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丙烯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和荧光性质研究
2012-12-18王卓渊
王卓渊
(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2-(2- 丙烯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和荧光性质研究
王卓渊
(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在多聚磷酸与磷酸混合酸的催化条件下,利用α-甲基丙烯酸与邻苯二胺的缩合反应,合成了2-(2-丙烯基)苯并咪唑,产率为67.3%。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中多聚磷酸与磷酸的体积比为1∶4,反应温度为185℃,反应时间为5h。重结晶使用的溶剂是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产物经元素分析、质谱、IR、UV、1HNMR谱表征,同时发现产物发射很强的紫外荧光,荧光寿命为0.79ns。
2-(2-丙烯基)苯并咪唑;合成;表征;荧光性质
2- 丙烯基类苯并咪唑衍生物是一类用途广泛的物质,有的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1],其活性甚至比抗坏血酸还要高;有的是肠道病毒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疾病[2];有些可抗利什曼寄生虫,用于防治幼儿寄生虫疾病[3];有些可抗疟原虫[4],是防治疟疾的良药;有些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用于防治人体和动植物的疾病[5~6];有些用于治疗肝癌和血管癌方面的研究[7]。该领域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
Hasan M.等曾经研究甲基丙烯酸与邻苯二胺在4N HCl介质中的反应,所得到的产物有2种化合物,除了2- (2- 丙烯基)苯并咪唑(简称2- PBM)外,还有苯并二氮杂环庚酮(产率25.0%)[8],后者实际上是缩合反应的中间产物。另外,有关2- (2- 丙烯基)苯并咪唑的很多光谱性质和荧光性质还未见报道。
本文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对合成条件进行探讨,研究了产物的结构性质及固体荧光性质。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Jobin Yvon Fluorolog- 3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仪,Perkin Elmer 240C元素分析仪,Nicolet 360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Bruker Avance 500MHz核磁共振谱仪,X- 4显微熔点测定仪,UV- 3400紫外可见光光谱仪。ESQUIRE HCT 电喷雾质谱仪(ESI- MS)。
实验所用的乙醇为分析纯,其余的试剂均为化学纯。
1.2 2 -(2- 丙烯基)苯并咪唑的合成
1.2.1 合成原理
采用多聚磷酸和磷酸混合酸为催化剂,通过甲基丙烯酸与邻苯二胺脱水缩合,制备2- (2- 丙烯基)苯并咪唑。反应方程式如下:
1.2.2 合成步骤
在2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α- 甲基丙烯酸4.30g(0.05mol)、邻苯二胺5.41g(0.05mol)、多聚磷酸10mL和磷酸40mL,在N2保护下,于185℃搅拌反应5h,反应溶液显深蓝色。待溶液冷却,倒进400mL蒸馏水中,滴加20% NaOH溶液,中和至pH=8,生成大量红褐色沉淀,静置6h,抽滤、水洗、干燥,得棕褐色粗产品。用60%(体积分数)的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活性炭脱色,真空干燥,得无色晶状产物5.32g,产率为67.3%,m.p.219~220℃。
2 结果讨论
2.1 反应条件
2.1.1 催化剂的选择
在以往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合成的研究中发现,若用4N HCl作催化剂,在常压下反应溶液的回流温度仅为118~121℃[9],可能低于反应所需温度,反应不完全,中间产物不能完全转变为最终产物,产率往往很低,有时甚至得不到目标产物[10]。因此,在常压下选用4N HCl作催化剂,往往就不合适。
在2-(2- 丙烯基)苯并咪唑的合成中,避免了上述的缺点,选用不同比例的多聚磷酸和磷酸的混酸作催化剂。当两种反应物的用量都为0.05mol,催化剂的总量为50mL,反应温度为185℃,反应时间为5h,试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催化剂对产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当多聚磷酸的体积不少于10mL时,混合酸的催化效果与纯多聚磷酸基本相同,2- PBM的产率在67.0%~67.5%之间;当多聚磷酸的体积明显少于10mL时,2- PBM的产率则降低。用纯磷酸作催化剂,产率为34.1%,下降近1/2。
与多聚磷酸相比,采用1∶4的混合酸作催化剂时,不需要另外加入溶剂,操作比较简单、方便,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因此,采用1∶4的多聚磷酸与磷酸的混合酸作催化剂为宜。
2.1.2 反应温度的影响
以1∶4的混合酸作催化剂,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与相应的产率列于表2。
表2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从表2可知,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在实验中,当反应温度达130℃时,反应溶液的颜色变成淡绿色,表明反应的开始。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加快,2- PBM的产率逐渐增大。当温度达到185℃时,它的产率为67.3%,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它的产率反而下降,可能是生成了其它副产物。因此,反应温度控制在185℃左右为宜。
2.1.3 反应时间的影响
在不同的催化剂和反应温度下,所需的最佳反应时间往往有所变化。当1∶4的混合酸催化剂和185℃的反应温度选定以后,反应时间与相应的产率列于表3。
表3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从表3可看到,反应时间过短,反应不完全,2- PBM的产率偏低,而反应时间太长,又可能产生其它副产物,也使产率下降,因此,反应时间控制在5h为宜。
2.2 重结晶条件
在2- PBM的重结晶过程中,如果使用纯乙醇为溶剂,由于它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不易结晶析出,所得产率比较低,一般为20%~30%。随着溶剂中乙醇的浓度逐渐降低,2- PBM的溶解度也逐渐降低,所得的产率则逐渐升高,当溶剂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时,2- PBM的产率可达67.3%。如果溶剂中乙醇的浓度太低,所得2- PBM的纯度则可能降低,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在重结晶所用的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在60%左右为宜。
2.3 产物的表征
2.3.1 元素分析和质谱
2- PBM(C10H10N2)的元素分析值(理论值)为:C75.68(75.92);H6.48(6.37);N17.84(17.71)。 测 定 值与理论值很吻合。
以甲醇为溶剂,ESI- MS测定所得质谱图如图1所示,图中m/z 159.0 峰属单电荷离子(M+H)+,与理论值159.2非常一致。
图1 2-PBM的ESI-MS谱图
2.3.2 UV和IR光谱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溶剂为参比液,测得2- PBM的UV特征吸收峰λmax为293nm,属于苯并咪唑基团的π-π*轨道电子跃迁吸收谱带。
以KBr压片的方法,进行2-PBM的IR光谱测 定,主 要 特 征 峰 为:3442(νN-H);3065(ν=C-H);2976,2880(νC-H);1638,1618,1590,1526(νC=C);1458(νC=N);1317,1279(νC-N);739(δph-H)。其中苯并咪
唑基团的特征吸收非常明显。
2.3.31HNMR谱
以DMSO为溶剂,测得2- PBM的1HNMR谱如图2所示,各类氢原子相应的化学位移(δ,×10-6)数值 分 别 为:2.212(dd,3H,-CH3);5.444(m,1H,C=CH);5.973(t,1H,C=CH);7.166(m,2H,苯并咪唑基H5,H6);7.526(s,2H,苯并咪唑基H4,H7);12.450(s,1H,NH)。
图2 2-PBM的1HNMR谱图
在烯烃双键相连的亚甲基上,2个氢原子分别与甲基和苯并咪唑基处于顺位或反位,受甲基和苯并咪唑基的影响各不相同,化学环境也不相同,因此,这2个氢原子的化学位移不同,其中与甲基处于顺位(与苯并咪唑基处于反位)的那个氢原子的化学位移比较小,为5.444(×10-6),苯并咪唑基处于顺位的那个氢原子的化学位移较大,为5.973(×10-6)。
2.4 荧光性质
2.4.1 固体荧光发射
2-PBM的固体荧光激发谱带很宽,覆盖250~350nm范围,激发谱带的最高处位于304nm处。当狭缝宽度为3nm时,以304nm为激发波长,测得它的固体荧光发射谱如图3所示。
图3 2-PBM的固体荧光发射谱
从图3可看到,这是一个带状光谱,荧光发射峰位于366nm处,荧光强度为2.55×106CPS(每s的光子计数),可见2-PBM发射很强的紫外荧光。
2.4.2 固体荧光寿命
以278nm的LED灯为激发光源,测得2-PBM的固体荧光衰减曲线,如图4所示。对这条衰减曲线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在统计拟合参数x2(实际偏差与理论偏差之比的平方和)为1.017时,可求得2-PBM的固体荧光寿命为0.79ns。
图4 2-PBM的固体荧光衰减曲线
3 小结
采用多聚磷酸与磷酸的混合酸作催化剂,由α-甲基丙烯酸与邻苯二胺缩合,制备2-(2- 丙烯基)苯并咪唑,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催化剂中多聚磷酸与磷酸的体积比为1∶4,反应温度为185℃, 反应时间为5h。该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重结晶所用溶剂为乙醇的水溶液,其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
在2-(2- 丙烯基)苯并咪唑的1HNMR谱中, 与烯烃双键相连亚甲基的同一碳原子上, 2个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位移,表明它们所处的化学环境不相同。
2-2 (丙烯基)苯并咪唑的固体荧光激发谱带很宽,覆盖250~350nm范围,固体荧光发射峰位于366nm处,它发射很强的紫外荧光,荧光寿命为0.79ns,是良好的荧光物质。
[1] Chhajed S. S., Upasani C. D. Synthesi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ome novel 2-substituted analogues of benzimidazoles[J]. J. Pharm. Res., 2011,4(2):340-343.
[2] Langford M. P.,Ball W. A.,Ganley J. P. Inhibition of the enteroviruses that cause 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 by benzimidazoles;Enviroxime (LY 122772) and Enviradene (LY 127123)[J]. Antiviral Res.,1995,27(4):355-365.
[3] Howarth J.,Hanlon K. N-ferrocenylmethyl, N'-methyl-2-substituted benzimidazolium iodide salts with in vitro activity against the Leishmania infantum parasite strain L1[J].Bioorg. Med. Chem. Lett. 2003,13(12):2017-2020.
[4] Howarth J.,Hanlon K. Novel N-ferrocenylmethyl, N'-methyl-2-substituted benzimidazolium iodide salts with in vitro activity against the P. falciparum malarial parasite strain NF54[J]. Tetrahedron Lett., 2001, 42(4):751-754.
[5] Santosh C. S.,Chandrashekhar U. D.,Smita J. B. Synthesis,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some 2-substituted analogues of benzimidazoles[J]. J.Pharm. Res.,2010,3(6):1250-1253.
[6] Chandavarkar M. A.,Kulkarni V. M.,Shivkumar P.,et al.Preparation of aryl(triazolyl) (imidazolyl)propanols as antifungal agents[P]. WO 2003068142 A2.
[7] Courtney S. M., Hay P. A., Scopes D. I. C. Preparation of benzoxazole, benzothiazole and benzimidazole acid derivativ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P]. WO 2004046122 A2.
[8] Hasan M., Munawar S., Khan N., et al. Further studies on the reaction of unsaturated acids with o-phenylene-diamine and 4-substituted o-phenylenediamines in acid medium[J]. Turk.J. Chem., 1998,22(4):367-371.
[9] 王立格,王卓渊,刘生桂. 氯苯基类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J].精细化工,2002,19(5):257-258.
[10] 王卓渊. 1,4- 双(2- 苯并咪唑基)苯的合成和荧光性质改进[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9,38(6):1-3.
Study on Synthesis of 2-(2-Propenyl)benzimidazole and Fluorescent Property
WANG Zhuo-yuan
(MOE Key Laboratory for the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Medicinal Resources, School of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Under the catalysis of the mixture of polyphosphoric acid and phosphoric acid, 2-(2-propenyl)benzimidazole was synthesized by condensation of α-methylacrylic acid with o-phenylenediamine and the yield was 67.3%. Among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volume ratio of polyphosphoric acid to phosphoric acid was 1:4,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185℃ and the reaction time 5h. The volume ratio of ethanol to water was 6∶4 in recrystallization agent. The titl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ass, IR, UV and 1HNMR spectra. It was found that this compound exhibited a strong ultraviolet fl uorescence in solid state and its lifetime was 0.79 ns.
2-(2-propenyl)benzimidazol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fl uorescent property
O626.23
A
1671-9905(2012)06-000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61003),药用资源代学与药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CMEMR2012-A16)
王卓渊(1975-),男,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和光谱研究。Tel:0773-5846065,E-mail: zywang1975@163.com
201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