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软实力的整体优化*

2012-12-18骆郁廷

江淮论坛 2012年5期
关键词:社会制度外交政策实力

骆郁廷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2)

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重点。国家软实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软实力的种种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只有把软实力看作一个系统整体,注重从整体上优化软实力的资源、要素、结构和环境,克服软实力建设中各自为阵、资源分散、结构不佳、合力不强的状况,才能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软实力建设的整体效应,从总体上有效地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整体优化软实力的时代要求,赋予了整体优化软实力以深刻的时代意蕴和现实意义,整体优化软实力,是运用现代系统论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重要要求。根据现代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事物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系统,任何系统都是由一定的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和结合,形成一定的系统结构,构成一定的系统整体,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的整体由系统的部分所组成,但又具有大于系统部分之和的整体功能和效应,形成整体合力。软实力也是这样,从现代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软实力也是一个系统,它包含着一定的软实力要素,这些软实力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和结合,形成软实力系统的结构,构成了软实力系统的整体,决定了软实力系统的整体功能。软实力系统的整体优化,不仅取决于软实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如何,更取决于软实力系统构成要素的结构如何。要素好不好,固然会影响软实力的整体状况,而结构合不合理,则会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软实力系统整体合力的形成与否。软实力系统内部的结构合理,诸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可以形成大于软实力诸要素之和的整体软实力;软实力系统内部的结构不合理,诸要素配置不佳,甚至是无序配置,相互内耗,其作用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互相抵消,产生负作用,形成小于软实力诸要素之和的软实力整体状况。软实力的整体提升,还取决于软实力系统和软实力环境的关系。软实力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软实力的环境之中,软实力系统固然可以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来改善软实力系统的整体功能,有效地作用于软实力的环境。但是,在软实力系统与软实力环境的相互关系上,总的来说,是软实力系统要适应软实力的环境,软实力的环境决定和制约着软实力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因此,我们从现代系统论的角度,研究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就不仅要分析和优化软实力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而且要分析和优化软实力系统和结构的关系,还要分析和优化软实力系统和环境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从整体上增强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整体优化软实力,是整合我国软实力资源和力量的现实要求。软实力包含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等资源,但在这些资源转化为软实力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要素、力量分散、整合不够的情况,甚至存在着相互抵消、耗散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软实力的发展和运用。从文化、价值观建设来看,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建设主要是由宣传、文化等部门主管,既包括主管的党务部门,又包括主管的政府部门,而文化、价值观建设既包括文化事业建设,又包括文化产业建设,既包括文化发展,又包括灵魂塑造;既包括有形的建设,又包括无形的建设;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社会效益。宣传、文化主管部门如何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则加强协调、协同和协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成为软实力建设的突出课题。据文化部网站2012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一文披露,中国和德国的出版业相比,我们全国有579家出版社,每年的产值都在600亿左右徘徊,而德国贝塔斯曼2008年一年的销售额就达139亿欧元。全国所有的图书出版社加在一起不如国外的一家公司,说明我国文化产业资源分散,集中度低,制约了我国的文化传播,影响了我国软实力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了行业融合的趋势。以前把文化细分成“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这三个领域,由于传播技术和手段的日益多样化,已逐渐出现融合的趋势,行业界限也不再明显。再如,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日益深入。广电的有线电视网络和无线移动网,随着技术改造和规模化发展,正成为整合文化资源的重要平台,出现电视图书馆、电视互联网、电视报刊、电视剧场以及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报刊、手机图书等新业态,很难说这些是属于上述哪个领域中的了。文化产业部门和其他行业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趋势表明,迫切需要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以促进软实力的增强和发展。从社会制度、外交政策来看,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等,包括基本制度和体制机制,包括制度创新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而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既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等因素,又涉及到文化、价值观因素;既涉及到双边外交,又涉及到多边外交。因此,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外交政策等形成的软实力,也涉及到种种复杂的因素,也需要克服各行其是,资源分散的情况,加强协调与整合,实现整体优化,以增强软实力的合力。

整体优化软实力,是借鉴国外软实力建设做法的根本要求。世界各国在软实力建设中,都十分注重软实力资源、要素、力量的整合与优化。法国在把文化资源转化成软实力的过程中就是这样。从1959年开始,戴高乐政府开始制定“关于在国外扩张和恢复法国文化活动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9—1963)”,将文化外交作为整个法国外交的重要内容,纳入法国大外交的战略框架。到21世纪初,法国已经与100多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协定和文化交流计划,在世界68个国家开办了134个文化中心和文化学院、28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作为最主要的文化阵地和对外交流渠道,许多文化外交活动都是依托这些机构开展的。[1]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整合程度,法国的文化外交在世界各国中都位居前列。法国的文化外交形成的软实力也非常富有成效,正如《大国的兴衰》作者保罗·肯尼迪指出的那样:“法国对世界事务的影响,总是远远超过人们对这么一个仅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4%的国家可能寄予的期望。”[2]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视软实力建设中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日本于1990年成立由专家学者和艺术权威组成的“文化政策促进会议”,1995年文化促进会议提出“新的文化立国目标”,1996年,日本文化厅正式提出 《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标志着日本“文化立国”战略的正式确立。为了将日本的卡通、电玩、音乐、饮食、时尚等文化推销到全世界,逐渐走向产业大国,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10年4月正式提出“文化产业大国”的政策,加强官民协调,整合政府与民间力量,设立了政府与民间合资合作的基金,有力推动了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日本的动漫文化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声誉鹊起,就得益于日本振兴文化产业的相关举措。美国更是重视软实力资源、要素与力量的整合与优化。美国尤其重视整合和运用文化资源发展国家软实力,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2002年9月出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在全世界推行、保卫美国式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灵魂与核心。美国国土安全局在成立之初就明确强调,要“使广大公众和领导人理解文化在促进和威胁国家安全中的作用,通过调整、引导文化生产的格局,达到保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3]美国还十分注重把软实力的各种资源同硬实力的各种资源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实施巧实力外交。2006年,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起成立了巧实力委员会(Commission on Smart Power)。该委员会网罗了20多名国会议员、前政府官员、退役将军和商界精英,得到民主、共和两党的共同支持。其研究重点是分析美国实力、形象、全球影响力下降的原因和后果,希望能找到扭转这一趋势的方法。巧实力委员会于2007年11月发表了《一个更灵巧更安全的美国》的报告,全面阐释了巧实力战略。2009年1月13日,希拉里·克林顿在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就奥巴马提名其出任国务卿而举行的听证会上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奉行被称之为巧实力的政策,即面对每种情况,在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所有政策手段中,选择正确的手段或手段组合。巧实力外交将是对外政策的排头兵。”[4]从而明确提出了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战略。巧实力战略的实施表明了美国既注重软实力向硬实力的转化,也注重硬实力向软实力的转化,体现了美国软实力建设的更加开阔的视野。上述国家的做法启示我们,一定要注重加强国内外的战略协调,整合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各种资源、要素和力量,形成国家软实力的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和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当前,在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和发展中,坚持推进软实力的整体优化,提升国家软实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升我国软实力需要实现软实力要素的整体优化。软实力要素是软实力系统的子系统,它是由软实力资源转化而成的。2004年3月,约瑟夫·奈在《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的“前言”中明确指出:“什么是软力量?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5]2约瑟夫·奈分析了国家软实力的主要来源:“国家的软力量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 (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5]11约瑟夫·奈没有直接提出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只提出了构成软实力来源的三种资源,即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他认为,只有这三种资源分别具备一定条件的时候,才能转化为不同形态的软实力,成为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当文化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时,文化就能成为软实力。当政治价值观在海内外都能真正付诸实践时,这些政治价值观才能成为软实力。当外交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外交政策也就能够成为软实力。约瑟夫·奈还认为,软实力在行为上体现为“吸引、设定议程”,在资源或手段上,体现为“价值观、文化、政策、机构体制”等[5]26,也就是认为,除了文化、价值观、外交政策外,机构体制等构成发展模式的社会制度因素也是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可以转换成为软实力。这就是说,软实力系统包含来源于文化、政治价值观、发展模式、外交政策等等的软实力要素,文化、政治价值观、发展模式、外交政策等软实力资源,经过开发转化,可以转变为相应的软实力系统的四个子系统或要素,即文化软实力、价值软实力、制度软实力、外交软实力,这四种软实力可以视为软实力的四大要素。当前,要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就要整体优化这四大软实力要素,就是说,要开发文化资源,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培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文化的创新与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把文化资源开发、整合、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开发价值观资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的价值资源开发、整合、转化为价值软实力;开发制度资源,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制度创新,进一步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不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故事的话语权和吸引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资源开发、整合、转化为制度软实力;开发外交资源,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赋予我国外交政策以先进的外交理念、深刻的价值内涵和广泛的国际信誉,注重运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多种资源和手段,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提高中国外交的创造力、影响力和吸引力,把丰富的外交资源开发、整合、转化为我国的外交软实力。只有注重把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等资源全面转化为软实力,整体优化文化软实力、价值软实力、制度软实力和外交软实力等软实力要素,才能为软实力的不断发展和整体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升我国软实力需要实现软实力结构的整体优化。软实力系统既然包括来源于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的软实力要素,即相应的文化软实力、价值软实力、制度软实力和外交软实力,那么,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就要在全面提升和优化软实力要素的基础上,整体优化软实力的结构,实现我国软实力的整体提升。实施中国软实力建设与发展的整体优化战略,最重要的,就是要整体优化软实力的结构,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在软实力系统中,来源于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的软实力要素,即相应的文化软实力、价值软实力、制度软实力和外交软实力,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作用和结合,形成了一定的软实力结构。在软实力的系统结构中,来源于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的软实力要素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一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在软实力系统的诸要素中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即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对于一定的文化、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转化成为软实力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价值软实力决定着文化软实力、制度软实力和外交软实力。

从价值和文化的关系来看,价值对文化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文化的创新、生产和传播,无论是高雅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是以一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作为核心和灵魂的,都是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载体来承载、传播一定的价值观念,塑造一定的意义世界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国家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吸引力,提升一定国家的软实力。法国的文化外交理念可以概括为“伟大的法兰西”。[1]法国通过法语教学、文化产业、社会交流和国际广播等渠道,塑造法兰西的伟大和神圣,进而确立法国作为文化大国和世界大国的国际形象。日本十分注重通过日本文化产业传播日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2007年5月发布的《日本文化产业战略》明确指出:“文化产业对海外的影响,可以促进(受众)对日本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产业背景中的价值观、审美意识的共鸣,加深其对日本文化、艺术和传统的理解。这种受众对日本综合文化实力的‘憧憬’,能够为各种产业带来中长期正面效果。”2000年发表的《美国国家利益报告》中,将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国家中传播美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促进民主以影响这些国家的文化列为美国重要的国家利益。[3]103-104“美国的大众文化、高等教育和外交政策中经常体现的民主、个人自由、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流动性、开放性等价值观都在很多方面增强美国的实力。”[6]中国的软实力建设更是这样,在价值观和文化的关系上,价值观主导和决定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只有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从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关系来看,一定的社会制度是根据一定的治国理念和价值观念建立、运行、变革和完善的,一定的治国理念和价值观念决定了一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一定社会制度变革、发展和完善的方向,而这一定的治国理念和价值观念又根源于一定国家和社会的国情、社情、社会实践和发展需要。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私有观念及其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的价值基础,资本主义社会强调的自由、民主、人权实质是资产者的个人的自由、民主、人权,说到底是资本主导下的自由、民主、人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尽管现阶段存在多种经济成分,但仍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观念和集体主义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根本的价值基础,我国社会强调的平等、公平、公正、合作等观念,都是公有观念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制度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既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因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对我国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制度创新,对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影响力、吸引力的扩大和软实力的形成,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从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的关系来看,价值观构成了外交政策的核心,主导着外交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美国在对外交流和处理国际关系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价值观外交”的旗号,把美国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看作是所谓的“普世价值”,把传播、渗透、践行这种价值观念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价值依据,把是否具有或奉行这种价值观念作为判断盟友或对手甚至敌手的标准。凡是奉行与美国相同价值观的国家,就作为盟友和朋友,竭力联合或拉拢,凡是奉行与美国相悖价值观的国家,就作为对手或敌手,竭力排斥或打压,甚至以搞垮对方为能事。所以,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受着美国的价值观所主导和决定的。这种外交政策最终是为维护美国“一超独霸”的霸权地位服务的。我国的外交政策实际上也是受着我国的价值观念所主导和支配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的不公平的国际交往现象和霸权主义,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世界的和平,探索与世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相处之道,在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确立了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迄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不仅在各国大量的双边条约中得到体现,而且被许多国际多边条约和国际文献所确认。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 《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和1974年第6届特别联大《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都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7]现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无论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是“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战略与政策主张,都体现了新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国际关系的价值取向,这是与某些西方国家打着“人权高于主权”和“普世价值”的旗号动辄干涉别国内政根本不同的外交政策,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同西方某些国家奉行的霸权主义外交政策的本质区别,而且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与西方某些国家奉行的外交政策在价值观上的本质区别。正是新中国外交政策奉行和体现的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我国外交政策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力量源泉。

可见,在价值观、文化、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等资源形成的软实力中,价值观形成的价值软实力对文化、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等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制度软实力和外交软实力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价值软实力主导和决定着文化软实力、制度软实力、外交软实力等诸软实力的相互关系,决定着诸软实力乃至整个软实力系统的性质、方向和强弱。因此,在软实力结构中,要始终突出价值软实力的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

同时,文化、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等资源形成的软实力又对价值观形成的价值软实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等资源是一定价值观的载体,它们不仅承载和传播一定的价值观念,使抽象的、无形的价值观念具体化、有形化,促进了价值软实力的形成,而且在文化、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的发展过程中,完善了价值观的表现形态和实现形式,形成了文化价值观、制度价值观和外交价值观,促进了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构成了价值软实力形成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整体优化软实力的结构,还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化、社会制度、外交政策所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制度软实力和外交软实力对价值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提升我国软实力需要实现软实力环境的整体优化。一定的软实力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而且具有一定的外部环境。软实力的内部结构表明了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软实力的外部环境表明了软实力系统和软实力环境的关系。一定的软实力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一定的环境总是对软实力系统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软实力的增强,不仅取决于软实力的内部结构是否优化,更取决于软实力的外部环境的制约作用。软实力系统要适应一定的软实力环境,软实力环境从根本上制约着软实力系统的存在、发展和变化。所谓软实力的环境,就是存在于软实力系统之外并对软实力系统的存在、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外部因素。我国软实力系统的外部环境,从影响因素来看,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多种因素,从影响范围来看,既包括国内环境,又包括国际环境。软实力系统和软实力环境发生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外部环境因素的发展变化,会通过这种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对软实力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发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对整个软实力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整体优化我国软实力发展的环境,就要从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两个方面入手,整合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多种因素,加强各种环境因素开发、利用的综合协调,不断形成有利于我国软实力系统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增强我国软实力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效应。在这里,特别应当重视的是,在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我国软实力系统诸外部因素、资源和力量的战略协调。国家软实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加强战略协调,就不可能整体加强和有效提升我国的国家软实力。从国家内部来看,这种战略协调,不仅是要制定国家科学发展的战略,把软实力和硬实力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国家共同的战略任务,加以推进,并且是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政府和地方之间、政府和民间等多个层面的战略协调,尤其是要注重成立中央跨部门的软实力建设协调机制,定期分析我国软实力建设的情况和问题,确定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和政策,加大软实力建设的投入,整合软实力建设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多种资源,这样才能既调动发挥各个方面软实力建设的积极性,又防止软实力建设中的相互牵制和内耗,真正形成既能统筹协调又能优势互补的软实力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整合软实力资源,增强软实力建设的合力;从国家外部来讲,就是要加强我国软实力发展的国际协调,制定我国软实力发展的国际战略,加强我国同世界不同国家在不同层面的协调,尤其是要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适应国际和平、发展、合作呈现的新特点,注重把软实力和硬实力结合起来,在国际上全面整合和运用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各种资源和力量,加强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东南亚国家联盟、金砖五国、G20国家中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整个第三世界国家在软实力建设方面的战略协调,注重通过意见沟通、文化交流、价值融合、外交协调来加深理解,凝聚共识,增进互信,协调行动,进一步增强中国软实力,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促进我国的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因此,只有着力加强我国软实力系统的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中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外交等各种因素的战略协调、资源整合和整体优化,才能从整体上真正有效地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1]骆郁廷,等.文化软实力:战略、结构与路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5.

[2]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伦敦:昂温·海曼出版社,1988:428.

[3]张国玉.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06-107.

[4]骆郁廷.奥巴马政府的巧实力战略与中美关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5).

[5]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1.

[6]Josefh S.Nye,Jr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11

[7]资料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6/09/content_1515866.htm.

(责任编辑 焦德武)

猜你喜欢

社会制度外交政策实力
英国“脱欧”后的外交政策:失去欧盟后的英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吗?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关于早期蒙古社会制度的再思考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制度对法律功能实现的影响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不受羁绊的女性
浅论美国外交政策中孤立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永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