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德育管理的技术路径与策略选择*
2012-12-18方晓珍
方晓珍
(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安徽安庆246001)
高校网络德育管理的技术路径与策略选择*
方晓珍
(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安徽安庆246001)
数字化和信息化校园建设开拓了全新的育人环境,这对高校德育管理技术路径和策略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校德育管理的实效性,必须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变化特点和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创新德育管理技术路径,包括目标—创新管理技术路径、参与—互动管理技术路径、量化—柔性管理技术路径、引导—内化管理技术路径等。文章认为应高度重视校园网载体和平台建设,完善德育课程设计和制度规范,加快网络信息控制与技术开发研究,提高德育教学管理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
德育管理;技术路径;策略选择
一、高校网络德育管理的现状与特点
当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表现出持续加速、多向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其全面渗透的特点广泛地影响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影响到人们的思维、生活、工作方式。同样,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传统高校德育管理模式亦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与池田大作对话时所说:“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份。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1]网络的积极方面可概括为:信息海量、自主性强、传播快捷、预警及时;消极方面可概括为:权威减弱、价值冲突、人格危机、道德失范。
在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双重作用下,高校德育管理呈现新的特点:一是高校德育管理的时空范围增大。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校内的某一段时间和某个现实物理空间,而是延伸到人生全程和整个世界。二是高校德育管理过程的互动性增强。“网络世界”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信息传播方式,代之以“双向互动”甚至“多向互动”,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三是高校德育管理的手段更加多样。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集图像、文字、声音、速度、效率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内容。四是对德育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更高。当然,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给高校德育管理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网络缺少传统媒体的“把关人”,会造成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网络传播缺乏人际面对面的交流,使大学生对网络中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距难以接受;更有少数大学生会利用网络做出对他人造谣、谩骂、侮辱、欺诈等不道德和违法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管理的内容和方式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网络德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管理的重要支撑点和运行模式。
关于“网络德育”的内涵界定众说纷纭。笔者认为,高校网络德育是高校德育管理的延伸和补充。很显然,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背景下,高校德育管理只能与时俱进,因势利导,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保证高校德育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高校网络德育管理的技术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里广泛得到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建设开拓了全新的育人环境,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也对高校德育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1.构建目标—创新管理技术路径。既是构建一个指导性的结构范式,又是构建一种管理技术路径。网络德育管理技术路径具有自身的特性:首先是一种目标管理技术路径。它要求充分借鉴和运用目标管理方法,通过确立目标体系把个人目标与单位目标、部分目标与整体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并保持高度一致,促使人们加强自我控制,协调一致地为实现总目标而努力;其次是一种创新型管理技术路径。网络德育管理面对的是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尤其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促进了国际思想文化的交流,为网络德育管理提供了鲜活的思想和事实材料。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运作方式,突破原有的框架和经验模式,改变内容单调、形式刻板、缺乏创意和活力的管理。
2.选择参与—互动管理技术路径。在网络信息时代,虚拟环境下的互动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认可。参与是互动的前提和诱因,发挥学生干部群体作用,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空间地加强家校联系,使家校互动从传统单一的集中形式发展为全程参与、长期关注、共同探讨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教育模式。学校德育管理的“互动”表现为网络型内互动与外互动的统一:内互动包括教师个体与群体的互动、教学双边互动、学生个体与群体互动等;外互动包括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互动,道德主体与道德环境的互动,不同道德教育环境之间的互动等。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德育资源,发挥道德教育的三维空间作用,通过这三维空间的有机互动、相互依托,能帮助青年学生建立起个人的道德体系。这种管理技术路径不受时间限制、内容多样、方法灵活,能激发家长、学生主动参与家长会的兴趣,创设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氛围,增进家长、教师、学生三方之间的感情和相互理解,从而吸引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督促自己的子女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健康成长,最终达到配合学校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3.探索量化—柔性管理技术路径。互联网上内容的丰富性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拓展新的载体、采取新的手段。网络既是信息的宝库,又是信息的垃圾场。而大学生正处在学习、成长的高峰期,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尝试欲。同时缺乏社会经验,其身心发展不成熟,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对一些不良信息辨识力差,很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网络内容所吸引。网络自身具有的平等性和互动性,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去接受和传播信息,最重要的是网络本身又具有隐蔽性。青年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隐蔽性的“保护”下,通常会浏览一些如黄色、暴力的内容,这样青年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就逐渐减弱,任由自己去追求刺激和感官的满足,而全然忘记道德和法律。要通过网络,快捷、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相互沟通,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德育资源和视野。德育管理的目的在于提升人的德性水平,德育管理的过程应该是充满“爱”的过程。只有人性化的德育管理,才能真正关爱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发展。探索量化—柔性管理技术路径还表现在对传统德育手段的突破和创新上,高校德育传统的教育模式仍然强调对学生进行灌输教学,教学方法单一而呆板,缺乏教学活力,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柯尔伯格(Kohlberg.L)明确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2]该模式混淆了德育过程中师生的地位和关系,无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否认学生的主体性,过于重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乃至把教师的教育作用神化和固化,量化—柔性管理技术路径是高校德育管理创新必然的破解之道。
4.实施引导—内化管理技术路径。互联网上信息的交互性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引导德育管理、强化德育效果。网络资源消除了地域和国界,可传播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往往无所适从,面对网上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困惑。他们大量浏览各类信息,急切地寻求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高校德育管理者必须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开展正面宣传教育,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网络德育管理既要积极吸取网络文化中不断创新求变的活力因素,又要坚定地担负起思想品德教育的引导重任。要发挥网络信息的辅助作用,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拓宽和完善网络时代的教育途径,营造出真正健康文明的思想文化环境,向着构建幸福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迈进。现代德育学理论揭示,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化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可能形成。并不是把外在的规范告诉给受教育者之后,就会变为他的美德。“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3]这个界定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转化的内化特征,使人们的认识更接近于德育的本质。德育管理应该顺从德育的本质要求,从教育规律和发展逻辑角度出发,实施引导—内化管理技术路径,使得德育真正成为个体性品格锻造和磨砺的自我教育过程。可依托高校中的院系、班级、学生社团等现实群体组织建立相应的网上学生组织,把现实学生集体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情况及时反映到网上,就学生关注的社会、校园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开展网上交流、讨论。实现网上网下互动,增强网络德育的实效性。
三、高校网络德育管理的策略选择
1.以校园网建设为平台,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通过建立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将学生的上网需要和网络行为纳入到校园网中进行直接的管理与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可在网站上开辟校报专栏、班级论坛、新闻专栏,组织班级主题班会或主题辩论、讨论,发展网上学生会、摄影、文学、艺术协会等团体,搭建网上师生交往平台,建立聊天室等。通过这些形式,大力倡导文明理性的网络道德观念,提倡网络化学习的活动方式,批评具有危害性的、错误的网络价值观念和活动方式,形成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用良好的班级价值观和舆论影响班级成员的网络道德观念。建立德育工作专题网站,加强网络德育的阵地建设;不断挖掘各类德育信息源,建立校际德育资源共享体系,加强与现实社会的同步性。要增强德育网点的交互性,建立互动平台,开展网上咨询、对话、谈心。根据网络社会道德的状况、特点和性质以及道德教育的一般过程和规律,采用立体、多面、交互式的网络道德教育方法,通过传授道德知识、多重身份体验、网上多媒体直接感受、音乐艺术的感化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从而使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得以提高,道德情感得以丰富,道德意志得以锤炼,道德信念得以增强,道德习惯得以养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网络德育教育收到实效。
2.完善德育课程设计,充分发挥德育工作主阵地作用。通过这个阵地把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地渗透进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端正思想,心灵得到净化。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德育课程可以利用课件、网页等形式,将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结构协调统一起来,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内在学习兴趣;通过网络媒体选择适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品德课中积极思考,形成研究性学习态势。德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库。师资和硬件具备后,关键是构建适合学生的大型德育资源库,有统计表明,学生上网,真正为了获取有益信息,把网上学习作为最新人生追求的只是少数,而关键是提供给青少年感兴趣的资源太少。建设德育课程资源库,首先要构建校园德育主题网站,作为网络德育的主阵地。开设网上心理咨询辅导站,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在线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谈心,教师能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用主流社会的道德规范占领网络的思想阵地。其次是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要利用好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经典,利用好祖先留下来的巨大财富,利用好内涵丰富的中国独有的文化瑰宝,建设切合学生实际的优质资源,从而进一步促进德育课程数字化进程的发展。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网站,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开展校际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定期开展网上答疑,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在线辅导。进一步完善综合测评体系,建立科学的合理激励机制,从政策导向上引导广大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3.加快网络信息控制技术研究,提供网络道德建设技术保证。净化网络信息,必须对网络信息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从技术上解决网络管理难题。网络信息的控制在于对信息的过滤、选择。通过对信息的过滤,净化信息,从技术上保证大学生免受互联网上非法内容的侵害,为网络道德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保证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的切实执行。把道德监督和法律约束机制引入电子空间,健全有关电子信息网络的法律规定,对违规者进行必要的处罚;有关机构有权、有责任且能够对网络责任主体的网上行为进行检查;建立网络责任主体与其网络行为的可追寻的一一对应关系,最终形成网络行为监督的客观条件。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手段,防止网络“黑客”和有害信息的侵扰,保证网络信息的健康、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文化原则的要求。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领导、部门主管、网络信息员的岗位责任;要建立和健全信息管理制度,如信息的输入更新制度、信息阅读权限制度、信息员培训考核制度等,使网络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要建立网络舆论危机预警机制,正确引导舆论,化解危机。“高校网络德育必须建立及时、高效的网络舆论预警与应对机制,注意收集危机信息、及时辨识危机并迅速做出准确判断、采取积极对策,将舆论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4]加强对网络德育典型案例的系统研究,进行分类整理和深入剖析,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提供现实依据。
4.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信息处理能力,强化高校德育管理人力资源保证。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是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最直接体现。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生对老师的期望越来越高。谁想依靠老本应付教学,甚至滥竽充数都是不可能的。每一个教师既是教者,又是学者;既传授知识,又创造知识。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以广博的知识和完美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教师网”,学校就可以将教师培训从单一的群体培训、个体培养方式,推进到“环境培养”方式上。努力营造一种新环境和新组织,使得每一位加入的成员都能在群体氛围的感召下,将自己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组织的发展目标有机地、自觉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不断追求自我成长的动力,进而使得组织也不断发展与前进。“教师网”的使用一是有利于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大力提倡“今日能做之事勿待明日,自己能做之事勿求他人,遇到困难首先自己想办法解决,重要事情要通力协作”等工作信条。二是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奉献意识,将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每个教师的座右铭,牢记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三是有利于树立教师的细节意识,强调“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并让每一个教师牢记在脑海里,落实在工作中。在具体管理策略上,选择具有网络知识、掌握现代科技手段的年轻教师,充实队伍,增强活力,并对他们实施培训,使他们成为熟悉业务、精通网络技术、善于管理的内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让他们主动创新,及时处理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使网络德育教育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1][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6
[2]Powcr,C.K0hlberg,L.Using a Hidden Curriculum forMoralEducation.IntheEducationDigest,1987:12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33.
[4]杨丽萍.高校网络德育创新及路径选择[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6,(8).
(责任编辑 木风)
book=76,ebook=76
G64
A
1001-862X(2012)03-0186-004
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重点项目【(2010)1476】;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F07-08D11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8sk410)
方晓珍(1965-),女,安徽枞阳人,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人文教育与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