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治疗临床观察

2012-12-15付忠连

中外医疗 2012年25期
关键词:刮宫病理学宫腔

付忠连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常德 415000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 EP)常引起经量增多、阴道出血、不孕等一系列症状。 传统诊断EP 采用超声及刮宫联合组织病理学检查。 B 超对较小息肉缺乏特异性,只能显示内膜增厚或异常,而刮宫病理检查也难准确诊断,容易造成漏诊。 宫腔镜则可直接可清晰观察到子宫腔内较小的病理变化, 能避免盲目刮宫造成的子宫内膜损伤。 本文对该院2007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1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1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年龄26~61 岁。其EP 宫腔镜诊断依据《妇科内镜学》[1]标准,病理学诊断依据《实用外科病理学》[2]标准。 患者分为:息肉切除组;刮宫组;内膜切除组各27 例。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量增多及不孕;其术前均行肝、肾功能、血常规及阴道分泌物等检查,施术患者无霉菌、滴虫感染及急性炎症者。

1.2 手术仪器设备

采用奥林巴斯电视显像连续灌流宫腔电切镜,其电极输出功率:切割功率80~100 W,电凝为40~60 W;冲洗介质及膨宫介质为5%葡萄糖溶液,压力为100~150 mmHg,流速为200~300 mL/min。

1.3 手术方法

取膀胱截石位,采用硬脊膜外麻醉。 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检查,将治疗镜置入宫颈管,电视上监视进入情况,观察宫腔壁、宫底及宫角输卵管开口情况。 Ⅰ组用宫腔镜电刀切除EP至基底部,以电凝止血,术后口服炔诺酮片6 片/次,每12 h 1 次,连续服用22d 为1 个月,达3 个月);Ⅱ组则在宫腔镜定位后刮宫;Ⅲ组则切除内膜基底层功能层、和肌层的2~3 mm(对无再生育要求者)。 所有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3 d 预防感染。

1.4 随访

所有患者于术后1、3、6、12 个月进行随访,观察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及进行超声检查。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

2 结果

81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手术均一次成功,无子宫穿孔及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由伴脱落组织鲜红色流血逐渐变淡至停止。 术后多数患者出现一过性下腹疼痛,5 例体温升高, 均于第2日缓解;5 例不孕患者术后随访证实已妊娠。 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内膜切除组明显高于息肉切除组与刮宫术组(P<0.01);息肉切除组与刮宫术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复发率比较:刮宫术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1),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复发情况[(±s),n(%)]

表1 各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复发情况[(±s),n(%)]

注:*P<0.01。

组别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 复发息肉切除组(n=27)刮宫术组(n=27)内膜切除组(n=27)10.63±0.42*10.29±0.48*36.49±1.21 5.30±0.26*6.35±0.66*26.09±3.61 1(3.70)7(25.93) *0

3 讨论

EP 与患者雌激素水平过高所引起内膜局部增生和凋亡失衡,三苯氧胺等药物应用、基因和细胞因子病变等有关[3]。 其主要产生于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内膜[4]。 宫腔镜是集检查、治疗为一体的系统,能在体内观察子宫内膜及宫腔内微小病变,较传统盲目诊刮及B 超更易于明确宫腔息肉部位、数量及生长情况,其联合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参考,是诊治宫腔病变的金标准[5]。

现对于EP 患者治疗以在宫腔下行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为主,在宫腔镜下EP 切除术可直达子宫基底部,可很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痛苦,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不影响卵巢功能及生育功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息肉切除解决了局部的内膜增生,周围异常增生的内膜会继续生长,能再次引起EP 的复发。 而术后联合孕激素类药物炔诺酮治疗, 使子宫内膜逐渐薄化及抑制内膜增生,从而达到良好的巩固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本研究中息肉切除组患者仅1 例复发。 在临床实践中,若患者近一两年有生育要求则可只单纯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 而宫腔镜定位后刮除术由于在盲视下操作,可能不能彻底刮除EP 基底部及质地柔软和表面光滑的纤维结缔组织,因此造成EP 的再次复发。 本研究中刮宫术组复发率与其它两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

而对于曾有息肉复发、年龄较大、不愿行子宫切除且无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子宫内膜切除术,能够较完整地切除息肉和周围增生的内膜,又保留了患者的子宫及盆底的正常解剖结构,手术成功率高且无严重并发症。 本研究内膜切除组虽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其它两组,但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及复发,且从根本解决了所有内膜再生问题,还是值得推广的。

综上所述,EP 行宫腔镜治疗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术式,对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及术后联合孕激素类药物炔诺酮口服,以抑制内膜增生能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而对于无生育要求及年龄较大等情况适合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能避免EP 的复发。

[1] 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1-72.

[2] 陈忠年,沈铭昌,郭慕依.实用外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228.

[3] 周云,刘雨生.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1):123.

[4] 于云英,冷金花.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1):59-61.

[5] 陈乐真,雷道年.妇产科诊断病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78-179.

猜你喜欢

刮宫病理学宫腔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诊断性刮宫术患者麻醉期间的护理效果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