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谱牒修订的规范性问题
——从陈姓台胞寻根说起
2012-12-18陈煜斓
陈煜斓
(作者系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陈 (chén)音沉,古徵音,直珍切,平声,真韵。
陈氏起源于妫姓,是虞舜的后裔。武王建立周朝,追封先贤遗民,寻求舜的后人,得胡公满,封之于陈地,建立陈国,以奉舜祀。胡公满的支庶子孙便以国名得姓。后陈国被秦国所灭,陈国公子完逃奔齐国,改田姓。其后代田轸一支认祖归宗,“复为陈氏”(《古今姓氏书辨证》)与陈国以陈为姓的后裔合流,历史上合称 “颍川衍派”。“陈姓望出颍川”也源于此。
陈姓入闽始于晋,盛于唐,入闽陈姓多为颍川陈氏。主要有三派:以陈政、陈元光父子为始祖的 “开漳圣王派”;以陈忠、陈邕父子为始祖的 “太傅派”;陈霸先、陈谈先兄弟为始祖的 “南朝派”。宋代以后,全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南移,闽地迅速开发,北方人士迁入者越来越多,陈姓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嘉佑七年 (1062),宋仁宗下旨,“南朝派”后裔、在江州定居的义门陈氏要 “析家”,以291个庄分散到全国各地。以分庄名单,按现今省市划分,入福建的有汀州、漳州、闽县、晋江、建阳、崇安、侯官、邵武等19个州县。
自明代以来,陈氏迁台人数很多,成为台湾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据1997年台湾当局统计公布:在台汉族人口达1710万人中,祖籍地在福建泉州、漳州地区的占80%以上。全台陈姓人口有185万多人,占全台人口总数的12%。在闽台,“开漳圣王派”、“太傅派”、“南朝派”与其分支 “江州义门派”构成陈氏家族四大主系脉派。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中新社、九江电信报道,2010年8月,曾在中国大陆工作生活10余年的台湾桃园县人陈建荣,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自己是江州义门陈氏的后裔,简直兴奋不已。然而他翻遍台湾的家族谱牒,对于江州义门陈的描述,仅找到 “于常乐里艾草坪繁衍”寥寥数语。“当时为了寻根问祖,他只身来到江西,找到 《中华义门陈氏大成宗谱》一看,才知道自己的祖上在唐宋时期曾有这么伟大的事迹,感到非常自豪”。之后,他 “到台湾各地去走访,只要碰到姓陈的就问有没有族谱,然后帮他们找大陆的宗亲去对照,看看属于哪位先祖的后代。”经过艰辛的奔走与不懈的努力,在台湾他已经找到了20余万义门陈后裔。其中有11支义门陈家族后裔,是在清乾隆年间迁徙到台湾,但是经过200多年后,这些台湾宗亲后人大都与大陆宗亲失去了联系。为寻根,现任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理事、台湾义门陈总联系人的陈建荣,来往于两岸,走访了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以及台湾等各地大大小小的陈氏宗祠,考查、比对了海峡两岸能找得到的陈氏家族谱牒。2011年9月,在陈建荣的积极组织下,中华义门陈联谊总会文化交流团来到台湾岛内9个义门陈后裔聚居地参访,受到了台湾桃园、新竹、苗栗共三县市八乡镇上千名义门陈宗亲代表的热烈欢迎。2011年12月8日海峡两岸600多名 “义门陈氏”后裔代表汇聚陈氏宗祠,同祭先祖。(中新社九江电,记者王剑,《海峡两岸 “义门陈”文化交流会8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举行》)
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在历史长河中虽各有姓氏,但血脉相通,根系相连,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不分彼此。但陈建荣心中还有一丝隐隐的遗憾:在台湾陈姓人口中,到底有多少属江州义门陈一脉?江州义门陈的始祖是谁?台湾义门陈后裔中,各属291支中的哪一支?“家族历史和文化在台湾被切断了近200年,现在的台湾年轻一辈因为经济压力也无暇重视家族文化”。如何通过两岸义门陈宗亲的努力,使义门陈家族和谐共生的文化精髓在台湾得以传承,同时被推广到全世界?海峡两岸的义门陈后裔寻亲活动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仅凭个人走街串巷、联络宗亲、查对族谱,会力不从心。然而,义门陈宗亲总会已经成立,并引领着各支后裔修谱,我们何不利用这一机会,理清头绪,匡正谬误,正本清源,造福后人?
二、郡望、始祖等关键词的辨析
齐集里、艾草坪、常乐里等地名江州义门陈氏族谱中最常见,这与开基、迁居、聚居有着密切关系,也是后裔寻根的几个关键词。
(一)与 “齐集里”相关的说法
江州义门陈后裔编有 《中华义门陈氏大成宗谱》(总谱)。《卷首篇·开篇语》中云:“义门陈的一世祖陈阔,字伯宣,系宜都王陈叔明的九世孙,因安史之乱,避难泉州仙游县,后迁庐山,于圣治峰注 《史记》闻名于世,官拜著作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举家迁齐集里 (今江西九江县),为义门陈家族落籍江州之始祖。”《俊彦篇·第二章陈氏名人传·陈伯宣传》又云:“伯宣自唐玄宗开元元年 (713)隐庐山,至开元十四年 (726),因神人相邀遂移家于九江府德化县 (今九江县)甘泉乡齐集里杖迁坪,地址座落于德化、德安、瑞昌三县的交界处”。那里 “丹凤舞拜,鸦集成群,是谓上吉”之地,又名株岭艾草坪。《后记篇·第二章义门大事记》载:“开元九年 (721)陈伯宣由福建泉州仙游迁至庐山圣治峰下,注司马迁 《史记》”。“开元十九年(731)陈伯宣择居凤凰山下齐集里 (今九江县狮子镇牌楼村)”。同在 《总谱》,伯宣的活动时间,传承世系说法不一,但 “齐集里”的说法一致。此地唐代属德化县甘泉乡泉水垅,今属九江县狮子镇牌楼村。当年,伯宣将福建仙游陈氏族属相继接来齐集于斯,遂名其地曰 “齐集里”。如今,与义门陈氏相关的文物古迹还处处存现:“义门井”(人称伯宣井)依然在村庄中完好无损,井深2.2米,井上护井石乃花岗岩凿成,外直径95厘米,内径35厘米,厚8厘米,护井盖石中有一圆洞,便于取水,已磨得光滑锃亮:“义门祠”遗址遗留下的石门、石磴、石鼓、石条、石壁等,仍堆集在屋旁;2008年村中出土一条石,长1.2米,宽0.5米,厚0.2米,上有“义门陈氏议事厅基址”字样。此地成东西走向,南有株岭山,北有义门山,且地势开阔,土地多,的确能养活很多人,伯宣公迁居齐集里是明智的。
(二)与 “常乐里”相关的说法
常乐里乃今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唐宋时期皆称 “江州浔阳县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义门陈多数庄谱记载,唐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伯宣公之孙旺公,遵祖命,由庐山龙潭窝迁至九江郡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开创基业。自此,卜居德安,行孝义,尚人伦,撰家法,立家范,重教化,办书院,于是义门一族,人丁兴旺,家业渐起。绵绵300余年,人口3900余数,10数代合爨而居,击鼓传餐,百犬同槽;方圆20余里,建筑勾连,危楼耸翠,日则牛八百耕于垄上,夜则灯三千读于学堂,仿佛人间天上。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七月十一日查访文书下达后,九江府德化县几次上报查议申文,查得本县甘泉乡齐集里,义门陈氏有支派元孙。府西六十里有义门山,陈氏原居其下,先年置急递铺,因名义门铺。据德安县志详称,“义门铺系始居之地,彼时族属已众,行谊已闻,故山与铺俱因得名,后徙德安县常乐里,人益繁炽,累代表彰其地,系在德安之东南,距今义门铺百余里”。
(三)地名与始祖
齐集里、常乐里地名又与陈伯宣、陈旺两位先祖创基立业相关。选择在哪里奠基开业,即涉及一个氏族崛起和隆盛于世的族望、地望和郡望,这可不是一件小事。问题是最为权威的 《中华义门陈氏大成宗谱》关于始祖的记载又矛盾百出,经不起推敲,这给后人寻根问祖带来了难处。
上文说到,《总谱》《卷首篇·开篇语》不仅明确说到:伯宣 “为义门陈家族落籍江州之始祖。”《俊彦篇·第二章陈氏名人传·陈伯宣传》又云:“伯宣,乃我义门肇基祖也,公仕唐,官翰林,不乐荣进,遂隐居不出,力学笃行,以文自娱,著述擅名于世,召征不起。安葬金城乡北岭 (瑞昌流庄乡北岭村)。君孙迁于艾草坪,即今义门铺,又迁德安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
但其他支系谱又有完全不同的说法:后主之弟叔明的五世孙陈兼,唐玄宗时中进士,官右补阙。陈兼之弟陈旺 (宜都王叔明五世孙),字天相,生于浙江金华,随陈兼至江州。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四月,因陈兼迁升别任,陈旺迁居江西江州郡浔阳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 (今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成为江州义门陈氏开山祖。此说如果属实,伯宣公就成了陈旺兄陈兼的曾孙辈了。
此说更为接近事实。
其一,几乎所有义门陈氏分支谱都有记载:旺生机,机生感,感生蓝,蓝生青,一连四代单传,世为耕农。至陈青始生六子,曰伉、侍、仲、俛、伟、伸,继而六生十九,十九生三十二,自是家益昌,族益盛。仁宗追赠义门始祖五世公爵,一世祖陈旺为晋国公,二世祖陈机为燕国公,三世祖陈感为许国公,四世祖陈蓝为吴国公,五世祖陈青为齐国公。显然没有伯宣公。至于宣为太史令公,是后人的伪造,毫无凭据。
其二,《中华义门陈氏大成宗谱》说陈伯宣:“生于唐高宗龙朔元年壬戌六月 (661),卒于唐玄宗天宝十五年丁卯 (755),寿九十四岁……唐德宗贞元十六年 (800),扶风人马总因坐事贬泉州,公与马总友善,关系甚密。后马总迁任虔州刺史,公访马总,与马总同游庐山……在庐山下隐居下来了”。此处时间上大有问题。马总实有其人,“贬泉州”也实有其事,马总:名骢,字会元。扶风茂陵人。据 《唐书·马总传》记,马总于德宗贞元中 (785~804)被贬泉州别驾。而《资治通鉴》卷二三五则点明 “贞元十六年(800),盈珍谗其幕僚马总,贬泉州别驾”,宪宗元和中 (806~820)自泉州迁虔州 (今赣州南康)刺史,后入刑部侍郎,长庆三年(823)卒,赠右仆射,谥曰懿。史书与谱牒记载,相差百年,何有 “公与马总友善”,“与马总同游庐山”之说?
其三,湖北石首 《德星堂宗谱》云:“叔明生志高,志高生才,才生蕴珪,蕴珪生二子,长兼,次旺”。这说明,兼、旺是同世同根兄弟。而兼的生平活动是有史料记载的。太湖旧谱载:天禧元年 (1017),家长陈蕴亲撰 《远宗记》云:“叔明之后,五世孙兼,唐明皇开元十二年 (724)举进士及第。兼子京。”德宗朝监察御史柳宗元(773~819)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云:“陈京,大厉元年 (766)进士”,“贞元二十一年 (805)四月二十五日终于安邑里”。(《唐宋八大家全集·柳宗元集》)《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载:贞元元年 (785)春正月乙卯,补阙陈京、赵需等上疏德宗。《新唐书·传第一百二十五·儒学下》云:“陈京,字庆复,进士及第,官至给事中,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贞元二十一年卒。京无子,以从子褒为嗣,褒孙伯宣,辞著作佐郎不拜。”
《宋史·陈兢传》载:“陈兢,江州德安人,陈宜都王叔明之后。叔明五世孙兼,唐右补阙。兼生京,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无子,以从子褒为嗣。褒官盐官令。褒生灌,高安丞。灌孙伯宣,避难泉州,与马总善,注司马迁 《史记》行于世,后游庐山,因居德安,尝以著作佐郎召,不起,大顺初(890)卒。伯宣子崇,为江州长史,益置田园,为家法戒子孙,择群从掌其事,建书堂教诲之。僖宗时,尝诏旌其门,南唐时又立为义门,免其徭役。崇子衮,江州司户。衮子昉,试奉礼郎。昉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昉弟之子鸿,……兢即鸿之弟,……从延赏、可,并举进士。”
《陈兢传》未提及陈旺,而伯宣家世却交待十分清楚,义门陈一世陈叔明,五世陈兼,六世陈京,七世陈衮,八世陈灌,十世伯宣,十一世陈崇,十二世陈衮,十三世陈昉,十四世陈鸿、陈兢,十五世陈延赏、陈可。陈氏宗亲网 《义门陈分庄清单》载:陈延赏 “分筠州陈家湖兴置于庄。”
从以上不同典籍中可证明,兼、旺同世,且佐证陈伯宣是陈旺的曾孙辈。
现在,陈氏后裔今本倾向江州义门陈由陈兼、陈旺2个支系组成。陈兼传十世伯宣,迁庐山,后易地德化县甘泉乡甘水垅 (义门铺);陈旺一支731年迁浔阳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 (车桥)传十世伉。兼与旺是同辈,伯宣与伉同辈。陈伯宣由闽来到庐山则是唐会昌年间 (841~846)。伯宣初居庐山龙潭窝,二居庐山太平宫,三迁居庐山脚下德化县甘泉乡甘水垅 (今九江县狮子乡牌楼村,因明朝于此建 “义门遗址”牌坊,故称牌楼村)。乾符二年 (875)黄巢起义,四年六月柳彦璋袭陷江州,大肆剽掠,为避兵乱,陈伯宣再次举家迁往德安,同陈旺的后人 “合族同处”。
“合族同处”时,正是陈青子陈伉为(自然)家长,几年后,伯宣子陈崇接任陈伉为义门第三任 (推选)家长。父伯宣为著作郎,子陈崇乃乾符元年甲午举人,父子二人一起,孝道治家,义行天下,声名日隆,中和四年 (884),唐僖宗首次旌表 “义门陈氏”。大顺初 (890),伯宣逝世,享年66岁。是年,陈崇遵父遗训,立家法33条,撰家范12则,家训16条。次年,陈崇任江州长史。陈旺、陈伉、陈崇之后,家长分别为陈衮、陈昉、陈鸿、陈兢、陈肱、陈袭、陈旭、陈蕴、陈泰,计12位。
陈旺是开基始祖,其支系人口是义门家族的主体,故宋仁宗赵祯嘉祐五年(1060)追封义门陈氏五世祖陈旺、陈机、陈感、陈兰、陈青之国公爵号才顺理成章。
《总谱》中造成爷孙颠倒、移世错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点是明显的:
(一)由于年代湮远,早期谱牒因兵燹、天灾、人祸致失传。南宋建炎二年(1128)流寇李成率众劫掠,“纵火焚历朝敕赐,义迹俱尽,仅余旌门三间,祠堂五龛,牌坊一座”;南宋时,“金兵犯境,金兀术派兵对抗金名将陈士尹故里即德安义门进行残酷的烧杀抢掠,将义门唐宋时期的建筑夷为平地”,“分居在九江境内的部分陈氏后裔被迫逃往异地他乡”;元末明初,“朱元璋为报复,派兵进驻陈友谅祖居地 ‘义门陈’,进行洗劫,并将 ‘义门世家’陈姓定为 ‘疍民’、‘丐户’、‘不与齐民齿’,致使一些陈氏后裔纷纷逃亡海外”。在这最为严重三次浩劫中,唐、宋时期的义门古谱毁失殆尽,幸存者廖廖,且支离破碎,最终 “化为乌有”。后来,各地虽有续修宗谱,皆因年代久远,资料残缺,多有错处。这是造成谱与志、谱与史均互相矛盾的根本原因。
(二)官府干预,奉文改谱。明嘉靖三十二年 (1553),官府表扬义门遗址。因德安“不当驿路,又无子孙生员在学,祠之则典守无人,遗之则湮没可慨”,只在德安义门遗址“立碑表识”,而在德化义门铺 “围墙树坊”。次年,德化县五十一庄联宗建祠修谱,“奉宪饬改”,按照 “斯谱重表扬也,故公 (伯宣)移先之”的意图,大肆 “删改家谱”,将伯宣移到旺公之前,“则以初祖称”。名谓 “移先之”,实则把陈旺及其后人整体移位于伯宣之下,本是伯宣的六世从祖,反而变成 “其孙旺”,“伯宣子崇”变成 “九世孙崇”,义门“两支七房”,亦随之变成 “一支五房”致使义门世系与世次混乱至极。
官府介入应该使谱牒更具真实性和权威性,谁知这种 “奉文改谱”,却开了随意扬之抑之的先例。
三、族谱修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族谱是记载一个血缘宗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料文献。每个姓氏都有其血缘亲族起源、演变、分支、迁徙繁衍的历史,族谱记录着同宗祖祖辈辈感人至深的创业历程,同时也折射出家族独特的风俗礼仪等文化之光。修谱意义在于记录家族历史、纯洁家族血统、团结约束家族成员、教育家族后人、增进家族荣誉感、向心力和归属感,维系割舍不断的血脉浓情,以及提高本家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声望地位。
但细观这些年各支义门陈氏族谱,皆存在各种问题。既有 “谱与谱有不符,”以讹传讹之处;亦有编辑观念上的误区,如等级观念森严,那些曾任高官显宦封妻荫子荣宗耀祖者,往往大书特书,惟恐不详尽,而一般陈姓子弟,仅列其名;以耕读传家为正统,对其他职业采取鄙视态度;重男轻女女孩不上谱,男子发妻叫 “元配”,继娶者如系未婚女子称 “继配”,如系改嫁之妇则称“继娶”,不能有一点混淆。夫亡不嫁者予以旌表,再嫁者贬之。修谱本有:上以动尊祖之深念,下以启联族之深心。若述事扬厉铺张,内容不但无法传信而反招疑;列排三六九等,人心不聚反而离德。为此,对当下的修谱热,特提出几点想法。
(一)族谱著录必须重视文献内容的考证。族谱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均比较独特的历史文献,具有其他图书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一部成熟的家谱,要求对谱籍、始祖、始迁祖、本支名人、堂号、纂修年代、纪事年限等予以揭示。族谱著录实际是一个考证和鉴别的过程。首先要考证谱籍,谱籍是区别同一姓氏不同地区家谱的标志。谱籍指谱主的实际居住地,一般可以始迁祖的迁居地作为基本的界定标准。其次要梳理先祖之间的关系。先祖项包括始祖、始迁祖、外纪始祖和内纪始祖、本支名人等。谱藉与始迁祖的关联、家谱先祖之间的关系等。其三要揭示家谱内涵的递增性,需要理清老谱,添补新章。要区分出原本和赠补、续修本,不仅从本族古籍家谱的著录中找出依据,还必须要搜集不同地区的资料,尤其是诸多姻亲的族谱;查阅古人传记、杂记、碑志;查阅正史和地方志;同时还鉴别这些依据的可靠性。
义门陈氏族谱多以 《匡山谱序》为据,因是在义门有着特殊地位的伯宣公所作。此序对陈氏家族渊源写得很详细,但可信性不足。如开始说 “迨之予与马总友善,移官南康,悦庐山圣治峰,注 《史记》,仿第三十世平祖遗宗绪”,结尾时 “大唐中宗嗣圣元年岁次甲申仲春清明节前三日第七十二世裔著作郎伯宣氏敬撰”。有头有尾,时间人物非常清楚,可问题就是出在这清楚明白上。前文说到伯宣与马总的活动时间相隔一百多年。此时,伯宣公还未出世,何以撰 《匡山谱序》?
(二)族谱著录要有求实存真的基本原则。在族谱的修篡过程中要采取 “善恶具载,褒贬并存,贵不攀附,贫不遗弃”的秉笔直录方式。一个家族能传延数代,肯定有许多感动的人和事,但要遵循 “信者传信,疑者存疑”的原则,不攀附,不夸张。只有这样,才能突破旧有的 “框限”,重新审视并正确认识我们的过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后裔子孙在了解宗族历史全貌的基础上,效法先祖懿德、善举,自强不息,争做国家之栋梁,民族之精英。
“重长略幼、重显略平”和 “书官不书民”的方法不可取。把陈旺及其后人整体移位于伯宣之下,就是因为陈旺是 “幼”,且此支官场不显赫。终 “致使义门世系与世次混乱至极”。
不要妄附谬攀。请名流为其族谱写序之类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要讲究实事求是。陈氏族谱中几乎都记有朱熹为义门陈氏写的一篇序:“厥后伯宣称海内文宗,泰公为教子令范,天下已任,擅著作之奇才者,非古灵先生欤!与义河目海口,所赋梅诗,徽宗有见晚之叹。见炎入恭大政,其出处气节,翰墨文章,为中兴大臣之冠,协赞大义,称社稷之勋臣,非鲁公、文正公康伯欤!”此文是否为朱熹所写,本身就值得考证,而文意更值得去琢磨。首先, “厥后伯宣称海内文宗”这句,本来是指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字伯玉,为一代文宗,不是指伯宣。仅一个著作郎能够称得上 “海内文宗”吗?接着写义门陈家长陈泰,说它 “教子令范”,又错了,“泰”为 “秦”的形误,本事说陈省华教子有方,卒赠秦国公,不是指义门陈那个家长陈泰,这都让人啼笑皆非。
遇事要坐实。陈氏族谱中引用较多的资料为徐锴的 《陈氏书堂记》,但徐锴只是取门生章谷的口述,“笔而见告,思之为碣”,他本人并没有亲临义门陈家 “览世谱,询事实”。所以,《陈氏书堂记》中把 “灌”写成“瓘”,这就导致后来很多谱把唐人 “陈灌”当成宋人 “陈瓘”。徐锴在 《陈氏书堂记》指的是唐朝高安丞 “陈灌”,而不是分庄入闽 (沙县)“陈瓘”。徐锴写书是开宝二年(969),“陈瓘”还未出生。一字之错,却是几代人的辈分颠倒。《龙峰陈氏宗谱·唐始祖灌公序辨》列举的种种乱象,相互抵牾,是义门谱的共病,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还有一种情况亦应作补充的特殊处理,因为各大庄谱乃到各小庄 (大庄之内再分庄)谱都是以嫡系为准各谱其谱,而不及其余,比方说,某一代有伯、仲、叔、季四子,当其分居后未合修谱时,伯子就只修伯房这一根藤,对仲、叔、季三房则不叙入,或仅在其人名下附一笔 “另谱”、“外迁”字样。这样形成亲人如路人。因此,要尽可能将这一不足予以弥补,一来使其后裔知道该代祖人有多少昆仲及其后裔又有多少昆仲,同时可使该代的后人知道其来有自,在一定情况下,路人又成亲人。所以,《龙峰陈氏宗谱·凤山 (敦睦堂)序》云:“从前各支修谱,自立派行,有谱同而派异者,有谱异而派亦异者,纷纷藉藉,致远近难明,亲疏莫辨,同源共本之人,尊卑茫然。”既同出一源,即使不是嫡祖,却也是宗祖,亲之敬重之,这又何妨!当然,也应有个警戒点:不广收以奢盛,惧其滥也。
为了宗于一尊,很多谱牒增加一些神话,隐去真情。不排除有些人存有 “攀高官,壮其门”的心里因素,明知有错,也不愿意去更正,将错就错。族谱编修人员,需通检全谱,通读序跋、题记,了解家族源流和修谱经过,全面考证、辨析,梳理同支异支错综复杂关系,并做出准确判断。这不仅要有严谨的态度,还需文识、史识,辩识之才。
(三)修谱要有现代科学观念。现在修谱应该是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研究姓氏文化。现代科学证明,每个人有区别于世界上60亿人的特殊的遗传基因DNA,它是每个人的 “生命密码”。基因信息由两部份组成:遗传部份和变异部份,同一宗族的遗传部份有共同的特征。据此,我们应该研究氏族的遗传基因DNA特点和变异规律,揭示它对氏族的特点、文化精神的影响。将来会有全国甚至全球的基因DNA数据库,当然可以建立宗族的基因DNA数据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随着全球一体化,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过去以某一宗姓家族聚居,某一村落世代集中修谱的传统格局将由此被打破。中华传统的族谱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传承,以网络谱网聚天下宗亲,搭建一座天下宗亲寻根问祖的网络总平台,如设置了谱名、姓氏、地域、堂号、始祖、始迁祖等检索路径,以满足世代所有同姓子孙不出家门,便可实现一键阅谱,一键寻祖的心愿。还有,过去,女孩不入谱,这不合时代潮流。相应的对策是什么?大陆80年代之前只是上名字,作世系,其它内容尚未入谱。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谱牒数字化是必然趋势。族谱数字化编撰,离不开纸质谱这个基础,而单纯的纸质谱不再适应现代信息化之潮流,应实现一谱多形态,既有纸质谱、光盘谱,还有网络谱,尤其是光盘谱和网络谱,能让居住在不同地域的义门陈宗亲零距离、零成本获取义门陈大家庭大族谱文化的各种信息,所以数字化谱牒较之传统纸质谱牒有着无可比拟的多方面优势,是谱牒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谱牒文化属大众文化,应符合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应与网络技术接轨。这样能较好地让老一派将谱牒编纂的接力棒传到下一代的手中,使谱牒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今逢盛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祖族文化,传承家门风范;铭记先祖功德,造福子孙后代;共举宗亲之力,撰修一流族谱是天下宗亲的心愿,也是天下宗亲子孙千载难逢的喜事、盛事。但撰修宗谱又谈何容易,人力、物力、财力,缺一不可,我们应尽心尽力做好。台湾文化大学谱系研究所所长赵振绩主编并由台湾区姓谱研究社出版的 《台湾区族谱目录》著录了台湾收藏的族谱10613部。其中祖籍在大陆的族谱7757种占73%,而这些谱书又多为60~80年代的谱,内容多为简单的宗族世系表,其他内容较少。大陆80年代后,随着各地兴起了新修地方志高潮,族谱编撰也逐渐形成气候。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 《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国档会字 (1984)7号)文件也适时颁布。2001年2月9日,文化部专门下发了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 (社图函 (2001)29号),修谱已纳入到国家的合法管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原谱与增修谱的链接,揭示家谱的递增性内容。把握好古籍家谱和新版家谱的特点,区分著录方式,把修谱纳入到姓氏文化学术研究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