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阳镜检测标准及要素分析

2012-12-15李童燕张赫男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讯号镜架浅色

李童燕 张赫男/文

太阳镜检测标准及要素分析

李童燕 张赫男/文

QB2457-1999太阳镜国家标准是1999年10月14日发布、2000年9月1日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该标准是参照美国标准ANSIZ803制定的,主要检测指标有以下6项。

1 表面质量和内在疵病

此项标准是指太阳镜镜片的要求应符合GB10810.1-2005眼镜镜片国家标准中的要求,即在以镜片基准点(指几何中心)为中心,直径30mm的区域内不能存有影响视力的霍光、螺旋形等内在的缺陷(指镜片表面存有同心圆或螺旋形波纹的面形上的缺陷)。另外,镜片表面应无划痕、磨痕,保持光洁、透视清晰,表面不允许有橘皮和霉斑。

太阳镜镜架外观质量应符合GB/T14214-2003眼镜架中国家标准中的要求,即在不借助于放大镜或者其他类似仪器的条件下目测检查镜架的外观,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没有Ф≥0.5mm的麻点、颗粒和明显擦伤。

2 镜片的光学性能(顶焦度、棱镜度)

该项要求应符合GB10810.1-2005眼镜镜片国家标准中有关顶焦度及棱镜度的要求。

2.1 顶焦度

太阳镜的顶焦度标准值应为0.00D,镜片制造时的偏差或镜片与镜架的装配不符,都有可能产生顶焦度的偏差(即带有或正或负的顶焦度),若超出一定范围,佩戴者可能会感到视物变形,严重的则会影响佩戴者的视力健康。根据GB10810.1-2005眼镜镜片国家标准中的要求,其球镜顶焦度允差为±0.12D;柱镜顶焦度允差为±0.09D。

2.2 棱镜度

太阳镜镜片棱镜度标准值为0.00△,通常在镜片中棱镜度是应该避免的,否则会令佩戴者感觉视物变形、不舒适、易疲劳。棱镜度超过标准允许范围的眼镜,长期佩戴则可能导致双眼视物不能合一、高低不等的不平衡感,加剧佩戴者的眼肌及视神经的无序调节,严重的还会导致神经调节紊乱或产生斜视等。因此,镜片棱镜度为零的镜片最佳。根据GB10810.1-2005眼镜镜片国家标准中的要求,其棱镜度允差为±(0.25+0.1×Smax)△,Smax表示绝对值最大的子午面上的顶焦度值。

3 镜架要求

根据GB/T 14214-2003眼镜架国家标准的要求,生产商不能选用与皮肤接触会产生不良刺激反应的材料来制作镜架。所有镜架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所有镜架需符合的标准条款

4 装配质量与整形要求

装配的太阳镜两镜片材料的色泽应基本一致。配装眼镜镜片与镜圈几何形状应基本相似且左右对齐,装配后不松动,无明显隙缝。金属太阳镜镜架锁接管的间隙不得大于0.5mm。配装眼镜的外观无崩边、翻边、扭曲、钳痕、镀层剥落及明显摩擦痕迹。配装眼镜不允许螺纹滑牙及零件缺损和配装眼镜无割边引起的应力不均匀现象存在。

配装眼镜的整形要求:配装眼镜左、右两镜面应保持相对平整;配装眼镜左、右托叶应对称;左右两镜腿外张角度为80°~95°,并左右对称;两镜腿张开或平放或倒伏均保持平整,镜架不可扭曲;左右身腿倾斜度互差不大于2.5°。

5 透射特性

5.1 光透射比τv

光透射比τv即透过透明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可见光光通量之比。普通CR-39树脂镀膜镜片光透射比一般约在95%~98%。而太阳镜按用途不同,光透射比也不同。太阳镜按用途一般可分为浅色太阳镜、遮阳镜和特殊用途太阳镜3大类。

①浅色太阳镜——其光透射比应>40%,对太阳光的阻挡作用不如遮阳镜,浅色太阳镜因为其色彩丰富、款式多样,适合与各类衣饰搭配使用,有很强的装饰作用,所以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时尚女性更是对其宠爱有加。如果用浅色太阳镜作遮阳之用,佩戴者将无法获得良好的遮阳效果,如长时间在阳光较强的户外活动,佩戴者仍会因受到较强光的刺激而感到视觉疲劳。

②遮阳镜——其光透射比的范围为8%~40%,主要是作遮阳之用。人眼承受光的强度是有限的,当光线过强,就会对人眼造成伤害。所以在户外,特别是在夏天,很多人都采用遮阳镜来遮挡阳光,以减轻眼睛调节造成的疲惫或强光刺激造成的伤害。但因其透射比较小,并不太适合骑车人或驾车者佩戴,因为骑车人或驾车者的行进速度要比行人快,有时会产生反应迟钝、交通信号灯辨色错觉、走路视物差异等症状甚至引发交通事故等。

③特殊用途太阳镜——其光透射比的范围为3%~8%,具有很强的遮挡太阳光的功能。常用于海滩、滑雪、爬山等太阳光较强烈的野外,其对抗紫外线性能等指标有较高的要求。

从浅色太阳镜到特殊用途太阳镜其镜片的颜色是依次由浅至深的,也可以说是镜片的滤光能力是依次渐强的。不同类别的太阳镜的光透射比必须符合上述相应的指标要求。

5.2 平均透射比τ(λ1,λ2)(紫外光谱区)

镜片的平均透射比应按照其分类符合QB2457-1999太阳镜国家标准,若镜片被设计作为特殊的防紫外线镜片,其315~380nm近紫外区的平均透射比值应由生产商详细说明。平均透射比在量值上就是镜片在紫外光谱区280~380nm对紫外射线的平均透射,这项指标的优劣将关系到配戴者眼部的健康。太阳镜是否能隔离、拦截紫外线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与作用。该标准又将紫外波段分为UVA、UVB加以规定,在标准中规定:

①浅色太阳镜在315~380nm的UVA波段,其平均透射比τSUVA应≤τv;在290~315nm的UVB波段,其平均透射比τSUVB≤0.5τv,或τSUVB≤30%。

对于浅色太阳镜和遮阳镜在UVB波段的不同的标准要求,主要是根据某一太阳镜镜片实际测得的光透射比数值大小的不同,分两类情况而定,≤0.5τv经计算与≤30%哪个具体数值小,就采用哪个要求。下面举例说明。

案例1:某镜片τv为40%,其0.5τv为20%,比30%小,故该镜片平均透射比指标应采用≤0.5τv。

案例2:某镜片τv为90%,其0.5τv为45%,比30%大,则应采用≤30%指标。

②遮阳镜在UVA波段,其平均透射比τSUVA应≤τv;在UVB波段,其平均透射比τSUVB应≤0.5τv,或τSUVB应≤5%。

③特殊用途太阳镜在UVA波段,其平均透射比τSUVA应≤0.5%τv;在UVB波段,平均透射比应τSUVB≤1%。

平均透射比(紫外线透过率)的标准指标是规定各类太阳镜镜片允许紫外线(UVA、UVB)最大的透过值。在实际测量中,质量好的太阳镜几乎可以拦截全部紫外线和部分红外线。

5.3 色极限

平均日光下,通过镜片观察黄色和绿色交通讯号,QB2457-1999太阳镜国家标准中规定:镜片的平均日光(D65)和交通讯号的色坐标x,y,不能超过在CIE(1931)标准色度图中规定的区域。若测得的色坐标值超出了规定的色极限区域,则会导致各种交通讯号颜色的混淆,易造成交通事故。

5.4 交通讯号透射比

交通讯号透射比主要控制、保证通过不同颜色太阳镜看不同颜色的物体,能保持物体原来的颜色色度,通常最理想的太阳镜片颜色为灰色、棕色和绿色。一般情况下,这些颜色的镜片会有比较好的色度还原指数,能较好地保持物体的原有颜色。若一副太阳镜交通讯号透射比太低,达不到QB2457-1999太阳镜国家标准的要求,佩戴这样的太阳镜则会使人对颜色的分辨率降低,产生色觉干扰,造成色觉混乱,更重要的是对于驾驶员来说,降低了对红、绿交通讯号的识别能力,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QB2457-1999太阳镜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交通讯号透射比(τsig)要求的标准值。

①浅色太阳镜:红色讯号≥8%;黄色讯号≥6%;绿色讯号≥6%。

②遮阳太阳镜:交通讯号透射比要求同浅色太阳镜。

③特殊用途太阳镜:因该类太阳镜是用于特殊环境与场合的专用镜,如滑雪、爬山、海滩等,故交通讯号透射比这项标准是不需要的。

6 标志

根据QB2457-1999国家标准对标志的要求,每副眼镜均应标明执行的标准号(如:QB2457-99等)、类别(遮阳镜或浅色太阳镜等)、颜色、镜架尺寸、质量等级及生产厂名和商标。类别的标明,有利于消费者在挑选太阳镜时根据其用途和使用的场所进行正确的选购。太阳镜有以下两种常见标志。

6.1 防紫外线功能的标志

我国现行的产品标准对紫外性能只有基本要求,即只要对佩戴者眼睛无害就视为合格。防护功能主要由生产企业做出明示承诺,作为消费者要识别产品是否具有防紫外功能,在没有光谱分析仪的情况下,只能把厂方对产品的标志承诺作为唯一的参考。消费者可以在一些太阳镜的标签和镜片正面看到:UV400、100%防紫外、100%UV吸收、阻隔全部的紫外线、防紫外等明示标志。

①标志为“UV400”——表示镜片对紫外的截止波长为400nm,即波长(λ)在400nm以下的光谱透射比的最大值τmax(λ)≤2%;

②标志为“UV”、“防紫外”——表示镜片对紫外线的截止波长为380nm,即波长(λ)在380nm以下的光谱透射比的最大值τmax(λ)≤2%;

③标志为“100%UV吸收”——表示镜片对紫外线具有100%吸收的功能,即其在紫外区间的平均透射比≤0.5%。

达到上述要求的太阳镜,才是真正意义上对紫外线有防护功能的太阳镜。

6.2 安全性能的标志

此类太阳镜适用于摩托车手、驾驶员等对安全性有特殊要求的消费者,其镜片采用诸如PC片、TAC镜片等抗冲击的材料制作,在标签和说明书上一般会标上“有抗冲击性能”、“通过美国FDA认证”、“符合欧美最高标准”等。

作者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讯号镜架浅色
从前
凝望
为什么夏天穿深色衣服要比穿浅色衣服热?
镜架材料:国外ECP怎么看
GB 10810.3和QB 2457标准中交通讯号识别的差异性分析
故乡
我们的探险计划
你真的适合戴“无鼻托镜架” 吗?
春“色”撩人
上涨讯号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