票也是一种态度,反对所有人也是一种选择。

有数据分析,一般执政当局提出的候选人在大城市的得票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这一现象更加严重,大选前反对派在大城市的各种抗议活动加剧了这种趋势。如果总统选举只在大城市进行,普京可能无法在第一轮胜出。

二、俄罗斯转型政治民主经受考验

2012年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与其说是选举新总统,不如说是一场对普京的支持率和信任度的全民公决。

1.反对派的抗议运动引发了对俄罗斯政治民主的关注和质疑

从2011年12月俄议会选举后开始的大规模游行示威,一直延续到2012年3月的总统大选。3个月来,俄罗斯各地出现了各种规模的反对派游行示威和抗议集会,从抗议议会选举舞弊,发展到反对普京,不满“梅普组合”的轮流执政,提出“没有普京的俄罗斯”的口号,致使普京的支持率一度急剧下降,最低时降到50%以下。

俄国内政治形势的这种严峻程度是近年来没有的。政治民主问题成为了国际社会及媒体关注的焦点,西方媒体指责“俄罗斯民主倒退”。

对此,普京的基本态度是:(1)走上街头的“抗议运动”,这是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的正常现象,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2)不管总统选举结果如何,他都尊重俄罗斯人民的选择;(3)他重返克宫,不是为了长期独掌最高权力,而是为了“国家利益”。

2.俄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选举诚实、公正、民主

为了保证总统选举的顺利进行,俄政府加大力度,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选举的公正透明。

(1)加强监控。在全国约95%的投票站安装了联网摄像头监控投票过程,在1/3以上的投票站设立了透明投票箱,让民众监督投票过程,杜绝舞弊行为。

(2)增加外国观察员人数。2012年大选邀请了700名外国观察员监督投票,比2008年大选几乎多出1倍。

(3)运用新技术手段全程网络直播选举。据俄媒体称,这是“第一次数字化直播”的选举,仅此一项,耗资4.47亿美元,覆盖9.17万个投票站。在莫斯科有10万人通过6000多个摄像头实时监控3000个投票站的情况。

在此过程中,的确有摄像头拍到个别票站有造票嫌疑,其中一个位于南部达吉斯坦地区塔鲁莫夫区的第1402号票站即有造票嫌疑:有几个人站在电子票箱前,持续大把大把地把选票喂进票箱。最终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该票站的所有选票作废。

3.反对派抗议集会以“公民运动”的形式影响俄罗斯政治民主进程

俄罗斯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转型20年来,政治民主发展仍在探索中。

理论上,民主没有统一的模式,政治民主的发展必须结合本国的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只有符合国情的政治民主才是有生命力的。只有民主意识,而无民主机制的政治民主是不完善的。在践行民主政治的俄罗斯,普京三入克宫,以及对他2018年连任的猜想,引起了俄罗斯内外关于“民主”与“专制”的忧虑,但这又是俄罗斯政治民主发展的现实社会基础,是当代俄罗斯的基本国情。

应该说,俄罗斯近期的“抗议集会”是反对派政治意见的表达,是一种从议会内到议会外的政治行动,这种形式或许会成为一种常态。这种“抗议集会”以一种“公民运动”的形式将促使俄罗斯“有所改变”,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对俄罗斯政治民主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三、普京获胜的主要原因

普京获胜,总的来说有三方面因素:一是“需要普京”的社会共识;二是无人抗衡的实力;三是理性强势的竞选策略。

自执政以来,普京的执政成绩得到充分肯定,执政理念得到基本认同。社会上已经形成了“需要普京”的基本共识。普京的强国思想和稳定发展,符合俄罗斯民众目前的基本心理需求。反对派提出的“没有普京的俄罗斯”的口号,让俄罗斯民众对没有普京的俄罗斯将面临的风险担忧,而普京支持者提出的“我们支持有普京的稳定和变化”则让俄罗斯民众相对心安,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有普京的改变和稳定,这是大多数俄罗斯人的共识。

再有,无论竞选运动如何激烈,其他候选人目前还不具备与普京抗衡的实力。有个形象的说法:久加诺夫太老了,而普罗霍罗夫还太年轻。

第三,普京采取了理性强势的竞选策略,全力争取选民支持,取得了明显效果,选前支持率迅速回升。

(1)普京支持者组织声势更加浩大的“挺普”集会与反对派的“反普”集会相抗衡,显示了政治资源的力量。

(2)普京在2012年1月16日—2月27日大选前的7周时间里,以每周一篇的频率,分别在俄罗斯各大主流报纸上连续发表了《俄罗斯全力以赴——我们应该面对的挑战》、《俄罗斯的民族问题》、《我们的经济任务》、《民主与国家的质量》、《构建公正——俄罗斯的社会政策》、《变得强大:俄罗斯国家安全的保证》以及《俄罗斯与变革中的世界》7篇纲领性文章,全面深入地向选民阐述自己的执政理念和对国家未来的规划,产生了很大影响。有位研究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就是看了这些文章后才转而支持普京的。

(3)顺应科技发展,建立普京竞选网站,以便让年轻选民可以通过他们方便的途径了解普京,争取他们的支持。

(4)再次强调梅德韦杰夫出任总理,表明对统一俄罗斯党的依赖和信任。尽管2011年曾组建“人民阵线”,争取支持力量,但仍以统一俄罗斯党的候选人参与竞选。

(5)临近选举前,公开向西方媒体表示:尚未考虑2018年的任期。

四、普京新任期任务艰巨,“新普京时代”决定其历史声誉

毫无疑问,普京新任期任务艰巨,兑现承诺,成为“新普京时代”的重要内容,而“新普京时代”的具体内涵将决定普京在历史上的声誉。

1.向反对派释放善意,呼吁各政治力量开展合作

大选结束后,为了“共同努力,有效地解决国家所面临的问题”,3月5日普京立即在莫斯科城外的茹科夫卡会晤反对派候选人,日里诺夫斯基、米罗诺夫和普罗霍罗夫参加了会晤,久加诺夫受邀但拒绝出席并对选举违规行为表示抗议。普京邀请普罗霍罗夫入阁任职,但遭到拒绝。普罗霍罗夫表示,在“当下的政治体制中担当任何职务都索然无味”,他要组建一个新的右翼政党,继续参加未来的总统竞选。他认为,一个强有力的新政党可以推动国家发展,俄罗斯现在非常需要这样一种政治力量。

3月7日,普京首次以当选总统身份接受访问时发表了对反对派的看法。对于反对派走上街头,他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普京表示,当反对派能够就国家发展道路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证明其具有吸引力时,反对派就能成为实际的政治力量。因此,如何与反对派进行建设性合作,是普京新任期的重要任务。

2.影响俄罗斯政治民主发展的制约因素仍将长期存在

任何国家政治民主的运行机制只有在各种政治力量、政治思想保持动态平衡的前提下才能正常发挥作用,目前俄罗斯仍然存在政治民主发展的制约因素。

首先,俄罗斯目前的多党机制还不成熟。一方面,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的局面,使俄政党政治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另一方面,2011年梅德韦杰夫提出的简化政党登记的建议将政党最低人数的限制极大幅度地降低(从4万人降到500人),是否又将走向另一个极端,重新陷入党派混乱,党派丛生的局面,俄罗斯的政党政治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其次,俄罗斯根深蒂固的强权政治传统和大国情结,崇尚领袖个人魅力,对政治民主产生直接影响,也将直接影响“新普京时代”的发展。

第三,总统选举的政治硝烟正在消散,但俄反对派仍在筹划准备于5月7日新总统正式宣誓就任前的5月5日举行“百万大游行”抗议活动。因此,选后的抗议集会虽然声势有所消退,但并未停息。看来,俄罗斯政治民主的发展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未来政策的方向

如果把普京的7篇纲领性文章概括为“新普京主义”,那么新普京时代的政策方向已经基本清晰。首先是稳健的政治改革。大规模的集会浪潮表明俄罗斯民众主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意识正在加强,反对派要求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愿望日益迫切。

普京主动作出的缓和姿态,可以证明其适度推进政治改革的承诺;其次是确保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建设,使俄罗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变得更加艰巨;第三是推动平衡务实外交,多元化的平衡外交难度不断增大。总体上普京的改革将保持近年来俄罗斯内政外交的延续性,是稳健的和循序渐进的。新普京时代的政策执行得如何将决定其在历史上的声誉。

资料来源:

① http://putin2012.ru/

② http://www.government.ru/

③ http://rusnews.cn/

④ http://news.sohu.com/2012/ ru/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反对派抗议普京
“艺”心抗议
抗议之歌
“狙击手普京”
普京与秋田犬
缝线抗议
2012年普京的新政治举措
漩涡中的俄罗斯:社会、政权和反对派
反对派与总统大选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