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转非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2012-12-15薛育余
□ 薛育余
重庆农转非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 薛育余
一、问题的提出及样本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社区文化是人们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中,结成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包括人们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生活习俗、娱乐时尚等文化现象。它具备社会沟通、心理凝聚、行为规范、文化教育等功能。[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城市建设的持续扩张,将有越来越多的城郊失地农民在身份和职业上变为城市居民。这些已经或将要实现身份和职业转换的农转非社区居民,其市民身份在制度上获得认同后,以宗族和亲缘维系的农村文化势必由器用文化层向观念文化层、由部分到整体的转型。[2]
本研究选择重庆市石桥镇的农转非社区柳背桥小区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如何通过加强农转非社区文化建设,提升社区居民有效融入城市社会,对于促进城市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样本结构
柳背桥小区是1999年11月由于征地开发的农转非社区,2002年5月开始入住。小区现有住户452户,其中17户为房屋转让的农村户口,另外81户为房屋租赁户,其余354户为农转非住户,小区现有人口1053人。研究主要采取现场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本次共访谈16人,发放调查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16份,占总样本的87.78%。调查人员具体结构见表1和表2。
二、农转非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
(一)文化的高度异质与社区居民意识剧烈冲突
对柳背桥小区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区所有住户中,有3.8%的房屋转让给了非本村业主,另外有将近20%的是外来打工的租赁户,户主大多选择了投靠子女。各种不同地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职业类型及心理诉求的人群汇集到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又共存,居民意识冲突剧烈。[3]在访谈中了解到,小区里人们的地域观念非常强烈,人们的交往大多局限于相同地域背景的人群,不同地域背景的人群很少交往。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杂居,同时还有许多外来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以业缘为主的城市文化,个人自由度高、邻里关系淡漠与群体意识较弱。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乡土文化,则具有较强的群体意识,人际关系简单密切。外来人员对原有文化的认同与流入地文化的隔阂,在客观上也强化了外来人员的地缘观念,导致滋生对规则和制度的抗拒意识。[4]
(二)教育和文体娱乐活动与城市生活强烈反差
柳背桥小区的社区教育主要表现为婚育文化传播、流动人口管理和节日娱乐等方面。由于缺少经费支持,社区学校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小区文化教育针对性并不强,内容和形式单一,并未起到“功能性扫盲”的作用。虽然小区仿照城市社区建立起老年人活动中心,但是由于缺少费用维护,其利用率并不高。老人们仍然延续着乡村的一些生活习惯。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当被问到“您平时最多的消遣娱乐方式是什么”时,43.7%选择“聊天拉家常”,18.4%选择“打牌搓麻将”,8.5%选择参加 “体育健身”,1.3%选择“读书看报”,还有28.1%选择其他方式。被征地农民的乡土情节十分浓厚,其长期以来“家”与“生产”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相对独立的散居状态等等,都与“征地农转非”后的生活形态格格不入。[5]
(三)农转非居民的自我市民身份认同偏低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关于“您认为自己的身份是什么?”,38.9%的被调查者选择“不清楚”,17.7%的被调查者选择“农民”,只有137人选择“城市居民”,占有效样本43.4%,农转非居民的自我市民身份认同率不足一半。农转非居民的自我市民身份认同率低的现状在杜洪梅(2004)和尹小妹(2006)等人的相关研究中也得到证实。被动的市民化使得农民角色被中断、而新的市民角色属性在短期内又难以建立起来产生矛盾,[6]这种矛盾给农转非居民带来了不适应。
(四)管理制度多元与居民自治意识薄弱
调查中了解到,柳背桥小区入住后,最初的小区管理班子全是由原村干部构成。据小区工作人员介绍,小区的工作性质和方式与农村差别很大,每个工作人员可能需要同时兼备多项行政职能。目前类似社区管理的此类专业培训,小区基本上还是处于空白状态,至今柳背桥小区还未引入具有现代小区标志的物业管理公司。作为城市的“区”附属于乡镇的农转非社区,其乡镇定位意味着它的社会属性属于农村社区,这带来了其社会属性的交叉性,社会属性交叉性又导致了其管理体制的多元化,[7]而管理体制的多元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居民自治意识的发展。随着村民搬入社区,“社区人”的概念和市民认同感在短期内还没有建立起来,小区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一些重要决策均由居委会代理行使,居民的自治意识薄弱。调查中关于“您对业主委员会的作用了解吗?”75.9%表示“不了解”,21.2%表示“基本了解”,只有2.9%表示“非常了解”。从深层次来讲,几千年残留下来的“臣民主义”加上“小农意识”无疑进一步阻碍了农转非居民的公民意识与自治意识的崛起,而这种自治意识一定程度上也是以社区归属感为基础的。
三、农转非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影响主体的参与性
在柳背桥小区的常住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2%,高中文化程度的2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8%,另外还有少部分文盲。人口的高杂居、高聚居、文化层次的参差不齐以及刚刚脱胎于传统的乡村,造成了农转非社区成为一个缺乏发育成熟的公民社会。由于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其自主性和规范性欠缺,成员负责性也相对较低。[8]同时,由于小区成立时间不长,居民还未完全摆脱乡村管理的影响,只是把社区当成居所,社区参与意识淡薄,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90%以上的居民并不认为社区是大家共同的家园,更没有意识到社区建设有自己的一份责任,绝大多数认为社区建设是政府和管理者的事情,因此参与性不高,没有组织力和凝聚力,人文环境建设也缺乏浓厚的氛围”。[9]
(二)经费欠缺使农转非社区文化活动开展被动
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社区工作人员都认为缺少经费是目前农转非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由于缺乏经费,文化活动开展也是困难重重,“有项目缺硬件,想服务缺场所”。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与对社区的满意度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社区公共设施的不完善导致居民社区满意度的降低,也影响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意识。[10]
(三)缺乏专业指导制约着农转非社区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
柳背桥小区的管理存在着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专业水平差和年龄结构不合理、待遇差等现实困境制约着社区文化的开展。首先,小区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原来的村干部,几乎没有接受过社区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社区文化建设少有专业力量的支撑。其次,小区的管理者大多都是身兼数职,精力上难于兼顾,使得他们很难全身心的投身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社区文化基本是按照传统和政府计划惯性运转。再次,小区的文化活动经费和人员编制多是临时性的,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工作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可持续性。最后,小区的文化干部待遇偏低,人员没有编制,加上工作任务繁杂和办公条件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稳定。问卷调查关于“您对小区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满意吗?”13.3%选择“满意”,37.3%选择“一般”,26%选择“不满意”,还有23.4%选择“无所谓”。
(四)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文化建设导致供需不对称
政府主导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内容以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为主,集中于城市社区所谓“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由政府推动的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相对忽视了诸如城市社区共同文化价值理念的培育等软件建设。[11]由于小区成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不同,对文化资源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在柳背桥小区,以中青年为主希望获得专业技能培训受到的冷落和以老龄人为主体热火朝天的社区“坝坝舞”形成强烈反差。关于“您参加过社区里组织的用工培训吗?”17.7%选择“是的,有参加过”,22.2%选择“否,没有参加过”,14.9%选择“小区从来没有组织过相关培训”,另有45.2%选择“不了解”。农转非社区文化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缺乏针对性和教育性,导致了现有的社区活动主要是徘徊在初级和低水平的状态上。
四、实现农转非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农转非居民的整体素质
首先是提升综合素质,大力培育农转非居民的城市文化意识。通过共享城市中其他社区学校,对文化层次低的农转非居民进行“功能性扫盲”教育,培养和塑造健康的市民意识。针对农转非社区居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特点,可以通过图文并貌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同时还可以通过文娱活动寓教于乐的形式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和社区功德等健康生活方式,从思想意识和情感上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12]其次是提升专业素质,根据农转非居民缺乏专业技能就业难的特点,加强与各种培训机构和培训基地的联合,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
(二)多渠道争取各种社会资金投入
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减免税收或税收返还等政策,积极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到农转非社区的文化建设当中,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社区文化共享共建局面。另一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捐赠,建立社区基金,努力尝试培育慈善机构介入农转非社区的文化工作,解决农转非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国家也有“要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13]的计划,这对减轻农转非社区文化建设资金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农转非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保障措施,及时解决符合条件的农转非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这对稳定队伍和提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加强农转非社区文化工作者的专业化培训工作,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使农转非社区文化工作具有可持续性并朝专业化发展。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的作用,农转非社区可以联合有条件的高校,利用高校的志愿社团资源和 “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四是提高农转非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和改善工作环境,通过公开招聘,广纳贤才,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农转非社区的文化工作队伍中来,优化社区文化工作。
(四)做好农转非社区文化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一是要尽快将农转非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来,保障农转非社区文化软、硬件建设的资金来源。结合农转非社区的实际,做好文化设施的短、中、长期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提升农转非社区文化设施服务功能。二是发掘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以社区工作站为衔接点,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尝试引导农转非社区与城市其他社区建立起社区文化设施开放共享机制,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三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城市公益性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力度,城市公园、文化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可以考虑广布点和分散建设,甚至可以考虑建立流动图书站的形式,定期更换图书,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本文受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青年教师科研启动资助专项(No.CDSK2009-15)资助。
[1]天慧.城市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6月
[2]Letki,Natalia.2008.“DoesDiversityErodeSocialCohesion?SocialCapitalandRaceinBritishNeighbourhoods.”PoliticalStudies56:99-126.
[3]Walks,R.Alan,and Larry S.Bourne.2006.“Ghettos in Canada’sCities?RacialSegregation,EthnicEnclaves,andPovertyConcentrationinCanadianUrbanAreas.”CanadianGeographer50:273-97.
[4][7]吕君,刘丽梅.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未来与发展,2009(6):55-58
[5]严敏.”征地农转非”型社区的治理模式探析[J].农村经济,2009(1):91-94
[6]Stolle,Dietlind,StuartSoroka,andRichardJohnson.2008.“WhenDoesDiversityErodeTrust?NeighborhoodDiversity,InterpersonalTrust,andtheMediatingEffectofSocialInteractions.”PoliticalStudies56:57-75.
[8]Putnam,RobertD.2007.“EPluribusUnum:Diversityand CommunityintheTwenty-FirstCentury.”ScandinavianPolitical Studies30:137-74.
[9]沈小红.论征地农转非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7(3):32-33
[10]金红磊.社区自治背景下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及发展路径[J].湖湘论坛,2009(5):109-111
[11]王丽华.关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92-93
[12]吴绍琪,薛育余.重庆城郊农转非社区问题及对策——石桥镇柳背桥小区个案分析[J].城市问题,2004(6):76-79
[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EB/OL].(2007-08-21)[2009-06-15].http://www.cpll.cn/law8430.html
作者: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宋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