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

2012-12-12姚祎

卷宗 2012年9期
关键词:体育

摘要:体育的目的任务是一个国家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才能更好地来制定我们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也才能使广大体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具体工作中时常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避免出现偏差。体育目的是作为体育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它是整个体育工作概括性的、总体性的要求,把握了不同性质及不同对象的体育工作的方向。

关键词:体育 体育目的 体育任务

引言

在谈论体育的目的任务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体育。其次,要把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分开来谈。体育的目的任务是一个国家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是定方向定目标的,只有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统一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来制定我们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也才能使广大体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具体工作中时常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避免出现偏差。

讨论与分析

一、体育的概念

首先,到底什么是体育,这个问题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在论及体育有关问题时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不论是体育界还是人民群众对体育的内涵或者是先前对体育的定义都产生了质疑,这种质疑是必然的。人们大多认为体育是运动员的事情,自己没有运动天赋所以很少参与其中 ,少了这种参与对自身而言也是一种缺失和遗憾!究其原因是人们对体育、运动或竞技运动没有清楚的理解或者说是对概念的混淆。我们认为,体育是以人民大众为对象,以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为直接目的,以身体锻炼和自然力影响为主要手段的一种人类素质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而竞技运动是以少数具有运动天赋的“尖子”为主要对象,夺得比赛的胜利为目标,以运动训练为手段的社会行为。所以,体育、和竞技运动之间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区别。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已经明确规定了我国体育包括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个部分,因此,我们讨论我国的体育目的任务时,还是要以我国的“大体育观”为体育的概念。在明确体育的概念之后,我们才能对体育的目的和任务进行针对性的讨论。

二、我国体育的目的

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是人类社会活动和其他生物界活动的根本区别。体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他和人类的其他社会活动一样,自古以来就有明确的目的性。体育目的是作为体育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它是整个体育工作概括性的、总体性的要求,把握了不同性质及不同对象的体育工作的方向。

(一) 确定我国体育目的的依据

体育作为一种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61年出版的《体育理论》一书中指出:“我国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1987年出版的体育院校《体育理论》教材将体育的目的确定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004年出版的《体育理论》教材中将体育目的规定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社会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以上表述都是一定时期体育目的的反映。然而,确定体育目的需要有科学的并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论依据。

1、国家的政治需求

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不同社会的体育目的不同。体育目的的制定需要考虑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满足人们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体育目的赋予了一定的政治色彩。

2、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水平。以我国为例,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体育事业基本上都是由国家投资,由政府实行直接的行政管理,各体育机构的任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以及所需经费都由中央及地方政府计划。这一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体育事业按照市场取向进一步深化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段完善,一个以体育服务为宗旨、以体育经营为手段、以体育产品为内容的体育市场应运而生。体育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已成为国家第三产业中的重要行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体育的功能与自身的特点

这是确定体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体育目的应该具有体育的特性,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他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体育的功能不仅取决于体育自身的特点还取决于人们对体育所能发挥作用的认识程度,反映了人们对体育效能的一种主观认识。毛泽东在其《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从“强筋骨”、“增知识”、“调情感”和“强意志”四个方面阐述了体育的功效。体育的特有效能是体育最本质和核心的功能,即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正因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是体育事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事业效能的本质特征,因此,他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确定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依据。

4、群众的体育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多,业余时间的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需要层次不断提高。体育的目的必须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适应。因此,以人的需要来确定体育的目的有其理论依据。

需要反映了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它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动因,人的需要主要通过工作、学习、生活来实现的,而体育在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中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不仅能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还能在精神上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萌发了参加各种各样体育活动的需要,在确定体育目的时,一定要考虑社会上各个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对体育的不同需求。

(二)我国体育的目的

根据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理论依据,我们可以得出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健康、文明发展。

首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反映了体育的本质属性,也反映了体育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生活的特点。它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指标体系,也可以将他们作为衡量体育工作成效的具体指标,有利于目标管理,也有利于指导实践。其次,体育自身同样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各种因素,所以,体育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体育要为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是社会对体育事业的要求,是我国政治经济制度在体育目的方面的反映,它指明了我国体育的性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确定了方向。

三、我国体育的任务

要想达到体育的目的,必须明确体育的任务。根据我国体育的目的,我国体育的任务应该包含下列四个方面:

(一)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健康和体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的完美状态,是一种三维健康观。而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包括体格、体形和身体姿态等。尽管人的体质有明显的差异,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也有明显的阶段性,但它受到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环境以及生命规律的影响和制约。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积极有效的方法。体育锻炼能使人由弱变强,延缓衰老的有效方法,因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是体育的首要任务。

(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一个国家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运动技术水平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面貌的体现。所以世界各国重视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体育运动的普及可以起到增强人民体质的作用,另一方面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指导和推动体育运动向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项目,如,田径和球类项目等,这些项目既是国际比赛项目,也是基层学校和企业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不论是高水平运动员还是基层的学生或工人,均有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需求。

(三)掌握体育方法

体育方法是实现体育目的的根本途径。体育的方法是指为实现体育目的而采取的各种身体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总称。身体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举不胜举,但只有根据体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而采用的身体活动内容和手段才能被称为体育的方法。

(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自产生之日起就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领域,体育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活动,提高国民思想品德素质是其主要任务之一。体育运动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包括共产主义道德、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优良的体育作风等。在体育运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很大的潜力。教育人们团结、拼搏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人们在运动中,性情开放、情绪活跃,能反映出平时不易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时在运动过程中还表现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复杂的环境变化和利益冲突,这就是人们平时难以表达思想品德得以充分的展示出来,从而为各种针对性教育活动提供了目标和内容。

综上所述,体育的目的任务是体育实践的总方向和总要求,它一经确立,就决定着体育的措施、步骤及方式方法等。所以,无论是制定体育目标,还是实施体育方案,都必须建立在对体育目的任务的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始终要以体育的目的任务为核心和灵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1996 (6)

[2]邵生林 体育的本质属性西藏体育(J) 1997(2)

[3]鲍冠文 《体育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

[4]周西宽《体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5)

[5]曹湘君《体育概论》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5(3)

[6]杨文轩 《体育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

作者简介:

姚祎(1981-),男,陕西咸阳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猜你喜欢

体育
我为体育狂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休闲体育教学中“休闲”的诠释与演绎
——评《休闲体育》
高考需要包括体育吗?
我眼中的好课——从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展示课谈起
体育教学如何更好地使用讲解示范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