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那座山
2012-12-18余泗水
余泗水
紫云山,安溪境内次高峰,以其山势巍峨峻峭而闻名遐迩。故乡就座落于紫云山的半山腰,倚山望远,好像是舒舒服服地坐在一把靠背椅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仙吗?没人说得清楚。倒是小时候听说过,清朝年间紫云山山麓曾经建有一座寺庙,叫龙藏岩,供奉昭应祖师。昭应祖师一生勤劳俭朴,采药炼丹,修桥造路,祈雨救灾,济人利物,广种福田。因其诸多功绩,宋代皇帝屡加敕封,先后敕赐“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八字纶音。圆寂后昭应祖师神灵显赫,庇佑着十里八乡。
而寺庙的来历则有着相当的传奇。寺庙后面有块数丈高的岩石,岩石下有石洞,幽深、静谧、清凉,想必是藏龙圣地。据上了年纪的老人说,一天,有对汤公汤妈夫妇,出于好奇,攀爬上岩石,并在岩石上小解。突然岩石崩裂,汤氏夫妇下不得身来。料想是触犯神灵,赶紧闭目合掌,忏悔许愿:要是岩石能再度合上,容夫妇下得身来,定在岩石前空地上建造庙宇,供奉神灵。片刻工夫,岩石神奇合拢,只留些许间隙,夫妇下来,惊魂稍定,便四方筹集善款,并说服相邻王、郑、余姓氏三社里共同建造寺庙,以还心愿。很快寺庙落成,突然夜里大风骤起,一个香炉悄然飘落在岩石上,给龙藏岩又添一份神奇。岩石周围,棵棵古樟树本已枝繁叶茂,参天耸云。建成后的寺庙被樟树枝杈遮掩得若隐若现,虽说是新建庙宇,却宛如千年古刹。
寺庙落成后便组织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对联征集活动,范围限定在参建寺庙的三个乡里。那时,王氏号称拥有十八书担,而余氏、郑氏仅有书担各一。王氏提议,大家共同约定:为励志后人,今后凡是中举者方能为寺庙编写永久性对联,第一个中举者可将对联置于中堂,并能以此为宗族争得席位之尊。王氏依仗人文优势,显得志在必得。乡贤余邦彦于清朝乾隆庚辰年(1760年)成为科乡试中式第三十三名举人,作对联“龙藏紫云间牙爪隐现增神光之有赫,炉飞岩石上香烟叆叇畅佛国之长春”,按约定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堂的对联。二十八年后,乾隆戊申年郑重中举,为龙藏岩作对联“危石构洞天好向石巅寻胜迹,紫云呈福地应从此际认龙藏”,并不逊色,只因稍慢而只好屈置偏堂……如今,站在这寺庙废墟上,寺庙石基依稀可辨,碎陶片片,树影婆娑,真是让人浮想联翩。而透过这两幅寺庙存世的对联内容,传承的记忆似乎轻松地把紫云山的历史景观与灵地、杰人紧紧相连。这,便是这座山留给故乡最厚重的历史记忆。
而我对紫云山的神奇有着直接深刻印象的是在一九七六年,一代伟人相继过世那一年。晴朗的午后,云层骤变,乌云密集,山神动容了,山巅上轰隆隆地一阵岩崩。是龙动?是天象?难道偏安一隅的一座山也会有责任与国事一起相连?从那以后的日子里,我加深了对这座山的认识。我笃信它是有灵性的!
这就是故乡背靠的那座山,那座略带神奇的山。
就是故乡这座山,无私地守望、呵护着年轻的故乡。它应着故乡春播夏种秋收冬藏时令,不倦地演绎着四季的斑斓;它用母乳般珍贵的山泉浇灌沃野,濡养大地,让故乡常饮清澈甘甜、常享茶果飘香……
就是故乡这座山,以它那傲然挺立的雄姿塑造了故乡人自立、自强、自信的性格构架;就是故乡这座山,以其不彰显、不哗然、默默奉献的质地启迪故乡人历练和恪守朴实、勤勉、积极的品质内涵。
就是故乡这座山,这座横亘西北走向的大山,以伟岸之躯、拦截之势死死挡住故乡回头的视线,硬是把故乡的目光齐刷刷引向并非坦途的前方。于是,山,不再是层层屏障;路,不再是条条羁绊。饱含热泪远离故土的故乡人,就在它目送下,希望从这里出发,梦想在这里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