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黄庭坚与中国大雅文化论——写在杜甫诞生1300周年及四川丹棱大雅堂重建时
2012-12-18徐希平
徐希平
作者:徐希平,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610064。
一、大雅堂的由来与大雅文化基本内涵
讨论杜甫与中国大雅文化,须首先对四川丹棱的大雅堂历史变迁有所了解。
诗圣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逃离动乱的长安秦陇地区入蜀,到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离开夔州(重庆奉节)出三峡赴湖湘,在四川巴蜀地区生活了9个年头,创作了近九百首诗篇,占其一生所传约1400多首诗篇近三分之二。不仅数量众多,杜甫两川夔峡诗在思想内容向深度广度扩展和艺术升华,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高度,代表其诗歌最高成就。为后世诗坛所宝重。研究追仿者代有其人。
那么,杜甫两川夔峡诗与四川丹棱大雅堂,其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这不能不说到宋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黄庭坚,正是由于其倡导和实质性的支持,才使二者产生了十分紧密的联系。
北宋绍圣初(1095),一生景仰杜甫的黄庭坚贬谪到了四川。黄庭坚被后人列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杜甫则被奉为“一祖”,入蜀后他对杜诗尤其是杜甫两川夔峡诗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认为是真正的大雅之音,准备将其全部书写刻石,这一愿望得到四川丹棱名士杨素翁的热烈响应,由其募善工刻成诗碑三百方,杨素翁又出资修建堂宇加以保护,黄庭坚为之命名为“大雅堂”。在此期间,黄庭坚先后作序、文记叙其事。
《刻杜子美巴蜀诗序》记载此事来历云:
自予谪居黔州,欲属一奇士而有力者,尽刻杜子美东西川及夔州诗,使大雅之音久湮没而复盈三巴之耳。而目前所见,碌碌不能办事,以故未尝发于口。丹棱杨素翁拏扁舟,蹴犍为,略陵云,下郁鄢,访余于戎州。闻之,欣然请攻坚石,募善工,约以丹棱之麦三食新而毕,作堂以宇之。予因名其堂曰“大雅”,而悉书遗之。此西川之盛事,亦使来世知素翁真磊落人也。①
其后又作《大雅堂记》,更对其良苦用心及其深远意义作了详细的说明,其文曰:
丹棱杨素翁,英伟人也。其在州闾乡党有侠气,不少假借人,然以礼义不以财力称长雄也。闻余欲尽书杜子美两川夔峡诸诗,刻石藏蜀中好文喜事之家。素翁粲然向余请从事焉;又欲作高屋广楹庇此石,因请名焉。余名之曰‘大雅堂’,而告之曰:由杜子美来四百余年,斯文委地,文章之士随世所能,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况室家之好耶!余尝欲随欣然会意处,笺以数语;终以汩没世俗,初不暇给。虽然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夫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闯然入其门耶!故使后生辈自求之,则得之深矣;使后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说而求之,则思过半矣。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鱼虫,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素翁可并刻此于大雅堂中。后生可畏,安知无涣然冰释于斯文者乎!元符三年九月,涪翁书。
说到大雅堂,一般人自然会想到“难登大雅之堂”的成语,字面意思是说难于登上大雅的厅堂,往往用来比喻文艺作品粗俗不堪,难于到达雅正之人的标准,不能通过其鉴赏法眼。同时又可引申为未见过大场面或不配参与大场面者。黄庭坚的大雅堂固然也含有此意,但又远远不止如此简单。这不单单是由于黄庭坚和杨素翁第一个将厅堂以“大雅”命名,使大雅堂由一个比喻性词语变为气势恢弘的建筑,更由于这客观具体的物质存在本身所承载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杜甫两川夔峡诗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诗学与中国大雅文化精神,使其意义远远超出文学史范畴,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四川丹棱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丹棱大雅堂,已具有大雅文化乃至正宗中国文化标志的性质。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大雅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演变予以简单的回顾和梳理。
在黄庭坚之前,大雅之堂确实是一个早已有之而又较为抽象的形容词。其来源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大雅文化精神内涵,二是学问进展程度的比喻,所谓升堂入室。前者出自《诗经》,后者出自《论语》,皆与儒学密切相关,由此发端而逐渐演化为中国文化精神层面主流之意识。
大雅之意滥觞于中华文学之源《诗经》,“雅”本为《诗经》六义之一,人们有多种解释,首先是“正”的意思,雅乐为规范的“正声”,不同于其他的地方音乐。或谓“雅”即“夏”也,指周朝直接统治的地区。此外还有音乐典雅之意。其实皆有所关联,具有正宗规范的含义。
大雅还有另一层更为深刻的含义,与诗经六义中的“风”即国风紧紧相连,其意更加明白,内涵尤为丰富深刻。《诗大序》曰:“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②即是说诗歌吟咏一个邦国的事,表现作者一人的内心情感,就叫做“风”;如果是说天下的事,表现的是四方风俗,就叫做“雅”。“雅”,就是正的意思,讨论的是王政之所以衰微兴盛的缘由。政事有大小之别,所以又可分有小雅和大雅。这是典型的儒家文化的宣言,风和雅一体,都缘于事,情动于中,关乎于风化。所谓“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而雅包括的范围更广,天下王政。由于儒家文化的强调,诗歌的价值和功能也因此受到无比重视,“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也。”所谓诗言志,诗关教化,诗无邪也。同时还必须讲究艺术和方法,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仪,结合比兴手法形成典雅含蓄的风格,从而达到以诗干预时政,美刺讽喻的效果,经过屈原离骚与汉魏乐府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关注民生、心系天下的风雅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追求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文质彬彬,完美结合,大雅与风骚,成为评判文学成就优劣的最高标准。大雅文化的核心是儒家的仁爱与忠义。
二、历代对大雅文化的不懈追求与杜诗作为典范之传承弘扬
数千年来,文人士大夫继承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为大雅文化的传承而欢欣鼓舞,为大雅精神的悖离缺失而痛苦嗟叹,梦寐思服,孜孜以求。礼赞不已,吟咏不绝。江淹《杂体诗嵇中散康言志》有“大雅明庇身。庄生悟无为。”自然也不乏附庸风雅者,如石崇就曾专门以大雅为题而作过《大雅吟》。
作为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一部唐诗的发展史可以说是追求大雅,追求至善至美的心灵史。大诗人李白有著名的《古风》五十九首,其第一首开宗明义地写道:“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其三十五又称“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正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情绪,表达其不懈追求和志向。李白批评前代文风“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好色伤大雅,多为世所讥。”(《感兴六首》其二),在《鸣皋歌,送岑征君》中则表达其“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的期盼和自信。
在整个唐诗中,以大雅为准绳的咏叹和礼赞不绝如缕。
或自述其怀抱志向如:
《出东门》:“一生自组织,千首大雅言”;孟郊《答友人》:“落落出俗韵,琅琅大雅词”;方干《过朱协律故山》:“残篇续大雅,稚子托诸生”。
或以之表达对名篇佳什的赞美欣赏,如:
如王建《送张籍归江东》:“君诗发大雅,正气回我肠”;杜荀鹤《读友人诗》:“君诗通大雅,吟觉古风生。外却浮华景,中含教化情。”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再如“能搜大雅句,不似小乘人。”(裴说《湖外寄处宾上人》);“一室贮琴尊,诗皆大雅言。”(齐己《过陈陶处士故居》);“礼乐中朝贵,文章大雅存。(徐凝《送李补阙归朝》)
此外还有惭愧自谦之词,如:
刘得仁《山中舒怀寄上丁学士》:“五字投精鉴,惭非大雅词”;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歌谣非大雅,捃摭为小说”。
可见大雅一词作为诗歌标准的性质。
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最直接传承并弘扬大雅精神者无疑是诗圣杜甫。与李白一样,诗圣屡屡呃声叹息,为大雅内涵的失落:“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刑。交期余潦倒,材力尔精灵。”(《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凡三十韵》);殚精竭虑,为恢复弘扬中国文化的真精神,“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其六)“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五首》其五)从“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出口不凡,英气逼人的少年壮志,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的暮年悲歌,穷年忧黎民,避胡哀王孙。民胞物与,关爱天下,干预时政的精神贯穿始终,百折不挠,矢志不移。如宋人胡宗愈《成都草堂诗碑序》所评:“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
在诗歌艺术方面,杜甫同样继承创新,《新唐书本传》谓其“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③元稹强调评“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④真正具有集古今诗歌之大成的意义,谓其为古今第一诗人可也。
星移斗转,岁月变迁,在对杜诗的接受过程中,后人对其精神内涵理解愈益深入,愈益敬佩和推崇。杜甫的地位亦愈见崇高,不仅被推为独一无二的诗中圣哲,有关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的研究逐步形成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杜诗学,被当代学者称其为民族的文化诗学⑤,其意义已经远远不限于文学,也早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体现着中国主体文化精神。历代评论者汗牛充栋,赞语不计其数,而闻一多先生一句概括性的评价似乎以最为凝练精确,影响广泛,得到普遍认可。在爱国诗人、民主斗士之外,闻先生另一个常被人忽视的身份是学者,其实这也是他十分重要的身份,他以数十年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对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整理,即使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未曾一刻歇息,是一位涉猎领域广博、建树创获颇丰、在二十世纪影响深远的国学大师。他的学术生涯是从唐诗起步,第一篇文章便选中了杜甫,可见杜甫对他创作研究与人生的深刻影响。在这篇题为《杜甫》的传记文中,闻一多先生称杜甫是中国“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这里的庄严、瑰丽、永久其实就是善、美和真的同义语,闻一多先生是以诗意的语言赞美杜诗将人间正气、社会良知、至情至性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诗圣杜甫作为真善美的化身,具有“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的艺术震撼力,可以担当“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也”的历史重任,无愧真正大雅的代表。
李白、杜甫之后,人们每每叹息风雅道丧,大雅之音传人难觅,大雅文化难以为继。白居易《采石墓》:“渚苹溪草犹堪荐,大雅遗风不可闻”;王建《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方干《寄杭州于郎中》:“大雅篇章无弟子,高门世业有公卿”。晚唐五代开始,人们提到杜甫,便将其与大雅文化紧密相连,视为大雅文化的嫡传之人。更有人通过对杜甫的怀念,表达对大雅复兴的急切期待之情。
如唐人赵鸿《杜甫同谷茅茨》:“工部栖迟后,邻家大半无。青羌迷道路,白社寄杯盂。大雅何人继,全生此地孤。孤云飞鸟什,空勒旧山隅。”晚唐裴说《经杜工部坟》说得更是态度决绝:“骚人久不出,安得国风清。拟掘孤坟破,重教大雅生。皇天高莫问,白酒恨难平。悒怏寒江上,谁人知此情。”杜甫作为大雅文化代表的地位由此可以想见。
由五代到宋初,诗坛流行所谓太学体、晚唐体、西昆体,堆砌典故,追逐辞藻绮丽典雅,实则脱离现实,与真正的大雅传统渐行渐远,故杜甫也不再被主流文坛所提及,直到北宋中叶这种情况才逐渐改观。情绪延续到宋代,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中人们对杜甫精神理解的愈益深化,便有了王安石的《杜甫画像》诗中淋漓尽致的情感宣泄:
吾观少陵诗,为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恨不能与杜甫生于同时,这与晚唐裴说《经杜工部坟》“拟掘孤坟破,重教大雅生”的态度相近,但王安石作为宋代的政治家,却有了对杜甫人伦精神更为深刻的体悟,因而感情真挚,令人慨叹。
宋代文化最杰出的代表无疑是出生于四川眉州的大文豪苏东坡,与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对杜甫同样十分尊崇,其评价对宋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为友人王定国诗集所做叙中,苏轼明确指出:“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王定国诗集叙》)又将杜甫作为中国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者,其《书吴道子画后》谓“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在《次韵张安道读杜诗》中,苏东坡系统地梳理了杜诗对大雅传统的恢复振兴,对其诗歌特色成就与丰功伟绩予以高度评价,他说:“大雅初微缺,流风困暴豪。张为词客赋,变作楚臣骚。辗转更崩坏,纷纶阅俊髦。……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苏轼在此所作看似是一首唱和之作,但却是表达了由衷的见解。原作者张安道名方平,安道乃其字也。曾任参知政事,在西蜀任职时与三苏相识,苏轼对其十分尊敬,终身为师友。颇有见识,四库馆臣评其“能灼见事理,劓断明决”其论事之文“豪爽畅达,洞如龟鉴”。张方平原作《读杜工部诗》云:“文物皇唐盛,诗家老杜豪。雅音还正始,感兴出离骚。……金晶神鼎重,玉气霁虹高。”对杜甫的评价与苏轼认识相近,故而引起共鸣,一拍即合,相得益彰。苏轼的座师欧阳修亦有《堂中画像探题得杜子美》:“风雅久寂寞,吾思见其人。杜君诗之豪,来者孰比伦。生为一身穷,死也万世珍。”均以杜诗为雅音之代表。
三、黄庭坚对杜甫两川夔峡诗之特别推重与大雅堂之文化意义
作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其文学思想也受到诗文革新运动的深刻影响。北宋前期“西昆体”诗盛行之时,情感真挚,信笔直书,“不避粗硬,不讳朴野”的杜诗被斥为俗气而受到打压,刘邠《中山诗话》记载说:“杨大年(杨亿)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⑥欧苏等人对杜甫的提倡,改变了时代风气。与苏轼相似的政见和遭际使黄庭坚对杜甫十分敬仰,这是大雅堂修建的思想基础。
大雅堂酝酿修建的过程,其实是黄庭坚对诗圣和大雅文化精神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他大力提倡学习杜甫,每每倡导大雅诗风。他称赞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国在多艰日,人如大雅诗”(《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其二)“公心两无累,忧国爱元元”(其四)。又赞美苏轼之甥柳闳(字展如):“我今见诸孙,风味窥大雅。大雅久不作,图王忽成霸。”(《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五)
早在元丰元年(1078),苏轼任徐州太守时,黄庭坚作《古诗二首上苏子瞻》相寄赠,诗中以高大的青松喻东坡,而同时以小草自喻:“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表达对文豪苏轼的景仰和师事的愿望。从此开始了他们的文字之交。元丰二年(1079),山谷与友人讨论学杜方法的诗歌中,对杜甫做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可以见出其深刻的认识。《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诗云:
老杜文章擅一家,国风纯正不欹斜。
帝阍悠邈开关键,虎穴深忱探爪牙。
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
潜知有意升堂室,独抱遗编校舛差。
诗中强调了继承国风的纯正,史笔,忠义等诗圣大雅要素,更提出了升堂入室的学习境界,与大雅之堂可谓直接关联。在此诗中,黄庭坚已经将杜甫精神从诗歌加以扩展,揭示其所具有的国风的纯正、历史的记录和儒家忠义观念等特点,已经概括了其所具备的中国大雅文化精神基本要素,可以见出其深刻理解。黄庭坚同时强调学习杜甫必须仔细钻研,以达升堂入室的境界,可以说大雅堂在此已具雏形,呼之欲出矣。
如前所述,大雅堂之厅堂,是将比喻之词具象化,其典出于《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原意是说孔子的弟子子路性格刚毅,演奏乐器富于激情,一天,他在孔子家门鼓瑟,孔子说,子路为什么要在我家弹奏这样的音乐呢?弟子们听出孔子的不满,都对子路不敬。孔子于是又解释道:“他在音乐方面已经入门了,而且有一定的成就,但是还没有达到非常高深的境地。”从此,人们便用升堂入室来比喻学问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而达到更高境界和水平。“升堂入室”也可做“登堂入室”,进而还用作划分不同层次品第的标准。如《汉书艺文志》:“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梁代钟嵘《诗品》依照其诗歌美学理论分古今作者为三品,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六十九人。已具备诗人登堂入室性质,而唐末张为的《诗人主客图》更是一个序列严明的诗人风格门派主宾座次表。张为将唐诗人分为广大教化、高古奥逸、清奇雅正、清奇僻苦、博解宏拔、瑰奇美丽等六大门派,白居易孟云卿李益鲍溶孟郊武元衡等为其代表性的领袖人物,即所谓主者,余有升堂、入室、及门之殊,皆所谓客也。高于入室者还有所谓上入室,低于升堂者还有及门,这对宋人有极大影响。如李调元《诗人主客图序》所指出:“宋人诗派之说实本于此”⑦可谓一语中的。
黄庭坚之时,尚无江西诗派的名称,所谓“一祖三宗”的概念也尚未提出,但黄庭坚学习杜甫力求超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却是十分明确的。这当然缘于其对杜诗思想内容与人文价值深刻体悟,他多次高度评价杜甫忧国忧民的忠义之心,每每称颂,《题韩忠献诗杜正献草书》云:“杜子美一生穷饿,作诗数千篇,与日月争光”,《潘子真诗话》“山谷论杜甫韩诗”条载:“老杜虽在流落颠沛,未尝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陈时事,句律精深,超古作者,忠义之气,感发而然。”因此《跋老杜诗》写道:“欲学诗,老杜足矣”。黄庭坚还直接以杜甫后身自居,《观崇德君墨竹歌》不无自得地说:“见我好吟爱画胜他人,直谓子美当前身”可见其无限景仰,以学习杜甫为荣。
随着北宋后期政治斗争的加剧,诗人所处的环境日趋险恶,受到更大的迫害,绍圣元年(1094年)岁末,黄庭坚因参修《神宗实录》被责“疵诋先烈,变乱事实”,遂贬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今重庆彭水)安置。绍圣二年(1095年)正月,黄庭坚抵达贬所,至元符三年(1100年)出峡东归,黄庭坚在蜀中生活约六年左右。入蜀的经历使他对杜甫诗歌艺术尤其是两川夔峡诗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元符元年,黄庭坚在《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云:“诗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谏争于廷,怨愤诟于道,怒邻骂座之所为也。”书刻杜甫巴蜀诗以传承中国大雅文化真精神的心愿油然而生,“尽刻杜子美东西川及夔州诗,使大雅之音久湮没而复盈三巴之耳。”黄庭坚在蜀期间,并未因贬谪而消沉,而是广为结交巴蜀名士,积极从事文化教育与传播活动,丹棱奇士杨素翁长途跋涉,慕名拜求,真诚之心打动涪翁,遂相约定书诗刻石,从而促成了大雅堂的建设,也成就了一段中国大雅文化的千古佳话。
在《大雅堂记》中,黄庭坚除了介绍杨素和自己萌生修建的过程外,有一段话特别重要,不可忽视,他表达了此时黄庭坚对杜甫的最新最全面理解,为何取名大雅,杜甫何以能够担当大雅等问题皆迎刃而解。“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夫无意而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闯然入其门耶!”这里所讲诗骚之深广自然是前文所阐述风雅之传统,统括精神内涵与形式风格两方面,缺一不可,最可玩味者“无意于文”,应该如何理解呢?杜甫有句云:“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此之谓也。其实质意义就是说无论是在内容和格律形式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都越过了刻意追求的阶段,已经达到自然而然,随心所欲、返璞归真、出神入化的境界,杜甫四十八岁入蜀之后尤其在夔州后的诗作堪为其典范。故黄庭坚与友人讨论中屡屡论及,《与王观复书》曰:
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乃为佳作耳。
“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观子美到夔州后诗,韩退之自潮州还朝后文章,皆不烦绳削而自合矣”黄庭坚对杜甫后期诗作的认识和评价,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南宋后期的张戒对江西诗派和黄庭坚本人虽都多有不满,但在此点上却认识一致,其《岁寒堂诗话》认为“世徒见子美诗多粗俗,不知粗俗语在诗中最难,非粗俗,乃高古之极也。”⑧同时又指出“鲁直专学子美”,与黄庭坚学杜须结合《诗骚》的主张相近,张戒认为“子美诗奄有古今,学者能识国风骚人之旨,然后知子美用意处。”又据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之评,认为“自建安七子、六朝、有唐及近世诸人思无邪者,惟陶渊明杜子美耳,”而之所以将陶渊明与杜甫并列思无邪者,不事工巧、无意为文,近于国风词婉意微,不迫不露是很重要一个原因。
徽宗建国元年(1101年)苏东坡去世,黄庭坚十分悲痛,特地作《跋子瞻和陶诗》相弔,诗云:“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概述东坡贬谪生涯与艺术渊源,娓娓道来,简洁凝练,十分含蓄,却由此透出其无限沉痛悲愤之情。“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一联,用杜甫《病后过王倚饮,赠歌》诗尾联“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长相见”词语,这是被人批评过的所谓俗语,黄庭坚不避而借用之,同样,杜甫此诗之首联“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其典出自汉代东方朔《十洲记》:“凤麟洲,……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驽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⑨杜甫以煎胶续弦隐喻超俗的朋友交情,可算是无一字无来处的范例,黄庭坚借用来直接用于评价杜甫非凡的地位。在《〈老杜浣花溪图〉引》诗中,他评杜甫“探道欲度羲黄前,论诗未觉《国风》远。……常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由此可以看出《大雅堂记》中论杜甫“无意于文”与江西诗派所倡导以俗为雅的主张之间的联系。
正因为因此,张戒还是赞同对黄庭坚有关杜甫的看法,《岁寒堂诗话》有多处关于《大雅堂记》的评论。指出:“杜子美吐词措意每如此,古今诗人所不及也,山谷晚作《大雅堂记》,谓子美诗好处,正在无意而意已至。”“山谷晚作《大雅堂记》,谓子美死四百年,后来名世之人,不无其人,然而未有能升子美之堂者,此论不为过。”并且高度评价黄庭坚对于传播弘扬杜甫精神的贡献,“子美之诗,得山谷而发明”。
关于黄庭坚学杜及创作之具体得失,学界一直争论不已,见仁见智,有关丹棱大雅堂的具体完成时间,诗碑是否完全刻成,以及最后毁坏的时间、碑刻的下落等都还有不少争议和疑问,可以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但是,人们对于黄庭坚学杜本身及其影响却是充分肯定的,丹棱大雅堂在历史上也确实是客观存在,且是唯一以真正中国大雅文化为内涵的建筑。大雅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和标志,各类以之命名者难以统计,而丹棱大雅堂作为其原生地所具有的正宗地位是无可置疑的。
也正是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后世将黄庭坚与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道,作为配祀供奉于成都杜甫草堂正殿之工部祠,接受人们的礼拜瞻仰。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冯至先生《杜甫传》曾经说过一段如此饱含深情的话,他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⑩黄庭坚得以被草堂圣地纳入,真正进入了其心目中梦寐以求的大雅之堂,不仅如此,20世纪末,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还根据黄庭坚的记载和创意,将草堂博物馆大厅命名为大雅堂,这一切,都说明大雅堂的影响。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人们是将黄庭坚视为继承诗圣衣钵的传人,其名字也由此光耀后世。而丹棱名士杨素翁,当年与黄庭坚合作具体修建大雅堂,对于弘扬杜甫精神与中国大雅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同样不应被忽视。
四、大雅堂重建与当代大雅文化家园建设理论与实践意义
历经千年风雨,丹棱大雅堂对于推动地方历史文化的发展和精神文明教育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重修大雅堂则是当地父老乡亲的夙愿,地方历届领导和大批有识之士长期为之努力,进行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策划宣传等多方面的准备。经过长期的酝酿,2011年,丹棱县委和政府以极大的胆识和魄力,顺应民意,抓住机遇,启动大雅家园建设工程,而重修大雅堂为其核心。丹棱人民的梦想不仅由此实现,更可以此为龙头,深化内涵发展,带动整个经济文化工作。
大雅堂的得名是杜甫两川夔峡诗,其所蕴含的中华大雅文化内涵是大雅堂的灵魂和精髓,在重建的大雅堂中必须得到鲜明的展现、传承与弘扬。大雅文化建设,若只有一个大雅堂的空殿,则可谓徒有其表,名不副实,而恢复当年杜甫诗歌碑刻,又面临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必须经过细致的科学论证,逐步成熟推进,非一日之功可就。因此,为了使重建的大雅堂真正具有内涵,一个重要的工作便是编写一部《大雅堂杜甫两川夔峡诗选》,以此为载体,有助于增进世人对杜甫精神、杜甫与巴蜀文化等关系的了解,可以更广泛地介绍大雅堂,传播中国大雅文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社会效果与影响。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丹棱全县上下齐心,动员组织,整合力量,县老年诗书研究会大雅堂研究课题组的同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从选目数量、具体篇目到编注体例等,均颇费踌躇,一丝不苟,甚为严谨。仅选目确定一项,就可谓历尽辛劳。杜甫两川夔峡诗,作品近千,首首精品,当年黄庭坚“欲尽书杜子美两川夔峡诸诗,刻石藏蜀中好文喜事之家。”实际上未必尽书,更未必全部刊刻,因此,编者综合各方因素,沿袭《诗三百》、《唐诗三百首》以及大雅堂刻石三百方的文献记载,决定在其中选诗三百首,可谓明智。但是,如何确定具体选目,依然很费思量,丹棱县委高度重视,十分慎重,初选诗目后于2012年初人专程来成都邀请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杜甫学会领导专家赴丹棱,与编写组成员一起商讨,其后又多次征求意见,编写组最初从有利于书写刻石角度出发,在杜甫巴蜀诗歌名篇中偏重于篇目短小者,这样考虑的优点可以纳入大多杜甫所擅长之五七言律绝名篇,得以纳入,但却使少量长篇古体佳什受到限制,还有的为长篇巨制也不可或缺,经过反复斟酌,并结合现存的黄庭坚《杜诗笺》篇目,数易其稿而最后确定。由此大致可以一窥杜甫巴蜀诗作博大精深人文情怀与炉火纯青艺术风貌之一斑。所涉猎题材内容十分广泛,抒写情感真挚而深刻,尖锐的现实社会矛盾斗争与民生疾苦,厚重的巴蜀历史文化与天府风土人情、思古之幽情,历史之记录,从君国大事到朋友手足,从民族关系到夫妇人伦,山鸟山花、自然生态,儒道互补,天人合一,关爱与忧患,可谓无所不及。维护人间公平正义,反腐倡廉和谐发展,如张戒《岁寒堂诗话》所言:“子美诗读之,使人凛然兴起,肃然生敬,《诗序》所谓‘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者也。”杜诗所代表的大雅文化基本内涵,梁启超所谓“情圣”的丰富情感与鞭辟入里、毫不走样的艺术表达力,均可在这其中体会到。杜甫两川夔峡诗不仅可让人了解其后期对人生自然深邃的终极关怀与思考以及笔力愈益老成的诗律艺术成就,了解中国大雅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会对杜诗与巴蜀文化特殊互动关系有新的认识。
大雅文化由先秦儒家启其端,于四方风俗观王政兴衰,无论政事大小,从天下郡国大事下到小民生计哀乐,皆紧密相连,经杜甫一脉相承而发扬光大,当代丹棱人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大雅文化内涵,作出新的阐释:“有容乃大,和美为雅”,体现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富于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心底无私方能海阔天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百姓和美幸福事比天大。这是雅的前提和基础。在21世纪的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展,高科技使生活更为便捷,但人类社会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不少人丧失了生活目的,精神空虚,信仰缺失、崇高消解、公信难觅、生态危机,社会价值观念与导向发生严重偏移,诗圣忧患终生的贫富悬殊和深恶痛绝的聚敛贪腐远未消除,呼唤公平正义,仁爱良知的理想远未达到。因此,其所代表的中华大雅文化精神也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有其意义,它与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和人类心灵家园建设息息相关。
谨以此文纪念杜甫诞生1300周年。
注释:
①《刻杜子美巴蜀诗序》,《大雅堂记》皆据华文轩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第一册,中华书局,1982年,119页。
②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影印,1983年,272页。
③宋·欧阳修等《新唐书·文艺上·杜甫传赞》,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二十五史》第六册611页。
④唐·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係铭》,《全唐文》卷六五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2945页。
⑤林继中《杜诗学——民族的文化诗学》,《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4期。
⑥宋·刘邠《中山诗话》,何文焕《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1982年,228页。
⑦清·李调元《诗人主客图序》,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中华书局,1981年,70页。
⑧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中华书局,1981年,450页,本文所引张戒评语皆据该书。
⑨汉·东方朔《十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3页。
⑩冯至《杜甫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