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年轻人
2012-12-17马俊河
文 _ 马俊河
村里最年轻的农民今年39岁。
村里有734口人,壮劳力的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身体好一点的老人还在种地,年纪最大的已经72岁了。
村里还保持着土葬的风俗。土葬需要村里人将死者抬出去下葬,8个人一班,分三班轮流抬。村里分几个村民小组,多数小组内部已经无法独立将本小组的死者抬出去了,需要和别的小组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下葬过程。再过些年,可能就需要借助机械的力量在黄沙地里去挖掘深坑和运送棺椁了。
村里的年轻人都去了外地。大家自小都被灌输一种“逃离”的思想。父母会反复告诉子女: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学校去外面读书,就不要再回来了。父母除了不停地给子女灌输这样的“逃离”意识外,还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地支持这一行动:为了多赚点钱不计代价地开荒,不顾身体地打工劳作……赚钱的目的就是支持子女顺利地走出自己的家园,到城市里买楼房,到远方去,到没有风沙的地方去,那里才是新的家园。
村里的年轻人靠读书走出去一部分,还有一些离开村庄去外地打工,做一只候鸟,在工作地和家乡之间来回奔波,积聚力量寻找机会留在工作地。总之,还是要离开这个风沙不断的家园。
村里的小学校在一场大风后彻底坍塌了。3年前,校舍就被乡教学辅导站列为危房,学生都到邻村的小学校去读书,无论风雨,家长们都得按时接送。2个村子的一、二年级学生合起来不超过30人。小学校坍塌了,乡村的文化、乡村的整个精神世界都随之崩溃,乡村彻底沦陷。
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了,几乎没有人回来。乡俗里面,能出去的年轻人,哪怕在城市里端盘子也算是出去了,比回家来有出息多了。哪家的娃娃在城市里有体面的工作,收入还不错,就是众人羡慕甚至嫉妒的对象。在村头婆娘们的闲言碎语间,张家的娃娃在油田上班,工资有八千多,太有出息了;王家的娃娃不行,才挣两千多……这些言语像风一样,穿过整个村庄,飘向远方。
或许是村庄太贫瘠,或许是风沙让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厌倦了,村里人都是如此渴望离开,到内蒙古乌素图的浓烟里生活也比待在村里强。
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留下一帮老弱病残困守家园。过年时和外出的年轻人回家结婚时是村子里最有生气的时候。伴随着鞭炮焰火,还有年轻人的欢声笑语,村庄里生机勃勃。元宵节过后,春天的风带来了灰蒙蒙的尘土,覆盖了村庄里的勃勃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