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同的读书会,让阅读成为生活
2012-12-12
夏天安静的午后,带着书本和笔记踏入位于上海襄阳路上的溪林涵社,这里曾是殖民时期的法租界,而今上海人却习惯了在老式洋房的窗台上望见凌空架设的晾衣杆,不过浓密的爬山虎和斑驳的石墙仍然记录了典雅而华贵的往昔岁月。星期天读书会大多在这样的地点进行。溪林涵社的这次聚会,读的是青山七惠的新书《离别之音》。那天参加活动的人数并不多,有好些是熟人。嘉宾和主持人随意地在活动开始前与参与者闲聊,谈谈近期关注、阅读的书籍。这样轻松略显随意的氛围,也正是这个民间读书会吸引人的地方。
读书会就像大城市里的流浪者,没有固定的居所,没有固定的形式,没有固定的观众,却因其强大而独特的精神气质吸引着那些书籍的爱好者。它让人们从物质世界中及时抽离,投入一片无法言明的念想之中。而这既非全然虚妄也非纯粹真实的欲望,也许就是“星期天读书会”得以存在的原动力吧。
每周一次的阅读聚会
“星期天读书会”的前期宣传于2011年深秋铺天盖地地出现在豆瓣、微博等人气高的网络平台。随即,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等几家平面媒体,也定期贴出了读书会的相关活动信息。固定的时间、精选的书目、不断推陈出新的集会场所,文艺、随性、优雅,给广大文艺男女青年们一个周末的好去处,让大家有机会聊聊阅读,说说文字的美好。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读书会多半是偶然性的集会,通常由某个书店或出版社召集,目的往往为了宣传某一本新出的书。书迷们将之视为各抒己见的好机会,这种以书会友的古老形式暗示着学识、典雅、精致与浪漫,是浮躁的现代生活绝佳的调剂品。但是,能将读书会做得那么认真,那么有规模,那么执着,这是星期天读书会让人意外之处。一周一聚的频率、每周一本好书的分量、总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好环境,请嘉宾、谈选题、做报道、联系合作者等等,也许我们并不能正确地估算出读书会的负责人们所需要兼顾的具体细节和所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但坚持将读书的那份惬意,舒适和理想纳入到有序而严谨的民间运作中,完全自发地,仅靠着热爱与责任为爱书人真正提供一个梦想中的氛围,他们做得真的很努力。
读书会的三位创办人何家炜、安小羽和佟鑫都是编辑,前两位供职于上海某出版社,最后一位,或许他的网络ID“到里斯本看海”更为人所熟知,是城市类杂志的编辑。如果你亲身去一次读书会,这三个人都是非常容易辨认的。何家炜天生诗人气质,他最喜欢的诗人是落拓不羁的兰波;小羽是读书会的御用主持人,清瘦的年轻女子;假如你看到一个人时不时地拿着相机走来走去,并频频取出平板电脑写着什么,那一定是里斯本,他是三人中最有记者范儿的一个,负责现场报道和微博平台互动。
一次随意的聊天,一个简单的想法,读书会的由来就是这样充满了偶然性。可一年不到,它在上海文化圈子里的知名度却越来越高,每次的聚会虽然人数不多,来人却常有慕名前往的。三位组织者因为职业的便利,圈里的人缘极好,常能请到重量级的嘉宾,把那些作者、译者的名字变成活生生的人放在你的面前。加之聚会场所多为古典优雅,别有风味的小资领地,常有香浓咖啡与清新花草为伴,环境的舒适宜人,也多少增加了读书会的吸引力。
坚持阅读的独立和非功利性
近些年来,民间读书组织的兴起大概可被看成是市民文化生活的一个小高潮,民间的力量对于文化氛围的形成和提高,往往有比官方活动实际有效的力量,也因为这些组织基本是自发性的,所以兴趣和理念往往成为它们得以生存下去的基本动力。然而,读书会毕竟是一个立足于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它不比阅读本身的自给自足,所以需要兼顾的东西也就更多。
首先是对书目的选择。什么样的书是读者愿意阅读并且讨论的?选书者对书影响力的考虑又来自于哪些方面呢?星期天读书会的选书基本限定在文艺类的范畴里,因为组织者们认为,只有对文艺类书籍的阅读,才是无用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功利化的阅读不被列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坚守阅读的纯粹性,这是读书会的基本格调所在。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最明显的是参与者对书的熟悉程度。书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对书籍的了解多少决定了一场读书聚会的意义。如果只是过来了解一本书最表面的信息,那么网络就可以做到了。笔者认为,一个爱书人在读书会上最希望听到的应该是大家各抒己见,而不仅仅是由嘉宾来介绍。但事实上,很多的参与者事先并不一定有时间做这样充分的准备。一个月的时间阅读一本书对一个资深的读书人或是职业文化人而言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但对普通人,特别是工作压力极大的上班族而言,却并不容易。更何况,有的文艺作品并不是光读完就能做到深入了解,并形成自己的体会和意见,这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积淀。所以,读书会的精彩程度参差不齐,参与者的参与度是影响其主要的原因。
据读书会的负责人安小羽介绍,读书会成立之初,是希望能邂逅一些认真地阅读过文本的读者,给他们一个交流的平台和机会,然而却经常事与愿违。青山现场就有一位因看到《支部生活》上登载的长篇访谈而前来参加的机关干部,显然并没有阅读过读书会事先在网上公布的书目。笔者观察到他在现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虽然也踊跃发言,但终因对作品的不了解,对聚会的形式感到生疏,很难从这种隔阂中解脱出来。即便读书会的宣传已经做得很好,聚会本身的门槛还是阻拦了一大批偶然的闯入者,使他们无法融入。
那么,是否应该降低“门槛”呢?或者介绍一些更多人会喜欢的通俗类作品?这其实是一个十分尴尬的两难境地。保证读书会的品味是几位创办者的初衷,也是真正的文艺爱好者们共同的愿望。如果只是为了挽留人气,不断被降低的底线有可能最终让这个原本纯粹而美好的聚会变成社交娱乐的大杂烩。但如果继续维持现今的状况,那么随着读者圈子的逐渐减小,今后的读书会是否会给人一种曲高和寡、空中楼阁的错觉?文艺的本质是孤独的,交流和倾听也只是读者们企图突破或暂时回避这种孤独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最终能否彻底地解决阅读本身的孤独,这对于星期天读书会,对于所有读书人而言都是一个无法轻易解释的难题。
此外,这些被精选出来的书籍,基本被限定在半年的出版时间以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书”。为什么不读“老书”呢?书的出版时间左右了书的品质和影响力吗?虽然推介的书基本都具备较高的文学品质,是可读与可探讨性很强的文字,明显的倾向性不免让人产生困惑。对此,读书会的考虑是:新书更容易使人产生新鲜感,也就自然愿意亲近。而且新书在一段时间内的普及率也会比较高,读者知道得多了,阅读的可能性就大,也就为聚会的质量提供了保障。再者沪上的读书活动,读春秋典籍的有,读外国作品的也有,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在选书上兼顾自己的特色及读者的阅读倾向,权衡比较之下选择了半年之内的新书。
好在即便是在这个前提下,读书会仍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和非功利性,始终与商业保持应有的距离:首先是从不卖书。上海先期的很多读书会都是现场销售书籍的,这很容易让人感觉到阅读、解析这本书其实都只是为了让它卖得更好,文本的体验变成了销售的策略,这是很煞风景的做法。其次,是在选书上做到尽量不选择固定几家出版社的书籍,包括创办人自己所在的出版社,这就很大程度地规避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嫌疑,让书籍成为更公平、更开放的东西,也还原了它本身的价值。另外,在对嘉宾进行选择时,也能注意到尽量邀请与书籍的文字、内容关系更为密切的,如编者、译者或者书评人,来对文本进行解读。这样的解读往往更切近书本身,也完全符合阅读的基本精神。
读书会的伊始,往往是源自于某个或某些人的理想,这和阅读的本质是一致的,一种理想的依托和产物。但读书会生存的过程,却是一个受限的,冲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协调的过程。星期天读书会已经基本达到了它的创办者们最初的愿望,也形成了一定的氛围,它的意义的第一步已经达到了。我们每个人,每个热爱文字的人,都希望它能走得更好、更远,甚至永远停留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即便我们无法看到那么远、那么多,我们也已可以十分肯定,至少,它是民间的,也就是我们的,它属于读者,属于每一个爱书人,也属于阅读本身。
2012上海书展期间,星期天读书会举办了几场特别活动,
其中包括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华语作家的乡恋与乡愁”
潘国灵、黎紫书、陈雪对谈活动。
星期天读书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文艺青年挺好的”,
活动结束后作家路内等为读者签名。
星期天读书会上海书展特别活动“致一百年后的你”,何家炜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郑体武教授作演讲,
随后诗歌爱好者共读茨维塔耶娃诗集《致一百年后的你》。
关于参与者
书香:对读书会的参与者有过哪些预设?
安:普通读者。应该说没有预设,我们始终坚持公益、独立、开放的原则,欢迎每一位爱读书的人士参加,就像我们在星期天读书会的介绍里说的,只需要带着一本书,搭乘一辆车,就能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书香:读书会现在每次大约有多少人?有多少固定参加者?这个参与人数符合你们的期望吗?
安:现在每次来参与的人数都在30人左右,无论大众的书还是小众的书。某些书可能真的比较偏门,但还是能有二三十位感兴趣的读者过来。因为已经建立起读书会的品牌了,而且媒体对我们的报道,也能吸引到新读者源源不断地来参加。单纯从参与人数的方面来说,我感觉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作者来——有作者来的情况下人比较多;如果作者不来,只是其他嘉宾来参加活动的话,人就会少一些。
其实如何吸引更多的朋友参与到读书会中来,这也是我们先期考虑的一个问题——我们不希望像某些读书会,可能最后就是一些固定的人来参加,没办法继续推广开来。所以我们举办读书活动的频率比较高,书单公布比较早,这样读者在看到一个月四场活动预告时,完全可以事先选择参加哪场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提早安排时间。目前的每期活动中,还是新来的朋友会占多数。
现在人数的规模我们感觉刚刚好。事实上,我们一直都觉得星期天读书会几次大规模的活动(70~80名左右参与者),反而不如平时30人左右的小活动效果好。当然我不是说大规模的活动形式不好,只是相对而言我们更喜欢小众的讨论会。大型活动比较像普通的新书发布会,很多朋友其实并没有看过书,是慕作家之名而来,以听为主,可能提的问题也不是很有针对性,活动效果跟“星期天读书会”的宗旨差别还是有点大的——我们希望的不是“签售会”,而是“讨论会”。
书香:理想中的参与者应该是如何的?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安:我们理想的参与者是:自己读过这本书;或者即便没读过,也读过这本书作者相关的书籍或其他,能够分享自己阅读这本书的体验和观感的读者。有遇到过,但很少。大多数读者都喜欢听嘉宾讲。这与我们的初衷相悖。
关于选书
书香:指定阅读书目的原则有哪些?有特别的倾向吗?
安:星期天读书会以文学书籍阅读为主,包括本土原创、海外华文和外国文学,也会有人文社科类的书籍,以半年之内出版的新书为主。每月四期,两期国内两期国外,国内分大陆和港台,国外分西方和亚洲。坚持文字之美、思想之美、阅读之美的原则,同时考虑是否可请到合适的嘉宾与大家交流。
书香:很多读者都没有看过书就来参加活动,这样的情况会不会让你们有些失落?一般会通过哪些形式让参与者更好地了解这些书?
安:我们一直在想,怎么让参加活动的朋友们先看这本书,然后再来讨论。好几次我们都在修正我们的活动,希望在不断修正中能让读者更多地参与进来。
首先我们在星期天读书会的豆瓣和微博上,提前一个半月就发布活动预告、公布下月书单,希望大家能根据活动主题和书单,有足够时间读书,读完再来参与;某些活动预告中,我们也会写明“希望读者读过书后再来参加”;另外,我们在新浪微博上增加了“本期读”这个栏目,提前发布活动主题书的“经典语句选摘”——有两方面考虑,一个是从宣传角度考量,吸引读者的兴趣;另外也是希望能让大家事先大概了解这本书,起到一个导读的作用。
书香:是如何权衡一本书被了解和赏析的比重?
安:其实我感觉只要有嘉宾(我们的活动嘉宾包括作者、译者、学者、编辑、书评人……),对读者了解或赏析某本书都是有一定帮助的,因为其实每个人的解读都是有意义的。但每个人的解读仍旧都是“每个人自己”的,最后还是要你自己去看这本书。最怕的就是你听了无数的解读,但你还是没有去看这本书。就像现在很多人谈到某部电影时可以滔滔不绝讲很久,但其实他根本没看过这部电影。现在信息太丰富了,你浏览网页或者上微博,就可以在心里存储很多预设,你以为这些想法都是你的,但其实根本不是。
所以想要了解某本书,我感觉首先需要读完,之后在参加我们活动时能和其他不同的解读相碰撞,应该会对了解这本书有更多的帮助,或者能够让读者对作者的其他作品产生更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